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贺兰县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宁夏银川贺兰县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7-10 10:47:32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少量氯水滴入Nal的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2I+
贺兰高中2020-2021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卷
键的下列叙述
确的是(
化学试卷
A.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
分值:100分;考试
分钟;命题
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
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
子一定含有共价键
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
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非极性键
第I卷(选择题50分
8.下列关于化学与职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24S-3
水质检验员在自来水
会对水
Cl、微生物、有机物等进行检测和分析
单选题((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B.化学科研工作者可从事特定功能新分子合成、节能环保物质转
勺研发等
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C.科技考古研究人员是靠文献记载、年历学和各种有纪年文字的遗物来断定文物的绝对年
C.稀硫酸
测试工程师可通过化学检测仪或化学检测方法测岀不锈钢中的某些组成元素及其含量来确定不锈钢的等级
3C.=6NHC
还原剂是(
列说法不正确
3.下列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褪色的气体是(
为同位素
C.金刚石、石墨和富勒烯(C6o)互为同素异形体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异构体
作游泳池的消毒剂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纯硅可用来生产光导纤维
溴水鉴别乙醇和乙酸
医疗上常
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作消
酸钾溶液反
不锈钢可用
常见的医疗器材和厨房
的酯化反应是加成反应
列表示正确的是(
分子中有OH基团,所
溶于水后溶液显碱
S2的
图:(
乙醇的
列装置或操作进行实验,不能达
浓HSO
光照
H:
N:
H
C1
四氯化碳的球棍模
NaOH
CH4和Cl2
浓溶液
饱和
式书写正确的是(
NaCl
溶液
氯酸钾的电离方程式:KCIO
用稀硝酸与Cu反应

验证甲烷和氯气
氯化铁与铜反应的离子方
C.进行喷
应制备CuS
发生反应
C.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
方程
第1页共8页
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的是(
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醇
Sio
ec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用淀粉和纤维素
水解生成葡萄糖
3.部分卤族元素的
质A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如图所
能表示(
化反应可以获得高级脂肪酸盐利
C.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
气化和干馏均属于物理变
核电荷数
期元
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原子半径
氢化物的稳定性
4.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Z
温常压
常压下,48gO3含有的氧原子数

数为
应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
4g金属镁变为镁

数为
D.X元素的最高价是+5
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PbC
极材料分别是PbO2和

能增
反应速率的是(
质为H2SO4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
加入蒸馏
池工作过程
SO4溶液浓度降
ClO3分解制取
加少量MnO
解质溶液中H向正极移动
C
燃烧生成MgO,用镁粉代替镁条
C.每当有2mol电子通过电路时,负极材料增重96g
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C
适当升高温度
极发生反应为:PbC
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
发生反
不能表明反应已达
关于溶液中某些常见离子检验的说法正确的」
平衡状态的是(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一定含C

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一定含SO4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生成nD
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
K+,不
用一种试剂就可以崟别乙醇、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这种试剂是(
OH溶液
CO3溶
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定含
新制的CuOH)2悬浊液
烷、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在抗击新冠肺炎中起
叙述错误的是(
A.甲烷、乙烯是同分异构
医用消毒剂使用的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钾溶液来区别甲烷和乙烯
免洗洗手液的有效成分活性银离子能使蛋白质变
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
传播新冠病毒的气溶胶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
第3页共8页参考答案
1.B
【详解】
A.酒精溶于水不导电,不属于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
B.NaCl溶于水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B符合题意;
C.稀硫酸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
D.Cu是金属单质,不属于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B。
2.A
【详解】
在反应中,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氯气是氧化剂,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氨气是还原剂,故A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A。
3.A
【详解】
A.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氯气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A符合题意;
B.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褪色,故B不符和题意;
C.的水溶液是盐酸,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褪色,故C不符和题意;
D.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但不褪色,故D不符和题意;
本题答案A。
4.B
【详解】
A.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游泳池的消毒剂,故A正确;
B.高纯二氧化硅可用来生产光导纤维,故B错误;
C.乙醇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所以医疗上常用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作消毒剂,故C正确;
D.不锈钢属于合金,可用于制造常见的医疗器材和厨房用具,故D正确;
故答案:B。
5.A
【详解】
A.S2-是硫原子得到了2个电子,则S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故A正确;
B.C2H6O是乙醇的分子式,不是结构式,乙醇的结构式是,故B错误;
C.NH4Cl的电子式:,故C错误;
D.四氯化碳的球棍模型,题目中给的是空间填充模型,故D错误;
本题答案A。
6.D
【详解】
A.氯酸钾是离子化合物,其电离方程式:
,故A错误;
B.氯化铁具有强氧化性,能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其离子方程式:
,故B错误;
C.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钠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在和硫酸铜反氢氧化铜和氯化钠,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式为:
,故C错误;
D.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I-,所以少量氯水滴入NaI的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答案:D。
7.D
【详解】
分析: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一定不含离子键,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所以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A选项错误;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OH,Na2O2,B
选项错误;稀有气体是单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不含化学键,C选项错误;在Na2O2中,Na+离子与O22-形成离子键,O22-中氧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所以在Na2O2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非极性键,D选项正确;正确选项D。
8.C
【详解】
A.自来水厂水质检验员的工作是在自来水出厂前,利用化学分析仪器对水中的、Cl-、微生物、有机物等进行检测和分析,只有达到标准才可以让自来水出厂,故A不符合题意;
B.特定功能新分子合成、节能环保物质转化工艺的研发都属于化学前沿科学,化学科研工作者可从事特定功能新分子合成、节能环保物质转化工艺的研发等,故B不符合题意;
C.科技考古研究人员是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推算文物的绝对年代。放射性同位素被考古学家称为“碳钟”,它可以用来断定文物的绝对年代,故C符合题意;
D.不锈钢中的某些组成元素及其含量不同导致不锈钢的性质出现差异,测试工程师可通过化学检测仪或化学检测方法测出不锈钢中的某些组成元素及其含量来确定不锈钢的等级,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9.A
【详解】
A.中质子数为1,质量数为2,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1=1,故A符合题意;
B.12C和14C对应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故B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石墨和富勒烯均为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不符合题意;
D.CH3CH2OH和CH3OCH3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
不同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如、;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如、;也可能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如、。
10.B
【详解】
A.乙醇、乙酸均不能与溴水反应,且都能和溴水互溶,无法鉴别,A错误;
B.乙醇中含有羟基,羟基所连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可以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B正确;
C.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C错误;
D.乙醇为非电解质,水溶液显中性,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1.B
【详解】
A.稀硝酸可以和Cu反应生成NO,且即便生成了NO2,NO2也会与水反应生成NO,NO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A能达到实验目的;
B.浓H2SO4与铜反应时需要加热,题目中缺少加热装置,故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二氧化硫易溶于水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使圆底烧瓶中的压强减小,所以可以进行喷泉实验,故C能达到实验目的;
D.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小,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试管壁上有油状液滴附着,故D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B。
12.C
【详解】
A.可以通过化合反应而得到,选项A正确;
B.可以通过化合反应而得到,选项B正确;
C.不能与反应生成,不能通过化合反应而得到,选项C错误;
D.可以通过化合反应而得到,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3.B
【详解】
A项、卤素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A错误;
B项、卤素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故B正确;
C项、卤素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大,电子层数增多,故C错误;
D项、卤素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大,单质分子的密度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卤素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单质的颜色加深、熔沸点升高、密度增大。
14.B
【详解】

15.D
【详解】
A.铅蓄电池工作时,硫酸参加反应生成硫酸铅的同时还生成水,导致硫酸浓度降低,故A正确;
B.原电池放电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电解质溶液中H+向正极移动,故B正确;
C.在铅蓄电池中,负极上金属Pb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Pb+-2e-=PbSO4,每当有2mol电子通过电路时,负极材料增重96g,故C正确;
D.在铅蓄电池的正极上,Pb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PbO2+4H+++2e-=PbSO4+2H2O,故D错误;
答案选D。
16.D
【详解】
A.能使银离子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有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所以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故A错误;
B.亚硫酸根、碳酸根、硫酸根和钡离子反应都能生成白色沉淀,所以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原溶液不一定含,故B错误;
C.进行焰色试验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目的是滤去黄色光的干扰,证明有K元素,不一定是,但不能说明没有Na元素,故C错误;
D.溶液用来检验,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含有,故D正确;
答案选D。
17.B
【详解】
A、甲烷和乙烯的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不选A;
B、甲烷不使高锰酸钾褪色,乙烯能,所以能区别甲烷和乙烯,故选B;
C、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是取代反应,故不选C;
D、乙烯和水的反应是加成反应,故不选D。
答案选B。
18.D
【详解】
A.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故A正确;
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油脂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故B正确;
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鸡蛋清会发生变性,故C正确;
D.煤的液化、气化和干馏均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选D。
19.D
【分析】
从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来看,Z是第三周期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一半,可知Z是Si元素,则W是S元素,Q是Cl元素,Y是O元素,X是N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根据X、Y、Z三种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来看,它们的原子半径大小是Z>X>Y,故A错误;
B.经分析W是S元素,其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VIA族,故B错误;
C.W是S元素,Q是Cl元素,HClO的酸性就比H2SO4弱,故C错误;
D.经分析X是N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是5,则其最高价是+5,故D正确;
本题答案为D。
20.A
【详解】
A.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加入蒸馏水,导致硫酸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而不是速率加快,A符合题意;
B.MnO2是反应的催化剂,
KClO3分解制取O2时,添加少量MnO2,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大大加快,B不符合题意;
C.Mg在O2中燃烧生成MgO,若用镁粉代替镁条,由于Mg与O2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大大加快,C不符合题意;
D.在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时,适当升高温度,物质的内能增加,微粒之间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
21.A
【详解】
A.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压强保持恒定,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故A选;
B.各组分的浓度不变是平衡的重要特征,故B不选;
C.B为固体,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质量发生变化,容器体积不变,则密度在反应过程中发生改变,密度不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故C不选;
D.根据方程式,只要反应发生就存在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D,同时消耗2nmol
A,若同时生成2nmolA则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一定达平衡状态,故D不选;
故选:A。
22.D
【详解】
A.氢氧化钠与乙醇、葡萄糖溶液不反应,与乙酸反应无明显现象,所以不能鉴别,故A错误;
B.葡萄糖溶液、乙醇与碳酸钠溶液均不反应,不分层,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B错误;
C.
石蕊只能检验乙酸溶液,乙酸使石蕊变红,故C错误;
D.乙醇和Cu(OH)2不反应,乙酸与Cu(OH)2发生中和反应而使Cu(OH)2溶解,葡萄糖含有醛基,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加热时生成红色沉淀,能用新制Cu(OH)2悬浊液鉴别,故D正确。
故选D。
23.A
【详解】
A.乙醇(酒精)作为消毒剂使用时,常用浓度是75%,低于75%,达不到杀菌目的,高于75%,又会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迅速凝固而妨碍酒精向内渗透,也会影响杀菌效果,故A错误;
B.免洗洗手液的有效成分活性银离子属于重金属盐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故B正确;
C.根据胶体的特征,传播新冠病毒的气溶胶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nm~100nm之间,故C正确;
D.聚丙烯(PP)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正确;
故选A。
24.A
【分析】
以NH4Cl制取NH3和HCl,由图中箭头NH4Cl和MgO生成NH3和MgCl2,MgCl2水溶液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高温下煅烧会发生水解,。
【详解】
A.
反应①氮元素由化合态转为化合态,不是氮的固定,故A错误;
B.
根据图像可得可循环使用,故B正确;
C.
高温下煅烧会发生水解,化学方程式为,故C正确;
D.
根据图像NH3和HCl箭头指向可得出:图示转化可实现用获得和,故D正确;
故选A。
25.D
【详解】
A.平衡时生成的C的物质的量为0.2mol?L-1×2L=0.4mol,根据方程式可知0.4mol:0.8mol=x:2,解得x=1,A正确;
B.2min内Δn(C)=0.4mol,根据方程式可知Δn(B)=Δn(C)=0.4mol,所以B的转化率为×100%=40%,B正确;
C.2min内Δn(C)=0.4mol,根据方程式可知Δn(A)=3Δn(C)=1.2mol,容器体积为2L,所以v(A)==0.3
mol·(L·min)-1,C正确;
D.容器的容积不变,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为定值,始终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26.
CH3CHO
吸收蒸馏出来的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乙酸乙酯的析出
【详解】
(1)氨气分子中含有3个N-H键,电子式是;
(2)乙醛分子中含有醛基,结构简式CH3CHO;
(3)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在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蒸馏出来的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乙酸乙酯的析出。
27.碳碳双键
加成反应
ABD
【分析】
A是C2H4,B是C2H4和水反应的产物,则B是乙醇CH3CH2OH,E是CH3CH2COOCH2CH3,结合反应条件,可知D是CH3CH2COOH,
C是以C2H4制备的塑料,则C是聚乙烯,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A是C2H4,其结构中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C是聚乙烯,其结构简式是。
(2)A→B的反应是乙烯和水生成乙醇的反应,此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3)
B+D→E的反应是CH3CH2OH和CH3CH2COOH的酯化反应,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H2OH+CH3CH2COOH
CH3CH2COOCH2CH3+H2O。
(4)
A.A是乙烯,乙烯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正确;
B.B是乙醇,乙醇能和钠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故B正确;
C.
A是乙烯C2H4,B是乙醇C2H6O,C2H6O可改写成C2H4·H2O,则等物质的量的A和B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故C错误;
D.B、D、E分别是乙醇、丙酸,丙酸乙酯,分别加入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出现的现象分别是互溶、气泡、分层三种现象,故D正确;
本题答案ABD。
28.分液漏斗
圆底烧瓶
氯水褪色
SO2+Cl2+2H2O=4H+++2Cl-
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还原性
无色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
SO2+2H2S=3S↓+2H2O
品红溶液褪色后,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
吸收多余SO2,防止污染大气。
【分析】
在装置A中浓硫酸与Na2SO3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SO2,SO2具有还原性,可以使B中的氯水、C中的酸性KMnO4褪色;SO2具有弱的氧化性,可以与H2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难溶于水的S,使溶液变浑浊;SO2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但产生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加热后溶液会恢复红色;SO2是有害气体,在排放前可根据其与碱反应的性质,用NaOH溶液进行吸收,安装一个倒扣的漏斗能够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
【详解】
(1)根据装置图可知:装置A中盛放浓硫酸和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分别是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2)A中产生的SO2通入氯水后发生反应:SO2+Cl2+2H2O=4H+++2Cl-,反应消耗黄绿色的气体Cl2,产生的硫酸、盐酸均无色,因此看到氯水褪色;
(3)SO2具有还原性,KMnO4溶液具有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无色物质,因此看到装置C中的现象是: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这体系了SO2的还原性;
(4)SO2具有氧化性,在溶液中与H2S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由于产生的S是不溶于水的淡黄色固体,因此看到的现象是无色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浑浊;
(5)装置E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实验现象为:品红溶液褪色后,加热该无色溶液,溶液恢复为红色;
(6)SO2是有毒气体,在排放前要进行尾气处理。由于SO2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可以用NaOH溶液进行吸收。安装一个倒扣漏斗,既可以使气体被充分吸收,同时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
29.H2SO4
Fe+2Fe3+=3Fe2+
Al3++3OH-=Al(OH)3↓
提高产品产率或者增加原料(铁)利用率
先无色,后变红色
2Fe2++Cl2=2Fe3++2Cl-
1:1
【分析】
烧渣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铝、二氧化硅,根据所得产品,加入的试剂a为稀硫酸,此时二氧化硅不反应,氧化铝和氧化铁分别反应生成硫酸铝和硫酸铁,加入试剂b还原,则试剂b为铁粉,过滤后得到硫酸亚铁和硫酸铝、硫酸的混合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pH除去硫酸铝得到硫酸亚铁和硫酸钠的混合液,经过处理得到硫酸亚铁粗产品。
【详解】
(1)试剂a为稀硫酸,其化学式为H2SO4,故填H2SO4;
(2)试剂b为铁粉,主要用于还原铁离子,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
(3)调pH的步骤中,除了中和反应外,另一反应为沉淀铝离子的反应,其反应为Al3++3OH-=Al(OH)3↓,故填Al3++3OH-=Al(OH)3↓;
(4)过滤除去氢氧化铝后,其颗粒会附带少量含硫酸亚铁的溶液,为了减少产品损失,提高产品产率,需对其进行洗涤,故填提高产品产率;
(5)根据题意,若加入硫氰化钾无现象,再加入氯水后颜色变红,则说明溶液中含亚铁离子,不含铁离子,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故填先无色,后变红色、2Fe2++Cl2=2Fe3++2Cl-;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