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古代印度 同步精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古代印度 同步精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10 23:0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古代印度同步精练
一、单选题
《西游记》是一部古典小说,书中唐僧的人物原型是唐朝的玄奘,他曾西行天竺取回佛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天竺”指的就是古印度。古代印度文明最初发源于(?
?

A.
黄河流域
B.
两河流域
C.
印度河流域
D.
尼罗河流域
下图是王老师上课时的板书示意图。由此可知,王老师讲的是哪个古代国家的历史(?
?

A.
古代印度
B.
古代埃及
C.
古巴比伦
D.
古罗马
阿育王在印度知名度较高,他在位时,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当时的首都是(?
?

A.
哈拉帕
B.
华氏城
C.
摩亨佐达罗
D.
迦毗罗卫城
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据下图可确定的学习主题是(?
?

A.
古代亚非文明
B.
古代欧洲文明
C.
封建时代欧洲
D.
封建时代亚洲
关于古印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哈拉巴早期文明遗址
B.
雅利安人来自北欧,善于航海
C.
孔雀王朝时期,是古印度的鼎盛时期,但未统一半岛最南端
D.
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在古印度《摩奴法典》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切生物中最优秀的是动物,在动物中最优秀的是有理性的动物,在一切有理性的动物中最优秀的是人,在一切人中间最优秀的是??????????。”这段话空格处应填的内容是(?
?

A.
刹帝利
B.
婆罗门
C.
吠舍
D.
首陀罗
吉米是公元前1500年古印度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富有商人,家财万贯,他有很多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你认为他的哪个愿望不可能实现(?
?

A.
弃商从政,做一个官吏
B.
到当时的首都华氏城买一个高级住宅
C.
赚更多的钱
D.
以后儿孙满堂
雅利安人入侵到古印度,并逐步确立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其中,国王应属于(?
?

A.
刹帝利
B.
婆罗门
C.
吠舍
D.
首陀罗
《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200帕那。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那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此规定说明古印度四个种姓(?
?

A.
职业世袭不改变
B.
宗教生活界限分明
C.
宗教权利不平等
D.
法律地位不平等
“种姓是一种天生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把人分为思想家、战士、商人、农民、手工业者等,因为这种刻意分工使得每个人在各自的领域效率更高,更容易获得成就。”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种姓制度(?
?

A.
使社会等级十分森严
B.
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
C.
造成社会的不公平
D.
高等种姓中人才众多
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归纳其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
都反映了种姓制度
B.
都反映了封建等级制
C.
都反映了分封制度
D.
都维护了奴隶主利益
佛教教义中,哪一条体现了反对婆罗门特权的要求(?
?

A.
消除欲望
B.
众生平等
C.
忍耐顺从
D.
因果报应
地图中的线路,是古代印度哪一项文明成果的传播(?
?

A.
种姓制度
B.
水稻种植技术
C.
梵文史诗
D.
佛教
西方学者将敦煌壁画称作是“墙壁上的图书馆”,壁画中的飞天艺术风格的灵感来自于
A.
古罗马
B.
古印度
C.
古埃及
D.
古希腊
小杨同学在复习相关宗教知识点时,看到了下列信息:“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金刚经》”,由此判断此宗教是()
A.
伊斯兰教
B.
道教
C.
基督教
D.
佛教
二、材料解析题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阅读图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D代表的四个文明区域的名称。
(2)列出图中A、B、C、D四个文明区域具有代表性文明成果各一个。
(3)归纳图中A、B、C、D四个文明区域的共同之处。
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古老的大陆有着灿烂的文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部落文化到古代文明的转变是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相互作用的结果,最终他们使最早的欧亚大陆诸文明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尼罗河以及印度河和黄河岸边诞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引言部分,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颂扬其功绩,说他制定法典是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法典明确规定,凡拐骗、藏匿他人或宫廷奴隶者处死刑;理发师未经奴隶主许可而剃掉奴隶发式标记,应处砍手之刑……奴隶打自由人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将遭受割耳之刑。??????????????????????????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三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时,只是初步形成三个阶层,武士、祭司以及部落民,不存在种姓的意识,职业也不是世袭的……当时没有清规戒律限制这些阶层之间通婚,也没有不能与某种人共餐的禁忌。经过旷日持久的战争打败达萨人后,雅利安人为把他们拒斥在社会之外,尤其是恐惧自己被同化,才开始了种姓制度的第一步。???????
???——林太《印度通史》
材料四?
“尔时无有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世故名众生。”
——《长阿含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罗河流域诞生了哪一世界古代文明?列举其文明成果一例。
(2)材料二中的“法典”出自古代哪一王国?该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据材料二,指出汉谟拉比宣称其制定该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雅利安人“开始了种姓制度的第一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祭司”属于种姓制度中的哪一等级?
(4)材料四体现了佛教的什么主张?该主张与材料三中的种姓制度有何联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宣扬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各种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材料二:古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导致思想领域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新思潮和新宗教的出现……当时的新思潮、新教派,在佛教文献中被称为“外道异学”。据说当时有“大大师”“六十二见”或“九十六种外道”。——《世界上古中古史》
(1)
材料一是哪一宗教的教义?请写出它产生的时间、地区及创立者?
(2)
材料一的宗教宣扬“众生平等”是针对哪一制度?
(3)
材料二中古印度出现的“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新思潮和新宗教”类似于我国古代哪一局面?
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印度文明。结合所学知识,印度河流域孕育了古印度文明。故选C。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古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在此发现了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印度,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年一前187年)统治时期,成为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因此示意图讲的是古代印度的历史,选项A符合题意。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印度鼎盛时期的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故选B。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亚非文明相关知识。依据图片信息和所学可知,亚洲东部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孕育了古代中国文明;亚洲南部的印度河流域孕育了古代印度文明;亚洲西部两河流域孕育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故图片展示的是古代亚非文明,A项符合题意。
5.【答案】B
【解析】A.古印度的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位于印度河流域。故A正确。
B.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故B说法错误。
C.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故C正确。
D.孔雀王朝的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故D正确。故选B。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印度社会的等级。在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最高等级的是婆罗门,故选B。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古印度种姓制度。种姓制度下,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吉米作为第三等级的人,不能从事第二等级的工作。故选A。
8.【答案】A
【解析】
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后,逐渐形成了严格的“种姓制度”。根据这一制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包含国王、武士和官吏。第三等级吠舍,包含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第四等级首陀罗,主要是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据此可知,国王属于刹帝利,故A正确。??
9.【答案】D
【解析】D.印度的种姓制度包括四等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根据题干信息,后三个种姓的人,如果辱骂了最高等级的婆罗门,所受到的处罚差别很大。可见,四个种姓的法律地位不平等,故D正确。
ABC.均与本题主旨无关。故选D。
10.【答案】B
【解析】B.这段话的大意是,种姓制度可以把印度人划分成不同的职业和地位。如此分工,“使得每个人在各自的领域效率更高,更容易获得成就”,这样也就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干主旨。故选B。
11.【答案】D
【解析】D.根据图片可知,第一幅图片反映的是古印度种姓制度,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第二幅图片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西周通过分封制,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族贵族组成的金字塔式等级制机构,他们像金字塔一样,压在广大的平民和奴隶身上,因此,维护的也是奴隶主的利益,故D正确。
A.第二幅图片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故A错误。
B.都反映的是奴隶制的等级制,故B错误。
C.第一幅图片反映的是古印度种姓制度,故C错误。
???????故选D。
12.【答案】B
【解析】B.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了“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故B正确。
ACD.消除欲望是一种禁欲思想,忍耐顺从是对现实磨难的妥协容忍,“因果报应”思想是警告人不要作恶。这均与本题主旨无关。故选B。
13.【答案】D
【解析】D.印度佛教的传播,主要朝两个方向。向北,经过中亚地区传到了中国的西北、中原、江南和华南,以后又从中国传到了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向南传入斯里兰卡,再到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故D正确。
AC.种姓制度和梵文史诗没有在亚洲地区广泛地传播,故排除AC。
B.中国比印度,更早掌握了水稻种植,故排除B。故选D。
14.【答案】B
【解析】B.敦煌石窟始自十六国,其塑像、壁画比较集中的反映了历代佛教艺术的发展,而佛教由古印度传入中国,所以壁画中的飞天艺术风格的灵感来自于古印度,故B符合题意。
ACD.综上,其余三项与题干不符合,故排除ACD。故选B。
15.【答案】D
【解析】D.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六世纪,在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金刚经》是佛教的经典之一,故D正确。
A.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在公元前七世纪阿拉伯地区所创立的世界性宗教,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基督教创立于公元一世纪,时间不符,故C错误。故选D。
16.【答案】(1)A:古代埃及;B:古代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
(2)A古代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太阳历、象形文字;B古代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C古代印度:佛教、种姓制度;D古代中国:司母戊鼎、甲骨文。
(3)都发源于大河流域;经济都以农业为主,都属于农业文明;都实行奴隶主贵族统治;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17.【答案】(1)古埃及文明;金字塔、象形文字、狮身人面像。
(2)古巴比伦王国;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
(3)恐惧自己被同化;婆罗门。
(4)众生平等;主张“众生平等”适应了反对种姓制度的要求。
18.【答案】(1)佛教;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2)种姓制度。
(3)百家争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