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七年级
科学
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
聚焦教材
01
分层训练
02
聚焦教材
1._____________说:魏格纳依据__________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
他证据提出。
2.____________说:由赫斯和迪茨提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
洋中脊),
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
不断地推开。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像在输送带上一样被推着一起向
两边移动。
3.______________学说:
(1)全球由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__________板
块、__________板块、__________板块六大板块组成,“漂浮”
大陆漂移
大西洋
海底扩张
板块构造
亚欧
非洲
美洲
南极洲
太平洋
印度洋
聚焦教材
在__________上,相互不断地发生_________和_________。
(2)板块的__________形成了山脉,板块的________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软流层
碰撞
张裂
碰撞
张裂
1.关于如图所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两大洲可能曾经是一个整体
B.南美洲东海岸陆地凸出部分与非洲西
海岸陆地凹进部分轮廓比较吻合
C.海牛和鸵鸟可以在大西洋之间自由游动和飞翔
D.该发现促进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
分层训练
C
2.如图所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100
km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
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大洋中脊是新海底诞生的地方
B.地球是个球体
C.生命是不断演化的
D.海水对地形有侵蚀作用
分层训练
A
3.每周三下午第四节是某中学的社团活动课。在课堂上科技社的社员们对地
球的相关知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有( )
①小黄认为:中国古人对天地的认识是“天圆地方”
②小洪认为: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能够证明海平面并不是
平面
③小吴认为: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能够证明地球是圆的
④小张认为: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能够证明地球是圆的
⑤小徐认为: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所以有科学家把它戏称为“七巧板”
⑥小方认为:全球的这些板块漂浮在海洋上,并相互不断地发生着碰撞和
分层训练
D
张裂
⑦小芮认为: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非常相识,也分为三层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⑦
分层训练
4.2017年8月8日,我国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了7.0级大地
震,给当地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次地震与哪两大板块的
运动有关?( )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分层训练
B
5.应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有( )
①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
②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
③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
④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分层训练
A
6.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
实验(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
右两侧运动。
(1)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 )
①碰撞挤压 ②张裂运动 ③生长边界 ④消亡边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下列地理现象中,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渭河谷地的形成
B.日本地震的发生
C.青藏高原的隆起
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
分层训练
B
D
7.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是________板块,几乎全部是海
洋的是__________板块。
(2)世界地震分布与火山相似,主要集中
在____________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3)图中B处为喜马拉雅山脉,它不断长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的互相碰撞、挤压。
分层训练
非洲
太平洋
环太平洋
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
8.关于海底扩张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底扩张说无法解决大陆漂移说中动力来源的问题
B.依据海底扩张学说能预测全球所有大洋面积将不断扩大
C.建立海底扩张说的依据之一是越靠近大洋中脊的海底岩石越古老
D.海底扩张说认为上升的地幔物质在大洋中脊处冷凝形成新地壳层,并
不断向两侧推移
分层训练
D
9.请根据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把下列各图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是( )
A.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④②①
分层训练
D
10.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共有______大板块。图甲实验中,用实验中的书本(纸张)表示地
球上的板块,反映了板块的________(填“碰撞”或“张裂”)运动,这种运动
在地球上会___________________(填“隆起形成山脉”或“形成新的海洋”)。
(2)图乙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______(填“碰撞”或“张裂”)运动,这种运动在
地球上会_________________(填“隆起形成山脉”或“形成新的海洋”)。
分层训练
六
碰撞
隆起形成山脉
张裂
形成新的海洋
11.20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
可拼合性,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之后通过
努力寻找证据,于1915年正式确立“大陆漂移说”。1960~1962年,美国
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
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着海洋地
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
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回答
下列问题: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
分层训练
之中,板块的_________________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有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多选)。
A.火山和地震
B.宇宙的起源
C.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D.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3)有人认为“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完美理论,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层训练
碰撞和张裂
B、C
不对,“板块构造学说”还需要检验、完善和修正
12.一个科学假说的形成需要证据的支持。在新证据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原
有假说不断被解释、支持或修正,并形成新的假说。关于地球构造理论
的发展主要有:①板块构造学说;②大陆漂移说;③海底扩张说。
(1)三种学说发展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
B.珠穆朗玛峰每年在升高
C.洪涝灾害的发生
D.红海不断扩张
分层训练
②→③→①
C
(3)以下可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____________。
①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动物有亲缘关系,如两岸都有鸵鸟,
而鸵鸟不会飞,更不会游泳,所以无法跨越大西洋
②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基本拼合,且两岸大陆上的岩层和构造很相似
③大陆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要撕裂它并在水平方向移动几千千米所需
要的巨大动力无法确定
④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没有完全吻合,且很多岩层没有连续
⑤南极洲上有大量的煤矿,表明现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以前的地理位置
一定是温暖湿润的植物茂盛区
分层训练
①②⑤
13.人们在南极洲发现有露出地表长达上千米的巨大煤层;在非洲和印度,
甚至靠近赤道处,发现古冰川的痕迹。请你试着对这些现象提出合理的
假设。
解:南极洲丰富的煤炭资源,说明南极洲在很久以前并非现在的南极地
区,可能在温带地区;赤道附近古冰川的痕迹说明赤道地区很久以前可
能在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有冰川存在。南极洲有煤炭和赤道地区有
冰川都可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
分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