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同步练习(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3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同步练习(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10 22:5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章节训练
一、单选题
1.(2021·慈溪模拟)近年来,垃圾分类正在我市各地有序推进。下列是小科从家里整理出来的几件垃圾,其中主要材料不是有机物的是(
???)
A.?玻璃瓶
B.?塑料袋
C.?报纸
D.?旧衣服
2.(2021九下·滨江开学考)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棉花和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B.?日常生活中纯金属使用比合金更广泛
C.?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涤纶、腈纶、蚕丝等都属于合成纤维
D.?塑料是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
3.(2020九上·拱墅月考)我国科研团队首次合成了单原子铂催化剂,率先提出“单原子催化”概念。下图是单原子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造燃料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单原子催化剂能提高生成物的产量???????????????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C.?生成物甲醇属于有机物???????????????????????????????????????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由分子构成
4.(2020九上·苍南期中)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A.?CO2???????????????????????????????????B.?H2O???????????????????????????????????C.?C4H10???????????????????????????????????D.?NaCl
5.(2020九上·婺城期中)推理和归纳是科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①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②性质活泼的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能跟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

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

也能与酸反应
④有机化合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⑤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比空气轻,可用此法收集
A.?②③⑤????????????????????????????????B.?③⑤????????????????????????????????C.?只有③????????????????????????????????D.?②③④⑤
6.(2020九上·余杭期中)某纯净的有机化合物2.6克,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该物质组成中(??
)
A.?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B.?一定含有C、H元素,不含有O元素
C.?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不能确定
7.(2020九上·余杭期中)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类推结论错误的是(??
)
①CO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CO也能与CuO反应生成Cu
②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③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④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⑤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A.?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①⑤????????????????????????????????D.?③④⑤
8.(2020九上·台州期中)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它的镜片内含有溴化银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单质溴和银,镜片颜色变深;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又立即化合成溴化银,镜片颜色变浅。有关该眼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B.?铜螺丝久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产生铜锈
C.?溴化银分解后,银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溴和银化合成溴化银前后,氧化铜化学性质不变
9.(2020九上·慈溪期中)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表是某同学对所学内容的归纳,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材料
把煤做成蜂窝状—促进煤的燃烧
除去餐具上的油污—用洗洁精乳化
合金、塑料一有机合成材料
陶瓷、普通玻璃一无机非金属材料
C.性质与用途
D.化学与安全
?氧气具有助燃性一作燃料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一作保护气
炒菜时油锅着火一弃锅逃走
皮肤沾上浓硫酸一涂抹氢氧化钠溶液
10.(2019九上·上城期末)河豚虽然肉质鲜美,但不宜擅自食用,经分析得知它含有剧毒物——河豚毒素(C11H17N3O8)。河豚毒素的晶体无臭无味,受热不易分解。由此推断河豚毒素(
???)
A.?由4个元素构成???????????????????????????????????????????????????B.?无臭无味和受热不易分解均是化学性质
C.?属于有机物?????????????????????????????????????????????????????????D.?相对分子质量为39
二、填空题
11.(2021·南湖模拟)今年起,我国多城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材料(C4H6O3)n正在推广使用。聚乳酸材料是生物发酵产生的乳酸经聚合而成的可降解塑料。从物质分类上看,聚乳酸是一种________(选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聚乳酸降解生成CO2和H2O,聚乳酸降解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反应。
12.(2021·上虞模拟)运用生活经验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都是人类的基本营养物质,它们所属的类别是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在酸性环境下稳定,高温下不稳定。它主要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①根据信息可知,维生素C溶液显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②在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溶液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食盐
b.苛性钠
c.硫酸镁
③为较好吸收利用维生素C,食用黄瓜时宜________(填“凉拌”或“煮熟“)
13.(2021九下·秀洲月考)我国研发的“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能利用人体热量为手表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1)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6H10O5)n,这种物质属于_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Bi2Te3中碲(Te)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Bi2Te3中铋(B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14.(2021九下·慈溪月考)在网络上,流传着一些谣言,只要我们用科学知识分析、验证,谣言不攻自破。
(1)谣言一:水变成汽油。汽油含C、H、O等多种元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种类不变,所以水不可能变成汽油。
(2)谣言二:塑料做成“大米”。塑料是一种________(填“合成”或“天然”)材料。将大米和“塑料大米”分别在蒸发皿中加热,大米变黄、变焦、有米香味,而“塑料大米”加热后变成粘稠的液体。
(3)谣言三:用棉花代替肉松制成“肉松饼”。肉松是蓬松絮状肉制品,棉花主要含有植物纤维,可用燃烧法鉴别肉松与棉花,点燃棉花时闻到烧纸的气味,点燃肉松时闻到________的气味。
15.(2020九上·余杭期中)我国科研团队首次合成了单原子铂催化剂,率先提出“单原子催化”概念。下图是单原子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造燃料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
(1)根据上图物质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使用单原子催化剂能提高生成物的产量
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C.生成物甲醇属于有机物
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由分子构成
(2)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如果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填字母序号)。
A.尿素[CO(NH2)2]
B.葡萄糖(C6H12O6)
C.甲醛(CH2O)
16.(2020九上·兰溪期中)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补锌。(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相对分子质量为455)
①葡萄糖酸锌是________物(填“有机”或“无机”)。
②佳佳今年16岁,经常食欲不振,经检测她血液中含锌量不足。医生建议她每天需要补充13mg的喝锌。某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每支(20mL)含葡萄糖酸锌45.5mg,试通过计算说明:佳佳每天共应喝________支才能满足其摄入足够的锌。
17.在网络上,流传着一些谣言,只要我们用科学知识分析、验证,谣言不攻自破。
(1)谣言一:水变成汽油。汽油含C、H、O等多种元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种类不变,所以水不可能变成汽油。
(2)谣言二:塑料做成“大米”。大米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而塑料是一种________?(选填“合成”或“天然”)材料。将大米和“塑料大米”分别在蒸发皿中加热,大米变黄、变焦、有米香味,而“塑料大米”加热后变成黏稠的液体。
(3)谣言三:用棉花代替肉松制成“肉松饼”。肉松是蓬松絮状肉制品,棉花主要含有植物纤维,可用燃烧法鉴别肉松与棉花,点燃肉松时闻到如头发燃烧的气味,点燃棉花时闻到如________燃烧的气味。
(4)谣言四:水煮蛋的蛋黄变绿了会致癌。真相:水煮蛋的蛋黄微微变绿,是化学反应的结果,灰绿色物质是硫化亚铁(FeS),对人体无害且不影响鸡蛋的营养价值。硫化亚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价。
18.社会发展让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汽车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在如图汽车的部件中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
(2)在汽车的电路中主要使用的是铜线,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性。
(3)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________的作用。
(4)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枯竭等问题。德州市自2018年开始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到2019年实现全市全覆盖。乙醇(C2H5OH)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
19.(2021九下·绍兴月考)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HyOzNm)的分子构成。取Wg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气。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首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理由是________。
(2)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有A和D两处,操作时应先点燃________处的酒精灯。
(3)实验测得B、C装置分别增重4.5克和8.8克,则该物质化学式中x、y之比为________。
(4)将B和C装置互换,则测得的氢元素的含量会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20.(2018九上·杭州期中)近来微信上传播所谓“塑料大米”,实际是用塑料造粒机生产出来的塑料颗粒,是塑料行业的常见工艺和制品,不是什么假大米,这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谣言。某研究小组欲对某种“塑料大米”的组成进行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有C、H两种元素,大米中淀粉含C、H、O三种元素)。
(1)大米主要成分属于_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为了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大米”C、H元素的含量,那么该小组成员应该在装置A与B之间正确连接:A→②→③→①→________→B(提示:发生装置A导出的气体中混有CO2和水蒸气,装置①②③可重复使用;
(3)B装置中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最后连接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分析】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等氧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解答】?A.玻璃中主要含有二氧化硅等,属于无机物,故A符合题意;
B.塑料袋中含有聚乙烯等,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B不合题意;
C.纸张中主要含有纤维素,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C不合题意;
D.旧衣服中主要含有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
D
【解析】【分析】A、根据棉花为天然纤维分析;
B、根据合金使用广泛分析;
C、根据蚕丝为蛋白质成分分析;
D、根据塑料的特点分析。
【解答】A、棉花主要成分为天然纤维,不是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B、日常生活中所用合金比纯金属广泛,不符合题意;
C、蚕丝成分为蛋白质,不是合成纤维,不符合题意;
D、
塑料是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
,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
A
【解析】【分析】(1)根据催化剂的作用判断;
(2)根据图片分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是否相同;
(3)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等氧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4)根据图片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存在形式。
【解答】A.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种类和质量,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反应前后,都含有碳、氢、氧三种原子,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甲醇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反应物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分子,生成物为甲烷分子,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有机物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解答】有机物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水、氯化钠不含碳元素,不是有机物,CO含碳元素,因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
C4H10
是有机物;
故选C。
?
5.【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性质稳定的气体可作保护气、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及组成、有机物的定义及气体收集方法分析。
【解答】①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但可做保护气的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如氮气,错误;②性质活泼的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能跟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错误;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

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

也能与酸反应,正确;④有机化合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如碳酸钠,错误;⑤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比空气轻,可用此法收集,正确;
故选B。
6.【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和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然后将二者相加与有机物的质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它的组成元素。
【解答】碳元素的质量:;
氢元素的质量:;
因为2.4g+0.2g=2.6g,
所以该有机化合物中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故选B。
7.【答案】
A
【解析】【分析】(1)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2)能够使酚酞试液变色的应该是可溶性的碱;
(3)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4)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
(5)碳酸钠是盐,但是水溶液成碱性。
【解答】①CO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CO也能与CuO反应生成Cu,故①正确;
②Cu(OH)2不溶于水,不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②错误;
③二氧化碳含有碳元素,但是无机物,故③错误;
④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④错误;
⑤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但它是盐,故⑤错误。
那么错误的是②③④⑤。
故选A。
8.【答案】
C
【解析】【分析】(1)有机合成材料主要是指通过化学合成将小分子有机物如烯烃等合成大分子聚合物,包括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
(2)铜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也就是铜绿;
(3)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出溴化银中银的化合价,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4)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不变,那么它的化学性质不变。
【解答】A.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故A正确不合题意;?
B.
铜螺丝久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产生铜锈,故B正确不合题意;?
C.
溴化银中银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而银单质中银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因此分解后银的化合价降低了,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溴和银化合成溴化银前后,氧化铜的分子保持不变,因此它的化学性质不变,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
A
【解析】【分析】(1)根据促进燃料的燃烧与乳化作用来分析;
(2)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3)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4)根据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来分析。
【解答】A.把煤做成蜂窝状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了煤的燃烧;洗洁精有乳化作用,可以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故A正确;
B.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B错误;
C.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C错误;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盖上锅盖,通过隔绝氧气而灭火;皮肤沾上浓硫酸应先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D错误。
故选A。
10.【答案】
C
【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有几种不同的字母,就有几种不同的元素;
(2)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3)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简单含碳化合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4)化学式中,每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个数的乘积的和,就是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答】A.根据河豚毒素(C11H17N3O8)可知,该物质由C、H、N和O4种元素组成,而不是4个元素,故A错误;?
B.无臭无味是河豚毒素的物理性质,而受热不易分解是化学性质,故B错误;
C.河豚毒素中含有碳元素,因此属于有机物,故D正确;
D.河豚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1+1×17+14×3+16×8=319,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1.【答案】
有机化合物;分解
【解析】【分析】(1)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简单含碳化合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2)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化学式
C4H6O3
可知,聚乳酸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2)聚乳酸降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有2种,而反应物只有1种,则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12.【答案】
(1)有机物
(2)酸性;b;凉拌
【解析】【分析】(1)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淀粉中含有糖类。
(2)①根据维生素C溶液显酸性进行分析。
②根据酸的通性分析。
③根据“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在酸性环境下稳定,高温下不稳定”,进行分析。
【解答】(1)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都是属于含有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物质,属于有机物,大米、面粉主要组成为淀粉,淀粉分解后形成糖类,因此含有营养成分是糖类。
(2)①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在酸性环境下稳定,高温下不稳定,说明维生素C溶液显酸性。
②维生素C溶液显酸性,可与碱性物质反应,食盐与硫酸镁为中性物质,只有苛性钠为碱性物质,因此与苛性钠反应。
③高温下维生素C不稳定,不能被完全吸收,凉拌可以更好保护维生素C,故食用黄瓜时宜凉拌。
故答案为:(1)有机物(2)酸性;b;凉拌
?
13.【答案】
(1)有机物
(2)+3价
/+3/正三
【解析】【分析】(1)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简单含碳化合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2)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1)根据化学式
(C6H10O5)n
可知,纤维素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2)在纤维素
Bi2Te3
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得到:2x+(-2)×3=0,解得:x=+3价。
?
14.【答案】
(1)元素
(2)合成
(3)烧焦羽毛
【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解答;
(2)有机合成材料主要是指通过化学合成将小分子有机物如烯烃等合成大分子聚合物,主要有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
(3)根据羊毛和棉花的鉴别方法解答。
?
【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在水中没有碳元素,不可能加了试剂后就变成了有机物了,因此水不能变成油;
(2)塑料是一种有机合成材料;
(3)棉花灼烧时会发出烧纸的气味,肉松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
15.【答案】
(1)A
(2)A
【解析】【分析】(1)a.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产物的种类和质量;
b.根据图片分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是否改变即可;
c.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d.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判断。
【解答】(1)A.使用单原子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提高生成物的产量,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该反应前后原子都是氢、氧和碳三种,因此种类没有变化,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生成物甲醇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一氧化碳、氢气和甲醇,都由分子构成,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2)合成气中只含有碳、氢和氧三种元素,而尿素中含有氮元素,违反了质量守恒定律,故选A。
16.【答案】
有机物;2
【解析】【分析】(1)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专氰化物属、硫氰化物等氧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2)首先用葡萄糖酸锌的质量×锌的质量分数计算出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再用每天的补锌量除以这个质量即可。
【解答】(1)根据化学式C12H22O14Zn可知,葡萄糖酸锌含有碳元素,应该为有机物;
(2)每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中锌的质量为:;
那么她每天需要喝口服液的支数为:。
17.【答案】
(1)元素
(2)糖类;合成
(3)纸张
(4)-2
【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2)根据大米富含糖类及塑料属于合成材料分析;
(3)根据点燃棉花有纸张燃烧的气味分析;
(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
【解答】(1)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
大米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塑料是一种合成材料;
(3)点燃棉花时闻到纸张燃烧的气味;
(4)硫化亚铁中铁元素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
故答案为:(1)元素;(2)糖类;合成;(3)纸张;(4)-2。
18.【答案】
(1)轮胎、塑料保险杠
(2)导电
(3)防锈
(4)C2H5OH+3O2
2CO2+3H2O;节约化石燃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解析】【分析】(1)有机合成材料主要是指通过化学合成将小分子有机物如烯烃等合成大分子聚合物,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
(2)性质决定用途,根据用途推断金属的性质;
(3)汽车表面的油漆,可以将车身的钢板与空气和水分隔开,防止车身钢板生锈;
(4)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乙醇燃烧的产物不会污染空气,因此乙醇汽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解答】(1)塑料保险杠的材料是塑料,轮胎的材料是合成橡胶,因此汽车的部件中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轮胎、塑料保险杠。
(2)在汽车的电路中主要使用的是铜线,这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
(3)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防锈的作用。
(4)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
C2H5OH+3O2
2CO2+3H2O
;推广乙醇汽油的好处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三、实验探究题
19.【答案】
(1)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避免对实验的干扰
(2)D
(3)2:5
(4)偏大
【解析】【分析】(1)结合实验目的,分析其对应操作的目的即可;
(2)考虑不同装置开始加热带来的影响及后续装置需要测量的量即可得出;
(3)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比等于元素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商的比值;
(4)分析不同装置的作用,及交换后可能产生的额外影响,即可知道交换后产生的误差;
?
【解答】(1)该实验是通过测定生成的水、二氧化碳的量得出化学式的,而空气中含有这些成分,所以需要先通一段时间的氧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避免对实验的干扰;
(2)装置内充满了氧气,开始实验后装置的氧气受热膨胀会进入E中,影响实验,所以先加热D,利用受热的铜来吸收氧气;
(3)浓硫酸可以吸收水,Na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所以产生的水是4.5g,二氧化碳是8.8g;;;;
(4)当BC互换后,气体通过NaOH溶液后,会带出一部分额外的水,导致水的质量偏大,则测量的氢元素质量也会偏大;
故答案为:(1)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避免对实验的干扰;(2)D;(3)2:5;(4)偏大。
?
20.【答案】
(1)有机物
(2)③→②
(3)吸收空气中的CO2

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解析】
【分析】有机物即为有机化合物主要是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含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盐、金属碳化物、部分简单含碳化合物(如SiC)等物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溶液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氧化钙会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解答】大米中淀粉含C、H、O三种元素属于有机物;为了测量“塑料大米”C、H元素的含量,在氧气进入①装置前,要把发生装置A导出的氧气中混有CO2和水蒸气除去,“塑料大米”燃烧会生成H2O和CO2

应先用浓硫酸吸收生成的水蒸气,通过测量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求出“塑料大米”中的氢元素的含量,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通过测量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塑料大米”中的碳元素的含量;为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右侧装置,造成塑料大米”C、H元素的含量测量结果不准确,而B装置中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可以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故答案为:(1)有机物;(2)③→②;(3)吸收空气中的CO2

使实验结果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