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统一国家的巩固课件(华师版七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统一国家的巩固课件(华师版七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02 21:3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执教人:刘强
2006 10 31
1、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陈胜吴广起义
3、刘邦实行 政策,使国家得到迅速的发展。
修养生息
4、文帝、景帝的时候,西汉出现了繁荣安定的局面,史称 。
文景之治
2、 与 发生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
项羽
刘邦
本课学习内容
(一)汉武帝大一统局面出现的条件
(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
   (1)、措施
(2)、影响
学一学
汉武帝时社会状况:
人口增殖,经济富庶,
国家强盛,空前繁荣。
(大一统局面出现的条件)
民族关系
经济措施
文化措施
巩固大一统局面的措施
东北拓展(设行政机构进行管理)
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
河西设郡(开通河西走廊、屯田 )
西南开边(西南夷归汉、汉办学校)
铸造钱币(五铢钱)。
兴修水利(六辅渠和白渠;黄河)
重视经书(各地献书、并整理)
独尊儒术(建立太学、发展教育)


削弱王国抓皇权,北击匈奴管东北。
河西屯田走廊开,西南归汉汉学办。
兴修水利改货币,献书尊儒立太学。
汉武大帝真英武,实现统一大巩固。
思考——汉武帝大一统措施对当时国家有什么影响?
1、巩固了国家政权。
2、促进了民族融合。
3、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4、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5、成为世界最强的国家之一。
如何评价汉武帝?
人物评价
A、定性(什么人?干什么事 )
B、积极(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C、消极(对社会发展的阻碍)
评价
1、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2、在其统治期间,西汉国力强盛,民族融合,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大一统。
3、他连年征战,耗费了大量的民力和物力。晚年社会出现动荡,但能及时改过。
1、汉武帝发动三次对 的战争,在
和 统帅下,汉军取得胜利。
2、 废半两钱改铸 钱;接受
的“ ”的建议,发展儒学教育;在 兴办 ( 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
匈奴
卫青
霍去病
汉武帝
五铢
董仲舒
独尊儒术
长安
太学
太学
练一练
三次反击匈奴
从公元前127年至公元前119年,
汉武帝派卫、霍三次反击匈奴,
追击匈奴至蒙古大漠,
匈奴力量大大削弱,
最终汉军取得了胜利。
神话传说:马踏匈奴
董仲舒和“独尊儒术”
五铢钱
秦朝疆域图
大漠
西域
南海
大海
匈 奴
鲜 卑
乌 桓
西


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