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练习题
(30 分 30 分钟)
一、阅读《李生论善学》(节选)一文,完成后面小题。(10 分)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①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 悉能志②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③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④走。
12176758042902235707805814居五日,李生故⑤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冀⑥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⑦ 自厌⑧,盍⑨改之乎?不然,迨⑩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⑾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⑿ 。”
4867655112649[注]①或:有人。 ②志:记,记住。 ③但:只。 ④还: 同“旋”,转身。 ⑤故:特意。 ⑥冀:希望。 ⑦逾:超过。 ⑧厌:满足。 ⑨盍(hé):何不,为什么不。 ⑩迨
(dài):等到。 ⑾谢:道歉。 ⑿铭之坐右:把它当作座右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6673595111759① 王 生 不 说 ( ) ② 吾 悉 能 志之 ( )
③ 王 生 益 愠 ( ) ④ 善 学 者 不 耻 下问 (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夫 善 学 者 不 耻 下 问
翻译下列句子。(2 分) 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这篇短文中,李生认为“善学者”应具备哪些特点(用原文词句回答)? (2 分)
二、阅读课内两则短文,完成后面问题。(10 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 分)
(1)太丘舍去(
)
(2)去后乃至(
)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下 列 加 点 字 的 用 法 意 义 相 同 的 一 项 是 ( 2 分) ( )
A.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人不知而不愠B.友人惭,下车引之学而时习之
C.可以为师矣幸甚至哉,歌以咏志。D.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诗文名句默写。(10 分)
①学而时习之, ?
2284476456437② 春 天 像 健 壮 的 青年, , 。
③ ,思而不学则殆。
3617976111379④ ,则不复也。
⑤明月别枝惊鹊, 。
⑥晴空一鹤排云上, 。
⑦ ,可以为师矣。
⑧最是一年春好处, 。
⑨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