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小学毕业升学模拟密卷(一)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小学毕业升学模拟密卷(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4-04 17:01:38

文档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小学毕业升学模拟密卷(一)
一、填空题。
1.植物的种子由   和   两部分组成。
2.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以   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3.容易导电的物体叫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   
4.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   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   变化。
5.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   千米,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是   。
6.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两颗星分别是   和   。
7.地球的构造从外到里可以分成   、   和   三部分。
8.体表有   ,用   呼吸,靠身体和   摆动游泳的动物属于鱼类。
9.通常情况下,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水沸腾的温度为   。
二、判断题。
10.凤仙花植株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11.只有受过精的鸡蛋才有可能孵化出小鸡。
12.凡是生物,都会经历生长、发育和死亡的过程。
13.各种生物之间在食物关系上形成的复杂的网状结构,称为食物链。
14.用白纸包裹一块瘦肉后,白纸上会留下油渍,说明瘦肉中含有蛋白质。
15.放在潮湿环境下的面包比放在干燥环境下的面包更容易发霉。
16.物质在水中溶解后就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
17.在使用酒精灯时,要用火焰的内焰部分给物体加热。
18.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9.减少丢弃、重新使用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20.溶解在水中的盐是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出来的。
21.如果一个物体在清水中是浮的,那么它在盐水中也一定是浮的。
22.使用动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2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以后,会产生发光发热的现象。
24.阳光下,表面光滑、颜色浅的物体比表面粗糙、颜色深的物体升温慢。
三、选择题。
25.植物的叶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在阳光下制造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该过程称为(  )。
A.制养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26.生命体都是由(  )组成的。
A.微生物 B.细菌 C.细胞
27.下列生物中,(  )属于食物链中的消费者。
A.蝴蝶 B.狗尾草 C.荷花
28.在各种不同形状的框架中,(  )框架的稳定性最好。
A.三角形 B.四边形 C.五边形
29.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做(  )。
A.蒸发 B.凝结 C.沸腾
30.甲物体在水中上浮,乙物体在水中下沉,下列(  )种说法是正确的。
A.甲物体的体积比乙物体大
B.甲物体受到的浮力比乙物体大
C.甲物体的重量比同体积的水轻,而乙物体的重量比同体积的水重
31.当烟囱冒出的烟朝南方飘去时,附近风向杆上的风向标箭头会指向(  )。
A.北方 B.南方 C.西方
32.将条形磁铁悬挂起来,它的(  )端会指向南方。
A.“N” B.“S” C.“+”
33.下列物品中,(  )可以把电能转化为动能。
A.日光灯 B.洗衣机 C.电冰箱
34.由于受到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
A.侵蚀现象 B.流失现象 C.风化现象
35.摆的快慢主要与(  )有关。
A.摆绳长短 B.摆锤轻重 C.摆动幅度
36.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  )形成的.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月球公转
37.调换电池的正负极,可以(  )。
A.增强电磁铁的磁性
B.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C.增强电流强度
四、读图题。
38.根据下图的食物关系,写出三条食物链。
39.用箭头画出水中物体所受到的力。
五、实验题。
40.这是一组学生进行的种植实验的示意图,请你根据示意图,将下面的实验计划补充完整。
(1)研究问题:   对种子能不能发芽的影响。
(2)实验材料:   、   、   等。
(3)实验假设:   ,种子能发芽;   ,种子不能发芽。
(4)需要改变的条件:   。
(5)不能改变的条件:   、    等。
(6)实验结果:一个星期后,浇水的种子发芽了,没有浇水的种子没有发芽。实验结论:种子发芽需要     。
41.小强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他拿来线圈缠绕圈数分别为50圈和100圈的外形相同的电磁铁,先后将它们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用一定的方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重复多次实验,记录如下:
  50圈的电磁铁 100圈的电磁铁
实验顺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电路中的电流 0.8 1.2 1.5 0.8 1.2 1.5
吸起的大头针个数 5 8 10 10 16 25
(1)实验中,小强是根据   来判断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
(2)分析实验数据:
①、②、③的比较中,发现   相同时,   ,磁力越大。
从   的比较中(填实验顺序的编号),发现电流相同时,   ,磁力越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种皮;胚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
【解析】【解答】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3部分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种子的形成使幼小的孢子体胚珠得到母体的保护,并像哺乳动物的胎儿那样得到充足的养料。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种子的结构。
2.【答案】振动;波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解答】声音是由物体的震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向四面八方。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物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3.【答案】导体;绝缘体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解答】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分析】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导电性将物体分为导体和绝缘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4.【答案】物理;化学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解答】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5.【答案】30万;光年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解答】光传播的速度是每秒三十万千米,我们可以利用光年来计量恒星间的距离。
【分析】光年指的是光传播一年所走过的距离,是长度单位。
6.【答案】金星;火星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解答】八大行星是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所以距离地球最近的两颗星分别是金星和火星。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八大行星之间的位置关系。
7.【答案】地壳;地幔;地核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解答】地球从外到里分别是地壳、地幔和地核。
【分析】地球的内部结构为一同心状圈层构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为地核、地幔、地壳。地球地核、地幔和地壳的分界面,主要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急剧变化推测确定。
8.【答案】鳞;鳃;鳍
【知识点】鱼的特点
【解析】【解答】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用鳃呼吸,用鳍辅助身体平衡与运动的变温脊椎动物。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鱼的身体外形和生活习性的特点。
9.【答案】37℃;100℃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解答】一般条件下,人体正常的体温为37℃,而水的沸腾温度为100℃。
【分析】健康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当体温超过正常体温的最高限度时称为发热,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发烧。传统观念认为正常体温为37℃,但因为测试部位、时间、季节及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现在认为正常体温不能简单以一个数字37℃来表示;水沸腾时的温度受压力的影响,在一个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就是100摄氏度。
10.【答案】(1)正确
【知识点】种植凤仙花
【解析】【解答】凤仙花和大部分植物一样,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结构。
【分析】植物的器官包括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其中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而花、果实和种子是生殖器官。
11.【答案】(1)正确
【知识点】鸡蛋的内部结构和作用
【解析】【解答】只有经过受精作用,才能形成受精卵,才能发育成新的生命。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受精作用是指在生物体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通常要融合在一起,才能发育成新个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12.【答案】(1)正确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解答】生物都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和死亡的过程。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命体的生命历程。
13.【答案】(1)错误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为维持其本身的生命活动,必须以其他生物为食物的这种由食物联结起来的链锁关系叫做食物链。题目中提到的是食物网。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定义。
14.【答案】(1)错误
【知识点】脂肪的检验
【解析】【解答】用白纸包裹一块瘦肉后,白纸上会留下油渍,说明瘦肉中含有脂肪。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在白纸上留下油渍的物质是脂肪,脂肪是人体主要的功能物质。
15.【答案】(1)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解答】霉菌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霉菌是真菌的一种,其特点是菌丝体较发达,无较大的子实体。同其他真菌一样,也有细胞壁,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霉菌有的使食品转变为有毒物质,有的可能在食品中产生毒素,即霉菌毒素。自从发现黄曲霉毒素以来,霉菌与霉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日益引起重视。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极大,主要表现为慢性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16.【答案】(1)正确
【知识点】溶解
【解析】【解答】物质溶解于水中后会变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物质的颗粒就无法用肉眼观察到了。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
17.【答案】(1)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解答】在使用酒精灯时,应该用外焰进行加热。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18.【答案】(1)错误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解答】只有生命体才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19.【答案】(1)正确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
【解析】【解答】要减少垃圾应该从减少丢弃开始,其次,对垃圾的重新使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减少垃圾的方法。
20.【答案】(1)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解答】已经溶解在水中的盐就和水组成了溶液,无法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将其分离出来了。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过滤和沉淀只能除去不溶性的物质而不能除去可溶性的物质。
21.【答案】(1)正确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解答】物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其在清水中受到的浮力。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水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22.【答案】(1)错误
【知识点】滑轮
【解析】【解答】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等于2倍阻力臂的杠杆(省力杠杆)。它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最多能够省一半的力,但是不省功。与定滑轮能够组成滑轮组。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简单机械。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动滑轮的特点。
23.【答案】(1)错误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解答】小苏打白醋混合后不会出现发光发热的现象,但是会出现气泡。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小苏打白醋混合后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4.【答案】(1)正确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解答】物体的吸热能力与表面的颜色和粗糙程度有关,表面越粗糙,颜色越深的物体吸热能力就越强。所以itim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物体吸热能力的因素。
25.【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指的是物体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放出氧气和养料的过程。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定义和特点。
26.【答案】C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解答】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结构。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
27.【答案】A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解答】食物链中的消费者一般由动物扮演,而植物多为生产者。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食物链中个成员的特点。
28.【答案】A
【知识点】框架结构
【解析】【解答】三角形框架具有最强的稳定性。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三角形稳定性是指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有着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如埃及金字塔、钢轨、三角形框架、起重机、三角形吊臂、屋顶、三角形钢架、钢架桥和埃菲尔铁塔都以三角形形状建造。当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均确定时,三角形的面积、形状完全被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29.【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解答】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做凝结。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凝结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所以属于物理变化。
30.【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解答】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情况的依据是看物体与同体积的液体的质量大小。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沉浮情况的方法。
31.【答案】A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解答】风从哪个方向刮来就是什么风。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风向的判断方法。
32.【答案】B
【知识点】磁极与方向
【解析】【解答】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把一根条形磁铁悬挂起来,当条形磁铁静止时,条形磁铁的一端指向北方,一端指向南方,指北的一端是条形磁铁的N(北)极,指南的一端是条形磁铁的S(南)极。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磁铁两极的特点。
33.【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解答】A.日光灯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不符合题意;
B.洗衣机是将电能转化为动能,符合题意;
C.电冰箱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不同电器的能量转化形式。
34.【答案】C
【知识点】风化
【解析】【解答】由于受到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作用。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风化作用是指地球和宇宙间、地壳表层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物质与能量转化的表现形式。风化作用是在大气条件下,岩石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作用。作用的营力有太阳辐射、水、气体和生物。按岩石风化的性质分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两种基本类型。在岩石风化过程中,这两类风化通常是同时进行,而且往往是互相影响、又互相促进的。
35.【答案】A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摆的速度只与摆绳的长短有关。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摆绳越长,摆的速度就越慢。
36.【答案】B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解答】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自转带来了太阳的东升西落,也就带来了昼夜交替现象。
37.【答案】B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解答】改变电池的正负极,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正负极的接法以及线圈的缠绕方向有关。
38.【答案】青菜一牛一人青菜一羊一人苹果一牛一人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解答】食物链亦称“营养链”。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为维持其本身的生命活动,必须以其他生物为食物的这种由食物联结起来的链锁关系。
【分析】食物链中的生产者一般是由植物扮演,而消费者则是动物扮演的。
39.【答案】
【知识点】浮力
【解析】【解答】物体在水中会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体在水中的受力情况。
40.【答案】(1)浇水
(2)种子;泥土;水
(3)浇水;不浇水
(4)浇水
(5)温度;泥土(或阳光、空气等合理即可)
(6)水分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氧气等。本实验探究的是浇水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其余条件为无关变量,需要保持不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的探究实验。
41.【答案】(1)电磁铁同一端吸引大头针的数量
(2)线圈圈数;电流越大;①和④(或②和⑤或③和⑥);线圈圈数越多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解答】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包括电池的电量以及线圈的数目。电池的电量越大,线圈的圈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就越大。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1 / 1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小学毕业升学模拟密卷(一)
一、填空题。
1.植物的种子由   和   两部分组成。
【答案】种皮;胚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
【解析】【解答】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3部分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种子的形成使幼小的孢子体胚珠得到母体的保护,并像哺乳动物的胎儿那样得到充足的养料。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种子的结构。
2.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以   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答案】振动;波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解答】声音是由物体的震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向四面八方。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物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3.容易导电的物体叫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   
【答案】导体;绝缘体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解答】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分析】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导电性将物体分为导体和绝缘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4.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   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   变化。
【答案】物理;化学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解答】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5.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   千米,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是   。
【答案】30万;光年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解答】光传播的速度是每秒三十万千米,我们可以利用光年来计量恒星间的距离。
【分析】光年指的是光传播一年所走过的距离,是长度单位。
6.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两颗星分别是   和   。
【答案】金星;火星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解答】八大行星是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所以距离地球最近的两颗星分别是金星和火星。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八大行星之间的位置关系。
7.地球的构造从外到里可以分成   、   和   三部分。
【答案】地壳;地幔;地核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解答】地球从外到里分别是地壳、地幔和地核。
【分析】地球的内部结构为一同心状圈层构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为地核、地幔、地壳。地球地核、地幔和地壳的分界面,主要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急剧变化推测确定。
8.体表有   ,用   呼吸,靠身体和   摆动游泳的动物属于鱼类。
【答案】鳞;鳃;鳍
【知识点】鱼的特点
【解析】【解答】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用鳃呼吸,用鳍辅助身体平衡与运动的变温脊椎动物。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鱼的身体外形和生活习性的特点。
9.通常情况下,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水沸腾的温度为   。
【答案】37℃;100℃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解答】一般条件下,人体正常的体温为37℃,而水的沸腾温度为100℃。
【分析】健康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当体温超过正常体温的最高限度时称为发热,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发烧。传统观念认为正常体温为37℃,但因为测试部位、时间、季节及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现在认为正常体温不能简单以一个数字37℃来表示;水沸腾时的温度受压力的影响,在一个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就是100摄氏度。
二、判断题。
10.凤仙花植株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种植凤仙花
【解析】【解答】凤仙花和大部分植物一样,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结构。
【分析】植物的器官包括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其中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而花、果实和种子是生殖器官。
11.只有受过精的鸡蛋才有可能孵化出小鸡。
【答案】(1)正确
【知识点】鸡蛋的内部结构和作用
【解析】【解答】只有经过受精作用,才能形成受精卵,才能发育成新的生命。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受精作用是指在生物体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通常要融合在一起,才能发育成新个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12.凡是生物,都会经历生长、发育和死亡的过程。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解答】生物都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和死亡的过程。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命体的生命历程。
13.各种生物之间在食物关系上形成的复杂的网状结构,称为食物链。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为维持其本身的生命活动,必须以其他生物为食物的这种由食物联结起来的链锁关系叫做食物链。题目中提到的是食物网。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定义。
14.用白纸包裹一块瘦肉后,白纸上会留下油渍,说明瘦肉中含有蛋白质。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脂肪的检验
【解析】【解答】用白纸包裹一块瘦肉后,白纸上会留下油渍,说明瘦肉中含有脂肪。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在白纸上留下油渍的物质是脂肪,脂肪是人体主要的功能物质。
15.放在潮湿环境下的面包比放在干燥环境下的面包更容易发霉。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解答】霉菌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霉菌是真菌的一种,其特点是菌丝体较发达,无较大的子实体。同其他真菌一样,也有细胞壁,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霉菌有的使食品转变为有毒物质,有的可能在食品中产生毒素,即霉菌毒素。自从发现黄曲霉毒素以来,霉菌与霉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日益引起重视。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极大,主要表现为慢性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16.物质在水中溶解后就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溶解
【解析】【解答】物质溶解于水中后会变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物质的颗粒就无法用肉眼观察到了。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
17.在使用酒精灯时,要用火焰的内焰部分给物体加热。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解答】在使用酒精灯时,应该用外焰进行加热。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18.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解答】只有生命体才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19.减少丢弃、重新使用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
【解析】【解答】要减少垃圾应该从减少丢弃开始,其次,对垃圾的重新使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减少垃圾的方法。
20.溶解在水中的盐是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出来的。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解答】已经溶解在水中的盐就和水组成了溶液,无法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将其分离出来了。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过滤和沉淀只能除去不溶性的物质而不能除去可溶性的物质。
21.如果一个物体在清水中是浮的,那么它在盐水中也一定是浮的。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解答】物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其在清水中受到的浮力。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水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22.使用动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滑轮
【解析】【解答】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等于2倍阻力臂的杠杆(省力杠杆)。它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最多能够省一半的力,但是不省功。与定滑轮能够组成滑轮组。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简单机械。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动滑轮的特点。
2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以后,会产生发光发热的现象。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解答】小苏打白醋混合后不会出现发光发热的现象,但是会出现气泡。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小苏打白醋混合后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4.阳光下,表面光滑、颜色浅的物体比表面粗糙、颜色深的物体升温慢。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解答】物体的吸热能力与表面的颜色和粗糙程度有关,表面越粗糙,颜色越深的物体吸热能力就越强。所以itim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物体吸热能力的因素。
三、选择题。
25.植物的叶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在阳光下制造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该过程称为(  )。
A.制养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指的是物体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放出氧气和养料的过程。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定义和特点。
26.生命体都是由(  )组成的。
A.微生物 B.细菌 C.细胞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解答】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结构。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
27.下列生物中,(  )属于食物链中的消费者。
A.蝴蝶 B.狗尾草 C.荷花
【答案】A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解答】食物链中的消费者一般由动物扮演,而植物多为生产者。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食物链中个成员的特点。
28.在各种不同形状的框架中,(  )框架的稳定性最好。
A.三角形 B.四边形 C.五边形
【答案】A
【知识点】框架结构
【解析】【解答】三角形框架具有最强的稳定性。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三角形稳定性是指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有着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如埃及金字塔、钢轨、三角形框架、起重机、三角形吊臂、屋顶、三角形钢架、钢架桥和埃菲尔铁塔都以三角形形状建造。当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均确定时,三角形的面积、形状完全被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29.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做(  )。
A.蒸发 B.凝结 C.沸腾
【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解答】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做凝结。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凝结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所以属于物理变化。
30.甲物体在水中上浮,乙物体在水中下沉,下列(  )种说法是正确的。
A.甲物体的体积比乙物体大
B.甲物体受到的浮力比乙物体大
C.甲物体的重量比同体积的水轻,而乙物体的重量比同体积的水重
【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解答】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情况的依据是看物体与同体积的液体的质量大小。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沉浮情况的方法。
31.当烟囱冒出的烟朝南方飘去时,附近风向杆上的风向标箭头会指向(  )。
A.北方 B.南方 C.西方
【答案】A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解答】风从哪个方向刮来就是什么风。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风向的判断方法。
32.将条形磁铁悬挂起来,它的(  )端会指向南方。
A.“N” B.“S” C.“+”
【答案】B
【知识点】磁极与方向
【解析】【解答】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把一根条形磁铁悬挂起来,当条形磁铁静止时,条形磁铁的一端指向北方,一端指向南方,指北的一端是条形磁铁的N(北)极,指南的一端是条形磁铁的S(南)极。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磁铁两极的特点。
33.下列物品中,(  )可以把电能转化为动能。
A.日光灯 B.洗衣机 C.电冰箱
【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解答】A.日光灯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不符合题意;
B.洗衣机是将电能转化为动能,符合题意;
C.电冰箱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不同电器的能量转化形式。
34.由于受到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
A.侵蚀现象 B.流失现象 C.风化现象
【答案】C
【知识点】风化
【解析】【解答】由于受到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作用。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风化作用是指地球和宇宙间、地壳表层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物质与能量转化的表现形式。风化作用是在大气条件下,岩石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作用。作用的营力有太阳辐射、水、气体和生物。按岩石风化的性质分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两种基本类型。在岩石风化过程中,这两类风化通常是同时进行,而且往往是互相影响、又互相促进的。
35.摆的快慢主要与(  )有关。
A.摆绳长短 B.摆锤轻重 C.摆动幅度
【答案】A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摆的速度只与摆绳的长短有关。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摆绳越长,摆的速度就越慢。
36.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  )形成的.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月球公转
【答案】B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解答】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自转带来了太阳的东升西落,也就带来了昼夜交替现象。
37.调换电池的正负极,可以(  )。
A.增强电磁铁的磁性
B.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C.增强电流强度
【答案】B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解答】改变电池的正负极,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正负极的接法以及线圈的缠绕方向有关。
四、读图题。
38.根据下图的食物关系,写出三条食物链。
【答案】青菜一牛一人青菜一羊一人苹果一牛一人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解答】食物链亦称“营养链”。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为维持其本身的生命活动,必须以其他生物为食物的这种由食物联结起来的链锁关系。
【分析】食物链中的生产者一般是由植物扮演,而消费者则是动物扮演的。
39.用箭头画出水中物体所受到的力。
【答案】
【知识点】浮力
【解析】【解答】物体在水中会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体在水中的受力情况。
五、实验题。
40.这是一组学生进行的种植实验的示意图,请你根据示意图,将下面的实验计划补充完整。
(1)研究问题:   对种子能不能发芽的影响。
(2)实验材料:   、   、   等。
(3)实验假设:   ,种子能发芽;   ,种子不能发芽。
(4)需要改变的条件:   。
(5)不能改变的条件:   、    等。
(6)实验结果:一个星期后,浇水的种子发芽了,没有浇水的种子没有发芽。实验结论:种子发芽需要     。
【答案】(1)浇水
(2)种子;泥土;水
(3)浇水;不浇水
(4)浇水
(5)温度;泥土(或阳光、空气等合理即可)
(6)水分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氧气等。本实验探究的是浇水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其余条件为无关变量,需要保持不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的探究实验。
41.小强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他拿来线圈缠绕圈数分别为50圈和100圈的外形相同的电磁铁,先后将它们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用一定的方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重复多次实验,记录如下:
  50圈的电磁铁 100圈的电磁铁
实验顺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电路中的电流 0.8 1.2 1.5 0.8 1.2 1.5
吸起的大头针个数 5 8 10 10 16 25
(1)实验中,小强是根据   来判断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
(2)分析实验数据:
①、②、③的比较中,发现   相同时,   ,磁力越大。
从   的比较中(填实验顺序的编号),发现电流相同时,   ,磁力越大。
【答案】(1)电磁铁同一端吸引大头针的数量
(2)线圈圈数;电流越大;①和④(或②和⑤或③和⑥);线圈圈数越多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解答】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包括电池的电量以及线圈的数目。电池的电量越大,线圈的圈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就越大。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