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7年级上册 期末质量评估试卷(A)(课件版 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 7年级上册 期末质量评估试卷(A)(课件版 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12 21:0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时间:90分钟 分值:120分]
?
期末质量评估试卷(A)
七年级
科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B
2.“估测”是建立在科学测量基础上的一种粗略测量方法,下面是七年级的小
明同学对自身有关科学量的估测,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
A.他的身高约160
cm
B.他的体重约50
kg
C.他的密度约1
g/cm3
D.他的体积约2
m3
D
3.美国一家科技公司模拟动物的外骨骼,研制了一架外骨骼机器人“凤凰”,
它能够支撑起残障人士身体并且帮助其站立行走,还能为建筑工人或其他
体力劳动者减轻工作强度,关于外骨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无脊椎动物的外骨骼和脊椎动物的内骨骼一样,都具有支持和保护的
作用
B.无脊椎动物的外骨骼和脊椎动物的内骨骼一样,会随着生物的生长而
生长
C.动物的外骨骼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D.人的运动系统需要神经系统的支配,因而一些复杂的运动是难以被外
骨骼机器人模拟的
B
4.雾霾中的PM2.5(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
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下列有关雾霾说法错误的是(  )
A.雾霾弥散是扩散现象引起的,与分子无规则运动有关
B.雾是水蒸气液化引起的现象,液化过程中放出热量
C.城市马路经常洒水除尘、加强周边环境的绿化可减少雾霾天气
D.持续的雾霾天气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很大的影响
A
5.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一向以黑白两色示人,但也有罕见的例外。由于某
种基因突变,有些大熊猫会呈现棕色或褐色,如同穿上了一件特别的外
衣。熊猫“七仔”是世界上有准确科学记载以来发现的第五只棕色大熊猫。
“七仔”的皮肤是棕褐色的,这个古怪的小家伙是存活于中国偏远山区秦
岭山脉的稀有动物。下列关于“七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七仔”具有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的特征
B.“七仔”的体细胞内没有液泡和叶绿体
C.“七仔”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D.“七仔”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动物体
D
6.拿一只小烧杯,将它靠近嘴边,张开口对着烧杯内壁哈气,如图甲,可以
发现杯内壁出现了水雾。点燃打火机,并用一只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
上,如图乙。一段时间后,同样可见烧杯的内壁出现水雾。这两个过程
发生的变化(  )
A.都是物理变化
B.都是化学变化
C.前者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后者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
D
7.“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中的“苔花”描
述的是苔藓植物,下列关于苔藓和牡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B.它们在结构上都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C.它们都是依靠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料
D.苔藓不能开花结果,牡丹能开花结果
C
8.分类是一种把某种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起的科学方法。对事物进行分
类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清晰。下面是同学们提出的对四种生
物的分类依据和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A.根据水生还是陆生,将它们分为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
B.根据有没有羽毛,将它们分为有羽毛的动物和没有羽毛的动物
C.根据食物种类不同,将它们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
D.根据有没有脊骨,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C
9.科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
的解释,
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形状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D
10.读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关于地形对区域生产生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修建水坝,对乙村的不利影响大于甲村
B.丙、丁等地种植果树比种植水稻合适
C.村落沿河流分布,航运条件好
D.两条引水路线中④比③更合理
B
11.小亮在制作植物标本时,需要称量10克氢氧化钠固体来配制一定的溶
液。在称量时小亮发现天平指针略向右偏转,则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减少砝码
B.将游码向左移动
C.取出一些氢氧化钠固体
D.再加一些氢氧化钠固体
D
12.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人运动后出汗
B.雪花落在手中变成水珠
C.雪糕放入茶杯后,茶杯外壁出现水滴
D.铁在高温下变成铁水
13.岩石组成了地球的坚硬外壳——岩石圈,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B.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
C.岩石可以给我们提供原料和能源
D.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
C
D
14.当你在复印店复印材料时,经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是臭
氧的气味,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臭氧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
D.臭氧与氧气性质完全相同
B
15.泥石流是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每年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
员伤亡。自然条件是形成泥石流的一个方面。如图所示的某地等高线地
形图,从地形要素看,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B
16.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下列事例不能
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16世纪初,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
C.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
D.远方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C
17.如图是用烧杯盛装某种液体时,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和液体体积V的关
系图像,根据图像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根据图像不能求得烧杯的质量
B.根据图像可以求得烧杯的质量为60
g
C.根据图像可以求得液体的密度为1.0×103
kg/m3
D.因图像不过原点,所以该液体的质量和体积不成正比关系
C
18.某同学按下图所示对生物进行分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中①②③代表的
生物依次吻合的是(  )
A.大白菜,酵母菌,木耳
B.水螅,大肠杆菌,青霉
C.香菇,枯草杆菌,乙肝病毒
D.葫芦藓,甲烷细菌,禽流感病毒
D
19.如图所示为巧测一高度为l的薄瓶的容积的示意图,用刻度尺先测出瓶底
直径为d,瓶口向上倒入一定量水,测出水面高度为l1;然后再堵住瓶
口,将瓶盖倒置测出水面离瓶底的高度为l2,则瓶子的容积约为(  )
C
20.“鸳鸯火锅”一边放清汤卤,一边放红汤卤。清汤卤和红汤卤的质量、主
要成分及初温几乎相同,但红汤卤一侧浮着一层具有麻辣风味的油,清
汤卤则没有。在使用这种火锅时,即使两边加热情况相同,但红汤卤一
侧会首先沸腾,其主要原因是(  )
A.红汤卤的沸点比清汤卤的低
B.红汤卤的比热容比清汤卤小得多,吸收相等的热量,
升温快
C.红汤卤上方有一层油,热量散失少
D.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比水的吸热能力强
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21.请结合图示,运用生物和细胞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________(填“植物”或“动物”)细胞模式图。
(2)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5]________内的细胞
液中含有大量糖分。
(3)整个细胞生命活动主要在[6]__________中进行。控制生命活动的遗传
物质位于[4]____________中。
植物
液泡
细胞质
细胞核
22.20世纪初魏格纳惊奇地发现__________两岸的轮廓非常吻合,于是提出
了一个大胆的假说——________________,并寻找到大量的证据加以证
明,如两岸的古生物群具有____________等。但由于魏格纳没有对大陆
漂移的_____________作出解释,因此该学说不被人们所接受,直到半个
世纪后,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的提出,该假说才被普遍接受。
大西洋
大陆漂移学说
亲缘关系
动力来源
海底扩张学说
23.机动车的常见燃料为汽油和柴油。根据统计,2018年我国汽、柴油零售
价共经历了11次上调、6次下调和8次搁浅。汽油价格每吨累计上涨435
元,柴油价格每吨上涨420元,折合每升分别上调0.32元、0.36元。
(1)汽油、柴油的可燃性属于它们的________性质。
(2)根据以上信息,计算柴油的密度为_________克/厘米3(保留2位小数)。
化学
0.86
24.有些研究对象难以直接进行实验,这时可以采用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
些条件进行实验。分析下列实验,并回答问题。
(1)图甲中,把篮球和木板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把铅笔的笔头竖直朝
下,分别由A向B和由C向D移动,通过此模拟实验的实验结果,我们可
以推测海面上归来的船只,桅杆比船身先出现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是一个球体
(2)图乙中,以分子运动的观点来分析沸腾的实质。液体沸腾时,不但处于
液面速度较大的分子要脱离液体表面跑到空气中,而且处于____________
气泡壁上速度较大的分子也要脱离气泡壁跑到气泡中去,所以,沸腾是比
蒸发剧烈得多的汽化现象。
(3)图丙中,老师上课时演示了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也演示了芝麻和黄豆
的混合实验。这两个实验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的是____________的混合
实验,两个实验具有的相同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内部
酒精和水
质量不变,体积变小
25.某中学在家乡开展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适合攀岩的是______处;适合漂流的是______处。
①河段小河的流向大致为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最高海拔为________米。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1
厘米,若要在两地间修建缆车,已知比例尺为1∶100000,则缆车线路长
度至少_____千米。
B
A
自西向东
658
1
三、实验探究题(除注明外,其余每空1分,共31分)
26.我们都希望用湿拖把拖过的地干得快一点,买回来的蔬菜干得慢一点,
这与液体蒸发的快慢有关。下面是小明同学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
的实验过程。
(1)图甲是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操作中用同一支胶头
滴管在两块玻璃片上各滴一滴酒精,采用同一支滴管的目的是使两滴酒
精的_________相同。
质量
(2)图乙是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操作中用同一支胶头滴管
在两块玻璃片上各滴一滴酒精,并使两滴酒精的____________大致相同。
(3)图丙实验中,其他条件相同,对其中一块玻璃片上的酒精吹气,发现吹
气的玻璃片上的酒精先消失,由此小明同学得出“液体表面空气流速越
快,液体蒸发越快”的结论,而小李同学认为不能得出这个结论,小李同
学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活中,人们常把新鲜蔬菜用塑料袋装起来使它干得慢一些,这主要
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来减慢水的蒸发。
表面积
吹气会带来温度的变化
减缓空气流动
27.(12分)小亮同学想测量一块不规则瓷片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调节
________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
所示,则瓷片的质量为______g。
移到零刻度线
平衡螺母
32
(3)他发现瓷片放不进量筒,改用图2所示的方法测瓷片的体积: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
然后取出瓷片;
b.先往量筒装入40
mL的水,然后将量筒中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
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瓷片的体积为
_______cm3。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瓷片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5)根据以上步骤,小亮同学测得的实验结果将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14
2.3
偏小
28.(11分)同学们在做“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实验的场景如图所示,他们
说该实验有两种探究方法。实验方法一的设计如图所示。
(1)
在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指出该同学的设计思路和实验装置中的错误和不足。
使水和沙子吸收相等的热量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出第二种实验方法,写出该实验方法所需要的测量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第二种实验方法的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没有控制水和沙子质量相等、初温相同
没有测量水和沙子温度的仪器
天平、温度计、秒表
在两个相同的金属盒内,分别加
入初温与质量均相同的水和沙子,用酒精灯加热至相同的末温,比较加热
时间,就能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或在两个相同的金属盒内,分别加入质
量相同的水和沙子,用酒精灯加热,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
间,就能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
29.阅读某校科学兴趣小组所做的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10厘米粗细不均的砂土,再在坡面上方
浇注水流。若沿某条线方向浇注水流,则会形成小沟谷。若在整个坡面
上随意浇注,则会沟壑纵横,坡面破碎。
实验二:用玻璃制成箱体,在风的入口附近堆放大小不均的砂粒,用电
吹风向里吹风。某同学想:风力不同,吹扬起的砂粒有什么不同呢?当
停止吹风时,沉积物分布有何规律?后来发现:风力越大,吹扬起的砂
粒越大。当停止吹风时,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1)实验一现象说明了_________是湿润地区地形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
流水
(2)由实验二可见,__________是造成干旱地区地形的主要原因。
(3)如图是一位同学外出考察时拍摄的照片,你认为该地貌所属的类型
是(  )
A.海蚀地貌
B.冰蚀地貌
C.风蚀地貌
D.水蚀地貌
(4)下列地形地貌的形成,不能通过上述两个实验说明的有__________
(填字母,多选)。
A.东非大裂谷
B.喜马拉雅山
C.马里亚纳海沟
D.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流动沙丘
E.阿尔卑斯山脉的角峰
风力
ABC
C
四、分析计算题(共9分)
30.(4分)如图所示的电动自行车,可以电动骑行,亦可以脚踏骑行。制造自
行车车架有各种不同的新材料,部分材料的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车架
的体积为5×10-3
m3。
请解答:
(1)若让你设计制造强度高并且轻便的电动自行车,你将选择表中的什么
材料?请简要说明理由。
(2)用(1)中你选择的材料制造车驾,则这种车架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31.(5分)如图所示是冰壶。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体积约为8×10-3
m3。
(1)花岗岩从成因上看属于__________岩。
(2)为了知道一个冰壶的质量有多大,小伟用天平测出一块材质相同的花
岗岩的质量是115
g,用量筒测得该石头的体积恰好为50立方厘米。则此
花岗岩的密度是多少?
(3)根据小伟所测得的密度,请计算出冰壶的质量。
岩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