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模拟测试试题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汉语拼音(8分)
1.读拼音写词语。(4分)
Yōu shèng lèi tài xīng guó ān bāng
( ) ( )
Shān rán lèi xài tǎn tè bù ān
( ) ( )
2.下面几组拼音,书写都正确的在题号上打“√“,错的打“×”。(4分)
①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Sǐqù yuán zhīwàn shì kōng , Dàn bēi bú jiàn jiǔ zhoū tóng) ( )
②多媒体(Duō méi tǐ),河池(Hé chí)董存瑞(Dǒng cún ruì)
李老师(Lí lǎoshī)( )
③提案(tí’àn),饥饿(jī’è),侮辱(wú’rū),棉袄(mián’ǎo )( )
④剧场(jù chǎng)许多(xǚ duō )翠绿(cùi lù)逗留(dòu lí)( )
二、汉字(11分)
3.查字典,按要求填空(造句1分,其余每空0.5分,共6分)
①按部首查字法,“挠”字应先查 部,再查 画。“挠”字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a轻轻地抓; b使别人的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c弯曲,比喻屈服。 “阻挠”、“百折不挠”和“抓耳挠腮”中的“挠”应分别取第( )种、第( )种和第( )种解释。从划有横线的词语中任选一词造句:
②“臣”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它的第三画是 ;“兜”字查 部,第八画是 。
4.用“√”在括号里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①拗(ǎo niù ào )口令 、 执拗(ǎo niù ào)、 拗(ǎo niù ào)断
②参差(chāi chā chà cī) 、 差(chāi chā chà cī)别 、
差(chāi chā chà cī)遣 、 差(chāi chā chà cī)错
③参(cēn cān shēn)加 、海参(cēn cān shēn)、 参(cēn cān shēn)差不齐
④倒(dǎo dào)车、倒(dǎo dào)塌 、 倒(dǎo dào)退
5.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1分)
①“卵”字的部首是“亅”或“ㄗ”,共七画,第四画是“ヽ”。( )
②“逆、匠、众、圈、甸、屑、魁、魅、辱”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
6.划掉下面各词中的错别字,在括号里写上正确的字。(2分)
鼎志昌胜( ) 接代客人( ) 丛山竣岭( )震耳欲聋( )
关系密切( )反朴归真( )怪石粼峋( )完璧归赵( )
三、 词语(12分)
7.在下面的词语中把不是同一类的词用“/”划掉。(2分)
①游艇、船仓、油轮、军舰、货轮。 ②勇敢、沉着、果断、怯懦、刚毅
③红瓦 绿叶 蓝天 紫红、黄字。 ④毛笔、钢笔、圆珠笔、电笔、水彩笔
8.下面的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2分)
①“你这个人谁也瞧不起,自满自足,真是太骄傲了”和“亚洲飞人刘翔夺得奥运会冠军,这是中国人的骄傲”两个句子中的“‘骄傲’意思不一样,前者是褒义,后者是贬义。( )
②医生对病人,正如教师对学生,大人对小孩。( )
③“揠苗助长”原意是说用手把禾苗往上拔,帮助生长,引申为:办事情急于求成,不从实际出发。( )
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中的“之”说的都是同一个人。()
9.根据句子意思写出相对应的成语。(2分)
①骑着马看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 )
②调动士兵,派遣将领。 ( )
③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 )
④占据高处,俯视低处,形容所占的地势有利。 ( )
10.按要求照样子写词语。(第⑤小题2分,其余每题1分,共6分)
①“AAB”式的两个词语,如:飘飘然, ,
②“ABAC”式的两个词语,如:古里古怪, ,
③含有相反两字义的两个成语,如:大同小异, ,
④含有两个表示数字的成语,如:三心二意, ,
⑤成语接龙(组四个成语),如:光彩夺目目不暇接连不断断章取义
四、 句子。(14分)
11.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2分)
①“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意思一样,是指小女孩摆脱了饥饿和寒冷,找到了幸福生活。( )
②“歌乐山下悟道,渣滓洞中参禅”、 “雪打青松松更翠 风扑烈火火更明”、“看洞中依然旧景,望窗外已是新春”三句都是对偶句。 ( )
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意思是:我出生的时候是不穿衣服的,经过短暂的人生之后,是不是一件衣服也不穿,无牵无挂地死去呢?( )
④“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太阳刚出来时温度还很凉,等到正午阳光直射之时,气温却好比热水一样;这难道不恰恰证明了离得近所以热、离得远所以凉么?( )
12.按要求,改变下面的句式。(5分)
①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直述句: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是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十六年前的回忆》)
转述句:
②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陈述句:看到那数不清的青松白桦,我们情不自禁地向四面八方望一望。
反问句 :
③把长句子缩为短句子。
长句:巴甫洛夫在生与死的较量濒临高潮时所表现出来的勤奋、豁达、超然、镇静、无私、无畏,令我深深折服
短句:
④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设问句
碑林中的书法成为了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⑤把陈述句改为否定句
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改成否定句:
13.修改病句,在原句上改。(4分)
①为了避免党组织不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②你身上的有些缺点是需要改正的。
③李老师的关怀,我一辈子终身难忘。
④敌人来了,王明和同学们躲在一个隐藏的地方。
⑤这是一艘我国最大的制造的远洋货船。
14.给下面的一段话加上标点(2分)
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 打了两个呵呵道 大造化 大造化 众猴把他围住 问道 里面怎么样 水有多深 石猴道 没水 没水 原来是一座铁板桥 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
五、 阅读(34分)
(一)阅读古文,回答问题。(13分)
关尹子教射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 ”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15.用自己的话翻译画有横线有句子。(2分)
16.解释句中加横线的的字,写在括号里。(1分)
①列子学射,中矣( ) ②弗知也( )
17.判断下面的说话,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3分)
①“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中的两个“子”字,意思一样,指的是谈话的对方,可以理解为“你”。( )
②“退而习之”中的“之”字指的是射箭技能。“子知子之所以中乎”的“之”字为虚词,无所指,“知之矣”中的“之”字指射中的道理,三句中的“之”字含意各不相同。( )
③“子知子之所以中乎 ”,此句是反问句。( )
18.读读下列词语,找出轻声音节,在字下面画上横线。(2分)
①关尹子 ②匆匆 ③孩子 ④快了 ⑤鱼头 ⑥燕子 ⑦写出一点新的东西 ⑧不辨东西南北 ⑨却看妻子愁何在 ⑩老婆就是妻子
19.根据要求改写句式(改变古文句式,可以是在翻译后的基础上改变)(2分)
①把“列子学射,中矣”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此基础上
②把直述句“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改为转述句:
20.从“可矣,守而勿失也”这句话中,你知道什么?(3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回答。(21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真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风带着新翻泥土的气息,带着青草味、百花香,向你扑面而来。万物都在温暖润湿的空气里生长:杜鹃在繁花嫩叶中嬉戏;画眉呼朋引伴,卖弄清脆的嗓音,唱出宛转的歌儿;春燕在田野上飞翔,时而迎风戏水,时而筑巢( )檐下。牧童在牛背上练笛,歌声缭( )绕在浓云薄雾间。
雨是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哦,春雨绵绵嘛。看,雨来了,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农家屋顶上笼罩着一层薄烟。果树郁郁葱葱,山花万紫千红。
傍晚,闪烁的灯光开始透出农舍的窗户,显得安静与祥和。小路上,石桥边,有人撑着花伞戴着斗笠( )慢慢往回走。地里还有做工的农民,他们披着蓑( )戴着笠。
村里的小楼和农舍,鳞( )次栉( )比、错落有致,淡淡的炊烟在屋宇间树梢上缭绕,却一动也不动。啊,美丽的农庄!
1.查字典,在括号里写上加点字的音节。(2分)
2.找下列词的近义或反义词(3分)
写近义词:缭绕——( ) 嬉戏——( ) 郁郁葱葱——( )
写反义词 :润湿——( ) 淡淡——( )错落有致——( )
3.从文中的两个句子可以看出,短文描写的是 季。请把这两个句子找出来,分别用“ ”和“﹏”画出。(2分)
4.分别用“=”和“≈”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一个比喻句。(2分)
5.根据课文填空。(每空0.5分,共4分)
①短文第一自然可以分成( )层,主要写了 , ,
景物。
②、文章有动态描写,也有静态描写。其中,第 ( )自然段是人和飞鸟的动态描写;第 ( ) 自然段是对 以及 的静态描写。
6.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话,在下面的横线上简要地说说原因。(3分)
7.给短文拟个标题,写在前面的横线上。(1分)
8.阅读短文,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定展现在你的眼前,你一定赞叹不已。想一想,你的家乡有没有这样的美景?请用一段简短的话,把其中的一个画面写下来。(4分)
六、作文(任选一题)(40分)
(1)北京承办奥运会,是举国欢腾的大事,你参加了哪些有关“迎奥运,树新风”的活动,把你印象最深的那次活动叙述下来,注意写出真情实感 ,详略得当,题目自拟。
(2)汶川发生大地震,全国人民空前团结,众志成城,感人滴泪。在抗震救灾的大行动中,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如解放军叔叔、武警官兵的舍已救人;四面八方的志愿者不辞辛劳帮助受灾群众;全国各地的纷纷解囊捐助;以及受灾同胞的坚强勇敢等等,你能否通过你手上的笔,给他们中的一类人写一封信,可以是写给解放军、志愿者、捐献爱心的人们或是受过苦难的坚强的受灾同胞们,把你对他们的崇敬和钦佩之情和由此产生的动力、决心、愿望告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