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环际大联考
“逐梦计划”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范围:人教版·必修三、选修三、选修六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9年初,我国某研究团队成功预报了甘肃省永靖县的一次黄土滑坡。下图示意该团队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监测绘制的“该滑坡体的变形速率曲线”。据此完成1~2题。
1.此次永靖县黄土滑坡产生的内在原因最可能是
A.频繁的强降雨 B.黄土土质疏松 C.水土流失严重 D.受地震的诱发
2.绘制该滑坡变形速率曲线图运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GPS、GIS B.RS、GIS C.GPS、RS D.GPRS、CIS
2021年3月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内蒙古代表团全团会议上,一名头戴“小鹿”样式,实为“狍头帽”的鄂伦春族全国人大代表在网络走红。过去鄂伦春族是以狩猎为生的民族,长期的游猎方式和森林生活使鄂伦春族选择便于搭盖的“斜仁柱”。搭盖“斜仁柱”不用钉也不用绳,只用天然树杈。并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斜仁柱”的覆盖物,春至夏初覆盖桦皮,夏季覆盖芦苇帘子,冬季覆盖兽皮。据此完成3~4题。
3.搭盖“斜仁柱”不用钉也不用绳,只用天然树杈的主要原因是
A.便于拆卸 B.节约成本 C.延长寿命 D.保护草地
4.夏季覆盖芦苇帘子,主要是为了
A.增强美观 B.观测天象 C.通风采光 D.预防积水
植被覆盖度指某一地域植被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域面积之比。贺兰山东麓多为洪积平原,年平均降水量约200毫米。右图为“宁夏贺兰山东麓植被覆盖度季节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5~6题。
5.根据21世纪以来贺兰山东麓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可推测该地区
A.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B.地下水水位逐渐上升
C.流水侵蚀作用减弱 D.荒漠化程度有所加重
6.与其他季节相比,①季节植被覆盖度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蒸发量小 B.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水量多
C.降水较多,植被生长好 D.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多
潍坊高密“引潍入马”调水工程引潍河水至五龙河,先通过水泵抽水到马旺水库,再调水至五龙河,该工程2018年9月份开工建设,仅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就投入了运行,极大改善了河流两岸生态环境。右图为“该调水工程线路及其周边等高线(等高距100 m示意图(注:滚水坝是高度较低的拦水建筑物,其主要原理是将水位抬高到一定位置,多余的水可以向下游自由溢流)”。据此完成7~8题。
7.五龙河部分河段滚水坝的主要作用是
A.拦蓄河水 B.发展航运 C.降低流速 D.调节洪峰
8.“引潍入马”调水工程主要是为了
A.改善潍河河水水质 B.发展淡水养殖产业
C.缓解农业用水紧张 D.解决工业缺水问题
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新疆首个特高压“疆电外送”工程,工程输电线路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6省(区)。右图为“疆电外送”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疆电外送”的电力资源主要来自
A.火电和风电 B.水能和火电 C.火电和核电 D.太阳能发电
10.影响“疆电外送”特高压输电线路(哈密―郑州)建设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自然 B.科技 C.政策 D.经济
11.“疆电外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实施,对输入地及沿线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利用能源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B.缓解沿线省区的用电需求,促进了经济发展
C.有利于改善沿线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
D.高压输电,可以减轻铁路和公路的运输压力
2020年3月27日,肯尼亚政府宣布了在肯尼亚纳库鲁县开发由地热能源驱动的工业园区的计划。该工业园区将以提供廉价的地热能和蒸汽的方式,促进工业发展,重振当地经济。纳库鲁县位于肯尼亚西南部高原上,地热能源丰富,主要工业部门有农产品加工、毛纺、制革、木材加工等。右图示意“纳库鲁县位置”。据此完成12~14题。
12.纳库鲁县地热能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洼陷,接近地热源 B.位于板块消亡边界,热能侵入地表
C.湖泊众多,温泉遍布 D.位于东非大裂谷,多火山
13.纳库鲁县能够以地热能驱动工业园区发展,主要是因为地热能
A.发电成本低,电价低廉 B.可再生,清洁无污染
C.开发难度小,节省投资 D.储量大,发电稳定
14.以地热能驱动的工业园区,适宜布局的工业部门是
A.有色冶金工业 B.谷物加工工业 C.大型机械制造业 D.采矿业
云南省红河哈尼梯田有1300多年的历史。全福庄河小流域地处梯田核心区,属红河一级支流麻栗寨河上游水源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旱季和雨季分明。全福庄河小流域内海拔高差大,海拔1500~2000米立体气候明显。在哈尼梯田区一年的耕作周期内,旱季要实施农家肥冲水肥田和关水养田。下图为“全福庄河小流域地理概况示意图”。据此完成15~17题。
15.全福庄河小流域内梯田能持续1300余年,主要得益于
A.水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 B.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
C.终年稳定的大气降水补给 D.农业劳动力的不断投入
16.全福庄河小流域对梯田实施农家肥冲水肥田和关水养田的时段是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次年3月
17.全福庄河小流域将居民地布局于梯田上游可
A.减少收割水稻的劳动量 B.减少施农家肥的劳动量
C.保护流域内的森林资源 D.防止梯田遭受洪水威胁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珠三角城市组成的城市群,是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并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读右图,完成18~19题。
18.珠三角地区早期工业化与城市化迅速提高的外部条件是
A.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B.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D.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
19.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有利于
A.推动内地与港澳的深化合作 B.湾区的重工业基地建设
C.统一湾区各城市的发展模式 D.经济总量超越其他湾区
随着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量的美国制造业转移到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地,80年代初这些企业又逐渐转移至中国大陆。近年来,美国调整政策,重启关税壁垒,迫使这些美国制造业回迁美国。据此完成20~22题。
20.20世纪中后期,美国的制造业先后转移到日、韩和中国,主要是为了
A.提高产品研发力 B.靠近原料产地
C.获取廉价劳动力 D.避开贸易壁垒
21.美国调整政策迫使本国制造业企业回迁美国,主要目的是
A.保护知识产权 B.形成完整工业体系
C.增大国内销量 D.缓解国内就业压力
22.回到美国的制造业企业,初期将主要直接面临
A.熟练技术工人短缺 B.原材料、燃料短缺
C.生产与研发和销售脱节 D.信息服务严重滞后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湾及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一般分布于滨海潮间带,受周期性潮水浸淹,具有发达的根系和强耐盐性,与珊瑚礁、盐沼、海草床等并列为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在淡化与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誉为“海岸卫士"“海洋绿肺”。涨潮时,大片红树林会被海水淹没,成为鱼、虾、蟹、贝类等生长繁殖的庇护所;等到海水退去,红树林又会成为各种鸟类觅食的天堂。右图为“红树林景观”。据此完成23~25题。
23.世界红树林主要分布在
A.加拿大、挪威、芬兰 B.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
C.俄罗斯、中美洲、赞比亚 D.美国、中国、东南亚各国
24.保护红树林可减轻气候变暖带来的危害,主要是因为红树林具有
A.防风固沙,防御风灾的功能 B.光合作用,固碳储碳的功能
C.繁衍生命,提供生物的功能 D.依靠根系,保护海岸的功能
25.红树林目前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红树林的大量破坏将
A.吸引鱼群聚集 B.加快泥沙淤积速度
C.加剧海岸侵蚀 D.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0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9~30题为选考题,考生任选一题作答。
(一)必考题(共3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海南热带雨林是世界热带雨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热带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交错带上唯一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是我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拥有众多海南特有的动植物种类,是全球重要的种质资源基因库,是我国热带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2019年1月,海南省设立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下图为“海南岛简图(左)”及“海南岛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置示意图(右)”。
(1)分析海南岛中南部热带雨林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原因。(6分)
(2)简述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效益。(4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穿越崇山峻岭,在云南省境内并行奔流170多千米,形成了“三江并流”这一世界上无仅有的高山峡谷景观。右图示意“三江并流”及附近地区。
(1)简述“三江并流”地区地形对河流的影响。(6分)
(2)若在澜沧江流域进行梯级开发,分析其对航运的有利影响。(4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波士顿位于美国东北部,沿海地区森林密布,港口幽深,欧洲人到来之后,波士顿港成为殖民地的主要商业中心。19世纪初,波士顿港口贸易逐渐衰落,向制造业转型,机械制造业等行业在波士顿集聚,同时教育和交通运输业也发展了起来,城市人口急剧增加。20世纪初,随着传统工业转移出该地区,城市中心衰落,而郊区开始发展军用技术和小型计算机产业,到20世纪80年代,波士顿周边的软件业、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再度带动了城市的繁荣。经历多次城市转型之后,波士顿仍然保持着雄厚的实力。右图分别为“波士顿地理位置(甲)和城市交通图(乙)”。
甲 乙
29.【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2)分)
材料一:西藏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世界屋脊·神奇西藏”以其独具魅力的壮光、古老悠久的藏文化和优质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旅行者。
材料二:青藏铁路通车标志着西藏旅游进入一个新时代。目前已经开通了北京、广州、上海、兰州、重庆至拉萨五条铁路客运线。按人均给西藏带来直接收入1100元计,到2010年西藏因旅游提供的直接收入可达58.11亿元。
材料三:西藏自治区旅游资源分布图。
(1)到西藏旅游的国内游客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试分析其原因。(6分)
(2)西藏有哪些丰富的旅游资源?(6分)
(3)制约青藏高原旅游业发展的因素除了交通,还有哪些?(8分)
30.【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20分)
2021年3月13日晚到15日上午,当北京笼罩在近10年来最大的沙尘暴中之时,蒙古国正在遭遇特大沙尘暴,特大沙尘暴已经造成该国6人死亡,另外仍有80多名牧民失踪。蒙古国曾有80%的国土被草原覆盖,但目前约70%的草原已经遭到破坏。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显示,从1990年到2020年,蒙古国的牲畜数量增长了三倍,远远超出草地的承受能力。在草原退化同时,羊绒是蒙古国的重要经济来源。右图为“蒙古国降水量分布图”。
(1)简述蒙古国草场退化严重的原因。(6分)
(2)分析蒙古国草场退化可能带来的问题。(6分)
(3)请为蒙古国防治草场退化提出几点解决措施。(8分)
环际大联考
“逐梦计划”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A
C
D
C
A
C
A
D
A
D
D
B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B
A
C
D
A
D
B
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一)必考题
26.(10分)
(1)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地区,四面环海,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暖、阳光充足,湿润多雨;中南部为山地,地势由中部山地向四周逐渐递降,梯级结构明显,地形复杂多样,自然条件地区差异较大;地域相对孤立,特有动植物较多;人类开发破坏较少,国家注重保护等。(答出3点即可,每点2分)
(2)调节当地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环境;保护海南岛的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濒危物种等。(答出2点即可,每点2分)
27.(10分)
(1)地势起伏大,使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含沙量增大;(2分)地势北高南低,使河流自北向南流;(2分)高山峡谷地区三江并流,使河流流域面积较小。(2分)
(2)库区水流变缓、水位上升,延长通航里程;(2分)利用水库的调蓄能力,延长适航时间。(2分)
28.(10分)
(1)沿海地区森林密布,自然环境优美;大学集中,人才众多,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高速公路集中,交通便捷;军事订货,国家政策扶持等。(答出2点即可,每点2分)
(2)在工业化进程中,结合外部环境的变化,根据自身优势选择不同时期的主导产业;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吸引产业集聚;积极完善交通,发展科技,重视人才培养;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城市化的推进为工业提供了人力和土地等资源。(答出3点即可,每点2分)
(二)选考题
29.(20分)
(1)大城市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2分)交通较为便利,有航空线和铁路可以通达;(2分)游客有较强的旅游动机。(2分)
(2)民俗风情的鲜明性(酥油花、堆绣、壁画);宗教旅游的神秘性(布达拉宫、喇嘛教、塔尔寺);生态旅游的代表性(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羌塘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登山旅游的独特性(昆仑山、珠峰等适合不同水平的登山爱好者开展登山活动)。(答出3点即可,每点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得分)
(3)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旅游活动受季节影响大(冬季不适合旅游);旅游相关产业发展不够充分;市场距离较远。(答出4点即可,每点2分)
30.(20分)
(1)自然原因:深居内陆,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气候异常,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等。人为原因:过度放牧;无序开采矿产等。(答出3点即可,每点2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要作答才能得6分)
(2)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草场载畜量下降;引发沙尘暴等。(答出3点即可,每点2分)
(3)建设人工草场,推广圈养;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实行轮牧;封育和补播退化草场;培训牧民提高羊绒质量,以减少对羊群规模的依赖;发展肉类行业,延长产业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答出4点即可,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