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8.3 简单的图形与数字变化规律教案及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8.3 简单的图形与数字变化规律教案及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4-30 14:2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3 简单的图形与数字变化规律
课 型 新授课 学 校 使用教师:
主备人 刘玲玲 修改人 孙晶 时 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90页例5及“做一做”,练习十六第3题。
教学目标:1. 使学生通过观察、拼摆、由图形的变化规律探讨出数字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难点:会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准备:小棒、学具卡片等。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出示下列图形。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找规律,发现规律。(从图形中去看形状的变化、颜色的变化、数量的变化,从而找规律,发现规律)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教学例5。(1)投影出示例5彩图,指名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上小朋友在摆图形。有的同学用花朵来摆,摆出了一行图形。也有的用正方形的学具卡片来摆,还有的用小棒在摆图形)观察他们摆的这些图形,也让同学用学具卡片摆一摆。学生动手摆图形。(2)学习例5的(1)题。①对着图形找一找数字变化有什么规律?小组合作讨论。②全班交流。每组中都有正方形和三角形,它们依次重复出现,而小棒的根数变化是4和3依次重复出现,所以接着还应排数字4和数字3。③指导学生填书。(3)学习例5的(2)(3)题。①出示例5的(2)(3)题的图。②引导学生思考:这两题的图形变化有什么规律?图形的个数又是怎样变化的?③小组讨论。④全班交流。全班评议,并说明理由。⑤让生独立在教材填数小结:两种颜色的图片间隔着排列,有的是1个,有的是2个或3个。我们只要找出图形的变化规律,然后对着图形找数字的变化规律,就知道接着排上什么数了。2.做一做。(1)先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边摆边说。(2)让学生观察图形,找数量的变化规律。再让学生独立做在书上。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摆一摆。 ○ ○ ○○ ○ ○ ○ ○ ○ ○○ ○ ○ 1 3 1 3 1 3 1 □□○○○□□○○○ □□ 2 3 2 3 22.涂一涂。◇◇◆◇◇◆◇◇◆◇◇◇?★★☆★★☆★★☆☆☆☆ ??先摆一摆,再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3.我是聪明的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1)2 4 6 8 10 11 12 13 ( ) (2)15 14 13 12 11 7 1 ( )(3) ( ) 4.我会接着画。5.我会找规律填数。(1)8 10 12 ( ) ( ) ( )(2)9 11 13 ( ) ( ) ( )(3)1 4 7 ( ) ( ) ( )(4)10 20 30 40 ( ) ( ) ( )(5)15 20 25 30 ( ) ( ) ( )(6)30 27 ( ) ( ) ( ) 15 12 9 6 3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板书设计: 找规律(数字)摆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摆1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 4 3 4 3 4 32. 1 2 1 2 1 2 3. 3 1 3 1 3 1
作业设计:
基础:找规律填数。3 5 7 9 ( ) 13 15 ( )4 8 12 ( ) ( ) 242.想一想,画一画。 综合: 3.找规律,填数。拓展提升: 4.看看下图,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规律?
教学反思:
4.8.1 植树问题(一)
课 型 新 授 使用人
主备人 于守义 修改人 郭 婷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材第117 页的例1及第118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与“植树”有关的问题。2.掌握“植树问题”的第一种情况是“两端都要种”。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两端都要种的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2.教学难点:掌握已知株距和全长求株数的方法,以及已知株数和株距求全长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猜谜: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生:手,或手指。 2.师:伸出左手,每两个手指间夹一枝笔,看看能夹多少枝笔。(笔不够用的可以用其他物品代替) 师:同学们考虑一下,手指的个数与夹住铅笔的枝数有什么关系呢?你能用数量关系表示出手指和间隔数的关系吗?(引导学生思考,引入“间隔数”。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手指数=间隔数+1) 师:有的人患有多指症,如果他有6个手指,那么可以夹住几枝铅笔?为什么?(5枝,因为六个手指间有5个间隔)师:如果科学家们要制造出一个一支手能抓10枝笔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一支手需要有几个手指头?(11个,因为11个手指头间才能有10个间隔) 3.师:其实在数学中也有许多类似手指问题一样的数学问题。我们称之为“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例1 为创建绿色园林城市,学校在100米长的主道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师:大家想一想、画一画、算一算“可能会种几棵?”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说明。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书写情况,并及时指导) 2.互动交流 (1)小组交流师:同学们想的怎么样了,请把你的种植方法和同桌说一说。(学生互动交流,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种植方法,小组内互相订正) (2)组织全班交流 教师组织各小组推举代表汇报各组方法,并解释其想法。 (3)实践操作,发现规律① 引导学生思考:(课件或小黑板出示)大家看,在一段直路上种树,如果两端都种,种树的棵数与树之间的间隔数之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会很快发现: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 师:是的,你们发现的很对。如果把这个发现用一个关系式来表示该怎样写呢?就是怎么得到棵数?生:植树的棵数=间隔数+1。 生:间隔数=棵数-1。(板书: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② 提问:如果一排共有10棵树,中间会有几个间隔?1000棵树呢?如果一排树中间有10个间隔,你知道一共有多少棵树?100个间隔?如果分成n个间隔呢?(生:n+1=棵数)③ 师:这是学校的植树方案,这个线段图能看懂吗?请你帮助计算一下,小路的一侧共需要多少棵树? 如果有学生只说100÷5=20棵,提问:这个20表示什么?(20个间隔)(板书:100÷5+1=21棵) 师:如果每隔4米种一棵,共需要多少棵树?(100÷4+1=6棵)3.共同优化,形成结论(1)师:通过研究这道题,要求共种多少棵树,怎样计算? (可多指出几名学生回答,互相补充,形成结论。)(2)小结:求在一侧植树的棵数(两端都要植)用路长除以间距再加1。用公式表示是:路长÷间隔+1=棵数。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师: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生活问题在身边还有很多,我们一起去看看。 1.学校要在100米长的主道路的一侧安装路灯(两端都安装),每隔20米安装一盏,一共需要安装多少盏路灯? 师:当题意难以理解时,可以画成线段图来理解,想一想,怎样列式计算?这个安装路灯的问题和刚才学过的植树问题有那些联系?2.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学校要在长72米长的走廊上摆放鲜花,如果每3米放一盆(两端都要放),需要放多少盆花?如果每8米放一盆呢?3.在长10米的舞台前悬挂汽球进行装饰,每隔1米挂一个红汽球,每两个红汽球中挂一个黄汽球,已知两端都要挂红汽球。共需要多少红汽球,多少个黄汽球?*4.科学家进行一项实验,每隔5小时做一次记录,做第12次记录时,挂钟时针指向9。问:第一次记录时,时针指向几?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 100÷5+1=21棵
作 业 设 计
基础:1.填一填。(1)下面的线段有( )个点,共有( )小段,不封闭图形的点数和段数的关系是( )。 (2)在一条长300米的公路两边种树,每隔4米种1棵(两端都要种),这样一共要种( )棵。 (3)如下图,在一条防风带上每隔30米种1棵树,这条防风带共种( )棵树,由此可以推断出两端都种树时,树的棵树比间隔数( )。综合:2.选一选:(1)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36米,每隔4米摆一盆花,一共需要( )盆花。 A.8 B.9 C.10 D.11(2)一座楼房每上一层要16个台阶,小红每天回家要走80个台阶,小红家住( )楼。 A.5 B.6 C.7 D.8拓展提升:3.一条走廊长24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走廊两端都要放。一共要放多少盆花?
教学反思:
20m
5m
20m
5m
● ● ● ● ● ● ●
150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