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一)化学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一)化学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5-02 21:1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测试一试题
出卷人:王小俊 检验人:刘杰
注意事项:1、适用班级:高二年级,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2、本试卷共3页,满分100分;
3、考试时间75分钟;
4、第II卷直接在试卷上作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Mn 55 Cl 35.5 C 12 Cu 64 N 14 Fe 56 S 32
第Ⅰ卷(选择题 共69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23题,每题3分,共69分)
1、我国近海海域海水中一些元素含量普遍超标,富营养化十分严重。经常发生“赤潮”现象。下列生活用品中能引起“赤潮”的是( )
A.肥皂 B.含磷洗涤剂 C.加酶洗衣粉 D.化妆品
2.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低碳生活就是节能减排,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用稀双氧水清洗伤口可以杀菌消毒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使原料尽可能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
D.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3.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A.Na+的结构示意图:
B.水分子的电子式:  
C.二氧化碳的结构式: O=C=O
D.硫酸钠的电离方程式:Na2SO4= 2Na+ + SO42ˉ
4.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顺利升空。据科学家预测,月球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可作为核聚变材料的23He。下列关于23He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24He互为同位素 B.中子数为3
C.带2个单位正电荷 D.原子最外层有1 个电子
5.能够将溶液和胶体区分开的方法是
A.过滤 B.观察颜色、状态 C.利用丁达尔效应 D.闻气味
6.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是
A.CO2 B.H2O C.NaOH D.HCl
7.用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 mol H2含分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18g H2O所含分子数约为NA
C.22.4L O2所含分子数约为NA
D.1 L 1mol/L的NaOH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为NA
8.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可利用海水制取镁 B.实验室可以海带为原料获得碘
C.工业上可通过分离煤焦油获得苯
D.工业上可用氧化剂氧化赤铁矿(含Fe2O3)获得铁
9.右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是锌和稀硫酸
B.铜片上不产生气泡
C.电流计显示导线上电子由锌片流向铜片
D.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10、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NH4+,SO42-,K+,OH- B.Na+,Ba2+,NO3-,SO42-
C.K+,Cl-,CO32-,Na+ D.H+,NO3--,Na+,CO32-
11.下列对某未知溶液中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其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一定含有CO32ˉ
B.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一定含有SO42ˉ
C.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一定含有Ca2+
D.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显黄色,一定含有Na+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石灰石 跟 稀盐酸反 应 : CO32- + 2H+ = CO2 ↑ + H2O
B.钠和冷水反应: Na + 2H2O = Na+ + 2OH- + H2↑
C.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 + 3OH- = Al(OH)3↓
D.铁粉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Fe + Cu2+ = Fe2+ + Cu
13、用稀硫酸与铁片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增大的是
A.给反应体系适当加热 B.向反应体系中加水稀释
C.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浓盐酸 D.将铁片换成铁粉
14、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 B.制造水煤气
C.酸碱中和反应 D.镁条燃烧
15、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混合物是
A、酒精和碘水 B、苯和水
C、乙酸和乙酸乙酯 D、乙酸和水
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
B.司母戊鼎是青铜制品
C.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铝合金
D.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的合金是钢
17、对于反应4HCl+MnO2==Cl2↑+MnCl2+2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MnO2是氧化剂
C.HCl是还原剂 D.若生成7.1gCl2,则转移电子0.1mol
18.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的干馏 B.石油的裂解
C·煤的气化 D.石油的分馏
19.下列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20、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中“丝”和“泪”分别指
A.纤维素 油脂 B.蛋白质 烃类 C.淀粉 油脂 D.蛋白质 油脂
21.下列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
A.
B. 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C.
D.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
22.同周期的X、Y、Z三种主族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H3ZO4A.非金属性 X>Y>Z
B.原子半径X>Y>Z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按X、Y、Z的顺序由少到多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由弱到强
23.完全溶解28.4 g碳酸铜和氢氧化铜的混合物需要消耗1mol/L的盐酸500mL。若灼烧相同质量的上述混合物,能得到氧化铜的质量为
A.40g B.30g C.20g D.16g
II卷(非选择题,共31分)
24.填空题(化学与生活,15分)
(1)(4分)食品和药品关系人的生存和健康。
①医学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食物中除糖类、脂肪、蛋白质外,还有一类物质与人体健康
有着密切关系,它们就是维生素。下列维生素中,可用于防治坏血病的是 。(填字母)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C
②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食物中的纤维素虽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能促进肠
道蠕动、吸附排出有害物质。从化学成分看,纤维素是一种 (填字母)。
A.多糖 B.蛋白质 C.脂肪
③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字母);
A.苹果 B. 牛奶 C.米饭
④某同学感冒发烧,他可服用下列哪种药品进行治疗 (填字母)。
A.青霉素    B.阿司匹林   C.抗酸药
(2)(6分)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①生产硅酸盐水泥和陶瓷都需用到的共同的主要原料是 。
②生活中有大量的铝制品。家用铝锅不能经常用热碱水洗涤去污,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
表示) 。
③钢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材料,但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数量十分惊人,造成
钢铁锈蚀的主要原因是发生 ______ ____腐蚀,最终生成的铁锈的化学式为_______ ____。
④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用到一种涂料—--氟碳涂层聚酯(FEP),其为线性分子,它的单体
为CF3—CF=CF2,这种涂料具有 (选填“热塑性”或“热固性”)。
(3)(5分)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更是健康的保障。
①为确保上海世博会期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5%以上,世博会期间的空气质量状况
监测中,不需要监测的指标是 。
a.可吸入颗粒物(PM10) b.NO2浓度 c.SO2浓度 d.CO2浓度
②可利用漂白粉对河水进行杀菌消毒,其能杀菌消毒的原因是漂白粉会与河水反应生成
HClO(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是 。
③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卫生填埋和__________ _______焚烧。
④向煤中加入______ ____作为脱硫剂,可以减少煤燃烧时产生的SO2.
25.无机框图推断题(6分)
已知A、C、D为单质,D为黄绿色气体,B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H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的气体,F、I的水溶液均呈碱性,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反应物、
反应条件略)。
试回答:
(1)写出D、H的化学式:D________ H__ ______。
(2)写出A和水反应生成B和C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写出F转化为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6.(10分)两组同学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探究。
(1)一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对铁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实验。已知:
2Fe + 6H2SO4(浓) Fe2(SO4)3 + 3SO2↑+ 6H2O。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过量的铁屑和一定量的浓硫酸放入烧瓶,塞紧橡皮塞,开始计时。t1时开始加热,在铁屑表面逐渐产生气泡,当有大量气泡产生时,控制反应温度基本不变。甲同学将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粗略地表示为图2。
在0~t1时间段,铁屑表面没有气泡生成,说明铁在浓硫酸中发生了______ ___;t1~t2时间段,反应生成的气体是_____ _____。
②t2时,取少量反应液,先滴加少量新制饱和氯水,然后滴加KSCN溶液,呈现血红色。若再滴加过量新制氯水,却发现红色褪去。同学们对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各自的假设。乙同学的假设是: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你的另一种假设是_______ ___;为了验证你的假设,请设计一种简便的实验方案_____ ____。
(2)另一组同学对铁和稀硝酸的反应进行探究。他们用a mol Fe和含有b mol HNO3的稀硝酸进行实验,若HNO3只被还原成NO,且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含有Fe3+和Fe2+,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若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n(Fe3+):n(Fe2+)=2:1,则的值为_____▲_____。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姓名: 班级: 考试号: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