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音乐鉴赏第十四节 巴赫 课件+素材(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必修音乐鉴赏第十四节 巴赫 课件+素材(共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7-09 17:13:39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目录
contents
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公元前3200-公元400年)
2.中世纪时期(公元5世纪-公元15世纪)
3.文艺复兴时期(1300-1650年)
4.巴罗克时期(1600-1750年)
5.古典主义时期(1750-1827年)
6.浪漫主义时期(1827-19世纪)
7.二十世纪时期(20世纪)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什么是“巴罗克”音乐?
“巴罗克”这个词最早来源于葡萄牙语,意味“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巴罗克是一种代表欧洲文化的典型艺术风格。是1600-1750年起源意大利并流传于欧洲的一种音乐风格,这一阶段史称巴罗克时期。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巴赫
亨德尔
斯卡拉蒂
巴罗克时期杰出的音乐家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巴赫的音乐作品体裁丰富,其声乐作品以宗教音乐为主,器乐作品则涵盖独奏曲、协奏曲、管弦乐合奏曲、重奏曲在内的各类体裁及其大量作品。因巴赫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故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马太受难曲》
《马太受难曲》创作于1724至1727年间,取材于《圣经》中对耶稣受难过程的叙述。整个作品结构宏大,共有78首分曲,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描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
描述了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
复调音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曲调以对位法的法则结合再一起的多声部音乐。
主调音乐:也是多声部音乐,却以一个声部为主,其他声部起到陪衬的作用。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欣赏《马太受难曲》第1分曲
题目:《来吧,锡安山的女儿们》
描写:耶稣临行前被游行示众的场景
1、这一分曲的情绪怎么样?属于主调音乐还是复调音乐?
2、有几个合唱团在演唱?
有两个合唱团演唱,两个合唱团一问一答,相互呼应
第一分曲是整部《马太受难曲》的序幕,把人们引入一种悲哀的气氛中。属于复调音乐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欣赏《马太受难曲》第72分曲
题目:《主啊,此时不要离开我》
描写:耶稣死去之后的歌曲
1、这一分曲的情绪怎么样?属于主调音乐还是复调音乐?
耶稣死去后悲痛的心情,属于主调音乐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第1分曲
第2分曲
题目:
《来吧,锡安山的女儿们》
《主啊,此时不要离开我》
情景:
耶稣临行前被游行示众的场景
耶稣死去之后的歌曲
情绪:
曲调:
悲哀
复调
主调
悲痛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实践练习:
分组讨论创编,用自己熟悉的歌曲旋律创作“复调”或“主调”旋律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1
2
3
4
5
6
7
十二平均律是将八度音程平均分为12个相等音程的律制
音乐知识
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