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09 16:2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历史试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选择题(每题1.5分,共32道题,共计48分)
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材料中西周“‘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井田制
2.(西周)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是“掺沙子”。由此可知分封制( )
A.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考核官员的主要依据是民本思想 D.官民关系融洽
4.元朝的地方行政区,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元朝地方行政设置( )
A.适应了多民族国家统治的需要 B.反映了蒙古文化对制度的影响
C.旨在促进不同区域的协同发展 D.有利于强化大一统的君主专制
5.“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诗中所咏工具 (  )
A.是农业播种技术的革新 B.有利于增加汉代的粮食产量
C.利用水力提高灌溉效率 D.标志着铁犁牛耕技术的成熟
6.宋代诗人叶茵在《田父吟》中写道:“桃花深映水边庄,夫妇相携笑语香。耕耨有粮蚕有种,丁男戽水妇要桑。”此诗反映了 (  )
A.小农经济的自给性 B.田园生活的艰难性
C.农业生产的富足性 D.男耕女织的分工性
7.《汉书》载:“(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8.《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  )
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
9.乾隆二十四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奏请制定《防范夷商规条》,规定:永远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对外商的寓所进行严格搜查;禁止中国商人借领外商资本及外商雇请汉人役使;外国商船停泊处派军队弹压稽查等。这一政策的影响是 (  )
A.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 B.保护了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D.避免了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
10.法国大革命期间,革命者引用孔子的一句格言来宣扬“自由是属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这句格言应该是( )
A. 道不同不相为谋 B.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1.有位学者这样评价我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他的学说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为秦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集权制国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以下符合其学说的观点是( )
A.“兼相爱,交相利” B.“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D.“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12.有研究认为,在汉武帝身边的亲信重臣中,固然儒者较多,但并非醇儒,而是兼通其他学派者,即所谓“习于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者,这样的官吏在政事上倾向法治,叫作“文法吏"。这反映出西汉( )
A. 独尊儒术的措施被废止 B. 法治思想蕴含在官方学说之中
C. 出现了儒道并进的局面 D. 官僚队伍的文化水平不断提升
13.有学者认为,理学开山人物周敦颐据以立说的《太极图》是从道教传授而来的,他的《爱莲说》深藏着佛说因缘;理学大师张载曾“访诸释老,累年究极其说”;朱熹亦自称“出入于释老者几十年”。这说明( )
A. 宋代开始“三教合归于儒学” B. 佛道思想丰富了宋代理学内容
C. 程朱理学践行“格物致知” D. 佛道在宋代受到儒学家的抨击
14.在中国古代史上,宋代以前,社会生活的舞台上能见到妇女的身影;宋代以后,妇女逐渐被边缘化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理学对纲常伦理观念的强化 B. 儒学是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C. “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 D.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15.深切的家国怨恨,凝重的历史反思,使一位思想家写出了一部学术名著,“是书旨在以无法丕显于当世的经世建策记录,恭候未来圣明之君前来造访,其经世致用思想流溢于笔头心底。” 这部学术名著是( )
A.《船山遗书》 B.《天下郡国利病书》 C.《宋论》 D.《明夷待访录》
16.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17.罗马打开了地中海世界的大门后,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涉及异邦人的民商事法律纠纷经常发生。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立了外事裁判官,审理异邦人之间、异邦人与罗马公民之间的诉讼案。经过长期司法实践,罗马的异邦人( )
A.贸易纠纷逐渐使用万民法调解 B.接受万民法与公民法的双重裁判
C.在罗马的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 D.普遍享有了罗马的公民权
18.“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19.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是罗马法( )
A.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B.蕴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精神
C.直接奠定了资本主义的法治基础 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20.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其共同点是( )
A.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B.突出了理性主义的观念
C.动摇神学统治树立人的尊严 D.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醒
21.“辉煌属于希腊,荣耀归于罗马”,关于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孟德斯鸠这样评论道:有商业的地方就有自由、美德和法治。这说明了(  )
A.商业发达地区必然产生民主理念 B.孟德斯鸠不重视农业文明的发展
C.经济社会环境影响文化政治发展 D.民主政治依赖于宽松的社会环境
22.在近代欧洲的某个时代,乐观的情绪渐成主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成为座右铭,君主们普遍以“开明”自居。这个时代可能出现于(  )
A.智者运动影响下的希腊 B.文艺复兴陶染下的英国
C.宗教改革劝化下的德国 D.启蒙运动洗礼下的法国
23.有学者认为,在思想史上,18世纪被称为“启蒙的世纪”,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皆深深打上了启蒙运动的烙印,譬如,英国的启蒙运动与工业革命法国的启蒙运动与政治革命、美国的启蒙运动与宪政体制、德国的启蒙运动与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该学者旨在说明( )
A.启蒙运动深刻影响了世界现代化进程
B.启蒙运动实现了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合流
C.启蒙思想具有意识形态上的不确定性
D.启蒙思想家主张“大同”与“小异”相结合
24.“在其他国家,现代政治似乎与中世纪割裂,中间缺少平稳的衔接;而在□□,现代政治就产生于传统之中,显得如此自然、如此吻合。”材料中,□□最可能是(  )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25.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逐渐形成了一些惯例。如“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内阁无需预先征得国王同意,即可召开会议”等。这反映出英国代议制的特点是( )
①内阁对议会负责②国王是最高权力的象征③议会权力高于王权④国王、议会和内阁互不统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构建了“一个融分治与统一、传统与现代、专制与民主为一体的政治混合体”的法律文献是
A.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7.“中世纪后期……意大利商人继续在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各个港口与阿拉伯商人相会,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这种情况对牟获中间人厚利的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来说,颇称心如意;但是,其他欧洲人则大为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是(  )
A.克服商业危机 B.扩大海外市场 C.对外倾销商品 D.追逐商业利益
28.在世界近代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此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第二次工业革命
29.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 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30.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道:“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了19世纪后期出现了新的经济现象,该现象的实质是(  )
A.企业兼并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财富资源的猎取
31.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下列与材料中的“它”最相关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早期的殖民扩张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3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该体系建立的根本因素是(  )
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
B.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D.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非选择题(33题24分,34题12分,35题16分,共计5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摘编自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
材料二 三角贸易示意图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并说明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1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12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12分)
 在西方,妥协不仅是民主政治中的常见现象,而且也获得了文化上的认同,其在众多国家成为公众和社会珍视的价值和传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妥协被认为与西方社会的两个核心理念------自由、民主有密切的联系。就它与自由的关系而言,妥协是除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是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妥协因而被认为是自由不得不付出、并且也值得付出的代价。就它与民主的关系而言,妥协与人民同意等民主政治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是民主的重要精神条件。
——摘编自龙太江《西方民主政治的妥协精神》
要求:试以近代欧美国家民主政治的实践为例,阐述以上观点。(写明论题,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MTCO2)
英国 德国 法国 美国
1850年 122.7 15.2 19.6 19.8
1870年 228.7 76.7 50.6 98.7
1890年 353.3 208.4 97.9 402.1
1900年 420.1 327.0 129.4 663.3
注:MTCO2指百万吨二氧化碳。
材料二 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与船运和陆地轨道运输的结合,使社会进入汽船和铁路运输时代。自从英国于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以后,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大陆和北美,进而蔓延到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40年的5490英里增至1880年的22.2万英里,1900年达到46.6万英里。一些国家还修建了横跨大陆的铁路干线和国际铁路。
19世纪美国建成5条横贯全国的铁路干线,连接东西两岸和南北疆域。
1855年美国建成穿越巴拿马地峡的铁路。
1885年加拿大建成跨越大陆的铁路。
1888年欧洲建成加莱至君士坦丁堡的大铁路。
1903年俄国建成西伯利亚大铁路。
1910年南美洲建成从阿根廷到智利的铁路。
——改编自《欧美大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趋势说明了什么。(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40~1910年欧美出现筑路高潮的原因。(10分)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历史答案
选择题(每题1.5分,共32道题,共计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C B A C D A C A C D B B A D D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A A B D C D A D A C D A B C B A
二、非选择题(33题24分,34题12分,35题16分,共计52分)
33、(1)角色:商人、奴隶贩子、殖民者。(6分)历史背景:航海技术发展,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扩张,美洲的开发;扩展外贸的需求。(6分)
(2)历史影响: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美洲出现黑人奴隶制,为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欧美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整体世界的形成。(12分)
34、参考答案观点:妥协在欧美国家民主政治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12分)
:示例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都体现了妥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期也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暴力革命,革命过程曲折反复。而后期则以妥协的方式探索出一条适合英国国情的转型道路。克伦威尔死后,英国政局动荡,资产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革命成果,选择让斯图亚特王朝重掌政权。这体现了一定的妥协。由于请回来的国王缺乏妥协精神,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又有了后来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体现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相互妥协。(举议会改革的例子亦可)
示例二: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体现了妥协。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充满了矛盾,如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的矛盾、大州与小州的矛盾。最终通过实行联邦制、议员分配比例、三权分立等方法调和了各方矛盾,体现了各方的妥协。
示例三:法国1875年宪法的制定体现了妥协。法国共和之路过程曲折,充满暴力。1875年宪法得以通过,体现了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承认共和,这是君主派的妥协,而赋予总统以大权,这又体现了共和派的妥协。正是双方的妥协才使得宪法得以通过,共和体制确立下来。
35、(1)趋势:总体呈增长趋势,美、德两国的增长速度超过英法。说明: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环境问题日益突出。(6分)
(2)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交通工具的革新;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殖民扩张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求。(1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