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0—2021学年下期高2022级
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架飞机从甲地(60°N,12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了6小时后,抵达乙地(60°N,60°E)。据此完成1~2题。【改编题】
1.飞机从甲到乙的飞行过程中,飞行的航线
A.
一直不变
B.
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C.
先向北后向南
D.
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2.这架飞机若以同样的速度,沿60°N纬线飞行,抵达乙地大约需要
A.
6小时
B.
9小时
C.
12小时
D.
15小时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改编题】
3.B点此时的温度为16℃,如果只考虑高度因素,那么甲峰与乙峰的温度分别为
A.11.5℃,10.5℃
B.11.5℃,12.5℃
C.22.5℃,13.5℃
D.20.5℃,12.5℃
4.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
B.B地降水比H地降水少
C.CD是山谷,EF是山脊
D.H在山地南坡上,阳光充足
下图示意中亚通向中国的输气管线。据此完成5~6题。
5.除天然气外,我国还可从中亚进口
A.棉花、原油
B.机械设备、丝织品
C.货运车辆、钢材
D.电器、电子产品
6.图中输气管道沿线主要的农业
地域类型有
①水田农业
②旱作农业
③地中海式农业
④牧场畜牧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西亚和北非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不言而喻,地跨西亚和北非的埃及是在尼罗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读图完7~8题。
7.埃及境内的尼罗河特别有利于运输,埃及人的船只在公元前3500
年之前就能借助流水和风力沿着河流来往于上下游地区,其理由正确的是
A.北行顺水南行借助西北风
B.北行顺水南行借助东北风
C.北行借助东南风南行顺水
D.北行借助西南风南行顺水
8.阿斯旺大坝修建后可能对下游沿岸的影响是
A.降水减少
B.河流含沙量增多
C.土壤淤泥增厚
D.入海口海岸线后退
9.“西瓜雪”是极地雪藻所含色素把雪染成粉红色的现象。雪藻耐寒性极强,只有当气温超过0℃时才会有明显生长。近些年,南极“西瓜雪”现象的频率在增加。近年来南极出现“西瓜雪”的地区与常年相比
A.气温较高
B.降水较多
C.风力较大
D.气压较高
读世界大河水系图,回答10~11题。【改编题】
10.甲、乙两河分别注入的大洋是
A.大西洋、大西洋
B.大西洋、太平洋
C.太平洋、印度洋
D.印度洋、大西洋
11.下列关于甲河、乙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河的流量比乙河丰富
B.甲河位于平原地区
C.乙河流域面积比甲河小
D.乙河位于高原地区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12~13题。
12.甲区域是世界主要农业区,该地
A.农业类型属资金、技术密集型
B.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C.水旱灾害频繁,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D.盛产小麦,商品率高
13.关于乙海域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世界飓风、风暴潮的多发区域
B.锰结核、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C.分布有世界性的大渔场
D.沿岸多世界著名港口,海运繁忙
下图是“某国沿纬度为30°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4~16题。【改编题】
14.③处的山脉是
A.大分水岭
B.德拉肯斯山
C.阿巴拉契亚山
D.落基山脉
15.下列四项,属于该国的是
A.好望角
B.苏必利尔湖
C.富士山
D.大堡礁
16.该国西侧的洋流是
A.莫桑比克暖流
B.墨西哥湾暖流
C.秘鲁寒流
D.西澳大利亚寒流
当今世界上,美国、中国、阿根廷、印度是主要的花生供应国。据此完成17~18题。
17.印度花生出口量曾一度跃居世界第二位,主要是因为印度
A.劳动力素质高
B.技术力量较为雄厚
C.耕地面积广,花生种植面积大
D.气候条件较为优越
18.在国际市场上,我国花生价格比美国花生价格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A.农场规模大,整体效益高
B.产品科技投入大,成本低
C.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D.专业化水平较高
中央谷地位于美国西南部。某海水淡化工厂在该地收集含盐地下水和农业退水(农业生产中排出的污水和液态废物),利用蒸馏技术提取可用的淡水,并浓缩分离出多种矿物质。下图示意中央谷地水系分布。据此完成19~21题。
19.造成谷地东、西两侧降水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洋流
B.海陆位置
C.地形
D.纬度位置
20.该工厂蒸馏制水利用的热源最可能来自
A.矿物能
B.太阳能
C.生物能
D.风能
21.该地区运用和推广淡化技术将有助于
A.减轻土壤盐碱化
B.缓解矿产资源短缺
C.减轻水土流失
D.缓解土地沙漠化
下表是中国、英国、印度、俄罗斯四个国家的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重。完成22~24题。
土地利用类型
甲
乙
丙
丁
耕地
24.0
15.3
55.9
10.4
林地
19.5
45.6
10.3
13.9
草地
40.2
15.7
10.7
33.8
其他
16.3
31.4
23.1
41.9
22.表中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分别是
A.英国、中国、印度、俄罗斯
B.俄罗斯、英国、中国、印度
C.英国、俄罗斯、印度、中国
D.中国、俄罗斯、印度、英国
23.表中甲国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传统的精耕细作稻作农业
B.乳畜业
C.种植园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24.丁国耕地比重远低于丙国的主要原因是
①国土面积小于丙国 ②山区面积广大 ③干旱、半干旱面积广 ④人口密度大于丙国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W市是世界上最南的城市,可在这里对赴南极人员进行适应性训练。据此完成25~27题。【改编题】
25.图示区域的东部比西部降水少,是由于其
①距水汽源地远
②受大西洋沿岸洋流影响小
③地势西高东低
④水汽受山脉的阻挡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6.形成西部海岸轮廓特征的主导外力是
A.风化作用
B.人类活动
C.海浪侵蚀
D.冰川侵蚀
27.W市可作为赴南极人员进行适应性训练的主要优势
A.经济发展
B.科学技术
C.自然条件
D.基础设施
28.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从南极冰盖最高点地区带回135米的“冰芯”。在南极钻取“冰芯”可以获取的信息是【改编题】
A.矿产资源
B.气候变化
C.土壤发育
D.板块运动
莱茵河是流经西欧的一条国际性河流,全长1320公里,是欧洲西部的第一长河,在荷兰的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是世界最繁忙的河流航道之一。流域内乳畜业发达。据此完成29~30题。【改编题】
29.莱茵河主要补给来源是
A.雨水
B.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季节性融雪
30.莱茵河下游航运繁忙的主要原因有
①流量季节变化大
②水流平稳
③流经地区经济发达
④流域内粮食运量大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共55分,31~3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34~35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7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改编题】?
?
材料一:下图中的沿海平原沙漠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岸沙漠,南北延伸1900km。甲城市地处沿海地区,雾天较多。
材料二:南非金矿资源丰富,曾是世界黄金产量第一大国。随着开采的不断推进,矿石平均品质逐渐下降,加之冶炼过程对水消耗较多,且易造成污染,近年黄金冶炼成本不断上升,75%的金矿企业已经不再盈利,出现了关闭的情况。
(1)简述甲城市多雾的形成条件。(4分)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金矿区水资源较少的原因。(6分)
(3)推测近年南非黄金冶炼成本不断上升的原因。
(6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改编题】?
材料一:葡萄生长所需最低气温约12℃-15℃,花期最适温度为20℃左右,果实膨大期最适温度为20℃-30℃,如日夜温差大,则着色及糖度较好。
材料二: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欧盟成员国,面积小,岛上多石灰岩丘陵。马耳他的葡萄酒生产历史悠久,但未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到了20世纪70年代,马耳他的葡萄酒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开始引进种植国际著名的葡萄品种,葡萄酒的品质也有了较大的提高。马耳他的葡萄酒除供应本国外,主要销往欧盟国家。下图分别示意马耳他位置及其气候资料。
(1)说明马耳他适宜葡萄种植的主要气候条件。(6分)
(2)分析马耳他葡萄种植园小而分散的原因。(4分)
(3)试分析马耳他葡萄酒市场除本国外,主要销往欧盟国家的主要原因。(4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地球除了热带雨林,还有“温带雨林”。下图中W岛是世界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雨林中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冷杉、云杉等高大的针叶林树种占绝对优势。只有在树木相对稀少的局部地带才能见到低矮的阔叶植物,这是温带雨林与热带雨林最大的不同。云杉和冷杉林颜色暗绿,树冠茂密,透光率很小,林中阴暗潮湿,地衣、苔藓随处可见。W岛东西部环境差异明显。冬季岛上平均气温2~4℃,西部可达5℃以上。降水量西部沿海达2000~3000
mm,东部沿海只有600~800
mm。
(1)说明W岛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原因。(7分)
(2)分析该岛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多数地区偏高的原因。(6分)
(3)推测W岛雨林分布的主要地区并说明理由。(4分)
(二)选考题:共8分。请考生从第34~35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4.【选修3:旅游地理】(8分)
2020年初以来,一些不同于传统实地旅游的“云旅游”迅速走红。云旅游是指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支持下,旅游者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居家游览景点的旅游活动形式。
(1)作为传统实地旅游的补充,说明推动“云旅游”快速发展的条件。(4分)
(2)请说出“云旅游”相比于传统实地旅游的优势。(4分)
35.【选修6:环境保护】(8分)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垃圾产生量不仅与日俱增,而且来源渠道日渐广泛,污染日益加剧。据卫生部新近的调查显示,我国农村目前每人每天产生的垃圾量为0.
86千克,全国农村每年生活垃圾排放量将近3亿吨,约为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70%-80%左右。
(1)试分析与城市地区相比,中国农村垃圾对区域地理环境造成的危害。(4分)
(2)请尝试给出中国农村垃圾处理的合理化方案。(4分)
N
甲
乙
2020—2021学年下期高2022级七校期末地理试题重庆市2020—2021学年下期高2022级
期末联考地理试题答案
1-5:CBABA
6-10:BBDAA
11-15:DCAAD
16-20:DCCCB
21-25:ACBDC
26-30:DCBAB
31.(1)地处沿海地区,海洋水汽丰富;受沿海寒流影响,气温较低,水汽冷却凝结,易形成大雾天气。(4分)
(2)受地形影响,水汽输入量少;热带草原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少且不稳定;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量大;河流少,径流量较小等。(6分,任答3点即可)
(3)矿石平均品质下降,导致冶炼成本上升;水资源竞争加剧,用水成本上升;黄金冶炼污染大,环保要求不断提高,治理成本上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成本增加等。(6分,任答3点即可)
32.(1)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生长期晴天多,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冬季温和湿润,利于葡萄越冬。(6分,任答3点即可)
(2)岛屿面积小,可用土地资源少;岛上多石灰岩丘陵,耕地被分割得比较破碎。(4分)
(3)同属于欧盟国家,商品流通成本低;距离近,交通联系密切、便利;葡萄酒品质优良,能得到欧盟国家消费者的认同。(4分,任答2点即可)
33.答案:(1)年降水量西部多,东部少(3分);原因:西部处于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雨区),东部处于背风坡(雨影区)(4分)。
(2)W岛地处太平洋,冬季浩瀚的海洋对气温有巨大的调节作用;东(北)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冷空气的影响较小;沿岸海区有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6分)
(3)雨林主要分布在岛的西部沿海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冬季气温高,雨量充沛,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良好。(4分)
34.(1)高速网络逐渐普及,技术条件日趋完善;猎奇心理,人们接受新的旅游形式;旅游组织管理部门的积极推动。(4分)
(2)节约交通、住宿、餐饮等费用,旅游成本相对较低;受时间天气等因素限制少;减少人口流动,减少疫情传播。(4分)
35.(1)直接污染河湖、池塘、造成地下水水质变差;污染农村空气,易使疾病蔓延;污染土壤,影响农业生产:破坏农村生态环境,影响人居环境。(4分)
(2)加强农村的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对垃圾进行统一、集中、定点处理;加大农村环保设施的投入;加强农村垃圾处理的技术研究;提倡运用循环经济模式处理农村垃圾等。(4分)
2020—2021学年下期高2022级七校期末地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