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
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意义。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在光镜下能看见细胞膜吗?
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见细胞膜,但是能够观察到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是有界限的。
科学家在电子显微镜诞生之后,用它清晰地观察到了细胞膜;但在此之前,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展开你的想象,推测科学家是怎样确定细胞膜的存在的呢?可以从生活中的事例,也可以借助光学显微镜列出一些事实依据。
;
1、进入活细胞的物质要通过一道选择性的屏障,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进入细胞;
2、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很快逸出细胞;
动动脑筋
伊红为什么不会溢出细胞?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细胞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有边界
3、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用微针触碰细胞表面时,细胞表面有弹性,可以伸展;
4、用微针插入细胞内,细胞表面有一层结构被刺破;
5、如果细胞表面结构受损面过大,细胞会死亡。
请从下面细胞中选出符合研究细胞膜的细胞,并说明理由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高等动物细胞
高等植物细胞
细菌
一、细胞膜的成分
一、制备细胞膜
为什么要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材料研究膜的组成
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哺乳动物红细胞众多细胞器消失,它的核逐渐退化,并从细胞中排出,为能携带氧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人的红细胞只能存活120天左右
相关知识
实验原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水涨破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2、在高倍镜下观察,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蒸馏水,同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小心吸引。
1、用滴管吸取少量红细胞稀释液,滴一小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a:使红细胞分散开,不易凝集成块。
b:使红细胞维持原有的形态
1、取得红细胞后应先用生理盐水稀释。目的:
2、操作时载物台应保持水平,否则易使蒸馏水流走。
思考:如果上述实验在试管中进行,细胞破裂后需用什么方法从混合液中分离出纯度较高的细胞膜?
细胞破裂后细胞内物质流出,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其他结构质量不一样,可以采用不同转速离心的方法将细胞膜与其他物质分开,得到较纯的细胞膜。
一、细胞膜的成分
重 温
科学家对细胞膜组成的
探索历程
材料
①1859年,欧文顿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动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
你从以上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并说明理由。
动动脑筋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含有脂质
你从以上实验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动动脑筋
材料
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深层分析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提示:蛋白酶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只对蛋白质分解起催化作用的物质)。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还含有蛋白质
细胞膜的成分
脂质(磷脂最丰富)大约占50%
蛋白质 大约占40%
糖类 大约占2%—10%
一、细胞膜的成分
二、细胞膜的成分
脂质(约50%)
蛋白质(约40%)
糖类(约2%-10%)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的功能密切相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阅读课本第41页的小字“与生活的联系”及旁栏“肿瘤医院检验报告单”,学习查看血液检验报告单中与细胞膜成分改变有关的物质的正常指标。
细胞癌变时,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
练习
做学案第34页1、3题
答案:1、D 2、C
糖醋蒜腌制的原理是什么?
二、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原始地球环境
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
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态
有用的物质进入,有害的物质排出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建立的细胞交流
3、进行信息交流
易
发出信号的细胞
靶细胞
与膜结合的
信号分子
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和结合
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例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胞间连丝切片(黑枣)
是谁,隔开了原始海洋的动荡。
是谁,奏鸣了生命的交响。
是谁,为我日夜守边防。
是谁,为我传信报安康。
啊,伟大的细胞膜呀!没有你,我会是何等模样!
小结:
练习:
做学案P35页第2题,P36页的第5题
答案:D;B
三、细胞壁
化学成分:纤维素和果胶
功能:支持和保护
细胞壁具有全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