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你来自元谋,我来自周口,拉起你毛茸茸的小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诗中所涉及的两种原始人类都具有的特征是( )
①使用火
②会制作工具
③建造房屋
④挖水井
⑤种植水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2.“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能够直立行走,能够打制石器,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现代人
3.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良渚遗址
4.“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国古代远古人类中最早会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的是( )
A.元谋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5.排演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下列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
A.种植水稻
B.饲养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骨耜耕地
6.在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考古学家发现:有的墓随葬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多达百余件,有的墓却一无所有。这种现象表明( )
A.个人对随葬品的爱好不一样
B.各地的风俗不一样
C.家里收藏的玉器多少不一样
D.出现了贫富分化
7.2015月5日,乙未羊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C.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D.妻子螺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8.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是打通古今交流通道的最好载体,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寻根问祖,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应追溯到( )
A.元谋人
B.炎帝黄帝
C.尧舜禹
D.三皇五帝
9.下列图表的内容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下面是对史实的推论或评价。其中史实与推论(评价)正确的是( )
史实
推论(评价)
A
北京人
能制造和使用工具,已会人工取火
B
河姆渡人
生活在长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和水稻
C
黄帝
发明养蚕缫丝和文字“人文初祖”
D
尧舜禹
禹通过禅让成为部落首领,并建立夏初,他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国王
A.A
B.B
C.C
D.D
10.假如小明想穿越时空,回到史前时期去体验我国境内最早的远古人类生活。那么,他应该到( )
A.约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
B.约3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C.约7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D.约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县
11.传说远古时代谁教人钻木取火?( )
A.神农氏
B.燧人氏
C.伏羲氏
D.黄帝
12.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各图所示文物为研究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提供了直接证据的是( )
A.
B.
C.
D.
13.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半坡遗址
②元谋人
③北京人
④河姆渡遗址
A.②③①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④①
D.④①②③
14.半坡人的房屋和河姆渡人的房屋构造(如图)明显不同的原因是( )
A.他们的聪明程度不同
B.生活的自然环境不同
C.他们的审美观念不同
D.他们使用的工具不同
15.“功垂万代轩辕里,气壮千秋始祖山。”该诗歌颂的人物是( )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大禹
二.辨析题
16.云南元谋县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错误:
改正:
17.在半坡遗址,考古学者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判断:
改正:
18.半坡人遗址是在长江流域发现的古人类遗址。
19.小历同学认为黄河是中华民族母亲河,六千多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居民。他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20.河姆渡居民是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代表,主要种植的粮食是粟。
错误:
理由:
。
三.材料题
21.历史遗迹将成为我们探究历史古风遗韵的重要依据。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
(1)如果想实地参观上面四个遗址,应分别去哪些省市?
(2)图三和图四是我国农耕时代的遗址代表,在这两个博物馆参观中我们可以看到的农作物分别是什么?他们的房屋样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依据图片中的遗址内容和所学知识,说说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哪些重大的进步?
(4)历史遗迹是人类宝贵财富,请你对历史遗迹的保护提一点建议。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后处有6米。”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请回答: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它生活在哪一流域?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四.解答题
23.下面是一名同学想象的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共有5个明显的错误,请你指出并给予纠正和解释。
毛毛是个10岁的孩子,说是孩子,其实在北京人当中算是中青年了,因为北京人生活环境恶劣,人们的寿命都不长。这天一大早,毛毛走出小木屋,他穿着兽皮缝制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把铁制的镰刀去割水稻。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到正午,毛毛急忙往回赶,因为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钻木取火,因为他要做香喷喷的大米饭。
(1)
;
(2)
;
(3)
;
(4)
;
(5)
。
24.体验新情景,回答问题。
(1)请你猜猜“我”是谁
①我是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我是
。
②我是黄河流域禅让制下的最后一位部落联盟首领,我是
。
(2)请你教“我”种庄稼
①我是一个河姆渡人,我已经掌握了种植
的技术。
②我是一个半坡人,我已经掌握了种植
的技术。
(3)请你帮“我”找家
①我是一个河姆渡人,我住的房子是
。
②我是一个半坡人,我住的房子是
。
②造成图A和图B房层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生产工具
B.生产方式
C.人文环境
D.自然环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分析材料可知,你是元谋人,我是北京人。元谋人和北京人作为我国远古时期的先民,他们属于原始人群时期,都会使用火,会制作工具,所以①②选项符合题意;③④⑤不属于元谋人和北京都具有的特征,排除。
故选:A。
2.“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能够直立行走,能够打制石器,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根据这些特点可知他属于北京人。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北京人上肢与现代人相似,直立行走,但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如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的下颚。
故选:B。
3.北京人生活于距今70﹣﹣20万年前,北京人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比较完整的人类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等。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丰富、材料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故选:B。
4.根据题干给出的“骨针缝制衣服”可知这是山顶洞人。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北京周口店附近的山顶洞穴里,他们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生活的范围扩大,能同其他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和死后埋葬。
故选:D。
5.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不是半地穴式房屋,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故选:C。
6.据题干“在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考古学家发现:有的墓随葬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多达百余件,有的墓却一无所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汶口原始居民是我国的父系氏族时期,那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所以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墓葬里,大都有随葬品,但其数量却差异很大。
故选:D。
7.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禹,据说禹治水非常辛苦,曾三过家门而不入。故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故选:C。
8.题目直接设问考查“寻根问祖”应追溯的历史。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应追溯到炎帝、黄帝。
故选:B。
9.A北京人生活距今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能制造和使用工具,并会使用天然火,而不是人工火;B河姆渡人是生活在长江流域,主要食物是水稻,粟是北方的黄河流域的半坡人的主要食物;C黄帝虽是“人文初祖”,但传说发明养蚕缫丝是他的妻子,发明文字的是他的下属仓颉,不能直接说是黄帝的发明。ABC的史实与推论都有错误;D选项对史实的推论或评价是正确的。
故选:D。
10.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块烧骨,经专家鉴定,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这一远古人类就是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云南省元谋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故选:D。
11.在旧石器时代,燧人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钻木取火,成为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奉为“火祖”。商丘因此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火文化之乡”称号。
故选:B。
12.为研究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提供了直接证据的是B选项中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制作的黑陶猪纹陶钵。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故选:B。
13.①半坡遗址距今五六千年;②元谋人距今170万年;③北京人距今70万至20万年;④河姆渡遗址距今七千年,因此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②③④①。
故选:C。
14.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半地穴式房屋。造成他们居住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的不同。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长江流域,气候湿润。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于黄河流域,气候干燥。
故选:B。
15.由材料中的“轩辕”可知,题干中的材料是对黄帝的颂扬。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等。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故选:A。
二.辨析题
16.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1929年裴文中在周口店发现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该发现对研究世界古人类学有极重要价值。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故答案为:
错误:云南元谋县遗址;改正: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17.在河姆渡遗址,考古学者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把半坡改为河姆渡。
18.半坡人遗址是在长江流域发现的古人类遗址,这个表述是错误的。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故答案为:
×。
19.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勤劳勇敢的中国人。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故答案为:
不正确;6000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是半坡原始居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2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最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原始居民。
故答案为:
错误:粟;理由:河姆渡居民种植的粮食是水稻,粟是半坡居民种植的粮食。
三.材料题
21.(1)图一:元谋人在云南省元谋县;图二:周口店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图三:河姆渡遗址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图四:半坡遗址在陕西西安半坡村。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潮湿,房屋主要是干栏式房屋;半坡遗址位于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干燥,居住的房屋主要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所以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居住房屋样式不同的原因是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环境不同,为了适应环境,其房屋构造就不相同。
(3)依据图片中的遗址内容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从穴居到建造房屋;从居无定所到定居;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从采集狩猎到农业出现。
(4)历史遗迹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加大宣传保护力度,提高保护意识;政府要采取适当举措进行保护等。
故答案为:
(1)图一:云南省元谋县;图二:北京周口店;图三:浙江余姚;图四:陕西西安。
(2)农作物:水稻、粟;
房屋样式:河姆渡居民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居住的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原因:因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环境不同,为了适应环境,其房屋构造就不相同。
(3)从穴居到建造房屋;从居无定所到定居;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从采集狩猎到农业出现。
(4)加大宣传保护力度,提高保护意识;政府采取适当举措进行保护等。
22.(1)材料“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不胜禽兽虫蛇。”反映北京人生活环境十分恶劣。为适应环境,北京人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过群居生活。它生活在黄河流域。
(2)由材料“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可知北京人已知道用火,知道用火可以烧烤食物、照明、御寒驱赶野兽。火的使用,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3)材料“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关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反映的是原始人类人工取火的状况。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故答案为:
(1)群居生活;黄河流域。
(2)北京人已经知道用火;用火可以烧烤食物、照明、御寒驱赶野兽。火的使用,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3)从使用自然火到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
四.解答题
23.北京人居住在山洞里,木屋在原始农耕时代才出现,因此错误一是:毛毛独自走出小木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用骨针缝制衣服的是山顶洞人,因此错误二是:穿着兽皮缝制的衣服。北京人使用打制工石器,镰刀属于磨制工具。因此错误三是:手里拿着一把镰刀。半坡原始居民开始种植粟。因此错误四是:割了一些粟。河姆渡原始居民开始种植水稻,因此错误五是:正在教同伴做稻米饭。
故答案为:
错误:小木屋;理由:北京人生活在山洞里,原始农耕时代才出现木屋;
错误:兽皮缝制的衣服;理由:能用兽皮缝制衣服的是山顶洞人;
错误:一把镰刀;理由:镰刀属于磨制工具,北京人使用打制工具;
错误:割了一些粟;理由:粟是半坡人开始种植的;
错误:稻米饭;理由:能吃到稻米饭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
24.(1)①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块烧骨,经专家鉴定,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这一远古人类就是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②根据所学可知,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他们是通过民主推举当上部落联盟首领的,这种办法被称为禅让制。禅让制开始于尧,结束于禹。
(2)①依据所学知识,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
②依据所学知识,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他们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3)①依据课本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干栏式房屋;半坡人居住半地穴式房屋。造成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的不同。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长江地区,气候湿润;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于黄河流域,气候干燥。
②依据课本知识可知,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
③造成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的不同。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长江地区,气候湿润;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于黄河流域,气候干燥。故选D。
故答案为:
(1)①元谋人。②大禹。
(2)①水稻。②粟。
(3)①干栏式;②半地穴式;③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