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同步精练
一、单选题
托马斯?卡伦德曾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窄的一隅,生活着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材料反映的是()
A.
古希腊文明
B.
古罗马文明
C.
古埃及文明
D.
阿拉伯文明
欧洲文明长期以来吸引着世界的眼球。欧洲人强烈的反省精神打造了哲学的深度,不断追寻的精神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逐渐形成了“欧洲模式”,在世界上其他文化中也可以找到欧洲文明的影子。上述材料中所说的“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是()
A.
古埃及文明
B.
古巴比伦文明
C.
古希腊文明
D.
古印度文明
下列符合“小国寡民”特点的是
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王国
C.
希腊城邦
D.
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在希腊地区兴起的众多奴隶制城邦中,最大的城邦是(?
?
)
A.
雅典
B.
迈锡尼
C.
克里特
D.
斯巴达
美国考古学家在位于希腊南部的一座迈锡尼时期的主要宫殿附近,发现了2座距今约3500年的王室墓穴。请问该遗址属于希腊文明的哪个阶段(?
?
)
A.
荷马时代
B.
爱琴文明
C.
城邦时代
D.
克里特文明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
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B.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体主义
C.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政治
D.
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约公元前2000年起,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的地区,出现了奴隶制国家。那么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合称(?
?
)
A.
罗马文明
B.
爱琴文明
C.
东方文明
D.
西方文明
学者陈乐民说:“我认为它(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没有修饰过的民主,带有相当大的本能性:群众说了算。”这种民主政治根植于古希腊
A.
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文明交融
B.
小国寡民特色凸显的政治土壤
C.
法律体系非常完备的法治环境
D.
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情现状
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
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
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
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
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古代雅典人通常在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确保每一个参与讨论内政、外交问题的人,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这反映了雅典(?
?
)
A.
实行民主政治
B.
注重法制建设
C.
经济活跃发达
D.
文化繁荣昌盛
“我们会盲目地给祖国送上赞歌,
但我们每个人肩头都负载着一个沉重的责任把自己教育成有理解力的人类进而从这种知识中探知我们作为公民的真正责任。”这一论述(?
?
)
A.
缺少集体主义精神
B.
强调人应具有理性思维
C.
批判了直接民主的弊端
D.
讴歌城邦制的优点
小红同学在对“雅典文明”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绘制了下图。该图最能说明(?
?
)
A.
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B.
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
C.
西欧封建城市的特点
D.
近代欧洲的城市化进程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他每征服一个地方就要在当地兴建一座城市,各城市中希腊式神庙、体育场等建筑也兼具了所征服地区的文化元素。这段话强调了(?
?
)
A.
希腊文化的优越性
B.
希腊文化的东方化
C.
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D.
东方文化的希腊化
某老师给出以下三个提示,要求同学们说出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该历史人物是(?
?
)
提示一
?马其顿国王
提示二
?灭亡了波斯帝国
提示三
?到达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帝国
A.
穆罕默德
B.
马可波罗
C.
君士坦丁
D.
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东征后,在古印度地区出现了犍陀罗艺术,其特征是以希腊、罗马式装饰手法表现中亚和南亚次大陆地区的题材,如当地佛像多鼻梁较高,头发呈波浪状,并身着长袍(图)。这表明亚历山大东征(?
?
)
A.
使亚历山大帝国长治久安
B.
世界开始从分散联合为一体
C.
给东方文明带来巨大破坏
D.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二、材料解析题
据图,回答问题
(1)请在两幅图中填出这些地方的英文字母代码?
A.
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河流????????????????????
B.古巴比仑文明发源地--两河流域
C.
中国的母亲河--黄河??????????????????????
D.
欧洲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
(2)比较两幅图,从图中可看出古代亚非文明与古代欧洲文明在发源地上最主要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他们也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这种民主是有缺陷的,至高无上的人民有权做任何能做的事,不受任何准则的羁束。结果解放了的雅典变成了暴君,雅典人在广场民主中以苏格拉底的殉道来给自己的罪孽加冕。
——据戴志勇《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
(1)材料一中的“一切公民”是指全体雅典人民吗?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一指出,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其具有哪些职能?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古雅典人为求生存,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而在长期的海上贸易活动中,平等、协商成为交易的重要原则,民主习惯逐步发展形成,而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形态又为直接民主提供了可能条件。?
——摘编自王子嵩《希腊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
????????????????????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材料三
?
苏格拉底非常痛心,在他看来,雅典直接民主制最大的弊端,就是“抽签选举”导致的“外行治国”,即听任国家的命运由丝毫不懂政治知识的普通民众去摆布。?……他还发现,由于民众缺乏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知识,他们极容易受一些同样没有政治知识、但擅长说服技术的蛊惑家的影响和控制,从而作出种种错误的决策。
??????????????????????????????????????????????????????????????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制度的基本要义。
(3)材料三中,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抽签选举”带来了哪些危害?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A.古希腊文明,符合材料信息。由“在欧洲郇窄的一隅”生活着近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的发轫和兴盛则以海洋为依托。希腊半岛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平原,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而且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故A正确
B.古罗马文明,与材料“在欧洲郇窄的一隅”生活着近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自然资源极其匮乏”等信息不符。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征服并统一了意大利半岛,然后向地中海地区扩张。至1世纪后期,罗马帝国已经建立三十多个海外行省,控制欧、亚、非三大洲的广阔疆域,统治了许多不同的民族。由此可知,罗马帝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故B错误。
C.古埃及文明属于非洲文明。故C错误。
D.阿拉伯文明,主要位于亚非,不属于欧洲的辉煌文明,与材料“在欧洲郇窄的一隅”不符。故D错误。?故选A。
2.【答案】C
【解析】C.根据题干给出的“开创了民主的先河”可知是古希腊文明。古代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雅典民主开民主政治的先河。雅典正是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创造了希腊文明中的大部分辉煌。故C正确。
A.古埃及文明是非洲文明,故A错误。
BD.古巴比伦文化和古印度文明属于亚洲文明,故BD错误。故选C。
3.【答案】C
【解析】
C.希腊城邦数量众多,商业兴盛、手工业发达、文化兴旺,其“小国寡民”特点使希腊的民主政治发达,故C正确。
ABD.古埃及新王国、亚历山大帝国都是地跨几大洲的国家,古巴比伦王国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
故选C。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城邦。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斯巴达是希腊当时最大的城邦,领土8400平方千米,故选D。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早期文明。由题干中的关键词“迈锡尼”可知是爱琴文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故B符合题意,排除D。迈锡尼各国后来被攻占,迈锡尼文明中断,希腊进入相对落后的荷马时代,A不符合题意。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与希腊文明的关系。由材料“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可知,材料强调的是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民主政治的影响,A符合题意;由“某种程度上”可知,“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的说法绝对,C、D排除;B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希腊文明的起源。根据所学知识,
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又被称为“爱琴文明”。而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故选B。
8.【答案】B
【解析】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的大意是雅典城邦狭小,公民人数较少,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使得公民能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有条件实行原始的直接民主。故B项正确。
A.亚历山大东征使东方的君主专制政治和希腊的城邦体制出现了一种结合,但与“根植于古希腊”不符。故A项错误。
C.本项的“法律体系非常完备”说法绝对。故C项错误。
D.雅典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故D项错误。故选B。
9.【答案】B
【解析】A.题干没有体现出宗教意识淡薄,故排除A。
B.根据“…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可知,人文主义是指关心人爱护人,以人为本,题干反映出了古希腊的神具备人的情感,也具备人的缺陷,这明显体现的是人文主义思想,在雅典人文主义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故B正确。
C.题干信息看不出理性主义占主导地位,故排除C。
D.题干不能体现神话,削弱了民主的进程。故排除D。故选B。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根据“确保每一个参与讨论内政、外交问题的人,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内政、外交、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A符合题意;B、C、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人文主义的起源。依据材料"我们会盲目地给祖国送上赞歌,
但我们每个人肩头都负载着一个沉重的责任把自己教育成有理解力的人类进而从这种知识中探知我们作为公民的真正责任”可知这一论述强调人应该具有理性思维,故B正确。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伯里克利改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决定内政、外交等重大问题。但雅典的民主政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政治,
妇女、儿童、奴隶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根据图片内容可知,
雅典的民主只有9%的公民享有,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故选A。
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依据题干信息“各城市中希腊式神庙、体育场等建筑也兼具了所征服地区的文化元素”,分析可知其既体现了古希腊的文化特色,也兼具了所征服地区的文化元素,故正确答案是C。
1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亚历山大大帝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亚历山大在位时进行了东征,历经十年征战,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故选D。
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由题干中的“其特征是以希腊、罗马式装饰手法表现中亚和南亚次大陆地区的题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与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所以D项符合题意;题干信息未涉及使亚历山大帝国长治久安,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从分散联合为一体,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信息主要体现的是文化的大交汇,未涉及亚历山大东征带来巨大破坏,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
16.【答案】(1)左图:最左边A;中间B;右边C。右图:D。
(2)古代亚非文明是大河文明,古代欧洲文明是海洋文明。
17.【答案】(1)不是;雅典具有参政权的是成年男性公民,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2)公民大会;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3)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是少数人的民主,维护的是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民主容易成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甚至沦为一种暴民政治。
18.【答案】(1)在长期的海上贸易活动中,形成了平等、协商、民主习惯;而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形态又为直接民主提供了可能条件。
(2)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治生活自由、公开、公正。
(3)抽签选举无法保证执政者的素质,民众容易受没有政治知识的蛊惑家影响和控制。
(4)雅典民主政治起源于经济生活,是一种直接民主;雅典民主政治不是十全十美的,有自己的局限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