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一优课教案
《年 月 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年历,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二月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识;
2、会看年历,能从年历中捕捉和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经历观察、记录、对比、分析、梳理等过程,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学习能力;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相机渗透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说生日
让学生说说自己和祖国妈妈的生日,教师介绍“十一”国庆节。
2、导课
二、自主学习 探究新知
(一)初步学会看年历的方法
出示2019年的年历,通过让学生在年历上发现有关年、月、日的信息,掌握看年历的方法。
(二)自主探究年、月、日的关系
谈话:年历还隐藏着很多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下面请三人一组一起走进年历,让它告诉我们。
1、自主观察、发现年、月、日的关系
课件出示:
活动要求:
(1)、观察年历,把年历的年份和每月的天数填在自己的表格里;
(2)、小组长把组员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到大表格里;
(3)、三人共同观察大表格里的信息,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2、展示汇报 交流发现
小组代表去展示、发言。
3、异组验证 得出结论
其他小组验证展示小组的发现。
4、共同梳理 构建新知
师生共同梳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5、多媒体介绍一年、一月、一日的来历
6、记大小月的方法
(1)歌诀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
三十一天永不差。
让学生记一记。
(2)拳头法
多媒体介绍后,学生自己试一试。
三、联系生活 巩固提升
1、小游戏:我要站起来。
2、想一想
一瓶药有30片,爷爷每天吃一片,够吃一个月么?
3、下面的数学日记中有错误码?如果有,请标出并改正。
2019年4月24日
奇妙的年、月、日
今天的数学课上,我明白了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如:一年有12个月,其中有7个大月,5个小月。
我还知道,“六一”儿童节前一天是5月30日;一周有7天,一个月大约有5个星期;一年有四个季度,1月、2月、3月是第一季度,4月、5月、6月是第二季度,第二季度共有90天。
通过视频我明白了地球自转一圈是一日,月球绕着地球转,转一圈是一个月,地球绕着太阳转,转一圈是一年。
年、月、日的知识真奇妙!
4、填一填
19050258445
妈妈4月22日出差,出差9天,她应该 ( )月( )日回来,那天是星期( )。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5、议一议
奶奶在姑姑家连续住了两个月,她在姑姑家可能住了多少天?
先独立做,再小组交流。
四、全课小结 归纳整理
五、拓展延伸 渗透传统文化
介绍公历时间和农历时间。
六、板书设计:
年、月、日
一年有12个月
大月(31天):1、3、5、7、8、10、12月(7个)
小月(30天):4、6、9、11月 (4个)
28天
2月
2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