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区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初二语文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锤liàn ( ▲ ) ②惊chà( ▲ ) ③争yán( ▲ )斗艳 ④麻木不rén ( ▲ )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路,它默默地躺着,忍受着人类的贱踏。它像一个身经百战的斗士,遗忘了自己生命的危险。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功名利碌会随着死亡而毁灭,可是路永远绵沿着,从黑暗到光明,从黄昏到黎明,永无休止。人生不也就是一条路?纵然崎岖,只要站在人生的舞台上,认真地扮演自己的角色,那么成功的花环,便会佩带在你的胸前了。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 ▲ ,泥香带落花 (葛天民《迎燕》)
②淮南秋雨夜, ▲ 。(韦应物《闻雁》)
③ ▲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④千嶂里, ▲ 。(范仲淹《 ▲ 》)
⑤ ▲ ,小桥流水人家( ▲ 《天净沙 秋思》)
⑥ ▲ ,食之不能尽其才(韩愈《马说》)
⑦低头乍恐丹砂落, ▲ 。( ▲ 《池鹤》)
4.名著阅读。(5分)
①宋江在《水浒传》中第一次出场,做了一件什么事?他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后,把“聚义厅”改为什么名称?(2分)
②《智取生辰纲》中吴用的智体现在哪些方面?(至少写三点)(3分)
5.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载体。但在应试教育和电脑普及的背景下,中小学生写字的水平普遍下降。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大家看法》“我建议”节目就“我们的字怎么了”展开讨论。建议人意见:由教育行政部门采取措施,强化中小学生的书法教育,并在中考和高考中对书写较好的考卷酌情加1-5分。现场嘉宾中赞成者和反对者各抒己见。针对建议人意见,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陋室铭》一文,完成6~8题。(8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 (4分)
有仙则名 苔痕上阶绿
遂以名楼(《黄鹤楼》) 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可以调素琴 无丝竹之乱耳
素湍绿潭 (《三峡》)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何陋之有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
7.“馨”本义是散布得远的香气,在“惟吾德馨”一句中有什么含义 (1分)
8.本文题为“陋室铭”,文中又强调“斯是陋室”,而结尾处作者却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第9题。(4分)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②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注释】①缣(jiān):细绢。②仅:将近。③令:善,美好。
9.翻译句子(4分)
①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
②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0~12题。(8分)
甲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乙 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成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10.甲文“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这句话中“香气”是从嗅觉上说的,“紫色”是从视觉上说的,把嗅觉上的“香气”比作视觉上的“紫色”,该怎样理解?谈谈你的看法。(2分)
11.甲、乙两文在写紫藤萝都写到了它们悲惨的状态,请分别说说有何用意?(4分)
12.甲文文末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我为何加快了脚步?(2分)
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7分)
①来自冰岛的火山烟尘近日肆虐欧洲,迫使许多机场关闭,航班取消,国家政要被迫改变行程,甚至有可能影响全球气候。火山灰为何如此厉害?
②和所有火山烟尘一样,冰岛火山烟尘的根源是地底岩浆。
③冰岛的火山喷发不是什么新鲜事。冰岛位于大西洋中脊上。这个大西洋中脊位于大西洋中间,在北大西洋这部分,是分隔北美板块和欧亚板块的地方,可以说冰岛同时位于北美板块和欧亚板块上。这个中脊高出周围洋底不少,在冰岛这里,索性露出了海面,形成了世界上第18大岛。这里是板块运动活跃的地方,所以经常有火山爆发,冰岛自然也就有很多的火山。这个面积只有10万平方公里的岛屿,竟然有大约130座火山,自从冰岛有人类居住开始,已经有18座火山先后喷发过很多次。
④此次喷发的显著特点是冰火交融。除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外,冰岛境内还有许多冰川。近来喷发的火山位于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附近,火山上不少喷发口都覆盖着冰层。3月20日,火山开始活动时,还是在没有冰层的地方冒烟,4月1日火山却直接从冰层之下开始了大规模喷发。冰火交融的第一个结果是融化的冰川形成了洪水。其次,冰水与岩浆相互作用,产生了地质学上所谓的“射气岩浆喷发”。这种喷发导致火山烟尘中含有类似玻璃碎粒的物质。火山灰基本上是由非常小的岩石颗粒组成的,这些颗粒如此小而轻,以至于它们能够很容易的被空气托起来。所有的火山灰云柱都能堵塞飞机的传感器,并包住飞机,这样会增大飞机重量,并改变飞机微妙的平衡。这次的冰岛火山烟柱是特别危险的,因为其中含有类似玻璃碎粒的颗粒,这些颗粒在飞机极高的发动机环境温度下会融化,阻塞并损坏机械结构。喷气式飞机飞过这种灰云的话,发动机将会熄火,进而酿成空难。
⑤冰岛火山爆发带来的大量火山灰严重影响了欧洲各国航班的正常运行。不光是冰岛,连英国的所有进出航班都已经取消,从15号 中午开始,英国除执行紧急任务的飞机之外,所有飞机都被禁止飞行,繁忙的机场变成了停机坪。与此同时,爱尔兰、挪威、瑞典北部飞往丹麦、荷兰和比利时的航班也已经全部取消。法国戴高乐机场等其他20多个机场都已经关闭,德国也采取了有关禁飞措施。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全欧洲大概有100万乘客的出行受到了影响。甚至俄罗斯总理普京也取消了前往北极视察的计划。因航班取消,挪威首相斯托尔滕贝格也被迫滞留在纽约机场。
13. 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2分)
14. 第④段中加点的“这种灰云”具体指什么?它会怎样危害飞机飞行?请简要回答。(3分)
15. 第⑤段中加点的词语为什么不能删去?请结合文段内容简析?(3分)
阅读《姥姥的端午》一文,完成16~20题。(17分)
姥姥的端午
王瀛
①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
②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③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④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⑤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呆呆地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⑥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⑦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
⑧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
⑨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常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⑩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选自《散文百家》2006年03期,有改动)
16.通读全文,说说本文除了写“我”童年时的“姥姥的端午”外,还写了哪些“姥姥的端午” (3分)
17.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任选一题)(3分)
(1)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2)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呆呆地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
18.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19.本文的题目是“姥姥的端午”,第⑨段看似与“姥姥”无关,实是文章独具匠心之处。请仔细揣摩,分析这样写对刻画姥姥的形象有何作用。(4分)
20.端午节是我们大家的节日,本文为什么说它是“姥姥的端午” 请作分析。(4分)
第三部分(60分)
21.作文。(60分)
请以“心底的那一缕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姓名、所在学校。
初二语文答案
1炼 诧 妍 仁
2贱―践 碌—禄 沿—延 带—戴
3略
4 ①晁盖等人因劫生辰纲被官府追捕,宋江去给他报信。 忠义堂(2分) ② 智用天时,天气酷热人心不定;智用地利,黄泥岗的特殊地势,使杨志看不清他们的举动;智用矛盾,利用杨志与众军的矛盾;智用计谋, 就是下药一事
5.①强化书法教育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汉字文化,中高考加分是引起学生重视写字的最好办法。②强化书法教育是个好办法,可引起重视;但考试加分则不妥,因为这样对书写不好的同学显得不公平(或标准难以确定)。③强化书法教育没必要,但考试加分却是一个好办法,因为加分,学生自然会重视起来。④强化书法教育没必要,电脑普及,在写字上下工夫纯属浪费时间,考试加分更是有失公平(或标准难以确定)。(以上四条,任意一条均可,一定要针对建议人的两条意见谈看法和理由。每条意见1分,表述1分,共3分。)
6D E (4分) 7.品德高尚 (1分)
8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1分)但从环境之优美、交友之不俗、所为之高雅(1分)可见屋主人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1分)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共3分)
9. (范仲淹)在族人中选择一个年长而贤明的人掌管义庄的支出和收入。(主语添出1分,其它意思对1分)
范仲淹死后,超过四十年,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不敢废止。(“逾”“奉”译出,句意对得2分)
10运用通感。使无形的香味化成有形的颜色,具体表现花香带给作者的飘渺轻柔的感觉。两种感觉的共同点是给人愉悦之感,浅紫色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好像是淡淡的芳香一般。意思相近即可(2分)
11.甲文通过昔日藤萝惨状与现在藤萝的生机对比变化,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引出本文的主旨。(2分)乙文通过藤萝的惨状,表现愚氓的残忍,表达对愚氓灭美的悲愤. (2分)
12. 照应开头,收束全文。面对紫藤萝,“我”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心情轻松了,脚步自然会加快。(被紫藤萝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所鼓舞)(2分)
13冰岛火山灰的影响或冰岛火山爆发带来的影响。(2分)
14指含有类似玻璃碎粒的颗粒的火山灰云(或“火山烟尘”)。(1分,没答出“含有类似玻璃碎粒的颗粒”不得分)火山灰云中的这些颗粒在飞机极高的发动机环境温度下会融化,阻塞并损坏机械结构,导致喷气式飞机发动机熄火,进而酿成空难。(2分)(意同即可,表述不强求一致。)
15. 不能删去,“严重”一词准确说明了冰岛火山灰的影响程度深(1分)、范围广(1分),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6.①“从老家搬到城里”时的“姥姥的端午”;②姥姥生命中“最后的”“姥姥的端午”;③姥姥去世“次年”的“姥姥的端午”。(3分)
17.①运用细节描写(答“运用反复修辞”也可),刻画出姥姥生怕惊醒“我”而轻手轻脚的样子,表现了她对儿孙的关爱。
②运用神态描写,写出姥姥进城后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对乡村生活的怀念,表现了她的勤劳。 (2分)
18.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姥姥的端午”比作“一尺鲜洁的水”,形象地表现了姥姥勤劳、能干、慈爱的品格,她的品格将永久地激励、影响着“我”,让“我”永志不忘。(3分)
19.①运用想像和虚写描写了姥姥年轻时秀丽的形象;②运用环境描写烘托姥姥年轻时秀丽的形象;③用村姑的秀丽来衬托姥姥品质的美好;④补写出姥姥的外形,使姥姥的形象更加丰满。 (或 这是在姥姥离世后的玄想,虚实相映2分,是一种以景物美衬托人物美的写法。2分 )(4分)
20.结构上:“姥姥的端午”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内容上:作者通过端午来表现姥姥对我们的辛勤付出、对子孙的爱;“姥姥的端午”凝聚着姥姥对子孙以及晚辈对姥姥的深厚情谊。(4分)
21.参照中考作文标准
B..。.....。。
A..。.....。。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