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6.2普查和抽样调查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6.2普查和抽样调查 课件(1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9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10 22:3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普查与抽样调查


情境导入
妈妈:“孩子,再帮妈妈买鸡蛋去”.
妈妈:“这次注意点,上次你买的鸡蛋有好几个是坏的.”
妈妈:………
孩子高兴地跑回来.
孩子:“妈妈,这次的鸡蛋全是好的,我每个都打开看过了”.
思考问题
上述检测鸡蛋是否新鲜的方法合适吗?为什么?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引入新知
国家特别关注中小学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要求中学生在家每天书写作业的时间不超过1.5小时,为了了解我班每个学生每天完成书写作业所需的时间。
思考:我们应该怎么进行调查?
自学新知(普查的概念)
仔细阅读教材120页的内容,体会什么是普查、总体、个体。
1.为了特定目的对全部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领悟新知
?
普查、总体与个体
2.其中被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3.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被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深入思考:
我们上节课,曾对全班同学的节水意识做了调查,这就是普查。你还能列举哪些调查是普查吗?总体,个体分别是什么?
实际应用
例如,为了准确了解全国人口状况,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当考察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时,总体就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年龄,个体就是符合这一条件的每一个公民的年龄.
1.部门要调查全省七年级学生每周课外活动的时间;
2.质量监督部门要检测某种品牌的复合木地板的耐磨程度;
3.河务部门要了解7月份流经某水文站的黄河河水的泥沙含量。
合作探究
你能用普查的方式了解下面的信息吗?与同桌交流.
归纳总结(什么情况采用抽样调查?)

1.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较大;
2.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普查;
3.有时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普查。

问题1:如果让你们负责调查上述问题,你会如何收集数据?
这时,人们往往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其中从总体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包含个体的数目成为样本容量
拓展延伸(样本的选择)
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准备怎样收集数据?
下面分别是小明、小颖、小亮三个 小组的调查结果:
我们小组在公园里调查了100名老年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右图所示.
小明
1-2
3-4
5-6
公园里的老年人身体都比较健康,因此这样的调查数据缺乏代表性

我们小组在医院调查了100名老年病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右图所示.
小颖
医院里面的老年人生病次数肯定偏多,因此她的调查结果也不具有代表性

我们小组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右表
小亮
对象太少,不足以说明问题
(没有广泛性)


小华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他们一年平均生病3次左右,你认为他的调查方式如何?
随机调查,就是按机会均等的原则进行调查,即总体中每个个体被选中的可能性都相等.
1.要调查下面的问题,你觉得用什么调查方式比较合理?
练习反馈
(1)调查某种灯泡的使用寿命;
(2)调查你们学校七年级学生的体重;
(3)检验炮弹的射程
(4)了解一批笔芯的使用寿命
(5)调查某电视节目在全省的收视率

2.为了了解你们学校的学生是否吃早饭,下列这些抽取样本的方
式是否合适?
(1)早上7:00至7:30在校门口随机选择50名同学进行调查;
(2)选择全校每个班级中学号是5和15的同学进行调查;
(3)选择221班全体学生进行调查.
合适
合适
不合适

1.概念:为某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其中,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而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2.抽样调查只考察总体的一部分个体,因此它的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其调查结果往往不如普查得到的结果准确。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2.普查可以直接获得总体的情况,但有时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较大;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普查;有时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普查,这时,人们往往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其中从总体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