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二物理必修第三册培优同步专题训练(人教版2019)
9.1 电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科技馆里,一位少女站在绝缘平台上,当她用手触摸一个金属球时,会看到她的头发慢慢竖起,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头发竖起是因为她身上带了静电
B.她只有带正电荷时,头发才会竖起
C.她的头发慢慢竖起是因为电荷慢慢传到她的头发上
D.头发的带电方式属于感应起电
2.如图所示,将带正电的球false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导体上电荷的移动情况是( )
A.枕形导体中的正电荷向false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
B.枕形导体中电子向false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
C.枕形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false端和false端移动
D.枕形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false端和false端移动
3.如图所示,false是一个绝缘金属导体,把一个带正电的绝缘金属球false移近false,由于静电感应,false端出现的感应电荷量大小为false端为false,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导体false上,false
B.导体false上,false
C.用手接触一下false的false端,拿走false后false带正电
D.用手接触一下false的false端,拿走false后false带正电
4.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图中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B.C.D.
5.有甲、乙、丙三个小球,将它们两两靠近,它们都相互吸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小球都带电
B.只有一个小球带电
C.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
D.有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
6.如图所示,左边是一个原先不带电的导体,右边C是后来靠近导体的带正电金属球,若用绝缘工具沿图示某条虚线将导体切开,把导体分为A、B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的数值分别为false,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沿虚线false切开,A带负电,false带正电,且false
B.只有沿虚线false切开,才会A带正电,false带负电,且false
C.沿虚线false切开,A带正电,false带负电,且false
D.沿任一虚线切开,均有false
7.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是带电荷量最小的带电粒子
B.在某些问题中元电荷可以看做点电荷
C.元电荷就是质子
D.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
8.静电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我国早在西汉末年已有对静电现象的记载,《春秋讳·考异邮》中有“玳瑁吸衣若”之说。下列现象中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
A.白炽灯通电发光
B.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球附近,两者相互吸引
C.航海中的指南针指示南北
D.给平行地放在磁针上方的导线通电时,磁针发生偏转
9.在秋冬的干燥天气里,当你在黑暗中脱下含腈纶材料的衣服时,会看到“闪光”,同时听到“咝咝”的声音,对于这一现象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感应起电现象 B.接触起电现象
C.摩擦起电现象 D.电荷中和现象
10.如图所示,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false,false的表面镀有铝膜,在false的近旁有一金属球false,开始时false都不带电,现使false带电,则
A.false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B.false立即把false排斥开
C.false将吸引false,吸住后不放开
D.false先吸引false,接触后又把false排斥开
11.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的.u夸克带的电荷量为e,d夸克带的电荷量为e,e为元电荷,下列论断中可能正确的是( )
A.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B.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C.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
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
12.如图所示,不带电的导体B在靠近带正电的导体A后,P端及Q端分别感应出负电荷和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用导线将Q端接地,然后断开,再取走A,则导体B将带负电
B.若用导线将Q端接地,然后断开,再取走A,则导体B将带正电
C.若用导线将Q端接地,然后断开,再取走A,则导体B将不带电
D.若用导线将P端接地,然后断开,再取走A,则导体B将带正电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有两项或以上符合题意。
13.半径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B带有相等的电荷量,相隔一定的距离,今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先后与A、B接触后移开.这时,A、B两球的电荷量之比为( )
A.2:3 B.3:2 C.2:1 D.1:2
14.用金属箔做成一个不带电的圆环,放在干燥的绝缘桌面上。小明同学用绝缘材料做的笔套与头发摩擦后,将笔套自上向下慢慢靠近圆环,当距离约为false时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如图所示。对上述现象的判断与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笔套与头发的接触使笔套带电
B.笔套靠近圆环时,圆环上、下部感应出异号电荷
C.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的过程中,圆环所受吸引力大于圆环的重力
D.笔套碰到圆环后,笔套所带的电荷立刻被全部中和
15.用棉布分别与聚丙烯塑料板和聚乙烯塑料板摩擦的实验结果如图,由此对摩擦起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摩擦时,表面粗糙的易失去电子
B.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一定同时带上种类以及数不同的电荷
C.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带上电荷的种类不同但数量相等
D.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物体摩擦,该物体的带电种类可能不同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解答过程必修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解题过程。
16.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安装在绝缘支架上的金属体,其中C球带正电,A、B两个完全相同的枕形导体不带电。试问:
(1)如何使A、B都带等量正电?
(2)如何使A、B都带等量负电?
(3)如何使A带负电B带等量的正电?
17.在比较干燥的环境中,将一段塑料绳分成许多细条用一只手提起这些塑料细条,另一只手快速重复捊塑料细条,看能否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并解释原因。
18.如图所示,在桌上间隔一定距离放两本书,将一块洁净的玻璃板放置于两书之上,使玻璃板离开桌面2~3cm。用宽0.5cm的纸条剪出各种姿态的人形小纸片,放在玻璃板下面,然后用一块硬泡沫塑料在玻璃上摩擦,可见小纸人翩翩起舞。
(1)小纸人为什么会翩翩起舞?
(2)如果实验前把“舞区”烤一烤,实验效果会更好。这是为什么?
19.某同学在探究静电感应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将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球都不带电。若使B带电,该同学会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20.现有三个相同的金属球,其中两个带正电,电荷量为q,一个不带电。请设计使其中某一金属球带电荷量为falseq的方案,并说明设计思路。
21.如图,将带正电荷false的导体球false靠近不带电的导体。若沿虚线1将导体分成false、false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分别为false、false;若沿虚线2将导体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分别为false和false。
(1)请分别说出以上四个部分电荷量的正负,并简述理由。
(2)请列出以上四个部分电荷量(绝对值)之间存在的一些等量关系,并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
1.A
【解析】A.头发竖起是因为她身上带了同种电荷的静电,头发相互排斥,故A正确;
B.只要带同种电荷,她的头发都可以竖起,故B错误;
C.电荷分布在头发上是瞬间完成的,慢慢竖起是因为头发受力后需要个运动过程,故C错误;
D.头发的带电方式属于接触起电,故D错误。
故选A。
2.B
【解析】金属导体中可自由移动的是电子,正电荷不能移动,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可知电子向A端移动,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B
【解析】AB.由于导体Q不带电,金属球false移近false,由于感应起电,使A端带负电荷,B端带正电荷,而感应起电只是电荷的分离,并没有产生新的电荷,因此有
false
A错误,B正确;
CD.由于false带正电荷,所以false上的false端带负电荷,是由于false的吸引;而在false端出现正电荷,受false的排斥,不管用手接触false的哪一处,都是大地上的负电荷移动到false上,使false带负电,CD错误。
故选B。
4.B
【解析】静电感应特点:近端感应出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出同种电荷,符合这一特点的只有B选项。
故选B。
5.D
【解析】若两小球相互吸引,则两小球带异种电荷,或者一小球带电,一小球不带电.由题中图示情况知,三球中有一球带正电,一球带负电,一球不带电,选D.
6.D
【解析】导体原来不带电,在金属球C的电荷的作用下,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向false部分移动,使false部分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A部分少了电子,而带正电。A部分转移的电子数目和false部分多余的电子数目是相同的,因此无论沿哪一条虚线切开,两部分的电荷量总是相等的。
故选D。
7.D
【解析】元电荷,也称基本电荷,是电荷量的单位,用符号e表示,不是指某电荷,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等于元电荷,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B
【解析】A.白炽灯通电发光是电流产生热,然后灯丝发光的现象,不是静电现象,A错误;
B.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附近,两者相互吸引属于静电感应现象,是静电现象,B正确;
C.航海中的指南针指示南北是由于磁现象,不属于静电现象,C错误;
D.给平行地放在磁针上方的导线通电时,磁针发生偏转是由于电流的磁效应产生的,不属于静电现象。D错误。
故选B。
9.C
【解析】在干燥的天气中脱下含腈纶材料的衣服时,外衣与里面的衣服摩擦,使它们带有异种电荷,属于摩擦起电,电荷放电,发出“咝咝”的声音。故选C。
10.D
【解析】带电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故b会将a球吸引过来,a与b接触后,带同种电荷而分开;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1.B
【解析】根据质子和中子所带的电荷量,经验证:
质子带的电荷量为2×e+(e)=e
中子带的电荷量为e+2×(e)=0.故B项正确.
12.A
【解析】如图枕型导体在带正电的小球附近时,枕型导体上的自由电子会向金属棒的左边运动,金属棒的左端因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右端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而用导线接地,接导体的任何部位,右端的正电荷被中和,因此导体将带负电;故A正确,BCD错误;
13.AC
【解析】若A、B两球带等量的同种电荷,电荷量都为Q,则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先后与A、B两球接触后移开,A、B两球所带的电荷量大小分别为false、false,则接触后A、B两球的电荷量之比为2:3;若A、B两球带等量的异种电荷,电荷量大小都为Q,则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先后与A、B两球接触后移开,A、B两球所带的电荷量大小分别为false、false,则接触后A、B两球的电荷量之比为2:1
A.2:3,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
B.3:2,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2:1,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1:2,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14.BC
【解析】A.笔套与头发的摩擦使笔套带电,故A错误;
B.带电的笔套靠近圆环时,圆环上、下部感应出异号电荷,故B正确;
C.当距离约为false时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是因为圆环所受吸引力大于圆环的重力,故C正确;
D.笔套碰到圆环后,笔套所带的电荷没有被中和,笔套还带电,故D错误。
故选BC。
15.CD
【解析】A.题目没有提到物体的粗糙程度,所以不能判断出表面粗糙的物体易失去电子,故A错误;
BC.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总电荷量保持不变,所以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一定同时带上种类不同但数量相同的电荷,故B错误,C正确;
D.用棉布分别与聚丙烯塑料板和聚乙烯塑料板摩擦,棉布分别带负电与带正电,说明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的物体摩擦时,该物体的带电种类可能不同,故D正确.
16.(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
【解析】(1)使A、B都带等量正电有两种方法:?①将C先与A(或B)接触,然后移走C,将AB接触后再分开,则AB将都带等量正电;②把AB紧密靠拢,让C靠近B,则在B端感应出负电荷,A端感应出等量正电荷,把A与B分开后再用手摸一下B,则B所带的负电荷就被中和,再把A与B接触后再分开,A和B就带等量正电荷。
(2)使A、B都带等量负电有两种方法:?①把AB紧密靠拢,让C靠近B,则在B端感应出负电荷,A端感应出等量正电荷,再用手摸一下A或B,则A所带的正电荷就被中和,而B端的负电荷不变,移去C以后再把A与B分开,则A和B就带等量负电荷;②A、B导体彼此接触,将带正电的C移近B,则由静电感应可知,B端会感应出负电,则A端出现正电荷;将AB分开后将C移走,A带正电,B带负电,然后将A接地,从大地上来的负电荷将中和A带的正电荷,再断开A的接地,将A与B接触后分开,则AB将都带等量负电。
(3)让A与B接触,将导体C靠近A端,则由静电感应可知,A端会感应出负电,则B端出现正电荷,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则A端带负电,B端带等量的正电,然后将AB分开,则A带负电B带等量的正电。
17.能,摩擦起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解析】能观察到该现象,因为手反复捊塑料细条的过程中,摩擦起电,塑料条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能观察到这种现象。
18.(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1)小纸人会在玻璃板下被吸住,又被弹下去而跳跃起舞,这是因为泡沫与玻璃摩擦,使玻璃带电吸引纸人,小纸人被吸到玻璃上后也带上了与玻璃相同的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小纸人翩翩起舞。
(2)用火烤会使玻璃板更加干燥,更容易发生静电现象,实验现象更明显。
19.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见解析
【解析】带电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则b球会将a球吸引过来,a与b接触后,a球与b球带上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分开。
20.见解析
【解析】让一个带电荷量q的金属球与不带电的金属球接触后再分开,则二者带电荷量均为false,让其中之一与另一个带电荷量q的金属球接触后再分开,则二者带电荷量均为false。
21.(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1)根据静电感应现象可知,导体近端感应负电荷,远端感应正电荷,即QA和false 带正电,QB和false 带负电。
(2)导体原来不带电,只是在C的电荷的作用下,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向B部分移动,使B部分多带了电子而带负电;A部分少了电子而带正电。根据电荷守恒可知,A部分转移的电子数目和B部分多余的电子数目是相同的,因此无论从哪一条虚线切开,两部分的电荷量总是相等的,即
QA=QB,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