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康艺小学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康艺小学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18 10:01:46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康艺小学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一、倾听思考能力考查
1.(2019六上·龙岗期中)请认真听录音两遍,然后完成下列小题。
(1)鳄鱼属于(  )
A.爬行动物 B.哺乳动物 C.两栖动物
(2)现存大型种类鳄鱼平均体长(  )
A.0.3米 B.3米以上 C.14米
(3)“再凶猛的动物见了它(鳄鱼)也只能以守为攻,主动避让”是因为(  )
A.鳄鱼有血盆大口
B.鳄鱼口里密布尖利的牙齿
C.相当多的动物(包括人)都是鳄鱼的食物
(4)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A.现存的鳄鱼类共有二十余种。
B.鳄鱼的颚强而有力,长有许多锥形齿。
C.鳄鱼的视觉、听觉都很迟钝。
(5)关于“鳄鱼的眼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鳄鱼流泪是假的,不会真正发生。
B.鳄鱼流泪是因为伤心。
C.鳄鱼流泪,其实是鳄鱼在用盐腺去除海水中的盐分。
【答案】(1)A
(2)B
(3)C
(4)C
(5)C
【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解析】【分析】听力题,在听录音之前要先读题,再仔细聆听录音两遍,对短文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后,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5)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A;(2)B;(3)C;(4)C;(5)C。
【点评】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边听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二、知识积累水平考查
2.(2019六上·龙岗期中)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茫然(máng) 瘦削(xiāo) 领悟(lǐng) 倾听(qǐng)
B.轰动(hǒng) 枯竭(kū) 瀑布(pò) 如愿(yuàn)
C.亲吻(wěn) 精致(zhì) 给予(gěi) 抚养(fú)
D.松脂(sōng) 宝贵(bǎo) 复苏(sū) 引用(yǐn)
【答案】D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
A项“xiāo”改为“xuē”、“qǐng”改为“qīng”;
B项“hǒng”改为“hōng ”、“pò”改为“pù”;
C项“gěi”改为“jǐ”、“fú”改为“fǔ”。
故答案为:D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3.(2019六上·龙岗期中)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泥桨 领略 凄谅 和蔼可亲
B.勘测 目睹 辨认 栩栩如生
C.移民 破粹 真挚 宠然大物
D.骏马 岔道 威协 兴高彩烈
【答案】B
【知识点】字形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A:桨—浆、谅—凉;C:粹—碎;D:协—胁、彩—采。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4.(2019六上·龙岗期中)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精致、秀丽的苏州园林使游客们流连忘返,乐不思归。
B.小宝宝生下来还不到一个月,肉嘟嘟的,他是那么的和蔼可亲。
C.通过警察叔叔的调查,这件案子终于水落石出了。
D.若干年后,人们还会津津乐道那次国庆典礼的盛大场面。
【答案】B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A项“流连忘返”留恋得忘记了回去。与对应的语境相符。B项“和蔼可亲”态度温和,容易接近。与对应的语境不符。C项“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与对应的语境相符。D项“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故答案为:B
【点评】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5.(2019六上·龙岗期中)下列句子中,意思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这样精彩的表演,使我赞不绝口。
B.这样精彩的表演,不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C.这样精彩的表演,使我赞不绝口吗?
D.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答案】C
【知识点】句式转换;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句式转换:即是根据原有句子成分,特点,在不改变愿意的前提下对句子的形式进行不同样式的改变。
A:是陈述句,这样精彩的表演,使我赞不绝口。
B:是双重否定句,意思是与A相同。
C:是反问句,意思是:这样精彩的表演,不能使我赞不绝。与A不同。
D:是反问句,意思是:与A相同。
故答案为:C。
【点评】句式转换题,一定要理解句意掌握方法。
6.(2019六上·龙岗期中)“欲”在字典里有四种解释: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⑨需要;④将要。在下列词语中,“欲”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为所欲为 B.震耳欲聋 C.畅所欲言 D.欲擒故纵
【答案】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A:为所欲为 C:畅所欲言 D:欲擒故纵 “欲”想要,希望。
B:震耳欲聋:欲:将要。
故答案为:B
【点评】分析一字多义是一种语言现象,正确理解字在词语中的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
7.(2019六上·龙岗期中)读拼音,写词语。
ào mì yǎn zòu méng lóng yì wèi shēn cháng
                   
dǎo méi shè jì làn yòng féng féng bǔ bǔ
               
【答案】奥秘;演奏;朦胧;意味;伸长;倒霉;设计;滥用;缝缝补补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秘、胧、倒、滥、缝”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奥秘;演奏;朦胧;意味;伸长;倒霉;设计;滥用;缝缝补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8.(2019六上·龙岗期中)请默写诗、文。
(1)   ,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2)诚者,天之道也;   ,   。(《札记》)
(3)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邓小平)
(4)《老子》中“   ”就是让大家不要轻易许诺,只要许诺就要认真践行,不要失了信义。
(5)拯救地球就是   。
(6)但存方寸地,   。
【答案】(1)卧看满天云不动
(2)思诚者;人之道也
(3)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4)轻诺必寡信
(5)拯救未来
(6)留与子孙耕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注重对名家名作名句的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如:诚、诺寡、拯、耕。
故答案为:(1)卧看满天云不动;
(2)思诚者、人之道也;
(3)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4)轻诺必寡信;
(5)拯救未来;
(6)留与子孙耕。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9.(2019六上·龙岗期中)按要求写句子。
(1)家境贫困的同学,连早餐都半饱半饥,哪里吃得上中午饭?(改为陈述句)
(2)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改为转述句)
(3)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仙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缩句)
【答案】(1)家境贫困的同学,连早餐都半饱半饥,吃不上中午饭。
(2)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他。
(3)刺猬缩成一团。
【知识点】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⑴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⑵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B人称的变化: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⑶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故答案为:⑴家境贫困的同学,连早餐都半饱半饥,吃不上中午饭。⑵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他。⑶刺猬缩成一团。
【点评】⑴、⑵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引述句改转述句方法,平时注意多练。⑶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
10.(2019六上·龙岗期中)六(1)班正在开展“小小辩论会”。有同学认为小学生要统一着装,穿校服;也有同学认为不该统一着装,应该穿自己喜欢的衣服,显得体面时尚。你赞同哪个观点?至少讲出两点理由以支持你的观点。
【答案】赞同统一着装,穿校服的理由:(1)避免攀比,减少学生个人之间和各学校之间的攀比;(2)整齐划一,便于管理。不赞同统一着装,穿校服的理由:可以发展每个学生特点,体现个性化。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答题要求:①言之有“礼”,即根据特定的情境采用文明得体的用语;②言之有“物”,即有具体内容,不讲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话;③言之有“序”,即按一定的顺序说,注意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④言之有“节”,即话要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只要理由充分,赞同哪种观点都行。)
故答案为:赞同统一着装,穿校服的理由:(1)避免攀比,减少学生个人之间和各学校之间的攀比;(2)整齐划一,便于管理。不赞同统一着装,穿校服的理由:可以发展每个学生特点,体现个性化。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辩论反驳型:说话时要有尺度,要有理有据。
三、阅读理解能力考查
11.(2019六上·龙岗期中)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小题。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个聋子。”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1)“这个秘密”指的是(  )
A.“我”得到老教授的指点。
B.音乐教授竟被“我”认为是个聋子。
C.每天清晨,“我”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并得到了她的鼓励。
(2)“多么荒唐”指的是(  )
A.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竟被“我”当成聋子。
B.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竟指点“我”这样一个音乐白痴。
C.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竟自称为聋子。
(3)联系上下文,说说“声望”的意思:   。
(4)你觉得老人是个怎样的人?你有什么想对她说的?
【答案】(1)C
(2)A
(3)众所仰望的名声。
(4)看完短文,我觉得老人是个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德高望重的老人。 我想对她说:“您高尚的品格值得我学习!”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C;
(2)A;
(3)众所仰望的名声。
(4)看完短文,我觉得老人是个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德高望重的老人。 我想对她说:“您高尚的品格值得我学习!”
【点评】(1)、(2)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4)本题考查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评价分析人物性格。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12.(2019六上·龙岗期中)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小题。
枣核
①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②从费城出发前,我们就通了电话。一下车,他已经在站上等了。掐指一算,(分别 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
③拥抱之后,他就(亲切 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④他当年那股调皮劲显然还没改。我问起枣核的用途,他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⑤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嫣红。倘若在中国,这里一定会有枫城之称。过了几个山坳,他朝枫树丛中一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喏,到了。”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上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学生物化学的老伴儿在一家研究所里做营养试验。
⑥他把我(安顿 安排)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他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他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他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他(感慨
感激)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五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⑦接着,他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⑧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草坪旁用卵石铺成的小径,走到“北海”跟前。真是个细心人呢,他在上面还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项上还有尊白塔。朋友解释说,都是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
⑨他告诉我,时常在月夜,他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面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⑩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1)选择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分别 分手)    (亲切 殷切)   地问
(安顿 安排)   在 (感慨 感激)   良深
(2)请在文中找出三个最能表现朋友渴望得到枣核的心情的词语。
(3)短文第⑥、⑦段写了朋友向作者的诉说,诉说的中心内容是(  )
A.这花园有点家乡的味道
B.心上总缺点什么
C.年纪越大,思乡越切
D.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
(4)对“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心里总感觉现在住的地方缺少故乡的特色。
B.家庭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但心里仍不满足,觉得缺少可玩的地方。
C.家庭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但终究不是生活在故土,所以觉得一切都缺乏保障。
D.心里感到的是远离故土的缺憾。因为家庭事业的如意,新式设备的拥有,不能填补离乡的空落。
(5)找出本文的中心句,抄写下来。
【答案】(1)分手;殷切;安顿;感慨
(2)航空信、再三、殷切
(3)C
(4)D
(5)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尾。
故答案为:(1)分手、殷切、安顿、感慨;
(2)航空信、再三、殷切;
(3)C;
(4)D;
(5)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4)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5)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四、表达创作能力考查
13.(2019六上·龙岗期中)轻松习作
题目:意外的_____________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成功”“惊喜”“发现”“收获”等词语。②语句通顺,叙事清楚。③字数450字左右。
【答案】略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要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要易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你觉得所供选择的词语中哪个最好写,你就补上哪个,若觉得这几个都不怎么好写,你还可以另选词语。总之,应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好写和有东西可写的内容填在横线上。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1 / 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康艺小学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一、倾听思考能力考查
1.(2019六上·龙岗期中)请认真听录音两遍,然后完成下列小题。
(1)鳄鱼属于(  )
A.爬行动物 B.哺乳动物 C.两栖动物
(2)现存大型种类鳄鱼平均体长(  )
A.0.3米 B.3米以上 C.14米
(3)“再凶猛的动物见了它(鳄鱼)也只能以守为攻,主动避让”是因为(  )
A.鳄鱼有血盆大口
B.鳄鱼口里密布尖利的牙齿
C.相当多的动物(包括人)都是鳄鱼的食物
(4)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A.现存的鳄鱼类共有二十余种。
B.鳄鱼的颚强而有力,长有许多锥形齿。
C.鳄鱼的视觉、听觉都很迟钝。
(5)关于“鳄鱼的眼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鳄鱼流泪是假的,不会真正发生。
B.鳄鱼流泪是因为伤心。
C.鳄鱼流泪,其实是鳄鱼在用盐腺去除海水中的盐分。
二、知识积累水平考查
2.(2019六上·龙岗期中)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茫然(máng) 瘦削(xiāo) 领悟(lǐng) 倾听(qǐng)
B.轰动(hǒng) 枯竭(kū) 瀑布(pò) 如愿(yuàn)
C.亲吻(wěn) 精致(zhì) 给予(gěi) 抚养(fú)
D.松脂(sōng) 宝贵(bǎo) 复苏(sū) 引用(yǐn)
3.(2019六上·龙岗期中)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泥桨 领略 凄谅 和蔼可亲
B.勘测 目睹 辨认 栩栩如生
C.移民 破粹 真挚 宠然大物
D.骏马 岔道 威协 兴高彩烈
4.(2019六上·龙岗期中)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精致、秀丽的苏州园林使游客们流连忘返,乐不思归。
B.小宝宝生下来还不到一个月,肉嘟嘟的,他是那么的和蔼可亲。
C.通过警察叔叔的调查,这件案子终于水落石出了。
D.若干年后,人们还会津津乐道那次国庆典礼的盛大场面。
5.(2019六上·龙岗期中)下列句子中,意思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这样精彩的表演,使我赞不绝口。
B.这样精彩的表演,不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C.这样精彩的表演,使我赞不绝口吗?
D.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6.(2019六上·龙岗期中)“欲”在字典里有四种解释: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⑨需要;④将要。在下列词语中,“欲”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为所欲为 B.震耳欲聋 C.畅所欲言 D.欲擒故纵
7.(2019六上·龙岗期中)读拼音,写词语。
ào mì yǎn zòu méng lóng yì wèi shēn cháng
                   
dǎo méi shè jì làn yòng féng féng bǔ bǔ
               
8.(2019六上·龙岗期中)请默写诗、文。
(1)   ,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2)诚者,天之道也;   ,   。(《札记》)
(3)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邓小平)
(4)《老子》中“   ”就是让大家不要轻易许诺,只要许诺就要认真践行,不要失了信义。
(5)拯救地球就是   。
(6)但存方寸地,   。
9.(2019六上·龙岗期中)按要求写句子。
(1)家境贫困的同学,连早餐都半饱半饥,哪里吃得上中午饭?(改为陈述句)
(2)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改为转述句)
(3)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仙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缩句)
10.(2019六上·龙岗期中)六(1)班正在开展“小小辩论会”。有同学认为小学生要统一着装,穿校服;也有同学认为不该统一着装,应该穿自己喜欢的衣服,显得体面时尚。你赞同哪个观点?至少讲出两点理由以支持你的观点。
三、阅读理解能力考查
11.(2019六上·龙岗期中)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小题。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个聋子。”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1)“这个秘密”指的是(  )
A.“我”得到老教授的指点。
B.音乐教授竟被“我”认为是个聋子。
C.每天清晨,“我”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并得到了她的鼓励。
(2)“多么荒唐”指的是(  )
A.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竟被“我”当成聋子。
B.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竟指点“我”这样一个音乐白痴。
C.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竟自称为聋子。
(3)联系上下文,说说“声望”的意思:   。
(4)你觉得老人是个怎样的人?你有什么想对她说的?
12.(2019六上·龙岗期中)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小题。
枣核
①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②从费城出发前,我们就通了电话。一下车,他已经在站上等了。掐指一算,(分别 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
③拥抱之后,他就(亲切 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④他当年那股调皮劲显然还没改。我问起枣核的用途,他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⑤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嫣红。倘若在中国,这里一定会有枫城之称。过了几个山坳,他朝枫树丛中一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喏,到了。”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上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学生物化学的老伴儿在一家研究所里做营养试验。
⑥他把我(安顿 安排)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他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他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他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他(感慨
感激)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五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⑦接着,他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⑧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草坪旁用卵石铺成的小径,走到“北海”跟前。真是个细心人呢,他在上面还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项上还有尊白塔。朋友解释说,都是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
⑨他告诉我,时常在月夜,他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面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⑩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1)选择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分别 分手)    (亲切 殷切)   地问
(安顿 安排)   在 (感慨 感激)   良深
(2)请在文中找出三个最能表现朋友渴望得到枣核的心情的词语。
(3)短文第⑥、⑦段写了朋友向作者的诉说,诉说的中心内容是(  )
A.这花园有点家乡的味道
B.心上总缺点什么
C.年纪越大,思乡越切
D.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
(4)对“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心里总感觉现在住的地方缺少故乡的特色。
B.家庭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但心里仍不满足,觉得缺少可玩的地方。
C.家庭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但终究不是生活在故土,所以觉得一切都缺乏保障。
D.心里感到的是远离故土的缺憾。因为家庭事业的如意,新式设备的拥有,不能填补离乡的空落。
(5)找出本文的中心句,抄写下来。
四、表达创作能力考查
13.(2019六上·龙岗期中)轻松习作
题目:意外的_____________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成功”“惊喜”“发现”“收获”等词语。②语句通顺,叙事清楚。③字数45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A
(2)B
(3)C
(4)C
(5)C
【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解析】【分析】听力题,在听录音之前要先读题,再仔细聆听录音两遍,对短文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后,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5)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A;(2)B;(3)C;(4)C;(5)C。
【点评】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边听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2.【答案】D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
A项“xiāo”改为“xuē”、“qǐng”改为“qīng”;
B项“hǒng”改为“hōng ”、“pò”改为“pù”;
C项“gěi”改为“jǐ”、“fú”改为“fǔ”。
故答案为:D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3.【答案】B
【知识点】字形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A:桨—浆、谅—凉;C:粹—碎;D:协—胁、彩—采。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4.【答案】B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A项“流连忘返”留恋得忘记了回去。与对应的语境相符。B项“和蔼可亲”态度温和,容易接近。与对应的语境不符。C项“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与对应的语境相符。D项“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故答案为:B
【点评】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5.【答案】C
【知识点】句式转换;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句式转换:即是根据原有句子成分,特点,在不改变愿意的前提下对句子的形式进行不同样式的改变。
A:是陈述句,这样精彩的表演,使我赞不绝口。
B:是双重否定句,意思是与A相同。
C:是反问句,意思是:这样精彩的表演,不能使我赞不绝。与A不同。
D:是反问句,意思是:与A相同。
故答案为:C。
【点评】句式转换题,一定要理解句意掌握方法。
6.【答案】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A:为所欲为 C:畅所欲言 D:欲擒故纵 “欲”想要,希望。
B:震耳欲聋:欲:将要。
故答案为:B
【点评】分析一字多义是一种语言现象,正确理解字在词语中的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
7.【答案】奥秘;演奏;朦胧;意味;伸长;倒霉;设计;滥用;缝缝补补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秘、胧、倒、滥、缝”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奥秘;演奏;朦胧;意味;伸长;倒霉;设计;滥用;缝缝补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8.【答案】(1)卧看满天云不动
(2)思诚者;人之道也
(3)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4)轻诺必寡信
(5)拯救未来
(6)留与子孙耕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注重对名家名作名句的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如:诚、诺寡、拯、耕。
故答案为:(1)卧看满天云不动;
(2)思诚者、人之道也;
(3)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4)轻诺必寡信;
(5)拯救未来;
(6)留与子孙耕。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9.【答案】(1)家境贫困的同学,连早餐都半饱半饥,吃不上中午饭。
(2)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他。
(3)刺猬缩成一团。
【知识点】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⑴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⑵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B人称的变化: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⑶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故答案为:⑴家境贫困的同学,连早餐都半饱半饥,吃不上中午饭。⑵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他。⑶刺猬缩成一团。
【点评】⑴、⑵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引述句改转述句方法,平时注意多练。⑶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
10.【答案】赞同统一着装,穿校服的理由:(1)避免攀比,减少学生个人之间和各学校之间的攀比;(2)整齐划一,便于管理。不赞同统一着装,穿校服的理由:可以发展每个学生特点,体现个性化。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答题要求:①言之有“礼”,即根据特定的情境采用文明得体的用语;②言之有“物”,即有具体内容,不讲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话;③言之有“序”,即按一定的顺序说,注意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④言之有“节”,即话要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只要理由充分,赞同哪种观点都行。)
故答案为:赞同统一着装,穿校服的理由:(1)避免攀比,减少学生个人之间和各学校之间的攀比;(2)整齐划一,便于管理。不赞同统一着装,穿校服的理由:可以发展每个学生特点,体现个性化。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辩论反驳型:说话时要有尺度,要有理有据。
11.【答案】(1)C
(2)A
(3)众所仰望的名声。
(4)看完短文,我觉得老人是个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德高望重的老人。 我想对她说:“您高尚的品格值得我学习!”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C;
(2)A;
(3)众所仰望的名声。
(4)看完短文,我觉得老人是个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德高望重的老人。 我想对她说:“您高尚的品格值得我学习!”
【点评】(1)、(2)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4)本题考查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评价分析人物性格。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12.【答案】(1)分手;殷切;安顿;感慨
(2)航空信、再三、殷切
(3)C
(4)D
(5)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尾。
故答案为:(1)分手、殷切、安顿、感慨;
(2)航空信、再三、殷切;
(3)C;
(4)D;
(5)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4)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5)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13.【答案】略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要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要易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你觉得所供选择的词语中哪个最好写,你就补上哪个,若觉得这几个都不怎么好写,你还可以另选词语。总之,应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好写和有东西可写的内容填在横线上。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