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县二高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O:16 Cu:64
第I卷(选择题)
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乙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烯是组成最简单的烯烃
B.乙烯是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
C.乙烯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D.乙烯可发生氧化反应,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生产水平的标志,这是由于乙烯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乙烯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制备氯乙烷
B.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制备乙醇
C.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制备一溴乙烷
D.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制备1,2-二氯乙烷
3.下列有关乙醇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
A.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B.由于乙醇能够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C.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4.关于乙醇和钠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钠浮在乙醇的上面,四处游动
B.钠与乙醇的反应比与水的反应剧烈
C.乙醇中羟基氢原子不如水中氢原子活泼
D.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水分别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3∶1
5.乙醇中的化学键如右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乙醇发生催化氧化时,被破坏的键是②③
B.当乙醇与Na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
C.当乙醇与乙酸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②
D.当乙醇发生催化氧化时,被破坏的键是①④
6.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所以它可以与碳酸盐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
B.乙酸具有酸性,所以能与钠反应放出H2
C.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所以它能使溴水褪色
D.乙酸在温度低于16.6 ℃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
7.某原电池的电池反应为:Fe+2Fe3+= 3Fe2+,与此电池反应不符的原电池是( )
A.铜片、铁片、FeCl3 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B.石墨、铁片、Fe(NO3)3 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C.铁片、锌片、Fe2(SO4)3 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D.铜片、铁片、Fe(NO3)3 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8.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
B.葡萄糖是碳水化合物,因为它的分子是由6个C原子和6个H2O分子组成的
C.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因而具有醛和多元醇的性质
D.葡萄糖是单糖
9.某种烷烃完全燃烧后生成了false和false,下列对于该烷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烷烃的分子式为false B.该烷烃与氯气在光照时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C.该烷烃有两种不同的结构 D.该烷烃分子中只有极性键
10.关于烷烃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烷烃都能燃烧
C.烷烃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大 D.烷烃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11.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利用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实验
序号
实验温度/K
酸性KMnO4溶液
H2C2O4溶液
H2O
溶液褪至无色时所用时间/s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A
293
2
0.02
5
0.1
3
t1
B
T1
2
0.02
3
0.1
V1
8
C
313
2
0.02
V2
0.1
5
t1
A.配制KMnO4溶液时可用稀盐酸酸化
B.若t1<8,则可通过控制变量法由实验A、B探究H2C2O4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若T1=293K,V1 =V2=3mL,则可通过实验B、C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利用实验B中数据计算,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KMnO4)=5×10-4mol·L-1·s-1
12.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淀粉具有还原性,含醛基 B.淀粉已完全水解
C.淀粉没有水解 D.淀粉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含醛基
13.关于蛋白质的组成与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B.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4、Na2SO4浓溶液,均会使其变性
C.天然蛋白质仅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D.蛋白质、纤维素、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14.手指上有油脂(有机物)、氯化钠、水等分泌物,将按有指纹的白纸置于盛有少量单质碘的烧杯上,微热,即可显现出棕色指纹。下列碘的性质与该实验无关的是( )
A.易升华 B.蒸气呈紫色 C.易溶于油脂 D.与淀粉显蓝色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烃就是烷烃
B.乙烷分子中的两个C原子共线,而C、H八个原子共面
C.C3H8分子中的三个碳原子可能共线,但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共面
D.C20H42一定属于烷烃
16.下列有关高分子材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合成高分子材料都很难降解
B.塑料、黏合剂、涂料等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C.棉花、羊毛、天然橡胶等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D.线型和体型高分子材料在溶解性、热塑性和热固性等方面有较大的区别
17.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对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同分异构体: B.烷烃:CH4、、CH2===CH2
C.糖类:葡萄糖、蔗糖、纤维素 D.有机高分子:塑料、橡胶、油脂
18.由氯乙烯制取聚氯乙烯的反应属于( )
A.加成反应 B.氧化反应 C.加聚反应 D.取代反应
19.下列不是高聚物的单体的是( )
A.CH2=CH—CN B.CH2=CH—CH3 C. D.CH2=CH2
20.氮是生命的基础,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工业上用氨的催化氧化生产硝酸,其热化学方程式为4NH3(g)+5O2(g)=4NO(g)+6H2O(g)△H=-904kJ·mol-1。生产硝酸的尾气中主要含有NO、NO2等大气污染物,可用石灰浆等碱性溶液吸收处理,并得到Ca(NO3)2、Ca(NO2)2等化工产品。下列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2不溶于水,可用作保护气 B.NH3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
C.KNO3具有氧化性,可用于制黑火药 D.NH4Cl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造化肥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40分)
21(每空2分,共10分).某校化学学习小组利用乙醇、乙酸、浓硫酸来制取乙酸乙酯,制取装置如下图所示。
(1)试管a中最先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试管a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试管b中为Na2CO3饱和溶液,该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A.溶解乙醇 B.吸收乙酸 C.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4)实验完毕后,将b试管中的液体充分振荡,静置后的现象为___________。
(5)实验中加入乙酸的质量为2 g,其中60%的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则得到乙酸乙酯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2(每题2分,共6分).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燃烧0.1mol某烃,燃烧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浓碱溶液,实验结束后,称得浓硫酸质量增加9g,浓碱溶液质量增加17.6g。该烃的化学式为_____,并写出其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
(2)某链状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该烷烃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3(每空2分,共6分).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三套实验装置:
①上述3个装置中,不能证明”铜与浓硝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_____(填“Ⅰ”“Ⅱ”或“Ⅲ”).
②某同学选用装置Ⅰ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说明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4(每空2分,共10分).硫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通常状况下硫单质的颜色为_________。
(2)SO2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_________(填“漂白性”或“氧化性”)。
(3)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4)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④中,当32g Cu完全反应时,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5(每空1分,共8分).某同学采用下列实验装置模拟工业制乙烯,并探究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已知烃类不与碱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制乙烯的实验原理是烷烃(液态)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不饱和烃。例如,石油分馏产物之一的十六烷烃发生反应:C16H34falseC8H18+甲,甲false4乙,则甲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乙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2)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检验甲烷和乙烯的方法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方法是___________。
A.气体通入水中 B.气体通过盛溴水的洗气瓶
C.气体通过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D.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
高一第三次考试化学参考答案
1.C 2.B 3.C 4.C 5.B
6.C 7.C 8.B 9.D 10.C
11.D 12.D 13.A 14.D 15.D
16.A 17.C 18.C 19.B 20.C
21.乙醇 防暴沸 ABC 液体分层,散发香味 1.76
22.C4H10 CH3CH2CH2CH3、 C9H20
23.Ⅲ 左端液面降低,右端液面升高 放热
24.黄色或淡黄色 漂白性 SO3 Ba2+ + SO42-= BaSO4↓ 0.5
25.C8H16 H2C=CH2 CH2=CH2+Br2→CH2Br?CH2Br 加成反应 紫色(或紫红色)褪去 氧化反应 B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