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2-1 5.4 电磁波谱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2-1 5.4 电磁波谱 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09 10:3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选修2-1第五章第四节

可见光
400nm~700nm
能作用于眼睛并引起视觉
照明、摄影等
复习提问
1.光具有波动性,它是以什么实验事实为依据的?
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证实光是一种波
2. 光是一种什么波 ?
1.光的电磁说的形成
麦克斯韦明确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的假说
赫兹于1888年用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的预言
一、光的电磁说
一、光的电磁说
2.光的电磁说的依据
二、电磁波谱
电磁波谱:按电磁波的波长或频率大小的顺序把它们排列成谱,叫电磁波谱
无线电波
微波
红外线
可见光
紫外线
可见光
X射线
γ射线
趣味提问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的夜晚,响尾蛇不仅能够看见猎物,而且还能准确的捕捉猎物 ,为什么?
1、红外线
750nm~1×106nm
由英国人赫歇尔于1800年
首先发现
热效应
红外摄影、红外遥感技术等
趣味活动:红外线测温仪测温度
1、红外线
2、紫外线
5nm~370nm
由德国物理学家里特于
1801年首先发现的
荧光效应
化学作用
杀菌消毒
感光技术、医用消毒等
2、紫外线
趣味活动:
(2)紫外灯胶水固化玻璃
(1) 用紫外线照射钱币时会看到平时看
不到的字样,用来辨别钱币的真伪。
3、无线电波
波长大于1mm
振荡电路中自由电荷的运动
传播过程中波动性明显
无线电技术
 红外线的“外边”——无线电波
X射线由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于1895年发现
4、X射线
X射线:10-8m~10-12m
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照片
X射线的物理特性:
穿透作用
电离作用
X射线的化学特性:
感光作用
着色作用
X射线的生物特性:
切断DNA双螺旋分子结构
X射线的应用:
医学上常用作透视检查,工业中用来探伤。
5、γ射线
γ射线:小于10-10m
X射线的“外边”——γ射线
穿透力很强
γ射线有很强的穿透力,
工业中可用来探伤或流水线的自动控制
γ射线对细胞有杀伤力,
医疗上用来治疗肿瘤。
γ射线的应用:伽马刀
波谱
无线电波
红外线
可见光
紫外线
X射线
γ射线
波长
长 短
频率
低 高
产生机理
振荡
电路
原子外层电子受激发
原子内层电子受激发
原子核受激发
特性
波动性强
热效应
引起
视觉
荧光
效应
贯穿强
贯穿
最强
应用
无线电技术
加热
遥感
照明
摄影
杀菌
消毒
检查探测、医用透视
工业探伤、医用治疗
电磁波谱小结
练习
下列各组电磁波,按波长由长到短排列正确的是( )
A.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 γ射线
B.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 γ射线
C. γ射线、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
D.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γ射线
D
被誉为“神刀”的γ 刀在治疗脑肿瘤的时候不需要对患者实施麻醉,手术时间短。用γ 刀治疗脑肿瘤主要是利用了( )
A. 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B. γ射线很强的电离能力
C. γ射线具有很高的能量
D. γ射线很容易绕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