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3课时
生物《必修2》
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问题探究
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虽然基因频率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并没有形成新的物种。
为什么说它们没有形成新的物种?怎样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一个物种?
阅读思考
什么是物种?
什么是隔离?什么是生殖隔离与地理隔离?
(一)物种
概念: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区分的主要依据:
有无生殖隔离
二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二)隔离
概念:
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种类
生殖隔离
地理隔离
二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生殖隔离:
不同物种之间不能交配,或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该现象称之为生殖隔离。
地理隔离:
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二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资料分析
地理隔离
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在不同的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作用下
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发生改变
种群的基因库出现差异
差异进一步加大
生殖隔离
新物种形成
自然选择2
自然选择1
地理隔离
物种形成的比较常见的方式:
原种
变异1
变异2
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变异类型1
变异类型2
新物种1
新物种2
生殖 隔离
种群1
种群2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物种形成是否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
不同物种间都存在着生殖隔离,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但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
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长期
1、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2、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三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自学思考
什么是共同进化?
为什么说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生物进化理论仍然在发展吗?
(一)共同进化
(1)不同物种的生物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共同进化。
(2)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也就是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进化历程:
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
(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真核生物出现以后,有性生殖方式的出现,使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
进化历程中的几个关键点:
2.寒武纪大爆发:形成生态系统的第三极——消费者,使生态系统具有更加复杂的结构,同时对植物的进化产生重要影响。
3. 生物登陆改变着陆地环境,陆地的复杂环境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条件。
(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中性突变理论
交替出现理论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
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