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七年级
科学
第5节 熔化与凝固
聚焦教材
01
分层训练
02
聚焦教材
聚焦教材
2.(1)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__________。同种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与凝固时
的温度是________的;不同的晶体,这个温度往往是不同的。凝固是一
个________的过程,且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晶体既________熔点,也________凝固点。松香在凝固时,温度一
直________,也要________。
凝固点
相同
放热
温度保持不变
没有
没有
下降
放热
1.通常情况下,对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冰、玻璃、松香是晶体
B.盐、玻璃、铁是晶体
C.玻璃、松香、橡胶是非晶体
D.冰、铁、玻璃是非晶体
分层训练
C
2.下雪天,路上积有厚厚的一层雪,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看到洒水车向路
上的雪喷洒盐水,这种做法主要是因为( )
A.使水的熔点升高
B.盐水使冰的熔点降低
C.盐水使冰的温度升高到0
℃而熔化
D.洒上盐水后的雪变成了冰水混合物,温度变为0
℃,从而使冰熔化
分层训练
B
3.将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棍紧贴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
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
分层训练
D
4.下列用相同质量的0
℃的冰和0
℃的水冷藏鱼时,哪个效果更好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0
℃的冰比0
℃的水温度更低,所以用冰效果会更好
B.0
℃的冰和0
℃的水温度相同,所以效果一样
C.0
℃的冰和0
℃的水温度相同,但冰熔化时要吸收热量,所以用冰的效
果更好
D.0
℃的水比0
℃的冰取材更加方便,所以用水效果更好
分层训练
C
5.2000多年前,秦王建造了一座宫殿,宫殿里支撑屋顶的铜柱是空心的,盛
夏时,人们把冬天窖藏起来的冰块装入铜柱,冰________时通过铜柱向四
周________,使整个宫殿温度________。而北方农民在冬天往菜窖里放几
桶水,则是利用水凝固时_________来防止蔬菜冻坏。
6.如图为锡熔化和凝固的图像,根据图像回答问
(1)锡的凝固点是________℃。
(2)BC段表示的是________过程,
EF段表示的是________过程。
(3)锡熔化过程经过______min,在3~6
min的时间内锡所处的状态为
_____________,9~12
min的时间内锡所处的状态为_____________。
分层训练
熔化
吸热
下降
放热
232
熔化
凝固
3
固液共存
固液共存
7.如图甲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______℃。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
分层训练
使物质均匀受热
2
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质在熔
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
(4)比较图像中AB段与CD段可知:该物质在_______(填“AB”或“CD”)段吸
热能力强。
分层训练
不变
晶体
CD
8.国外研制出一种冬暖夏凉的夹克,这种夹克在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微胶
囊物质。人们穿上这种夹克,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物质开始熔化,人体
感到凉爽;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物质开始凝固,人体倍感温暖。下列关
于这种夹克能自动调节温度的原理阐述正确的是( )
A.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中的物质熔化放热,又自动向人体吸热
B.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中的物质熔化吸热,又自动向人体放热
C.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中的物质凝固放热,又自动向人体供热
D.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中的物质凝固放热,又自动向人体吸热
分层训练
C
9.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
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一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儿都没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分层训练
C
10.如图所示是现在市场热销的空调扇,与秦王建造的阿房
宫相似,盛夏来临时,空调扇的盒子中装入冰块,这样
房间的温度就会下降,这是利用冰块___________时
要______热。室外的气温高达35
℃,而冰块尚未完全熔
化时,铜柱内的温度为______℃。
分层训练
熔化
吸
0
11.下表中列出了一些物质的熔点:
(1)-20
℃的煤油处于______态。
(2)白炽灯泡的灯丝用钨丝制成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3)能否用铁锅来熔化铝块?______。
分层训练
液
钨丝的熔点高
能
12.如图所示,在“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___________在固体粉末中,不要碰
到试管底部或试管壁。
分层训练
全部浸没
(3)图乙和图丙是小明绘制的冰和蜡的熔化图像,则图______是蜡的熔化图
像,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小林同学发现冰熔化时间短,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现象,在不改
变原来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你告诉她一种延长冰熔化时间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细心的小丽发现:在图像乙中,物质第1分钟和第5分钟升高的温度不
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层训练
丙
蜡是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增加冰的质量(或将酒精灯火焰调小)
冰的比热容比水小,吸收相同的热量冰升温较快
13.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
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
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
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
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
积的百分比)。
分层训练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
10~15
℃。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
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
的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分层训练
D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
℃,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
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
A.30%
B.40%
C.60%
D.90%
(3)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
点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层训练
B
升高
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百分比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