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赣美版美术小学三年级下册《荷花美》,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学生在上节课中已经体验蜡笔水彩画不溶于水的特殊效果,了解蜡笔、油画棒不溶于水的特性,本课则要进一步体验蜡笔油画棒的神奇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绘画中的用色技能技巧,这也就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从而为他们今后的色彩使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教材中的摄影照片很好的表现了荷花美,示范画和绘画步骤较好的呈现了蜡笔水彩画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较详细的参考材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启发学生对荷花的形状特点、质感进行很好的观察比较。
学生能掌握用现场的画具材料画出美丽的荷花,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过程与方法
学习线描绘画,掌握色彩应用,初步掌握画荷花的要点和方法及构图,启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品的美,增强审美意识,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
通过表现荷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鼓励创造性思维。
教学准备
教具:荷花照片、画纸、油画棒、蜡笔、水粉颜料、画笔、调色盘、水桶
学具:课件搜集的荷花照片、画纸、油画棒、蜡笔、水粉颜料、画笔、调色盘、水桶
教材重点
运用蜡笔水彩的表现形式绘画荷花,对整体造型的把握及色彩运用。
教学难点
如何用蜡笔表现出荷花花瓣的颜色渐变效果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师一边播放《荷花》视频,一边有感情朗诵以下古诗: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____杨万里《小池》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____朱庭玉《天净沙·秋》
4、水榭风微玉枕凉。牙床角簟藕花香。____苏庠《浣溪》
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____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6、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____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____王昌龄《采莲曲》
8、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____李商隐《赠荷花》
9、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____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0、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____秦观《纳凉》
11、午梦扁舟花底。香满两湖烟水。____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12、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____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13、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____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2、师:咱们学过叶圣陶先生的课文《荷花》,课文是这么形容荷花的,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荷花美》一课,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荷花的诗意之美(师板书课题:《荷花美》)
讲授新课
名家作品欣赏(PPT展示)
同学们,你们也喜欢荷花吧,就是因为荷花太美了,从古至今荷花就是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喜欢表现的对象,大家之所以都喜欢荷花,不仅仅是因为荷花的美丽与清香,更多是因为它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
宋代吴柄的《出水芙蓉》、明代徐渭的《墨荷》、近现代画家吴昌硕和齐白石的荷花名作都流传至今,每个画家的手法不一样,但是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将人类美化的道德品质寄托在荷莲上。(荷塘中红湿绿儒,悄然挺立,荷花仿佛沉浸在自己清幽的梦境中,眼角眉梢处含着羞涩的微笑。荷花娇艳粉嫩,薄薄的花瓣非常的精致。每一笔线条都透露着高贵与典雅。)
分析荷花的基本结构
想要画好荷花,我们得先了解它。引导学生观察荷花各部分结构特点:荷花的花瓣是椭圆的,荷花有含苞待放的。盛开的,茎上有一些小刺,荷叶像一个大圆盘,荷叶上还有叶脉,叶脉是辐射状的,莲蓬就像一个小碗…(随着教师的解说,师一一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部分)
结构:荷叶、荷梗(茎)、花瓣、藕、花蕾、莲蓬、根
3、欣赏油水分离画法
现场为学生演示,将深蓝色水彩薄涂在用蜡笔画好的荷花画纸上,让学生自己仔细观察,并为学生解释这种现象,“事先用蜡笔或油画棒画出具体物象,然后用水彩或水粉覆盖在主要物体或背景上。由于油画棒和蜡笔不溶于水,它与水彩和水粉结合后,会产生自然分离的特殊肌理效果。”
学生作业
课件播放轻音乐,并出示四幅画,可让学生参考借鉴,
师:欣赏了那么多千姿百态的荷花图,同学们想把它画下来带回家吗?
1、作业:学生自主表现自己喜欢的荷花,也可以和想象结合,完成一幅《最美荷花》图。
2、要求:充分发挥想象,用学过的基本形和熟悉的色彩来表现并注意荷花和荷叶要有大小变化和前后遮挡关系。(强调构图的重要性)
3、学生作画,教师指导。(既要照顾到绘画能力弱的学生,又鼓励绘画能力强的学生大胆的创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六、作业展评:
1、自评
2、小组互评
3、总评展示优秀作品(构图是否饱满、形状大小是否恰当、前后遮挡等)
七、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把荷塘妆扮得真美,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善于发现,勇于创新,把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妆扮得更好。
课后作业
巧手创作立体荷花
教学板书:
《荷花美》
赞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代吴柄的《出水芙蓉》
明代徐渭的《墨荷》
近现代吴昌硕、齐白石
结构:荷叶、荷梗(茎)、花瓣、藕、花蕾、莲蓬、根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大胆地作了一些探索,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同时还得到一些前辈的大力协助,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教学过程感受较深的几点分析如下:
1、激发兴趣,引起主动。
⑴、激趣导入,激发探究的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导入时,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丰富学生的学习的体,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我挖掘教材内容呈现形式,追求刺激的新异与变化。如:在本课导入时,我用视频引入新课,学生的探究的欲望一下子被激起来了,兴趣盎然,以积极的情绪状态进入学习活动中。
⑵、丰富的活动吸引学生的参与。
积极的情感体验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三年级学生是特殊群体,他们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事物的兴趣,同时孩子的兴趣又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非常容易转移。在教学中小组合作、贴近生活、集体展示评价、及时鼓励等这些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下乐于自愿进入到学习场景中来。创设出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动中玩,乐中学,达到自由交流,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2、创设情境,自主体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合作交流,体验探究乐趣。”体验是借助感官活动,建构新知,发展学生的思维。并且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互相启发来共同解决问题,学生从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他人交流,分享同伴的成功,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从而获得新知体验。使学习个体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认知与情感的整体参与。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深刻的、充实的、探究的经历和体验,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可中提供更多的活动及表现发展的机会,激发其内在的发展潜力,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感觉、去体验、去发现、去想象,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疑难的质问乃至知识结构的构建和探索的过程;在课上所以的板书我都事先做好布贴,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节约时间,最大化利用时间来完成课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独到见解,满足学生求愉悦、求发展、求自信、求交流、求自尊的心理需求,使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师生共同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从过去的一个简单的知识拷贝过程到,到通过深化学习过程,使学生从体验中获得知识,体验获得知识的乐趣,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与过程。
3、学科融合,和谐发展。
追求学科融合,促使学生和谐发展是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是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推出了旨在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呈现出的共同趋势是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时代要求人与其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和谐共生,时代要求学科文化向生活世界回归并与“大众文化”融合,时代要求人格整体和谐发展。
作为教师我明确了课程标准也只是参考和指导性的文件,教师不再是教教材的工具,如果麻木地从课本上照搬来上课的话,课堂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教师应该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用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于是我大胆拓展教材,进行跨学科学习,淡化学科本位。
创新是历史与时代共同赋予素质教育的理念,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与开发便成为其发展重点。创新素质是一种积极开拓的素质,是潜在能力的迸发,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解放学生的头脑及各种器官,解放他们的精神枷锁,使他们真真正正地做课堂的主人,享受自由选择、自由求索、自主发展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