(共25张PPT)
必修一专题四课题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基础知识
(一)固定化酶的应用实例
1.利用固定化酶技术生产高果糖浆的实例
(使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生成果糖的过程)
(1)高果糖浆的生产需要 酶
葡萄糖异构
(2)葡萄糖异构酶的优点
稳定性好、可以持续发挥作用
(3)在生产中直接使用酶有什么缺点?
酶溶解于溶液后,无法回收,造成浪费
2.固定化酶的反应柱示意图
3.固定化酶在生产实践中的优点
反应柱能连续使用半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果糖的产量和质量。
(二)固定化细胞技术
1.将酶或细胞固定化的方法
将酶(或细胞)包埋在细微网格里
将酶(或细胞)相互连接起来
将酶(或细胞)吸附在载体表面上
包埋法
化学结合法
吸附法
酶和细胞分别适应哪种
固定方法?
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这是因为细胞个大,而酶分子很小;个大的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个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应用相同,都能催化某些反应
区别:
1)固定化细胞技术操作容易,成本 低,容易回收;
2)固定化细胞技术对酶活性影响小;
3)固定化细胞固定的一系列酶;
4)由于大分子难以通过细胞膜,因此固 定化细胞的应用有一定的限制;
3.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常用的载体材料
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等,
其共同的特点是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
(一)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实验操作
1、酵母细胞的活化
2、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
的CaCl2
3、配制海藻酸钠的溶液
4、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
5、固定化酵母细胞
(二)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
实验操作
1、将固定化的酵母细胞(凝胶珠)用蒸馏水冲洗2到3次。
2、将150ml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转移到200ml的锥形瓶中,再加入固定好的酵母细胞,置于25摄氏度下发酵24h。
特别提醒
(1)干燥的酵母水分含量较少,酵母菌处于休眠状态,此时酶的活性较低。
(2)CaCl2的作用是使海藻酸钠胶体发生聚沉,形成凝胶珠。
在缺水的状态下,微生物会处于休眠状态。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酵母细胞所需要的活化时间较短,一般需要0.5~1 h,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此外,酵母细胞活化时体积会变大,因此活化前应该选择体积足够大的容器,以避免酵母细胞的活化液溢出容器外。
(一)酵母细胞的活化
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下列问题
(二)加热使海藻酸钠溶化是操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涉及到实验的成败,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按照教材的提示进行操作。海藻酸钠的浓度涉及到固定化细胞的质量。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高,将很难形成凝胶珠;如果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的数目少,影响实验效果。
(三)刚形成的凝胶珠应在CaCl2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便形成稳定的结构。检验凝胶珠的质量是否合格,可以使用下列方法。一是用镊子夹起一个凝胶珠放在实验桌上用手挤压,如果凝胶珠不容易破裂,没有液体流出,就表明凝胶珠的制作成功。二是在实验桌上用力摔打凝胶珠,如果凝胶珠很容易弹起,也能表明制备的凝胶珠是成功的。
巩固练习
1.酶的固定化常用的方式不包括( D )
A吸附 B.包埋 C.连接 D.将酶加工成固体
2.溶解海藻酸钠,最好采用 A 加热的方法
A小火间断 B小火持续 C大火间断 D大火持续
3.高果糖浆生产需要的酶是( A )
A.葡萄糖异构酶 B.蔗糖酶
C.麦芽糖酶 D.果糖酶
4.关于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酵母菌在营养物质充足时、环境适宜时,依靠有性生殖进行繁殖
B.酵母菌发酵时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
C.酵母菌的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各种的细胞器膜等膜
D.用酵母菌酿酒时,应先密封后通气
5.研究认为,用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物是很有前途的,如将大肠杆菌得到的三酯磷酸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于微生物降解相比,其作用不需要适宜的( D )
A.温度 B.酸碱度 C.水分 D.营养
6.将酵母菌的培养液由富氧状态变为缺氧 状态,下面加快的一项是( C )
A.CO2的释放 B.丙酮酸的氧化
C.葡萄糖的利用 D.ATP的形成
7.固定化酶的优点是( B )
A有利于增加酶的活性
B有利于产物的纯化
C有利于提高反应速度
D有利于酶发挥作用
8.下列不是用于包埋法固定化细胞的载体是
A.琼脂糖 B.醋酸纤维素 C.聚丙烯酰胺 D.聚乙烯树脂
9.关于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效率高,低耗能、低污染
B.对环境的条件非常敏感,容易失活
C.既能与反应物充分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
D.成本低、操作简单,但反应效果可能很低
10.固定化细胞技术不包括
A.包埋法 B.化学结合化 C.物理法 D.生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