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第一单元
2
济南的冬天
提起冬天,人们想到的往往是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画面,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萧条景象。然而在老舍的笔下,冬天却出乎人们的意料,没有“严寒”,却有“温暖”,不见“凛冽肃杀”,而见“秀气可爱”。让我们跟随老舍的文字,去感受非同一般的济南的冬天吧。
情境导入
1.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领会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重点】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难点】
学习目标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ān
shì( 安适 )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2)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zhuó
luò( 着落 ),有了依靠。
(3)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cí
shàn( 慈善 )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4)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jī
fū( 肌肤 )。
(5)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xiù
qi
( 秀气 )!
(6)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kuān
chang
( 宽敞 )。
(7)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
xù( 贮蓄 )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8)看吧,由chéng
qīng( 澄清 )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kōng
líng( 空灵 )的蓝水晶。
(9)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dì
tǎn( 地毯 )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C
D
D
5.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补写语句。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
对于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像我,________________,便觉得是奇迹;
对于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像我,____________________,便觉得是怪事。
在哈尔滨住惯
冬天要是不下雪
刚从新疆回来
冬天要是能看到花朵
济南的冬天
本文抓住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准确优美的文字,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济南的冬天独有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②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③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④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①段的内容。
2.选文第①段画线句中“秀气”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从写作特色和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下面两句话。
(1)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
?(2)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4.选文中最后一句话“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有什么作用?
常用修辞方法:拟人
内容
把物(物体、动物或抽象概念等)当作人来写,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修辞方法。
作用
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更富有情趣;让读者对所描写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感受到作者的强烈感情,引起共鸣。
答题格式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表达了……
典型例题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温暖,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山的热爱之情。
善用比喻和拟人
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如把济南外面的小山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蓝水晶”,无一不小巧秀丽,恰到好处。文章中拟人的句子更多,个性化更明显。如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
保暖和。’”把山坡上斑驳的色彩,说成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秀美动人;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这些都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请你借鉴本文对济南冬天的描写手法,运用比喻、排比或拟人等方法,对冬天进行描写,要突出季节的特点。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不知什么时候,地上起了一层白茫茫的雾。早晨,当我推门去上学的时候,眼前一片迷迷蒙蒙。雾就像乳白色的牛奶一样,把我团团围住。不一会儿,我的睫毛上就挂满了小小的水晶花。闭眼再睁开后,只觉得眼睛湿润润的,有一丝凉意,非常舒服。多么奇怪的雾啊!我想伸手去摸,可它却调皮地飞啊,飞啊,飞到我的脸上,沾到我的头发上,飘到我的衣服上。
课外
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秋的济南
付秀莹
①到济南的时候,是十月底,秋已经深了。
②朋友说,到南部山里看月亮,数星星。心想好雅致的念头,便兴头头去了。当时节,山间层林尽染,斑斓绚烂,是秋的极致了。有各色奇石,在山里随意散落着,不言不语。柿子树上还有柿子,一盏盏小灯灯笼似的,在秋阳里晶莹耀眼。有朋友忍不住淘气起来,爬上去摘柿
子。不一会儿,果然捧了柿子过来,给我们吃。阵风吹过,叶子纷纷落下来,阳光里仿佛下了一场金色的急雨。群山寂静,天上有几块闲云,悠悠飞过来,不知什么时候,又飞走了。
③晚饭后,月亮升起来了。山里的夜晚,已经有十分的凉意。夜空深邃,月亮圆圆的,好像是女子皎洁的脸。星星稠密,却不太耀眼,许是被月亮的光芒比下去了。月光汹涌,仿佛能听见汩汩流淌的声音。夜风拂过林木,萧萧飒飒,有无限的秋意。群山越发幽静了。月光满山,月色满怀。整个人好像都变得澄澈清明起来。我们都不说话,生怕惊动了这清清的月色。不知道是一只什么鸟,叫了一声,半晌,又叫了一声。
④这么多年了,在生活的泥淖里深陷,有多久不曾看过这么好的月亮了?
⑤小时候乡下的月亮,好像是金黄的。熏染了炊烟和鸡鸣狗吠,有人间烟火气,是可以亲近的。这山里的月亮,或许是因了泰山余脉嵯峨,另有一种高洁清越,教人不免有悲怀,直想把凡心俗念都覆手抛了,在这山林间隐居,或者随了嫦娥,到广寒宫里去。
⑥次日回到市里,泛舟大明湖上。湖水清澈,更见深沉了。秋水长天,岸边的芦苇飞白,同满池残荷呼应着,别有一种寥落之美。岸上的杨柳倒是依然碧绿,依依垂下来,参差披拂,在风里蹁跹不已。隐隐有丝竹之声,穿林渡水而来,同啁啾的鸟鸣交织着,教人不免恍惚,这尘世间竟然有如此闲雅所在,济南人实在是有福了。
⑦弃舟登岸,来到芙蓉街,则是另一种味道了。据说,芙蓉街以街中芙蓉泉得名。早年间,这里曾是济南府的繁华之地,商贾云集,多深宅大院。老屋苍苔半亩居,石梁浮动上游鱼。一池新绿芙蓉水,矮几花阴坐著书。岁月变迁,而今,这里已经是颇有名气的小吃街了。然而,芙蓉泉,她还在吗?一路询问,到底是找到了。芙蓉泉藏身在民宅里,一个小院的墙根下。泉里倒还有鱼,活泼泼游动着,好像是芙蓉泉旧年的信物,又好像是生活的某种隐喻。时光如逝水。岁月更迭,新与旧,变与不变,都是这泉水里的倒影吧。
1.选文围绕“秋的济南”重点写了哪些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
山里看月亮;泛舟大明湖;寻踪芙蓉泉。
2.选文描写秋天济南的月亮的同时,在第⑤段又写到了小时候的月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对比,将小时候乡下的月亮与秋天济南的月亮进行对比,用小时候乡下月亮的亲近来衬托济南月亮的高洁清越、教人不免有悲怀的特点。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阵风吹过,叶子纷纷落下来,阳光里仿佛下了一场金色的急雨。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叶子落下的情态比作“一场金色的急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秋天的阳光下,阵风吹落叶子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秋天的喜爱之情。
4.谈谈你对选文结尾“岁月更迭,新与旧,变与不变,都是这泉水里的倒影吧”的理解。
芙蓉泉里的泉水见证着济南的历史变迁,济南历史变迁中“变”的是不同时代的不同风景,不变的是济南厚重的文化积淀。
济南的秋天
老 舍
①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②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
③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
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④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Sweet
heart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色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
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⑤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地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作者描写济南的秋天,是以作家独特的眼光,抓住秋的特征,用比喻、拟人等各种方法,写出山、水、风、叶的各种特殊之处,写出秋之美丽、秋之迷人。老舍笔下的秋天是具有无限的诗意,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的。全文着力于写景,但又不仅仅是描摹景物,而是在描绘景物中渗透了丰富的感情,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在引导人们领略济南秋天的山水时,激励人们热爱生活,奋发向上。
篇章阅读
1.老舍《大明湖之春》
2.郁达夫《江南冬景》
整本书阅读
1.老舍《四世同堂》
2.刘晓平《一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