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点此播放视频
春节习俗是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由此也形成普遍重视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里,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北京人喜欢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庙会是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厂甸”之外,“五显财神庙”(初二至十六)、“东岳庙”(初一至十五)、“白云观”(初一至十九)都是有名的庙会,最富有北京过年的特色。
一、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初旬 熬粥 腊八蒜 酸醋 饺子
翡翠 杂拌儿 榛子 栗子 风筝
鞭炮 麦芽糖 寺院 逛街 展览
爆竹 零七碎八 万象更新 张灯结彩
自学指导: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并互相交流。
1、字词
初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初旬就 是一个月的开头十天。
蜜饯:用蜂蜜或浓糖浆浸渍果物。
空竹:用竹木制作的,能发出响声的一种传统玩具。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 的一天。
娴熟:熟练。
守岁:岁数大的人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 守岁是为了给父母延寿。
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像都变得焕然一新。
2、词组
思考1:作者是以什么为记叙线索的?
提示:散文记叙线索一般为时间或事件过程。
本文以时间(腊月——元宵节)为线索(或是以春节的过程为线索)。
本文中的重要日子有哪些?
本文的重要日子有:腊月初、腊八、二十三小年、除夕、大年初一、正月初六、正月十五、正月十九。重点写了高潮和开始即腊八、除夕、正月十五。
自学提示:
1.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填在表格的左边;再看看在这些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填表的时候可以小组合作。
时间 风俗习惯
时间 风俗习惯
腊八 腊八粥,腊八蒜
腊月十九 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
二十三 放鞭炮 大扫除 准备年货
除夕 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祭祖,守岁
元旦 男人出门拜年,女人在家待客,逛庙会
元宵 悬灯结彩,放花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