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9《化学与生活》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9《化学与生活》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3-05 14:01:58

文档简介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9《化学与生活》测试题
一、单选题
1.2017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①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②就地焚烧垃圾,增加田间肥料 ③发展共享单车 ④减少燃煤使用 ⑤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2017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①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能减少尾气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①符合题意;
②就地焚烧垃圾,增加田间肥料,会导致有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不利于保护环境,②不符合题意;
③发展共享单车,可减少尾气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③符合题意;
④减少燃煤使用,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④符合题意;
⑤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会增加有害气体的排放,⑤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① 根据公交出行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
②根据焚烧垃圾队环境的影响分析解答
③ 根据 发展共享单车 的好处解答
④ 根据煤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分析解答
⑤ 根据烟花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解答

2.生活中的下列物品,其制作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
A.塑料袋 B.玻璃杯
C.不锈钢医疗器械 D.涤纶风衣
【答案】C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解答】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A不符合题意;
B、玻璃杯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不符合题意;
C、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C符合题意;
D、涤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金属材料和合金统称为合金解答
3.学习要善于归纳和总结。以下认识完全正确的是(  )
A.对除杂的认识 B.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①用稀硫酸除去Fe中混有的Zn ②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①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 ②生活污水排放对水质影响不大
C.对物质的鉴别 D.对化学史的认识
①硬水和软水:观察是否澄清 ②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滴加稀盐酸, 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①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②拉瓦锡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中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采用点燃的方法,而是要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A不符合题意;
B.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B不符合题意;
C.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肥皂水,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除杂时,除杂剂不能和主要成分反应,和杂质反应不能产生新的杂质
B根据生活污水对环境的影响分析解答
C根据鉴别硬软水使用肥皂水解答
D根据化学紧家的贡献分析解答
4.垃圾分类从你我开始。下列废弃物要放入有如图标识的垃圾桶的是(  )
A.旧报纸 B.果皮
C.废电池 D.可乐瓶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旧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A不符合题意;
B、果皮属于厨余垃圾,B不符合题意;
C、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C符合题意;
D、可乐瓶属于可回收垃圾,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垃圾的分类回答
5.儿童缺少某元素可能导致智力低下,该元素是(  )
A.Ca B.Fe C.Zn D.I
【答案】C
【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A. 缺Ca引起侏儒症,A不符合题意;
B.缺Fe引起贫血症,B不符合题意;
C.缺Zn能导致儿童发育不良,智力低下,C符合题意;
D.缺I会引起儿童患呆小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解答
6.厨房中下列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菜刀 B.瓷碗
C.塑料盆 D.木制面板
【答案】C
【知识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菜刀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瓷碗属于瓷器,是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木制面板是木村制成,属于天然材料。所以应选D项。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常见的合成材料包括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等解答
7.(2018·徐汇模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将工厂废液直接排入江河
B.将煤脱硫处理后再燃烧
C.自来水价格便宜,可以尽情使用
D.废旧电池掩埋在土壤中
【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 将工厂废液直接排入江河,会污染水,不符合题意;
B. 将煤脱硫处理后再燃烧,防止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空气,符合题意;
C. 自来水价格便宜,尽情使用会浪费水,不符合题意;
D. 废旧电池掩埋在土壤中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工业废水需要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避免对水源造成污染;
B、煤中一般含有3%--5%的硫磺,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
C、人类的水资源是有限的,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有的义务,我们要向珍惜掌上明珠一样珍惜每一滴水;
D、废旧电池含有重金属等很多有害物质,掩埋会造成水的污染。
8.下列能源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
A.氢能 B.太阳能
C.石油 D.风能
【答案】C
【知识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氢能是新能源,绿色无污染,可再生,有广阔的前景,但由于成本高和贮存困难,暂时不能广泛使用,A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是新能源,绿色无污染,可再生,正在开发利用,有广阔的前景,B不符合题意.
C、石油燃烧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污染环境的气体.C不符合题意
D、风能是新能源,绿色无污染,可再生,正在开发利用,有广阔的前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氢气的性能分析解答
B根据太阳能的优点和使用分析解答
C根据石油是碳氢化合物会产生一氧化碳解答
D根据风能的利用解答
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锌粒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生成氢气和稀硫酸的质量关系
B.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氯化钠质量的关系
C. 电解水时,反应时间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
D. 向含有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所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
【答案】D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向一定量的锌粒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生成氢气和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加入酸马上产生氢气。A不符合题意。
B.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氯化钠质量的关系。不饱和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应从0开始。B不符合题意。
C. 电解水时,反应时间与生成气体的体积关系。C不符合题意。
D. 向含有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所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碳酸钠溶液先与稀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解答
B根据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为0解答
C根据水通电生成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8:1解答
D根据稀盐酸和碳酸钠先反应,后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结合生成沉淀解答
10.下列有关资源和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回收废旧电池能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B.在生活和生产中,人们经常利用的能源有化石能源、水能等
C.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利用不但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氯化钠
【答案】D
【知识点】海洋中的资源;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A、 回收废旧电池能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A 不符合题意;
B、 在生活和生产中,人们经常利用的能源有化石能源、水能等,B 不符合题意;
C、 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利用不但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C 不符合题意;
D、 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而不是氯化钠,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分析解答
B根据常用的能源分析解答
C根据新能源是使用前景解答
D根据试验中最多的是水解答
11.有理论认为,从疾病发生机制上考虑,氧化损伤几乎是所有疾病最基本的病理过程。研究人员发现,氢气对一些疾病有治疗作用。根据上述理论,氢气对一些疾病有治疗作用的原因可能是(  )
A.氢气有还原性 B.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C.常温下氢气较稳定 D.氢气对人体无毒
【答案】A
【知识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解析】【分析】考查氢气的性质。题中出现了“氧化损伤”一词,且氢气可以对一些疾病起治疗作用,因此不难得出,利用的是氢气的还原性。
故选:A
12.(2018·梧州)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工业盐腌制食品 B.不食用用霉变的食物
C.用福尔马林保存海产品 D.不吃蔬菜只吃肉类
【答案】B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均衡营养与健康
【解析】【解答】A、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有毒,腌制食品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B、霉变的食物含有黄曲霉素,影响人体健康,不能食用,符合题意;
C、福尔马林即甲醛,会使蛋白质变性,故不能用于保存海产品,不符合题意;
D、蔬菜含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故人必须食用,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维生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物质和营养素与人体健康分析。
二、填空题
13.请在
A﹣H 八种物质中,选择正确的物质,用字母填空。
A.酒精
B.不锈钢 C.硫酸
D.合成橡胶 E.二氧化碳 F.大米
G.pH 试纸 H.大理石
(1)属于合金的是   ;
(2)富含淀粉的是   

(3)可用于灭火的是   ;
(4)可用于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是   

(5)属于酸类的是   

(6)实验室常用作液体燃料的是   

(7)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8)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是   

【答案】(1)B
(2)F
(3)E
(4)G
(5)C
(6)A
(7)D
(8)H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1)属于合金的是不锈钢;
(2)富含淀粉的是大米;
(3)可用于灭火的是二氧化碳;
(4)可用于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是pH试纸;
(5)属于酸类的是硫酸;
(6)实验室常用作液体燃料的是酒精;
(7)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合成橡胶;
(8)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是大理石。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结合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14.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1)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均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燃烧含硫化石燃料会产生二氧化硫,请写出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大量二氧化硫释放到空气中,会导致雨水的pH   (填“高于”或“低于”)正常值5.6,形成酸雨。
(3)在实验室里,可用稀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现象是高锰酸钾由红色退为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xH2O=K2SO4+2MnSO4+2H2SO4.其中x的值为   ;
(4)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细颗粒物,如果通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又遇到静稳天气,就会出现雾霾现象.请分析下列污染物中,会导致雾霾的是 (填序号)。
A.二氧化硫 B.氢氧化物
C.一氧化碳 D.PM2.5
【答案】(1)混合物;CH4
(2)S + O2 SO2;低于
(3)2
(4)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碱的化学性质;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均属于混合物;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2)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S + O2 SO2 ;大量二氧化硫释放到空气中,会导致雨水的pH 低于正常值5.6,形成酸雨(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结合化学反应:5SO2+2KMnO4+xH2O═K2SO4+2MnSO4+2H2SO4,其中x的值为2(4)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细颗粒物,如果通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又遇到静稳天气,就会出现雾霾现象,故会导致雾霾的是PM2.5,
故答案为:D
【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解答
(2)根据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酸性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强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相等解答
(4)根据PM2.5会形成雾霾解答
15.
“西气东输”工程使我省很多地区都用上了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实验室常用图1所示的发生装置制取CH4,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可用   方法收集CH4
(3)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其化学式为   。因此,使用热水器时,防止发生中毒的做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4)充分燃烧1kg不同化石燃料所产生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2 所示,则   燃烧最易导致酸雨,   燃烧对环境影响最小。
【答案】(1)酒精灯
(2)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3)CO;保持通风
(4)煤;天然气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一氧化碳的毒性;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如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2)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故填: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3)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其化学式为一氧化碳.因此,使用热水器时,防止发生中毒的做法是保持通风.故填:CO;保持通风.(4)由图中数据可知,充分燃烧1kg煤时生成的二氧化硫最多,最容易形成酸雨;充分燃烧1kg天然气时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之和最小,污染最小.故填:煤;天然气.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解答
(2)根据甲烷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不易溶于水解答
(3)根据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结合一氧化碳的性质解答
(4)根据题中所给图像分析解答
16.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E为装置编号)。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3)如果用E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种)。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用B为发生装置,如果用注射器替换仪器②,其优点是   。
(5)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与足量大理石反应,消耗73g盐酸,最多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在答题纸上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铁架台;长颈漏斗
(2)KMnO4 K2MnO4 + MnO2 + O2↑;A
(3)气泡未连续均匀冒出时就收集
(4)Zn +2HCl =ZnCl2+H2↑;可控制反应快慢
(5)解∶设最多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g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73   44
  20%×73g   x
= , x=8.8g. 答∶最多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铁架台 ②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 + MnO2 + 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 (3)如果用E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原因是气泡未连续均匀冒出时就收集(或收集前集气瓶中未装满水等合理答案)。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 +2HCl =ZnCl2+H2↑。可选用B为发生装置,如果用注射器替换仪器②,其优点是可控制反应快慢。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分析解答
(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
(3)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4)根据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根据用注射器滴加液体可以控制液体的量解答
(5)根据氯化氢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17.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医均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1)水库常用作人类自来水的水源,你认为水库的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小明同学认为该水库的水是硬水,你认为可以用   来鉴别。
(2)有一种面料叫“冰蚕丝”的衣服,其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生活中要鉴别“冰蚕丝”和天然蚕丝,可通过   的方法 。
(3)甲醛(CH2O)是一种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有剧毒且能致癌。用含有甲醛的材料装修房子,人进入后会闻到特殊气味,这主要与甲醛分子   有密切关系,因此新装修的房子最好通风透气一段时间后才入住。
(4)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作。当汽车受撞击后,汽车安全气囊中的NH4NO3固体瞬间分解成N2O和一种常温下的无色液体,反应方程式是   。
(5)用于治病用的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 ,小明想检验某瓶生理盐水的含盐量是否合格,他从该瓶生理盐水中取出65g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1.435g沉淀。检验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你结合小明的数据判断这瓶生理盐水的含盐量   (填“是”或“不是”)合格的。
【答案】(1)混合物;肥皂水
(2)燃烧
(3)有机物;不断运动
(4)NH4NO3 =N2O + 2H2O
(5)NaCl+AgNO3=AgCl↓+NaNO3;是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1)水库常用作人类自来水的水源,水库的水属于混合物;硬水可以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泡沫少,软水泡沫多。(2)生活中要鉴别“冰蚕丝”和天然蚕丝,可通过灼烧的方法 ,天然蚕丝有烧焦羽毛气味。(3)甲醛(CH2O)是一种有机物,有剧毒且能致癌。用含有甲醛的材料装修房子,人进入后会闻到特殊气味,这主要与甲醛分子不断运动密切关系,因此新装修的房子最好通风透气一段时间后才入住。(4)当汽车受撞击后,汽车安全气囊中的NH4NO3固体瞬间分解成N2O和一种常温下的无色液体,反应方程式∶NH4NO3=N2O + 2H2O。(5)用于治病用的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 ,从该瓶生理盐水中取出65g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涤、干燥,得到1.435g沉淀。检验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NaCl+AgNO3═A AgCl↓+NaNO3。
58.5 143.5
x 1.435g
= ,
x=0.585g.
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100%=0.9%。这瓶生理盐水的含盐量是合格的。
【分析】(1)根据自然界的水含有不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生活中利用肥皂水鉴别肥皂水解答
(2)根据天然纤维燃烧有焦羽毛气味解答
(3)根据甲醛是一种有机物结合分子的特性分析解答
(4)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写出方程式
(5)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解答
三、推断题
18.A 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黑色固体,E为红色固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化学式:A   ;D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填化学式)
(4)写出图中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CO;CuO
(2)CO2+Ca(OH)2=CaCO3↓+H2O
(3)CO2+C=2CO(条件高温);CO2
(4)CaCO3=CaO+CO2↑(条件高温)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1)A是一氧化碳,D是氧化铜,所以A是CO,D是CuO;(2)反应③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
2+Ca(OH)
2=CaCO
3↓+H
2O;(3)反应④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
2+C
2CO,该反应中氧化剂是CO
2;(4)图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
3 CaO+CO
2↑。
【分析】根据 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则C是碳酸钙,碳酸钙会转化为无色气体B,则B是二氧化碳, A、B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 则A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黑色固体D能生成红色固体E,结合常见的黑色固体和红色土体,则D是氧化铜,E是铜,二氧化碳和F反应生成碳酸钙,则F是氢氧化钙,G是水,导入验证即可
19.A,B,D,E,F,G,M是初中常见物质,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M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生成A和D,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G为单质.它们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并表示由某一物质可生成另一物质。
(1)G的化学式是   .
(2)F的化学式:   .
(3)A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4)M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C
(2)H2O2
(3)CO2+Ca(OH)2=CaCO3↓+H2O
(4)CH4+2O2 CO2+2H2O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M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则M是甲烷(CH
4)。甲烷燃烧生成A和D(二氧化碳和水),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A是二氧化碳(CO
2),D是水(H
2O)。E、G为单质,G会转化为二氧化碳,G转化的B也转化为二氧化碳,所以G是碳(C),B是一氧化碳(CO)。F能转化为D和E,D是水,E是单质,故F是过氧化氢(H
2O
2)溶液,E是氧气(O
2)。(1)G的化学式是C;(2)F的化学式是H
2O
2;(3)CO
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Ca(OH)
2=CaCO
3↓+H
2O;(4)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2O
22H
2O+CO
2。
【分析】根据M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生成A和D,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M是甲烷,A是二氧化碳,D是水。G是单质.G能生成B,G可以生成二氧化碳,B能生成二氧化碳,则G是碳或氧气,B是一氧化碳,E是单质,F能生成D和E,则E是过氧化氢溶液,E是氧气据此带入验证即可
四、实验题
20.在实验室中,我们常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某些气体。
(1)写出a、b两种仪器的名称:a为   ,b为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 有两种不同的操作:①先装入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你觉得更合理的操作是   (填“①”或“②”)。
(3)氨气(NH3)极易溶于水,在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固体与消石灰粉末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氨气,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图中装置对应的字母)。
(4)在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其中稀盐酸不宜用稀硫酸代替的原因   (填“是”或“不是”)因为碳酸钙与稀硫酸不反应。
(5)图示装置B   (填“能”或“不能”)用来制取氢气。
【答案】(1)集气瓶;水槽
(2)②
(3)AD
(4)不是
(5)能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a为集气瓶,b为水槽;(2)为了方便操作,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故答案为:②;(3)根据“在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固体与消石灰粉末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可知,反应的状态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发生装置可选用A;根据“氨气(NH3)极易溶于水”氨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用D,所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氨气,应选择的装置是 AD;(4)在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其中稀盐酸不宜用稀硫酸代替是因为二者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阻止反应的进行,不是因为碳酸钙与稀硫酸不反应;(5)实验室制氢气是用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图示装置B是固-液常温型反应,能用来制取氢气。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分析解答
(2)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解答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确定收集装置
(4)根据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解答
(5)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利用固液不加热装置
21.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标号为
a 的仪器名称是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中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若制得的氧气不纯净,其原
因可能是   。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用
G 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   (填“m”或“n”)处通入。制取二氧化碳可选
B 作为发生装置。如果把 B 中带单孔塞的导管换成C,
其优点是   
(写
1 点)。
【答案】(1)长颈漏斗
(2)AF;2KClO3 2KCl+3O2↑;+5;未等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就开始收集氧气
(3)n;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2)氯酸钾在加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
3 2KCl+3O
2↑;属于固体加热型,所以选择装置A制取;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但相对来说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需要等到导管口的气泡连续而且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否则造成收集的氧气不纯;在氯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3=0,x=+5;(3)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用装置G来收集氢气时,氢气应从短管进入;如果把B中带单孔塞的导管换成C,其优点是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操作更方便。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分析解答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确定收集装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化合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求化合价,结合实验室制氧气的注意事项解答
(3) 用 G 装置收集氢气 ,气体从短管进;如果把B中带单孔塞的导管换成C,其优点是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操作更方便
五、计算题
22.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得坏血病,维生素C的化学式是C6H8O6,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中含量较高,探究小组测定了某品牌橙汁的维生素C的含量.过程如下:取20.00g橙汁用含碘1.00%的碘溶液与其反应,恰好反应时消耗碘溶液25.40g(反应方程式:C6H8O6+I2=C6H6O6+2HI)
求:
(1)维生素C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2位小数)
(2)橙汁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列式计算)
【答案】(1)解:维生素C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54.55%
(2)解:设20.00g橙汁含维生素C的质量为x,
C6H8O6+ I2=C6H6O6+2HI
176 254
x 25.40g×1.00%
x=0.176g;
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100%=0.88%。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等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除以相对分子质量解答
(2)根据碘的质量依据方程式计算维生素C的质量,进而计算质量分数
23.下图为某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由   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    ;该物质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至0.1%)。
【答案】(1)三;C2H5OH (或CH3CH2OH或C2H6O);有机物
(2)46
(3)解: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52.2%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该物质的1个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2H5OH (或CH3CH2OH或C2H6O),该物质是三种元素组成,该物质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2)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6+16×1=46
【分析】(1)根据分子结构的模型分析解答
(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3)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等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个数除以相对分子质量
1 / 1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9《化学与生活》测试题
一、单选题
1.2017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①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②就地焚烧垃圾,增加田间肥料 ③发展共享单车 ④减少燃煤使用 ⑤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2.生活中的下列物品,其制作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
A.塑料袋 B.玻璃杯
C.不锈钢医疗器械 D.涤纶风衣
3.学习要善于归纳和总结。以下认识完全正确的是(  )
A.对除杂的认识 B.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①用稀硫酸除去Fe中混有的Zn ②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①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 ②生活污水排放对水质影响不大
C.对物质的鉴别 D.对化学史的认识
①硬水和软水:观察是否澄清 ②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滴加稀盐酸, 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①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②拉瓦锡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A.A B.B C.C D.D
4.垃圾分类从你我开始。下列废弃物要放入有如图标识的垃圾桶的是(  )
A.旧报纸 B.果皮
C.废电池 D.可乐瓶
5.儿童缺少某元素可能导致智力低下,该元素是(  )
A.Ca B.Fe C.Zn D.I
6.厨房中下列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菜刀 B.瓷碗
C.塑料盆 D.木制面板
7.(2018·徐汇模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将工厂废液直接排入江河
B.将煤脱硫处理后再燃烧
C.自来水价格便宜,可以尽情使用
D.废旧电池掩埋在土壤中
8.下列能源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
A.氢能 B.太阳能
C.石油 D.风能
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锌粒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生成氢气和稀硫酸的质量关系
B.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氯化钠质量的关系
C. 电解水时,反应时间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
D. 向含有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所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
10.下列有关资源和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回收废旧电池能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B.在生活和生产中,人们经常利用的能源有化石能源、水能等
C.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利用不但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氯化钠
11.有理论认为,从疾病发生机制上考虑,氧化损伤几乎是所有疾病最基本的病理过程。研究人员发现,氢气对一些疾病有治疗作用。根据上述理论,氢气对一些疾病有治疗作用的原因可能是(  )
A.氢气有还原性 B.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C.常温下氢气较稳定 D.氢气对人体无毒
12.(2018·梧州)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工业盐腌制食品 B.不食用用霉变的食物
C.用福尔马林保存海产品 D.不吃蔬菜只吃肉类
二、填空题
13.请在
A﹣H 八种物质中,选择正确的物质,用字母填空。
A.酒精
B.不锈钢 C.硫酸
D.合成橡胶 E.二氧化碳 F.大米
G.pH 试纸 H.大理石
(1)属于合金的是   ;
(2)富含淀粉的是   

(3)可用于灭火的是   ;
(4)可用于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是   

(5)属于酸类的是   

(6)实验室常用作液体燃料的是   

(7)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8)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是   

14.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1)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均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燃烧含硫化石燃料会产生二氧化硫,请写出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大量二氧化硫释放到空气中,会导致雨水的pH   (填“高于”或“低于”)正常值5.6,形成酸雨。
(3)在实验室里,可用稀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现象是高锰酸钾由红色退为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xH2O=K2SO4+2MnSO4+2H2SO4.其中x的值为   ;
(4)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细颗粒物,如果通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又遇到静稳天气,就会出现雾霾现象.请分析下列污染物中,会导致雾霾的是 (填序号)。
A.二氧化硫 B.氢氧化物
C.一氧化碳 D.PM2.5
15.
“西气东输”工程使我省很多地区都用上了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实验室常用图1所示的发生装置制取CH4,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可用   方法收集CH4
(3)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其化学式为   。因此,使用热水器时,防止发生中毒的做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4)充分燃烧1kg不同化石燃料所产生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2 所示,则   燃烧最易导致酸雨,   燃烧对环境影响最小。
16.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E为装置编号)。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3)如果用E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种)。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用B为发生装置,如果用注射器替换仪器②,其优点是   。
(5)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与足量大理石反应,消耗73g盐酸,最多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在答题纸上写出计算过程)   
17.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医均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1)水库常用作人类自来水的水源,你认为水库的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小明同学认为该水库的水是硬水,你认为可以用   来鉴别。
(2)有一种面料叫“冰蚕丝”的衣服,其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生活中要鉴别“冰蚕丝”和天然蚕丝,可通过   的方法 。
(3)甲醛(CH2O)是一种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有剧毒且能致癌。用含有甲醛的材料装修房子,人进入后会闻到特殊气味,这主要与甲醛分子   有密切关系,因此新装修的房子最好通风透气一段时间后才入住。
(4)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作。当汽车受撞击后,汽车安全气囊中的NH4NO3固体瞬间分解成N2O和一种常温下的无色液体,反应方程式是   。
(5)用于治病用的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 ,小明想检验某瓶生理盐水的含盐量是否合格,他从该瓶生理盐水中取出65g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1.435g沉淀。检验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你结合小明的数据判断这瓶生理盐水的含盐量   (填“是”或“不是”)合格的。
三、推断题
18.A 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黑色固体,E为红色固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化学式:A   ;D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填化学式)
(4)写出图中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A,B,D,E,F,G,M是初中常见物质,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M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生成A和D,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G为单质.它们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并表示由某一物质可生成另一物质。
(1)G的化学式是   .
(2)F的化学式:   .
(3)A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4)M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四、实验题
20.在实验室中,我们常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某些气体。
(1)写出a、b两种仪器的名称:a为   ,b为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 有两种不同的操作:①先装入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你觉得更合理的操作是   (填“①”或“②”)。
(3)氨气(NH3)极易溶于水,在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固体与消石灰粉末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氨气,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图中装置对应的字母)。
(4)在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其中稀盐酸不宜用稀硫酸代替的原因   (填“是”或“不是”)因为碳酸钙与稀硫酸不反应。
(5)图示装置B   (填“能”或“不能”)用来制取氢气。
21.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标号为
a 的仪器名称是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中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若制得的氧气不纯净,其原
因可能是   。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用
G 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   (填“m”或“n”)处通入。制取二氧化碳可选
B 作为发生装置。如果把 B 中带单孔塞的导管换成C,
其优点是   
(写
1 点)。
五、计算题
22.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得坏血病,维生素C的化学式是C6H8O6,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中含量较高,探究小组测定了某品牌橙汁的维生素C的含量.过程如下:取20.00g橙汁用含碘1.00%的碘溶液与其反应,恰好反应时消耗碘溶液25.40g(反应方程式:C6H8O6+I2=C6H6O6+2HI)
求:
(1)维生素C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2位小数)
(2)橙汁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列式计算)
23.下图为某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由   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    ;该物质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至0.1%)。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2017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①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能减少尾气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①符合题意;
②就地焚烧垃圾,增加田间肥料,会导致有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不利于保护环境,②不符合题意;
③发展共享单车,可减少尾气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③符合题意;
④减少燃煤使用,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④符合题意;
⑤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会增加有害气体的排放,⑤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① 根据公交出行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
②根据焚烧垃圾队环境的影响分析解答
③ 根据 发展共享单车 的好处解答
④ 根据煤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分析解答
⑤ 根据烟花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解答

2.【答案】C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解答】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A不符合题意;
B、玻璃杯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不符合题意;
C、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C符合题意;
D、涤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金属材料和合金统称为合金解答
3.【答案】D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中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采用点燃的方法,而是要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A不符合题意;
B.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B不符合题意;
C.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肥皂水,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除杂时,除杂剂不能和主要成分反应,和杂质反应不能产生新的杂质
B根据生活污水对环境的影响分析解答
C根据鉴别硬软水使用肥皂水解答
D根据化学紧家的贡献分析解答
4.【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旧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A不符合题意;
B、果皮属于厨余垃圾,B不符合题意;
C、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C符合题意;
D、可乐瓶属于可回收垃圾,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垃圾的分类回答
5.【答案】C
【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A. 缺Ca引起侏儒症,A不符合题意;
B.缺Fe引起贫血症,B不符合题意;
C.缺Zn能导致儿童发育不良,智力低下,C符合题意;
D.缺I会引起儿童患呆小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解答
6.【答案】C
【知识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菜刀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瓷碗属于瓷器,是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木制面板是木村制成,属于天然材料。所以应选D项。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常见的合成材料包括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等解答
7.【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 将工厂废液直接排入江河,会污染水,不符合题意;
B. 将煤脱硫处理后再燃烧,防止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空气,符合题意;
C. 自来水价格便宜,尽情使用会浪费水,不符合题意;
D. 废旧电池掩埋在土壤中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工业废水需要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避免对水源造成污染;
B、煤中一般含有3%--5%的硫磺,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
C、人类的水资源是有限的,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有的义务,我们要向珍惜掌上明珠一样珍惜每一滴水;
D、废旧电池含有重金属等很多有害物质,掩埋会造成水的污染。
8.【答案】C
【知识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氢能是新能源,绿色无污染,可再生,有广阔的前景,但由于成本高和贮存困难,暂时不能广泛使用,A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是新能源,绿色无污染,可再生,正在开发利用,有广阔的前景,B不符合题意.
C、石油燃烧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污染环境的气体.C不符合题意
D、风能是新能源,绿色无污染,可再生,正在开发利用,有广阔的前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氢气的性能分析解答
B根据太阳能的优点和使用分析解答
C根据石油是碳氢化合物会产生一氧化碳解答
D根据风能的利用解答
9.【答案】D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向一定量的锌粒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生成氢气和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加入酸马上产生氢气。A不符合题意。
B.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氯化钠质量的关系。不饱和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应从0开始。B不符合题意。
C. 电解水时,反应时间与生成气体的体积关系。C不符合题意。
D. 向含有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所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碳酸钠溶液先与稀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解答
B根据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为0解答
C根据水通电生成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8:1解答
D根据稀盐酸和碳酸钠先反应,后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结合生成沉淀解答
10.【答案】D
【知识点】海洋中的资源;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A、 回收废旧电池能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A 不符合题意;
B、 在生活和生产中,人们经常利用的能源有化石能源、水能等,B 不符合题意;
C、 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利用不但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C 不符合题意;
D、 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而不是氯化钠,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分析解答
B根据常用的能源分析解答
C根据新能源是使用前景解答
D根据试验中最多的是水解答
11.【答案】A
【知识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解析】【分析】考查氢气的性质。题中出现了“氧化损伤”一词,且氢气可以对一些疾病起治疗作用,因此不难得出,利用的是氢气的还原性。
故选:A
12.【答案】B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均衡营养与健康
【解析】【解答】A、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有毒,腌制食品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B、霉变的食物含有黄曲霉素,影响人体健康,不能食用,符合题意;
C、福尔马林即甲醛,会使蛋白质变性,故不能用于保存海产品,不符合题意;
D、蔬菜含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故人必须食用,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维生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物质和营养素与人体健康分析。
13.【答案】(1)B
(2)F
(3)E
(4)G
(5)C
(6)A
(7)D
(8)H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1)属于合金的是不锈钢;
(2)富含淀粉的是大米;
(3)可用于灭火的是二氧化碳;
(4)可用于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是pH试纸;
(5)属于酸类的是硫酸;
(6)实验室常用作液体燃料的是酒精;
(7)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合成橡胶;
(8)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是大理石。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结合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14.【答案】(1)混合物;CH4
(2)S + O2 SO2;低于
(3)2
(4)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碱的化学性质;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均属于混合物;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2)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S + O2 SO2 ;大量二氧化硫释放到空气中,会导致雨水的pH 低于正常值5.6,形成酸雨(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结合化学反应:5SO2+2KMnO4+xH2O═K2SO4+2MnSO4+2H2SO4,其中x的值为2(4)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细颗粒物,如果通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又遇到静稳天气,就会出现雾霾现象,故会导致雾霾的是PM2.5,
故答案为:D
【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解答
(2)根据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酸性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强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相等解答
(4)根据PM2.5会形成雾霾解答
15.【答案】(1)酒精灯
(2)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3)CO;保持通风
(4)煤;天然气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一氧化碳的毒性;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如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2)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故填: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3)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其化学式为一氧化碳.因此,使用热水器时,防止发生中毒的做法是保持通风.故填:CO;保持通风.(4)由图中数据可知,充分燃烧1kg煤时生成的二氧化硫最多,最容易形成酸雨;充分燃烧1kg天然气时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之和最小,污染最小.故填:煤;天然气.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解答
(2)根据甲烷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不易溶于水解答
(3)根据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结合一氧化碳的性质解答
(4)根据题中所给图像分析解答
16.【答案】(1)铁架台;长颈漏斗
(2)KMnO4 K2MnO4 + MnO2 + O2↑;A
(3)气泡未连续均匀冒出时就收集
(4)Zn +2HCl =ZnCl2+H2↑;可控制反应快慢
(5)解∶设最多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g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73   44
  20%×73g   x
= , x=8.8g. 答∶最多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铁架台 ②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 + MnO2 + 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 (3)如果用E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原因是气泡未连续均匀冒出时就收集(或收集前集气瓶中未装满水等合理答案)。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 +2HCl =ZnCl2+H2↑。可选用B为发生装置,如果用注射器替换仪器②,其优点是可控制反应快慢。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分析解答
(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
(3)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4)根据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根据用注射器滴加液体可以控制液体的量解答
(5)根据氯化氢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17.【答案】(1)混合物;肥皂水
(2)燃烧
(3)有机物;不断运动
(4)NH4NO3 =N2O + 2H2O
(5)NaCl+AgNO3=AgCl↓+NaNO3;是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1)水库常用作人类自来水的水源,水库的水属于混合物;硬水可以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泡沫少,软水泡沫多。(2)生活中要鉴别“冰蚕丝”和天然蚕丝,可通过灼烧的方法 ,天然蚕丝有烧焦羽毛气味。(3)甲醛(CH2O)是一种有机物,有剧毒且能致癌。用含有甲醛的材料装修房子,人进入后会闻到特殊气味,这主要与甲醛分子不断运动密切关系,因此新装修的房子最好通风透气一段时间后才入住。(4)当汽车受撞击后,汽车安全气囊中的NH4NO3固体瞬间分解成N2O和一种常温下的无色液体,反应方程式∶NH4NO3=N2O + 2H2O。(5)用于治病用的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 ,从该瓶生理盐水中取出65g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涤、干燥,得到1.435g沉淀。检验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NaCl+AgNO3═A AgCl↓+NaNO3。
58.5 143.5
x 1.435g
= ,
x=0.585g.
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100%=0.9%。这瓶生理盐水的含盐量是合格的。
【分析】(1)根据自然界的水含有不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生活中利用肥皂水鉴别肥皂水解答
(2)根据天然纤维燃烧有焦羽毛气味解答
(3)根据甲醛是一种有机物结合分子的特性分析解答
(4)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写出方程式
(5)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解答
18.【答案】(1)CO;CuO
(2)CO2+Ca(OH)2=CaCO3↓+H2O
(3)CO2+C=2CO(条件高温);CO2
(4)CaCO3=CaO+CO2↑(条件高温)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1)A是一氧化碳,D是氧化铜,所以A是CO,D是CuO;(2)反应③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
2+Ca(OH)
2=CaCO
3↓+H
2O;(3)反应④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
2+C
2CO,该反应中氧化剂是CO
2;(4)图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
3 CaO+CO
2↑。
【分析】根据 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则C是碳酸钙,碳酸钙会转化为无色气体B,则B是二氧化碳, A、B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 则A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黑色固体D能生成红色固体E,结合常见的黑色固体和红色土体,则D是氧化铜,E是铜,二氧化碳和F反应生成碳酸钙,则F是氢氧化钙,G是水,导入验证即可
19.【答案】(1)C
(2)H2O2
(3)CO2+Ca(OH)2=CaCO3↓+H2O
(4)CH4+2O2 CO2+2H2O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M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则M是甲烷(CH
4)。甲烷燃烧生成A和D(二氧化碳和水),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A是二氧化碳(CO
2),D是水(H
2O)。E、G为单质,G会转化为二氧化碳,G转化的B也转化为二氧化碳,所以G是碳(C),B是一氧化碳(CO)。F能转化为D和E,D是水,E是单质,故F是过氧化氢(H
2O
2)溶液,E是氧气(O
2)。(1)G的化学式是C;(2)F的化学式是H
2O
2;(3)CO
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Ca(OH)
2=CaCO
3↓+H
2O;(4)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2O
22H
2O+CO
2。
【分析】根据M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生成A和D,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M是甲烷,A是二氧化碳,D是水。G是单质.G能生成B,G可以生成二氧化碳,B能生成二氧化碳,则G是碳或氧气,B是一氧化碳,E是单质,F能生成D和E,则E是过氧化氢溶液,E是氧气据此带入验证即可
20.【答案】(1)集气瓶;水槽
(2)②
(3)AD
(4)不是
(5)能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a为集气瓶,b为水槽;(2)为了方便操作,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故答案为:②;(3)根据“在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固体与消石灰粉末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可知,反应的状态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发生装置可选用A;根据“氨气(NH3)极易溶于水”氨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用D,所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氨气,应选择的装置是 AD;(4)在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其中稀盐酸不宜用稀硫酸代替是因为二者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阻止反应的进行,不是因为碳酸钙与稀硫酸不反应;(5)实验室制氢气是用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图示装置B是固-液常温型反应,能用来制取氢气。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分析解答
(2)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解答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确定收集装置
(4)根据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解答
(5)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利用固液不加热装置
21.【答案】(1)长颈漏斗
(2)AF;2KClO3 2KCl+3O2↑;+5;未等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就开始收集氧气
(3)n;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2)氯酸钾在加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
3 2KCl+3O
2↑;属于固体加热型,所以选择装置A制取;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但相对来说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需要等到导管口的气泡连续而且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否则造成收集的氧气不纯;在氯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3=0,x=+5;(3)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用装置G来收集氢气时,氢气应从短管进入;如果把B中带单孔塞的导管换成C,其优点是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操作更方便。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分析解答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确定收集装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化合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求化合价,结合实验室制氧气的注意事项解答
(3) 用 G 装置收集氢气 ,气体从短管进;如果把B中带单孔塞的导管换成C,其优点是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操作更方便
22.【答案】(1)解:维生素C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54.55%
(2)解:设20.00g橙汁含维生素C的质量为x,
C6H8O6+ I2=C6H6O6+2HI
176 254
x 25.40g×1.00%
x=0.176g;
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100%=0.88%。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等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除以相对分子质量解答
(2)根据碘的质量依据方程式计算维生素C的质量,进而计算质量分数
23.【答案】(1)三;C2H5OH (或CH3CH2OH或C2H6O);有机物
(2)46
(3)解: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52.2%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该物质的1个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2H5OH (或CH3CH2OH或C2H6O),该物质是三种元素组成,该物质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2)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6+16×1=46
【分析】(1)根据分子结构的模型分析解答
(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3)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等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个数除以相对分子质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