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10 16:1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能够通过运算顺序进行对混合运算进行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提高学习兴趣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
教学重难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购物情境,自主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P30主题图)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来到商店,想买一些学习用品。你们仔细观察,商店里都有哪些学习用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结合你的购物经验,你能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吗?
二、探讨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课件出示:小军说:“买3本笔记本和一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吗?”
2.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绝大部分学生会进行分步列式,也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的情况。此时先让分步列式的同学汇报,教师相应板书:
先算3本笔记本多少钱?
5×3=15(元)再算一共多少钱?
15+20=35(元)
3.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先要算出什么?能不能把刚才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呢?
给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的时间和空间,允许讨论和交流,然后板书:5×3+20
4.像这样的算式,它是由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的一道两步算式,我们叫它综合算式。在这个综合算式里,5×3的积表示什么?20又表示什么?在计算时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这个得数表示什么意思?
指出: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这一步可以这样写:在第二行先写上等号(为便于第二行的算式与第一行的算式对齐,第二行的等号要写在算式稍左的位置),再写上第一步的得数,还没计算的一步要照抄下来。板书介绍
5.提问:如果我们把综合算式列成这样:20+5×3,可以吗?
明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就是把一个书包和3本笔记本的总价合起来,所以符合题意,是可以的。
在这个综合算式里,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为什么也要先算5×3?
让学生自己仿照上面的书写格式进行脱式计算,教师巡视,捕捉错误资源。
6.比较5×3+20和20+5×3
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里,无论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通常叫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进行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三、探讨含有乘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谈话:同学们真爱动脑筋,帮助小军解决了问题,小军谢谢你们。(同时课件出示:小晴说:我也想请你们帮忙,我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谁能帮我计算出“应找回多少元”呢?)
谁先说说准备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再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你们是怎样列出综合算式的?为什么?
谈话:这道题含有哪些运算?与前面的综合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计算?现在你能用脱式进行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捕捉错误资源。
3.小结: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混合运算中,我们注意些什么?
4、总结比较两个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的规律。
四、应用巩固,提高能力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在课本上写出计算的过程。
2、辨析“想想做做”第2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比较每组中两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学生进行脱式计算。投影展示答案,共同订正。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谁来总结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