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鹊桥仙》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河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02 19:45:10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户户持针线”;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牛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团聚的相思之情。)
鹊桥仙
——秦观
   
  此调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始见欧阳修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双调,五十六字,仄韵。
鹊桥仙:
《鹊桥仙》是这首词的调名,同时也是词的题目。这种调名和题目一致的例子,在唐、五代的词作中是常见的。到南宋以后,词和音乐的关系愈来愈远,才盛行在调名之外,另标题目,以表明所咏的事物和内容。
北宋后期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进士及第。他长诗文,词更享有盛誉,被苏轼誉为“屈宋之才”,有《淮海集》。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余三人是黄庭坚、晁
秦观(1049—1100)
补之、张耒lěi),词作受苏轼影响,也受与歌女交往的生活经历影响,内容多写男女情爱,亦有感伤身世之作,风调凄迷幽婉,清丽曲雅,属婉约派。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佳期相会
依依惜别
上阕
下阕
“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金风
玉露
秋日的特定景物
金风玉露暗示节候,风字前加一金字,露字前加一玉字,显示景物的优美。
一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在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是多么美好幸福的时刻!如此之夜,如此之景,映出多么高尚圣洁的爱情!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深入刻画相逢后的情景
银河之水
鹊桥之路
由情及景
由景及情
人物心理
委婉含蓄
柔情似水
以水比情
情深似水
水柔似情
衬托
深化
佳期如梦
如梦一般短暂
如梦境般美好
忍顾···归路?
不愿意回
不得不回
恨之所在




(婉约)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坚贞不渝
地久天长
永恒的爱
虽形影不离
但终有生离死别之日
有尽期的爱
胜却无数
明人沈际飞评价说:“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腐朽为神奇!”
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
終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牛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团聚的相思之情。)
鹊桥仙 七夕
——宋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
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秦观在他的词中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张燕瑾《唐宋词选析》:秦观的这首《鹊桥仙》独具丰彩,是富有创造精神的好作品。它既没有慨叹会少离多,也没有抒发脉脉的相思。却自出机抒,歌颂坚贞不渝、诚挚不欺的爱情。
沈祖棻《宋词赏析》:这首词上、下片的结句,都表现了词人对于爱情的不同一般的看法。他否定了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了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文史知识》(1982.12):秦观的这首《鹊桥仙》上片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发抒感慨,下片词人将意思翻进一层,道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真谛。这字字珠玑、落地若金石声的警策之语,正是这首词流传久远,历久而不衰的关键所在。
集 评
辛未七夕
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本诗从猜测仙家的心思入手,指出有离别之苦,才有佳期之乐。然后转到描写佳期的喜庆气氛,以及期盼团圆的心情。最后想到民间风俗,问:“既奉出食品,让蜘蛛代为乞巧,那又如何答谢搭鹊桥的乌鹊呢?”本诗妙在用语,如用“碧”、“金”、“银”、“玉”烘托喜气,用“久”、“迟”表现期盼心情。
比较阅读,深入鉴赏。 辛未七夕 ——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
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
可要金风玉露时。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摇踵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燕歌行》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这首诗以一位年轻女子的口吻,写出对远游未归功于丈夫的思念。风格清丽,又不失苍凉开阔。秋风萧瑟,雁已南归。却不见君归,落得茕茕守空房。不觉泪涟涟。借牛郎织女慨叹为何将君与其分开。
·牵牛织女 七夕
唐 白居易
烟霄微月淡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霄中。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此诗虽短,但天上人间,欢情与离恨,都有涵盖,可谓言简意赅。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词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这首词从悲观的角度出发,上片写群仙的嫉妒,想象奇特。下片写离别的心情,短暂的相聚,离别的复现,使得愁上添愁,实在让人体味颇深。
 
神女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 代代相传 但是, 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了眺望天上来鸿 而错过无数人间月明 沿着江峰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着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 长相思《鹊桥仙》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学会诵读古典诗词。
2把握秦观词婉约清丽的艺术风格。
3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解读文句,分析意境,.
2学习品位诗人的情感、心境
3 比较秦观与舒婷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1意境的品味
2学习对诗歌中的修饰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鉴赏。。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出示投影)
“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充满神话色彩的浪漫节日,自南北朝至今,已缠绵悱恻地流传千年,永无休止。民间传说:牛郎因父母早逝与兄嫂共处,经常遭受虐待,后来兄弟分家,牛郎仅得一头老牛。此牛原是天上金牛星,因触犯天规被贬下凡。一日老牛开口告知牛郎,黄昏时将有七仙女于湖中沐浴,到时可趁机取走一套衣服,使衣服主人无法返回天庭。牛郎依计行事,果然取得织女为妻,后来育有一对儿女。王母娘娘得知织女私嫁凡夫,乃令天神将其押回。牛郎发现织女被缉,乃依老牛临终嘱咐,披上牛皮,用箩筐挑起儿女飞奔天庭追寻织女。王母为阻绝两人相聚,乃以金簪向天一划,霎时化成波浪滚滚的天河,从此牛郎织女相隔天河,朝暮相望却不得相聚。后来玉帝感其至诚,乃特准他们在每年七月七日夜,以喜鹊搭成鹊桥在天河相会。七夕夜经常会下雨,称之为七夕雨,相传就是牛郎织女倾诉相思的泪水。如这晚不下雨,天空的云彩会特别好看,因为织女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旧时风俗,少女们要在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这一美丽神话,引起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咏叹。如杜牧《七夕》诗云:“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崔颢《七夕》:“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户户持针线”;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林杰《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我们在前面学过的《迢迢牵牛星》(请同学背诵):“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鹊桥仙》也是以这一神话为题材的传诵不衰的绝唱。
二、作者简介:(出示投影)
秦观(1049~1100)北宋后期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进士及第。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因政治上属于旧党,多次遭爱打击,最后被贬到遥远的西南,死于放还途中。他长诗文,词更享有盛誉,被苏轼誉为“屈宋之才”,有〈淮海集〉。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余三人是黄庭坚、晁补之、张耒),词作受苏轼影响,也受与歌女交往的生活经历影响,内容多写男女情爱,亦有感伤身世之作,风调凄迷幽婉,清丽曲雅,属婉约派。
三、指导诵读,整体感知。
1请一学生朗读,教师进行点拨。
明确:词的上片写这对情侣奔赴鹊桥相会时急迫而欣慰的心情,下片写他们将别时以长久相爱的誓言互勉。两片的结构相似,都可以分为两小层:前三句是宾,要读得轻些;后两句是主,可稍稍重读。全词四小节又类似律诗中的起、承、转、合,读时须有与此相应的语气,有鲜明的层次感。最后一小层即“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句,是这首词的主旨句,读此句须放慢速度,声音要柔和些,且有余韵——这虽是誓言,却当视为两位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读成山盟海誓的语气,就没有余味可寻了。
3全班齐读。
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品味词的音韵美。
四、品味意境,鉴赏要点。
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曾称赞秦观道:“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下面逐层分析这首词的情致理趣。
1“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片片云彩变幻着花巧,银河两岸,牵牛织女星光闪耀,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烦恼。只有这个七夕之夜,才能渡过辽阔的银河。)写的是这对情侣在奔赴见面地点的路上,的确是语浅而淡,但仔细想想,却又很有情味。词中先写出人物形象:织女是纺织能手,善织云锦,所以用“纤云弄巧”写她,可想象她是穿着自织的锦衣去会见她丈夫的。再写处在银河两边的牵牛织女两星闪烁不停,似乎流露出终年不得相见的无限怅恨,只有七夕才得相聚倾诉衷肠。暮色漫天,星光微明,长途跋涉,终得一见,匆匆复匆匆,怎不令人愁绪万千。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我想那隔河的牛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怕时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鉴赏。明确:〈古诗十九首〉中,把银河写成“清且浅”,两岸相隔也不远,似乎近在咫尺,连对方的神情语态也宛然在目。但一水之隔,又是远在天涯,有无限相思也只能含情脉脉对视。而此词中“银汉迢迢暗度”,以“迢迢”二字写出银河之辽阔,两地相隔之遥远。两诗写法不同,都是为了突出相思之苦,相见之难,可谓异曲同工。〈天上的市街〉中的描写却是不同,它给人展示的是作者心中的天国乐园。在郭沫若笔下,牛郎织女这对情侣的面貌已焕然一新,他俩骑着牛儿过天河,游天街,无拘无束地共度自由幸福的生活。这体现了诗人大胆的想象和对幻美的追求,也是他对现实不满的反映。
2“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在这金风玉露时节的一刻相逢,就胜过人间无数次相见)这是情节的发展,写鹊桥相逢。如果是好作艳词的作家,在这个地方定会不惜笔墨大肆渲染;而本词只有这么简单的两句:一句说相逢的时令,一句说这样的秋夜一见,已胜过了人间普通男女的日夜厮守。值得品味的是“金风玉露”一语,它不单是指秋天的风露,我们尽可放开去想——一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在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是多么美好幸福的时刻!如此之夜,如此之景,映出多么高尚圣洁的爱情!
3“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温柔的情意,如流水般缠绵;美好的相聚,似梦境般短暂。怎忍心去回顾孤独的鹊桥归路。)写的是这对情侣相会时的心情。“柔情似水”着重写情态,托情于物,将两位主人公的万般柔情比作银河的水,含微波荡漾,长流不断之意。“佳期如梦”着重写心态,极言相会之不易,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了相会时的复杂心情。平日他俩只能在梦中相见,此时真的相会,却又“乍见翻疑梦”了。作者的同时代人晏几道有句云:“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可见这是久别重逢后人们常有的心态。但这毕竟不是梦中,因为归路就在身后,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
归路。才相见又分离,一次短暂的相见却又是此后长久别离的开始,此情此景,人何以堪?无限惜别之情,无限幽愁怨恨尽在此言之中。
问题设计:词读至此,我们明不明白,“胜却人间无数”的究竟是什么?
4“两情若是长久时,又且在朝朝暮暮!”这是词的结句,写两位主人公的心愿。意思是,尽管相会的时间极其短暂,但只要双方真挚地相爱,坚定不移,则年年必有此会,这是无尽期的爱,永恒的爱;而人间夫妻即使朝朝暮暮形影不离,也终有生离死别之日,以此永恒的爱与人间有尽期的爱相比,岂非“胜却无数”的吗?这就是短暂与永恒的辩证法。至此,词的主旨已升华到了一个哲理的高度。“多情自古伤离别”是人之常情,而秦观这两句词却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
提问:这两句运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与上阕的哪两句相呼应?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句是感彩很浓的议论,它与上片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句议论遥相呼应,使得全词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联绵起伏的情致。同时,升华了词的主旨,使词的命意超绝。明人沈际飞评价说:“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腐朽为神奇!”
5出示投影: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舒婷《神女峰》)
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可畅所欲言,不求一致,但要适度把握,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明确: 爱情是一种玄妙的感情,它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人们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变化、思维形式变化以及所做出相应的表现和反应等等,就构成了一个人的爱情观。对于爱情的理解和定义很久以来就有许多的说法。然而爱到底是什么,仍然是一个需要每个人自己去找答案的悬疑,而且得到的答案将会是各种各样的。那么爱情观则更是一个说不明白的话题。
《鹊桥仙》一词情意之洁、格调之高,达到了爱情词的顶峰。情之所钟,虽然天各一方,但心心相印,愿已足矣,何必非每日耳鬓厮磨,须臾不可分离?这种境界是修养高尚的反映,和柳永的"闲捻针线伴伊坐"比,高下立见,不可同日而语,即使白居易的"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虽则可谓深情,却不及此高超通达,自有一种神仙气概。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独步千古一点也不过分。
秦观能写出这样的一种爱情名句,有他自身的才情,但客观上也是有一个时代的原因。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婚姻上实行父母包办、一夫多妻,再由于生产力落后、交通不发达,以及封建的礼教、男尊女卑等,这在客观上造成了"老妻置异县"和"重婚姻、少爱情"的情形。中国古代士人虽以家庭为基础,但又崇尚兼善主义,他们更多的把光阴用于仕官羁旅,所以日常跟他们接触最多的不是女子,而是他们的同僚、朋友。中国文人写友情的作品绝对多于爱情,写婚后的也要多于爱情。
当然也有例外情况,比如李清照与赵明诚有共同的学问、情趣,志同道合;苏东坡对其妻的爱,《江城子》中可见一斑……还有许多在爱情中消遣人生的落拓文人。
舒婷(1952- )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她的《神女峰》不仅是一首爱情诗,也是对一个时代精神观念的反叛和挑战。古老的中国在精神和观念的遗产上,曾经保留着许多体现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优秀传统,但是,其中也确有不少属于糟粕的"精神鸦片",因此对于"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所煽动起来的"新的背叛"不要一概嗤之以鼻,更不要把腐朽当神奇,把脓肿当作是"艳若桃花"。"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不正是一种对于新的精神和观念的呼唤吗? 做一个具有真实的人性的人,总要比做一具木胎泥塑的偶像要好吧。即使人会"速朽",而偶像可以"千秋万代",可是前者是生命,而后者却永远不可能享受到生命的欢乐。
舒婷写这首诗是在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恋爱自由、男女平等,人们之间的联系也变得快捷便利,对待爱情人们更多的是"儒家"的很传统的心态。舒婷的诗是对传统爱情观的背叛,它以一个挑战者的姿态掀起了沉闷空气里的轩然大波。
放弃原作的意图和要表达的愿望,只从现实的社会来评说这两种"爱情观"。"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无异于"不求天长地久,只愿曾经拥有",而"两情真是久长时,也愿意朝朝暮暮"只会是"此情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那么,爱情这个难辨的命题终究没有一个更为合理、更为美妙的答案。
板书设计:略
附:神女峰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优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盼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6 作业
找陆游的《钗头凤》,比较它们之间的爱情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教学点:(1)认读两个一类字(2)理解:朱衣巷、谢、斜、旧时、寻常的意思(3)背诵《乌衣巷》
2、能力发展点: 感悟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德育渗透点:通过学习本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身边小事,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理解感悟诗意
难点: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描写春天的诗,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看一看这首诗是从哪方面来展现春天的?板书:乌衣巷
二、探求新知:
1、范读《乌衣巷》,要求:听老师读,注意老师的语气。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2、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读
(1)生: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师:(指导)朱雀桥是一座桥名,应连读为朱雀桥边。
(2)生再读(略)
朗读,要读准字音、语气和节奏。
4、学习一类字
师:这首诗中有两个一类字,你们认识了吗?说一说你记住了哪个字?
生:我认识了“巷”字,我是用诗名记住的“乌衣巷”。
生:我也记住了巷字,我是用诗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记住的。
生:我是用成语“大街小巷”记住的。
师:“巷”与哪个字比较相像?
生:“巷”与“港”字比较相像。
师:“巷”字的哪个部分容易写错?
生:巷字下面是“巳(Si)”,不是已和己。
师:说的真好,你们还记住了哪个字?
生:我记住了“谢”,我是用词来记的:“谢谢”。
生:我是用一句话记住的,老师交给我知识,我要谢谢老师。
生:我是用地名来记的“谢家”。
5、再读古诗,质疑
“巷”“谢”这两个字我们虽然记住了,但它们是什么意思?诗中还有你不理解的字或词?请你默读古诗,找一找?
6、指名质疑:巷  堂  谢  斜  旧时 寻常
7、小组合作解疑
师:下面小组同学借助工具书,结合诗句给这些字词选一个最适当的解释(小组互动学习)
8、指名汇报
巷:狭窄的街道  堂:高大的房屋  谢:姓 
斜:斜挂着    旧时:从前  寻常:平常
生字词的音形义。生字词地提出有两者方式:1)学生说认识到的生字词,在词语和句子中认识和记忆生字,用相似字形比较的方式认识和记忆字形;2)学生质疑不能认识或理解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
9、看图再读古诗,说一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说)
10、指名说 师板画
生:朱雀桥边开满了野草和小花,乌巷口夕阳斜挂着,从前王谢两家的燕子飞到平常百姓家去了。
生再说(略)
11、师:乌衣巷、朱雀桥一带是当年东晋大贵族王导、谢安居住的地方,如今,这两家的燕子却飞到了平常的百姓家去了,说明什么?
生:说明燕子不喜欢这两家,他们太坏了。
生:说明燕子喜欢老百姓。
生:说明燕子不喜欢砖房,喜欢草房,草房柔软,住着舒服。
师:如今的王谢两家,房前都长了野草(指板画)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没有人住了。
师:对,王谢两家现在已经落破无人居住,所以燕子飞不进去才飞到百姓家去了,作者通过野草、夕阳、燕子反映贵族家庭的落破,表现出今昔苍桑。这种以平常事物来反映时代变迁的写法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12、再读古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3、师:从哪些地方看出是春天的景色?谁是关键?
生:野草、野花还有燕子,燕子是关键。
师:大家同意他们看法吗?
生:同意。
三、练习
1、评一评
杜甫的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描写的春景与本诗描写的春景有什么不同?(自由讨论)
生:杜甫的诗写花很多,千朵万朵来表现春天,这首诗没写那么多的花,而写了燕子。
生:这首诗写的是野生的花和草,而黄四娘家的花是自己种的。
2、想一想:乌衣巷繁荣时是怎样一种景象?
自由说,发挥想象力。
四、作业:
把乌衣巷繁荣时的景象写一写,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