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鲁教版》三年级上》第二单元》5 灰雀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鲁教版》三年级上》第二单元》5 灰雀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6-18 17:3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读题,质疑:
  从题目你想到了什么?(灰雀什么样?它在哪儿?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以“灰雀”为题……)
  2.打开书,听老师范读课文,看看我们提出的哪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郊”:左边的“交”是表音部分,末笔捺改点。
  “散”:可进行多音字组词练习。s3n s4n。
  “脯”:可进行多音字组词练习。p* f(。
  “蹦”:左面“足”的第六笔撇改竖,第七笔捺改提。
  “惹”:上面是“若”,不是“苦”。
  “仰”:右面不是“印”,比“印”少一笔。
  “渣”:右上的“木”,中竖不带钩。
  “定”:最后一笔是平捺。
  “或”:偏旁是“戈”字部;第五笔是“提”,不要写成“横”;倒数第二笔是“撇”不要忘写;最后一笔是点。
  “但”:右面的“旦”是表音部分。
  “肯”:下面第一笔是竖,不是撇。
  郊( )  脯( )  蹦( )  若( )
  校( )  哺( )  崩( )  惹( )
  仰( )  渣( )  但( )
  迎( )  查( )  担( )
  理解词义:
  郊外:城市外面。
  散步:随便走走。
  欢蹦乱跳:欢快而随意地蹦跳。
  惹人喜爱:惹,引起,引起人的喜爱。
  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说话。
  可惜:值得惋惜。
  肯定:本课是确定的意思。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指好的思想行为)。
  坚定:稳定坚强;不动摇。或态度坚决、果断。
  2.练习朗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时爱护灰雀更爱孩子的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理清课文层次
  1.默读课文,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用“( )”画出来。
  2.我们把课文按照不同时间划分为三个部分。
  过渡语:我们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
  二、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灰雀可爱的词语,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列宁喜欢灰雀?边读边画批。
  2.汇报自学情况:
  (1)三只灰雀十分可爱;从“粉红”、“深红”、“欢蹦乱跳”等词看出。
  (2)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小灰雀;从“每次”、“都要”、“仰望”、“经常”等词语中看出。
  3.填空,读一读,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投影)
  课后思考 练习4
  过渡语:这么可爱的三只灰雀,会发生什么意外呢?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从“一天”到“男孩坚定地说”。)
  1.请两名同学分角色读列宁与小男孩的四组对话,其他同学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列宁,在说话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你想通过哪些词、句来体现这种心情?
  (1)同桌说一说,然后汇报:
  (一天,我(列宁)突然发现平日关心、照顾的三只灰雀少了一只,心里别提多着急了。)
  (我是从“找遍”、“问”、“自言自语”中体现出来的。)
  (2)练习读出列宁说话中的语气。
  (第一句表现出急切的心情;第二句表现出担心;第三句表现出惋惜;第四句表现出满怀希望。)
  (3)小结:列宁这些思想感情的变化,充分说明了他对灰雀的喜爱。
  2.假如你就是这个小男孩,你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你想通过哪些词句来体现?
  (1)同桌交流,然后自由汇报。
  (我(小男孩)突然听列宁这么一问,十分惊慌,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于是,张口就说:“不知道。”说完怕列宁不信,紧接着又强调一遍:“我不知道。”)
(当听到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色严寒,它怕冷。”看到列宁如此地怜惜、关爱这只美丽可爱的灰雀,“我”真想告诉他灰雀没有死,它被“我”捉回家了,因为“我”太喜欢它了。可是,话刚要出口,又被“我”吞回肚里,因为,“我”怕列宁知道此事后,会严厉地批评“我”。)
  (可是,“我”又听到列宁自言自语地话,知道他那么喜爱这只小灰雀,又为它的失踪而那么惋惜、伤心时,“我”再也不能不说实话了,于是,“我”婉转地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在列宁的追问下,“我”更加坚定了说出实话的决心。)
  (2)小结:由小男孩开始惊慌地说:“不知道。”到坚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这一矛盾的心理变化看出小男孩是个知错就改的孩子。
  3.分角色练习对话,思考:列宁是怎样一步一步使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1)请同学们质疑、解疑。
  A.列宁为什么问这个小男孩而不去问别人。
  (列宁善于观察,他过去肯定见过这个小男孩,从他的表现分析灰雀的失踪肯定和这个男孩有关系,所以就故意去问他。)
  B.听了男孩的回答,列宁会怎么想?
  (孩子在回答列宁的问话时,显得恐慌,不知所措,更进一步证明失踪的灰雀与他有直接关系。)
  C.列宁为什么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的话中,饱含着对丢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发男孩的觉悟,以情育人,体现了这位伟大领袖高超的教育艺术和对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
  D.列宁为什么要自言自语呢?
  (列宁自言自语,实际是说给小男孩听的。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关心着灰雀的命运,看不见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听不到灰雀的歌声,别人心里会难过的。)
  (2)在列宁真情实感的启发下,男孩鼓起勇气说出了原来不敢讲的话,读孩子的话,体会男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心地善良、诚实。)
  过渡语:男孩说的话兑现了吗?
  四、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1 13自然段)
  默读11 13自然段,质疑,解疑。
  1.男孩送回了灰雀,为什么还低着头?
 (他还在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懊悔、内疚。)
  2.列宁为什么不明明白白地问问男孩灰雀失而复回的原因?
  (事情已经很明显,没有必要再问,更主要的是列宁不愿让男孩难堪,说明列宁善解人意,也说明了列宁对小男孩的喜爱。)
  3.为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
  (因为男孩能认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五、总结全文
  课文以灰雀为线索,记叙了它丢失又复回的经过。表现了伟大导师列宁喜爱灰雀,更爱诚实的孩子的崇高而伟大的爱。
  附: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通过学习《灰雀》这篇课文,你从列宁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
  师:列宁这样一位伟大的革命导师,能关心、爱护身边的一只小鸟,这种行为不正是我们现在倡导的保  护生态平衡,保护益鸟的典范吗?
  你能不能也为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做点什么?如:针对乱砍乱伐、捕捉珍禽兽等行为写一份建议书。有的同学可能说不会写,其实,建议书很好写,我一教你就会,不信动手试试。
  附件:建议书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文的词语。
   2.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四、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题,激发兴趣
 1、出示列宁照片,请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简单地介绍一下列宁的事。
2、学生交流后,教师简介列宁。
3、(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师:瞧!灰雀来为我们讲述一个有关列宁的故事了,让我们热情地和它们打声招呼吧!----揭题。
1). 读题,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2).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怎样的灰雀吗?
为了这可爱的灰雀,列宁和一位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美美地读一读吧。
二、初读感悟
1、让学生充分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学习生字新词: 读准“胸脯”、“白桦树”、“散步”,注意“诚”、“蹦”等后鼻音。
3、指名分自然段读,先小组交流,再个别交流。理清课文脉络。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三只灰雀的呢?找出句子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读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用来度的方式体会列宁的感受。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你认为最难写的是哪几个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
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临帖、写“步、者”等字。讲评字写得又漂亮又端正的同学。
五、布置作业
布置学生摘抄本文中的好词好句,做“日积月累卡”。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感悟课文。
(一)多媒体出示灰雀歌唱的声音,突然一只剩下两只了,还有一只哪去了呢?列宁心里会怎样呢?(急)那时因为列宁喜欢灰雀呀!自己读读课文3——10自然段,找出描写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
预设
1、出示句子“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列宁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又会到哪儿去找呢?体验“找遍了……也找不到灰雀”的心情。指导读。
2、引导出示列宁的三句问话:
①“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②“ 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③“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细细地读一读这些话,你体会到了什么?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读出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和关心,因为它们都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指导朗读写列宁“喜爱灰雀” 的句子。
(二) 那灰雀到底哪儿去了?
请生讨论回答:小灰雀是小男孩抓走的,又是他放回来的。
1、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句子读出来的?找一找。
体会
(1)男孩吞吞吐吐地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理解“吞吞吐吐”的意思,说说他当时心理是怎么想的?那你能读好它吗?
(2)“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为什么他不敢讲?他在害怕些什么?相机板书:占为己有
谁能读好他此刻的矛盾心情。
(3)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的!”
①从这儿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②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读出“一定会飞回来的!”。
板书:勇于改错的决心
(4)男孩为什么要先捉走后又放回这只灰雀呢?他对灰雀喜爱吗?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2、小结:
是列宁爱鸟的情深深打动了孩子的心,所以他坚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 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孩子又决定怎么做?——(放鸟归园)
(三)列宁是怎样对待小朋友的呢?
1、找到课文中写列宁对待小朋友的句子小声地读一读,再四人小组交流交流。
体会:(1)“小灰雀,你昨天到哪儿去了?”(师):听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
(例如:列宁为什么微笑?鸟儿不会讲人话,列宁为什么要问它到哪儿去?
鸟儿会回答吗)
各自练读第3-9自然段,细细体味列宁说这话的意思。板书:宽容
(2)揣摩“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列宁这些话的心情和含义。
把你的体会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3)听到:小男孩说:“他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列宁此时此刻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带着你的体验来读读句子。
(4)所以列宁微笑着说,(生齐读---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就是这份深深的爱意打动了孩子的心,让他勇于改正错误,也就是这句不愿伤害小男孩自尊心的问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
2、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爱意再来读读课文吧!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还有哪儿不明白的地方吗?
二.体验、升华
1、(课件演示)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如果现在你就是树枝上那只唱歌的灰雀,你会对(列宁或男孩)说些什么呢?请在我们课文的空白处写下你的“三言两语”。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四、扩展延伸
1、这个小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了男孩,使男孩主动送回灰雀,也告诉我们有了错误承认了、改正了,就是诚实的孩子。说说你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
2、个别交流。
五、课后作业:
收集名人故事。
教学过程
( http: / / v. / v_show / id_2754982.html full=true )
  师:同学们,我们在上二年级的时候学过《诚实的孩子》一课,知道了男孩列宁是诚实的好孩子。这节课我们学习《灰雀》,看看这篇课文讲了关于列宁什么样的故事,相信这节课大家一定会有收获。[师播放影碟,生用心观看。]
  师:[出示画有三只美丽的灰雀的挂图]通过观看影碟和挂图,灰雀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生:我看到有两只灰雀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特别好看!
  生:通过刚才看碟片,我知道了灰雀像其它可爱的小鸟一样,可以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
  师:[出示小黑板]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齐读小黑板上的练习要求:读句子,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句子: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生自由放开声音读句子,并思索用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生:如果没有“欢蹦乱跳”这个词语,句子只能告诉我们灰雀站在枝头唱歌,但我们却不知道它们是怎样唱歌的。
  生:如果没有“非常”一词,可以看出只是一般的喜爱。
  师:同学们说的可真有道理。灰雀是那么的活泼可爱,以至于列宁“非常喜爱”[师板书],请同学们放开声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划出列宁喜爱灰雀的词句并说明你的理解。
  生:“它们在枝头……喜爱”是写列宁非常喜爱灰雀的句子。因为“欢蹦乱跳”一词写出了灰雀的可爱,“唱歌”一词是介绍灰雀鸣声清脆、好听,“非常惹人喜爱”表明人们都喜爱灰雀,所以,这句话告诉我们列宁非常喜爱灰雀。
  生:“列宁每次……谷粒”表明列宁非常喜爱灰雀。“每次……都要……”表明列宁只要走到白桦树下,就会看这三只灰雀。如果他不喜爱灰雀,就不会专门看这三只灰雀。“仰望”是指抬头望[作动作],而列宁长时间仰望三只灰雀会使脖子发酸的,可以看出他喜爱灰雀;列宁经常给灰雀带吃的,也可以看出他非常喜爱灰雀,否则,他就不会经常给灰雀好吃的。
  生:“在他周围……找到”一句中通过“找遍”一词可以看出列宁喜爱灰雀。因为列宁把公园的每一个细小的角落都看过了,他若不喜爱灰雀就不会那么细心地找了。
  生:“这时……灰雀吗?”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爱灰雀。只要列宁碰到一个人就问那人是否见到那只灰雀,可见他想尽快找到那只灰雀。
  生:“列宁说……它怕冷”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爱灰雀。通过这句话,我可以体会到列宁害怕灰雀出事。
  生:“定然宁自言自语……回来了”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爱灰雀。若他不喜爱灰雀就不会对灰雀说话,还问它昨天去哪儿了。
  师:同学们说的真有道理!此时此刻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面带愁容]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去哪儿了?
  生:[自信地说]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被小男孩逮住了。[大部分学生表示赞同]
  师;既然大部分同学都认为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被小男孩逮住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找出有关词句并加以说明。[生找到词句后,四人小组加以讨论]
  生:“男孩说……没看见”这句话中小男孩说了两次“没看见”,我觉得小男孩说话结结巴巴的。即然他没逮灰雀就可以直接说,为什么要结巴?我觉得他心虚。
  生:“那个男孩……不敢讲”这句话告诉我们小男孩知道灰雀没有死,那么,他也肯定知道灰雀去哪儿了,而文中介绍他不敢讲,毫无疑问,灰雀肯定是被他逮着了。
  生:“男孩看看列宁……活着”这句话里,“会飞回来的”用了两次,可以看出小男孩说话非常肯定。我想,当他看到灰雀失踪后列宁那么着急,他不忍心让列宁难过,就告诉他真话——它还活着,希望列宁不必再担心。
  生:“它一定会飞回来的”一句是小男孩坚定地说着。小男孩决心把灰雀放回大自然中。他发现列宁非常喜爱灰雀,被列宁的所作所为感动了。况且,他看到那两只胸铺粉红的灰雀在树林里飞来飞去,好像在焦急地找它们的同伴,所以,小男孩决心改正自己的错误。
  生:第二天,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又在枝头唱歌了,小男孩应该高兴才对,而他却低着头。我想,是小男孩逮了灰雀,而他被列宁爱鸟的言行所感动,所以他把灰雀放了回来;但他仍为自己逮鸟的事而感到后悔,所以才会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师:你们可真是有心的好学生!老师也知道了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是被小男孩逮住的。[出示小黑板]说一说小男孩在说下面的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请上讲台加表情、动作把小男孩当时的表现再现出来。
  生:小男孩心里想:我太喜欢灰雀了,所以才把灰雀逮回了家,我还是把他骗走吧,可老师教育我不应该说谎话,怎么办?[生表演时一边摆手一边摇头,并结结巴巴地说话,还直往后退]
  生:小男孩心里想:列宁是那么着急地找那只灰雀,而那只灰雀却被我逮回家,我告诉他灰雀还活着,别让他太担心了。
  生:小男孩心里想:看这两只灰雀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而在我家的那只灰雀却孤零零地呆在笼子里,太可怜了!我还是把它放回来吧。
  生:小男孩心里想:灰雀呆在笼子里就会想同伴,同伴一定也非常想念它。我还是把它放回来,让它们团聚吧!
  生:小男孩心里想:我从来没养过灰雀,假如灰雀跟着我吃不好、喝不好,很可能就会死去,那多可怜呀!我还是把它放回大自然中,让它自由地生活吧!
  生:小男孩心里想:列宁是那么喜爱灰雀,他喜爱灰雀表现在希望灰雀自由自在地、幸福地生活,而我却把灰雀逮进笼子里,让我一个人观赏,我真是太自私了!我应该让它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使它健康地成长。我一定要把它放回来。[生表演时态度坚定]
  师: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虽然小男孩逮了灰雀,但小男孩实际上也是“非常喜爱”[师板书]灰雀的。
  师:请一位同学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其他同学有疑问可以提出来。
  生:为什么文中说列宁已经知道小男孩是诚实[师板书]的?
  生:小男孩放回灰雀,并且在列宁面前低着头。他有错就改,是诚实的孩子。[同学们表示赞同]
  师:课文学到这儿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内容?
  生;一开始列宁就知道是小男孩逮了灰雀,他为什么不直接向小男孩要灰雀?
  生:(师辅助)列宁是用自己爱灰雀的言行慢慢地感化小男孩,使小男孩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师板书]。其实,列宁也是“非常喜爱”小男孩的。
  师:[肯定地、赞扬地]同学们分析得可真透彻呀!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生谈收获,略]
HYPERLINK "http://www./mingxiaojie/"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www./images/mxj_hzh.jpg" \* MERGEFORMATINET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列宁的故事、事迹或照片。
   2、教师制作投影片、生字卡片和人物头饰。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知道列宁的故事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指名说一说。老师概括介绍列宁的生平。
   2、学习这样一位伟人的故事,那一定是受益非浅的。今天我就来学习《灰雀》,看看文中小男孩受到了哪些教育,你又能得到哪些收获呢。(板书课题)
  指导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特别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小组讨论理解词义。
   3、采用多种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4、检查自学效果。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或认为自己哪个自然段读得好就读哪一段。学生读后集体评议,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
  读中感悟
   1、自读课文
   2、指名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感知情况
    a.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你从这一段看出些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三只欢快的灰雀是如此惹人喜爱,列宁非常喜欢它们。这一段该怎么读?
    b.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列宁找不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心情怎样?谁能读好这一段?
    c.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后来到哪里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你是从课文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自读课文,思考讨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a.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知道了什么?
    b.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
   2、指导朗读对话。
    a.同位分角色练读。
    b.指名戴头饰分角色读。
    c.全班按男女生分角色读,老师读叙述部分。
   3、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些什么想法?
   4、小结:这个小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教育了男孩,使男孩主动送回灰雀,告诉我们有了错误承认了,改正了,就是诚实的孩子。
  复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词
     郊外散步白桦树胸脯婉转面包渣
     或者严寒自言自语欢蹦乱跳回荡
   2、巩固生字词
    a.卡片抽读、开火车轮流读。
    b.给生字组词。教师将生字卡片出示在黑板上,学生会给哪个字组词就说出来。
  指导书写
   1、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2、说说你在临写的过程中有什么字你认为比较难写,需要老师帮忙的,说出来,教师示范书写,重点讲解。
   3、将学生写的字打在实物投影仪上,请同学评议。
  积累运用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个诚实的孩子。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1、看图说话:
  1、书空课题,注意笔顺:“灰雀”;
  2、交流灰雀: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只灰雀的?(画出相应句子)
  3、背诵:这幅生动的画面仿佛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么美的句子,我们再加加油,把它印在脑子里,怎么样?同学们都很棒,其实背诵也是一种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
  4、看到这么可爱的小精灵,你有什么想法吗?
  二、导读激情
  列宁喜欢灰雀:
  1、看得出大家非常喜欢灰雀,你知道还有谁也喜欢他吗?从哪看出来的?
  准备内容:
  第一自然段:借助比较句子理解重点词语“每次……都”“经常”的作用。
  第二自然段:指导朗读“找遍了”体会列宁急切的心情。
  第3-10自然段:
  从对话中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关心、惋惜,达到体会助读的目的。
  2、引导概括。
  师: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喜爱!
  师:可是,列宁喜爱的灰雀究竟哪儿去了,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告诉列宁吗(男孩捉回家去了!)
  孩子为什么捉走灰雀?(他喜欢灰雀。)
  师:列宁爱灰雀,孩子也爱灰雀,他们的爱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谁的请大家讨论讨论!
  师:我明白大家的意思了。列宁爱鸟,给它自由;孩子爱鸟,把它捉回去,让它失去了自由。列宁是真正的爱鸟。
  师板书:
  男孩喜欢灰雀
  1.导读激情,深入体会。
  师:列宁爱鸟的真情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让我们一起来边读边体会。
  (多媒体字幕:3-10自然段内容。)
  (师导读,生接读。)
  师:鸟儿不见了,列宁着急地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师:注意体会列宁着急的心情。再来一次。
  师:男孩吞吞吐吐地说——“没……我没看见。”
  师:可怜的小生命究竟怎样了,列宁担忧地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师:列宁爱鸟的情触动了孩子的心——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师:面对孩子的沉默,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师:列宁爱鸟的情打动了孩子的心,他看看列宁,再也忍不住了。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师:真像孩子说的那样吗列宁又关心地问——“会飞回来”
  师:列宁爱鸟的情深深打动了孩子的心,他坚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
  师:是谁让孩子懂得了真爱?(列宁)
  师: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孩子决定怎么做?(放鸟归园)
  2.分角色朗读。
  (1)全班分成两个大组。一组读列宁说的话,一组读男孩说的话,师读叙述语。(2)去掉叙述语,直接朗读“对话”。
  (3)师:这一老一小的话多有意思,你们也和孩子一样懂得了真正的爱鸟吗?谁体会得好,想读好这段对话?学生起来邀请伙伴同读。
  (4)同桌对读,再分大组对读。
  列宁爱孩子
  (多媒体动画:列宁和男孩在看三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唱歌。)
  1.师:听,三只灰雀又在枝头欢蹦乱跳地歌唱。不过,树下它又多了一位真正的好朋友。注意看列宁的表情,列宁为什么微笑?为什么说孩子是诚实的?
  列宁为什么问孩子,而问灰雀?
  师:你多了解列宁的心啊!是啊,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列宁爱孩子,幽默的话里含着多么深的爱,读——
  师: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大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放鸟归园而高兴吧!拿起书来,高高兴兴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四、总结
  学完课文,你想对这幅板书图说句什么话吗?学生自由交流感想。
  教学后记:
  设计完这一堂课,自认为结合了众家之精华,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而从课堂上下来才知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本节课有三个不足:
  1、课堂常规不到位。
  开学初,对课前准备、课堂坐姿、端书写字姿势都有明确规定,在前一周也有很大程度的改进。但有时上课也因为顾及课堂内容的完整而忽略了这些环节的整顿。
  本节课,当面向其他教师呈现时,有同学临时找笔、搞小动作等,便有一种家丑外扬的感觉。所以,这是目前最迫切需要整顿的,也是本节课部分环节中,学生与老师思维脱节的原因所在。
  2、多媒体运用结合程度轻。
  在设计备课时,对多媒体要求不高。先是通过一幅与课文内容相符的图片在指导学生说话的同时,引入本课教学;然后,利用课件中三只灰雀少了一只的变化,让学生自主质疑;最后,让学生观察列宁与男孩对话的图片,分析人物的表情,体会人物的心理。
  课堂上,同学们确实对图片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图片的呈现对本课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在通过重点词语理解句子设计中,老师采用口述方式让学生通过对比找出不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试想如果利用投影,分别将两句话呈现出来,对比感一定会更加强烈,也利于学生通过读来进一步体会;另外,在分角色朗读中,让去掉旁白的分角色练习,也可以在大屏幕上呈现,效果会比学生看自己的书体会更好。
  3、情感共鸣不尽人意。
  总觉得课上有时候老师很激动,而学生却无动于衷;老师的任务下达后,学生没有感觉。想必与课堂常规有直接关系。也与老师在布置任务的表达有关系,今后的教学中力求说明白而不罗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