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一、目标展示
目标一:通过学习本课了解转基因技术的特征及对现代农业的深刻影响。
目标二:理解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对说明事物的作用。
目标三:激发同学们对高端科学技术的兴趣。
二、初步阅读课文,理顺文章思路
根据课文内容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转基因技术可能会对农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第三部分:(第4、5、6段)介绍现代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已经或可能给农业带来巨大变化。
第二部分:(第2、3段)介绍转基因技术的本质特征。
第四部分:(7、8段)介绍现代转基因技术将给人们生活带来美好前景。
三、课文精解
阅读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引出“转基因技术给农业带来革命性变化”这一论断的?
提示:文章把因大量施用化肥和生长素使西红柿质量下降的现象同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的新品种西红柿作比较,突出转基因技术对农业的重大意义。
2、作者指出“这门新学科可能会给农业带来革命性变化”这一论断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20世纪70年代,一些科研工作者就掌握了基因的分割技术,并把它们从一种生物体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上,从而奠定了生物工程技术的基础。
阅读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工程技术“新”在何处?
答:新在两方面:一是它大大加快了农作物改良速度;二是可以将其他生物的优良特性集中到一个物种身上。
2、第3段作者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转基因技术与枝条嫁接、杂交技术的异同?
答:通过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三者的异同。并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三者的特征。
3、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共同点是什么?
提示:在结果上都是实现了良好性能的重新组合。
4、 三者在手段和组合水平上有何差异?
提示:枝条嫁接是将不同品种的两种植物的枝条连接在一起。嫁接技术不发生染色体和基因水平的重组。杂交技术是将同种间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个体结合在一起。这种重组是在染色体水平上进行的。以上两种技术须在近缘牿上间进行。转基因技术多数是转移单个基因,眼肉看不见,它可以在不同物种间进行。
5、此部分主要说明什么内容?
6、本部分的说明顺序是怎样按排的?
先介绍已经运用了转基因技术的例子。然后介绍正在研究中的例子,最后介绍还处于设想当中的例子。
答:主要说明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运用。
7、本部分主要运用举例说明的方法说明事物,其作用是什么?
提示:运用这一说明方法把较深奥的知识具体化通俗化。
8、第四部分介绍转基因技术带来的美好前景,请设想一下?
提示:略。
四、知识盘点
1、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2、本文运用逻辑顺序进行说明。
3、本文主要运用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4、转基因技术对农业的深刻影响。
5、转基因技术的基本特征。
五、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①本文从说明对象的角度看是一篇( )说明文,所用说明顺序是( ),主要运用了( )说明方法。
②“传统的枝条嫁接和杂交须在近缘物种间进行,而现代转基因技术可以在不同物种间操作。”这句话运用了( )说明方法。
③“如一般品种的西瓜易染枯萎病,而葫芦却有抗枯萎病的优良性能,我们可以将西瓜的芽嫁接到葫芦的茎上,这样开成的个体既能抗枯萎病,又能结出原来品种的西瓜。”这一段文字运用了( )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 )。
事理
逻辑
作比较、举例子
作比较
举例子
把抽象难懂的道理变得具体明白
④下列说法属转基因范畴的是:( )A、植物生物工程技术。B、枝条嫁接。C、杂交技术。D、重组叶绿体植
⑤“到于草莓,则可能与比目鱼‘杂交’”。“杂交”一词用引号的原因是 。此句中 的“可能”一词能否去掉(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 “转基因技术对人类来讲有百益无一害”你如看这种说法?
A 、D
特定含义,指转移基因
不能
没有成为现实,正在研究中,体现了语言的严密性
提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如克隆技术,如运用不当将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板书设计
绿色基因的革命
植物生物工程技术
转基因技术与其它技术的不同
嫁接
杂交
转基因
自然界的生物基因可以互换
西红柿
马铃薯
草莓
转基因技术的前景
左为普通植株,右为转基因植株
用于酿酒的转基因葡萄《绿色基因的革命》教学设计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初知课文,了解说明对象。
1、用六分钟时间默读课文,思考文章的说明对象。
(学生活动。读完后举手示意老师。)
2、扫清字词及理解障碍。
一个字:葩(音、形、意)一个成语:耳熟能详(注意“详”字的写法)
屏幕展示学术名词:染色体、基因、转基因。学生齐读。
3、问题交流: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生物的转基因技术)
学生读出相关段落。
4、追问:什么是生物的转基因技术?
学生回答时读出了文章中的相关段落。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5、默读1-3段,回答什么是转基因、嫁接、杂交。
要求学生默读三分钟,用自己的话概括。
学生默读后,准备,回答。
师:当我们读一篇事理说明文的时候,要抓住说明对象,它是事理说明文的中心,就是说明文的事理。(学生记下来)
三、同桌联盟(一)——采访转基因工程院
1、教师说明活动程序:同桌一组,正院长介绍知识原理,副院长介绍研究成果。
2、学生分工,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采访汇报活动。
(1)、请一组男生上台。
师:院长贵姓?
生1:免贵姓吴。
师:请问院长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生1:转基因技术就是......
师:请问你们的研究有成果吗?
生2:我们将比目鱼的抗冻基因......
师:看来这是在微观世界里做手术啊,真了不起!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正院长。从前我们村有一棵枣树,它结的枣像苹果那么大。请问这是什么技术?
生1:嫁接。
师:请你解释一下什么是嫁接?
生1:......
师:你们的文章里还提到了杂交,他们都属于转基因技术吗?写转基因为什么还要写嫁接和杂交?
生2:为的是把嫁接和杂交与转基因技术作比较,体现转基因技术的优势。
师: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的作用是更能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学生记下来)
(2)、请一组女生上台。
师:转基因技术是在什么时候起步的?
生1:20世纪70年代。
师:请介绍一下它有什么发展前景?
生1:......
师:马铃薯的抗腐烂性是如何研究的?
生2:......
师:课文举这么多例子干什么?
生1:让人们更容易理解。
师:举例子的作用是更透彻的说明事理的特点。(学生记下来)
四、同桌联盟(二):咬文嚼字——品味说明语言。
1、解题。
(1)、什么是“革命”?什么是“绿色基因革命”?
学生讨论。
(2)、假如题目变成“植物基因的变革”(板书),与原题目相比有什么不同?
学生继续讨论。回答。
师:我上师范的时候写过两句想家的诗——大大的枣子挂在枣树上,肥胖的玉米挂在砖墙上。后来改为:红通通的枣子挂在枣树上,金灿灿的玉米挂在砖墙上。你认为那个好?
生:第二句好。它注重了颜色,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
师:“绿色基因”有视觉特点,生动。说明文语言最基本的特点是准确性,也不乏生动性。(学生记下来)
2、教师总结阅读课文的层次。从整体到局部逐层深入。下面是品味语言的层次。
(1)、齐读课文第二段,找出精彩词句。
学生品析“只需”、“才”、“更”等词语。教师指导朗读。
(2)、在课文其他处寻找至少两处精彩词句,品味,在笔记上精炼的记下来。同桌一人读原文,一人进行精彩词句赏析。(8分钟时间准备)
(3)、请一组女生、一组男生上讲台汇报成果。
五、小结。
屏幕展示:
1、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事理本身。
2、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能透彻说明事理,便于读者理解。
3、复述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和内化。
4、品味准确的说明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