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张家港市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初二语文(时间:150分钟 总分:130分)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丰yú___________ 惊chà_______ 旁wù__________ chuō 穿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他们找出来加以改正。(4分)
①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申张了起来,不想再争研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
②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粘轻怕重,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莫不关心,麻木不仁。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下面的诗文名句,并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10分)
①淮南秋雨夜,___________________ 。(《闻雁》)
②临风一唳思何事?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池鹤》)
③________________ ,泥香带落花。(葛天民《_______》)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 。
⑤羌管悠悠霜满地, ,________________ _。(《渔家傲》)
⑥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 秋思》)
⑦斯是陋室, 。
⑧ ,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4、通过专题《鸟》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请你参照示例,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写几句简短的话。(2分)
示例: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在乌云翻滚、波浪滔天的大海上。它是胜利的预言家,勇敢的战斗者。
5、从下面一则材料中归纳概括出2条论点。(4分)
音乐大师贝多芬32岁时耳突然聋了。当时,他心情痛苦,绝望至极,甚至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还写过遗书。但他并没有自杀,反而以更大的勇气和毅力克服了困难,完成了《英雄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伟大创作。他的最后一部杰作《第九交响曲》是在他的听觉完全丧失以后完成的。
①
②
6、根据提示,修改下面一段文字。(2分)
①昙花只有瞬间的辉煌,但它的惊鸿一瞥美得惊心动魄;玫瑰尖尖的利刺令人望而却步,但它的娇艳欲滴美得倾国倾城;水仙离开了水的怀抱就会枯萎,但它的清新淡雅美得高洁脱俗。②这世间再美妙的事物也总有自己的缺憾,但因为正是由于这些缺憾,所以美的意义才会得到升华,美的真谛才会受到珍惜。③不完美,也是一种美,而且是一种更深层次,更有(意蕴、内涵、深度)的美。
(1) 第②句有一处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从第③句所给的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写在横线上。(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44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11题。(16分)
【甲】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黄子履庄①,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尝背塾师,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
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②则立吠③不止。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节选自《虞初新志 黄履庄传》
注:①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 ②机:机关。 ③吠(fèi):狗叫。
7、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诎右臂支船( ) ②尝贻余核舟一( )
③凿木人长寸许( ) ④予不能悉记 ( )
8、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
9、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不以木为之者(《活板》)
B.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 哀转久绝(《三峡》)
C.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 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活板》)
D.持就火炀之(《活板》) 瞬息可就(《活板》)
10、甲文中王叔远的技艺甚高,可用文中的“ ”一词来概括。
乙文介绍黄履庄小时候“作诸技巧”的一件事是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共2分)。
11、甲文中的王叔远和乙文中的黄履庄可谓能工巧匠。请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谈谈两人的作品各有什么特点?(4分)
(二)阅读《孔乙己》一文的片段.完成12—14题。 (9分)
①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 ”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 ”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
②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位;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 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连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 ”“取笑 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 ”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12、第①段中孔乙己由“不屑置辩”转为“颓唐不安”反映了他内心深处怎样的矛盾?(3分)
13、选文第②段中为什么写“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3分)
14、《孔乙己》一文中的“笑”内涵丰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面节选部分的两节最后都写到了众人的“笑”,对此你是怎样理解它的作用的 (3分)
(三)阅读《转基因蚊子》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5—17题。(6分)
转基因蚊子
①疟疾是仅次于艾滋病的人类第二杀手,每年约有270万人死于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尽管科学家们绞尽脑汁研发了许多抗疟疾新药,但都未能从根源上消除这一病魔。如今,美国的科学家另辟蹊径,设计出不会传染疟疾的转基因蚊子,以求彻底消灭这种可怕的疾病。
②据报道,美国马里兰州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日前成功设计出了转基因蚊子。这种蚊子与自然界野蚊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会感染疟疾,所以也就不会成为这种传染病的载体。如果将其放归大自然的话,繁殖能力极强的它们将很快取代自然界的野蚊子,彻底消灭疟疾的传染源。
③科学家马拉里介绍说,新一代转基因蚊子体内含有一种名为SMl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阻止疟疾感染。另外,基因转变后的“人造蚊子”的眼睛是绿色或者红色,很容易区别于自然界的野蚊子。转基因蚊子的其他脾性和自然界的野蚊子没有太大的区别,比如说同样也吸人和动物的血,也是同样的繁殖途径,但它们一旦与野蚊子交配后,就会大大降低野蚊子的生育能力,从而最终将野蚊子淘汰出局。
15、请你说说第①自然段划线句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②自然段“如果将其放归大自然的话,繁殖能力极强的它们将很快取代自然界的野蚊子,彻底消灭疟疾的传染源”中的“如果……将……”能不能删掉 为什么 (2分)
17、请你用简短的话概括转基因蚊子的本质特点,并简要说说转基因蚊子的作用。(2分)
(四)阅读下边一篇文章,完成18—22题。(13分)
求和得和
毕淑敏
小时候,我作文很好。语文老师不止一次给我的作文批过“5+”的分数,还经常在课堂上朗读。
听老师读自己的作文,我的心情像一颗怪味豆。最初觉得甜,哪个学生不愿意受到老师夸奖 慢慢地,咸味和涩味涌上心头。下课后,同学们神情怪怪的。“哦,哦,老师又用时传祥淘粪的勺子‘刳’毕淑敏啦!”刚学过一篇淘粪工人的课文,在北方话里,“刳”与“夸”同音。跳皮筋时,两边都不要我。要知道平日里,因为我个子高,跳得好,大伙都抢着跟我一拔。我和谁说话,人家都会装作没听见,扭身走开,故意跟别人大声说笑。他们一块儿边说边看着我。
我开始懂得什么叫孤独,什么叫被嫉妒。
这样的日子一般持续两三天就会过去。大伙毕竟小,容易忘事。我那时又是大队长,人缘挺好,大伙有事都爱找我。
作文每两周讲评一次:我便经受一次精神的炼狱。
我开始随意写作文,随大流,平平淡淡。“你的作文退步了,是不是骄傲了 ”老师问我。我沉默。不是不愿意告诉老师原因,我不知道怎么说。假如我说了,老师会在班上把同学们数落一顿,我的处境就更糟。
老师苦口婆心开导,我又开始认认真真写作文。老师满意了,同学们敌视的恶性循环又开始,就没有一个万全之策吗
我发现同学们并不是讨厌我的作文。老师念作文时,大伙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发出会意的笑声。同学们只是不喜欢老师反反复复提我一个人的名字。
我小心翼翼问老师:“我最近的作文有进步吗 ”老师说:“你近来写得不错。今天下午我还要读你的作文。”“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我战战兢兢地说。老师注视着我。“您念我的作文时,是不是可以不念我的名字。”我鼓足勇气说完蕴藏在心中许久的话。“为什么 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要求。你总不能让同学们觉得那是无名氏写的吧 ”
我镇静下来,一板一眼地说:“我觉得您读作文,主要是看文章写得好不好。至于是谁写的,并不重要。不说名字,您让大伙讨论的时候,没人拘着面子,反倒更好说意见。” “你说得有点道理。好吧,让我们下午试一试。”老师答应了。
那天下午的情形如我所料。同学们充满好奇,发言比平日热烈得多。下课后,我和大伙快活地跳皮筋。“嗨,毕淑敏,今天念的范文是你写的吧 ”有人问我。“不能老是她写得好,我看今天一准是别人写的。”有人这样说。我一概只笑不答,问得急了,就说:“我看像是你写的。”从那以后,我的作文越写越好。和同学们也能友好相处。
我至今不知道这算是机智还是一种早熟的狡猾。长大以后,看到一则名人名言,“走自己的路,让人们说去吧”。我想那是一种更积极、更勇敢的生活态度。
只是我小时候,就是听到这句教导,也未必敢照着去做。我太珍视同小朋友们无忧无虑跳皮筋的机会。
(选自2009年第3期《科学大观园》,有改动)
18、文章第2段中说“听老师读自己的作文,我的心情像一颗怪味豆”,请问这是为什么 (2分)
19、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 (3分)
20、仔细揣摩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回答后面的问题。(2分)
(1)“我和谁说话,人家都会装作没听见,扭身走开,故意跟别人大声说笑”中,加点词“故意”表现了同学们怎样的态度 (1分)
(2)“我镇静下来,一板一眼地说”中,加点词“一板一眼”反映出“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1分)
21、文章标题是“求和得和”,你该如何理解这两个“和”?(2分)
22、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我”有哪些可取之处?说说你的看法。(4分)
第三部分(60分)
23、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的人、事、物,常常叩击我们的心灵,由此所产生的情感一定会累积成一种表达的力量,浓缩成一句话萦绕在心头。
请以“心中早想说一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目: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初二语文答案
略
略
略
参考:①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为信念而飞的。②雄鹰:茫茫苍穹,无处不是它搏击的舞台。豪迈、壮烈、激越,是它翱翔的旋律。它是为飞翔而生的。(2分。不设统一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A. 逆境能使人发奋图强。 B. 战胜自己,就是强者C. 人要经得起困难的考验(答对两点即可)
(1)但正是由于这些缺憾,美的意义才会得到升华,美的真谛才会受到珍惜。
(2)内涵
7、①“诎”同“屈”弯曲;②赠送;③表示约数,左右,上下;④全,都。(每小题l分)
8、①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都遮掩在画卷下面的衣褶里。②即使是狡猾(聪明)的人也不能够分辨它是真是假。(大意正确即可。①小题每个分句l分,②小题“虽黠者”l分,“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1分。共4分)
9、C.(2分)
10、奇巧;制作了一个能够自动行走的木头人。(第二空大意对即可。每空1分,共2分)
11、示例:王叔远的作品小巧精致(或惟妙惟肖)。如他能用很小的桃核雕刻人物、器皿,还能做到各具情态(三人不同的动作和表情),令人赞叹。黄履庄的作品以“活”取胜。如他做的木狗、木鸡等能动、能叫,其声音更是难辨真伪。 (大意对即可。两人作品的特点各l分,结合具体内容各1分,共4分)
12、一方面孔乙己以读书人自居,自命清高,认为不值得与人争辩,(1分)另一方面由于确实未能“进学”(读书做官),受人嘲笑,无力争辩,显得痛苦难堪。(2分)
13、表明天气很冷,(1分)衬托孔乙己境遇的凄凉,(1分)暗示孔乙己的悲剧命运。(1分)
14、众人的“笑”与孔乙己的痛苦难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分)一方面形象地指出了孔乙己自命清高、麻木不仁、至死不悟的迂腐性格的可笑,(1分)另一方面深刻揭示了众人的冷酷无情及世态的炎凉。(1分)
15、用了列数据(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疟疾的危害很大(1分),引出对转基因蚊子的介绍。(1分)
16、不能删掉,如果删掉就成为事实。(这是一种假设)(1分)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1分)
17、①转基因蚊子自身不会感染疟疾(转基因蚊子体内含有SM1蛋白质,能阻止疟疾感染);(1分)②它与野蚊子交配后能大大降低野蚊子的生育能力,从而取代野蚊子,消灭疟疾传染源。(1分)概括重点落在最后一个分句上。消灭传染源也可。
18、因为“我”当时的心情复杂而矛盾:一方面是因为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感到高兴,(1分)另一方面是为同学们近乎幼稚的“嫉妒”(嘲笑、疏远)而感到孤独(酸涩)。(1分)
19、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从内容上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当时(在老师讲评作文时)极其痛苦的心情,(1分)在结构上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答出大意即可)
20、(1)“故意”表现了同学们因“嫉妒”而疏远“我”的态度。(1分)
(2)“一板一眼”反映出“我”当时在改善同学关系问题上(回答老师问题时)的胸有成竹(诚挚恳切、深思熟虑)。(1分)(答出大意即可)
21、第一个“和”是与同学们的关系和好,希望和睦相处。(1分)第二个“和”是指我与同学的关系和我的作文水平都变好了。(1分)
22、①“我”是一个懂得求“和”之智的人。认真做事是必要的,但同时也要注意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这样才能有更和谐的人际环境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分) ②“我”也是一个乐观自信、积极向上,有着成熟心智的人,不在乎表面上的名声和形式上的满足,在乎的只是自己内心的充实与快乐。(2分)(答到大意即可)
23、评分标准参照中考作文阅卷标准,基准分为46分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 密 ………… 封 ………… 线 ………… 内 ………… 不 ………… 要 ………… 答 ………… 题……………………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 密 ………… 封 ………… 线 ………… 内 ………… 不 ………… 要 ………… 答 …………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