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大决战

文档属性

名称 战略大决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03 10:2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背 景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战争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解放军的大规模进攻面前,国民党军队的五个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西北、中原、华东、华北、东北五个战场上。8月,国民党决定采取重点防御的战略方针,企图垂死挣扎。毛泽东根据这种形势,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认为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到来。故当机立断,决定对敌发动战略决战。
---摘自《中国共产党大典》P1269
战略决战前国民党军五大集团分布图
.
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7月
部别

机动 兵力
装备
后方
士气
兵力
人民 解放军
国民党
军队
280 万
365 万
优于 敌军
不足
大为改善
略占 优势
巩固
危机四伏
高昂
低落
一、三大战役
(1948年9月——1949年1月)
1、辽沈战役
 
  三大战役为什么选择东北作为突破口?
A.兵力对比:
B.敌军态势
C.我军态势:
D.战局延伸:
  转入反攻后,东北地区的人民解放军兵力超过了国民党,这是当时最新的变化。
  国民党军队被孤立分散,活动范围小,补给困难,是战是守举棋不定。
  解放军根据地广阔,物质力量雄厚、得到人民支持(刚完成土地改革)。  
  胜利后可以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华东的作战;还能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局。
请推测
辽沈战役指挥者林彪(中)、罗荣桓(右)等在作战前线
林彪
罗荣桓
1、辽沈战役
(1)指挥者:
林彪、罗荣桓
(2)参战部队:
东北人民解放军
辽沈战役(1948.9.12--1948.11.2)
锦州
沈阳
长春
黑山、大虎山
塔山
关门打狗
各个击破
锦州是东北敌人通向关内的咽喉,拿下锦州,关门打狗,
是胜利的关键。10月14日,攻锦战役全面打响,激战31
小时,全歼守敌范汉杰部。
10月19日,
长春解放
10月28日,全歼廖耀湘兵团。11月2日,
直下沈阳。
辽沈战役:关门打狗,决战黑土地
   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敌47万余人,使敌军从长期占有的数量上的优势,迅速跌为弱势。
1、辽沈战役
(1)指挥者:
林彪、罗荣桓
(2)参战部队:
东北人民解放军
(3)结果:
解放东北全境
2、淮海战役
(1)指挥者: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2)参战部队:
中原和华东解放军
淮海战役:中原逐鹿 六十万对八十万
1948年11月4日,华野司令部在曲阜发布《淮海战役攻击命令》,我军采取了“中间突破、分段歼敌”的作战方案,在徐州古战场展开了一场空前惨烈的决战。
 
淮海战役(1948.11.7 -- 1949.1.10)
徐州
海州
商丘
双堆集
碾庄
蚌埠
陈官庄
11月22日,黄伯韬被击毙,我
全歼黄兵团21个整师。
12月15日,全歼黄维集团12万人马,双
堆集之夜,滚雷似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1949年1月6日,
我军对杜部发起猛烈攻击。10日,
陈毅、粟裕将军在前线指挥所里以
君子之礼接待了被俘
的杜聿明。
12月11日,毛泽东电令:对杜聿明
余部,围而不打。
11月25日,解放军在双堆集完成了对
黄维兵团的合围。
2、淮海战役
(1)指挥者: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2)参战部队:
中原和华东解放军
(3)结果: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淮海战役历时65天,共歼灭敌人55万人。
民工 543万人
担架 30.5万副
大小车 88万辆
牲畜 76.7万头
船只 8500只
筹粮 9.6亿斤
挑子 20.6万副
  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农民担架队准备上前线
平津战役:战和并用 铸剑为犁
 采用了“翁中捉鳖”的战术,1948年12月5日,我东北野战军先前兵团攻占密云。
 12月20日,完成分割包围敌人于塘沽、天津、北平、新保安、张家口。
 22日,攻克新保安。24日,收复张家口。
 1949年1月14日,对天津发起总攻,俘虏敌警备司令陈长捷。
 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
张家口
塘沽
新保安
天津
北平
先打两头
分割包围
3、平津战役
(1)参战部队:
东北和华北解放军
(3)结果: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2)经过:
北平国民党军队在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
小 讨 论 :
平津战役当中,党中央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有什么好处?
4、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
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打到长江边,国民党妄想靠天险“划江而治”,要求和谈。当时国际上也认为中国将重现历史上的南北对峙格局。党依然以和平民主为重,同国民党谈判,拟出了“惩办战犯”等和平协议。但在蒋介石遥控下,国民党代表拒绝签字。
1923--1924年广州谈判,讨论
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36年西安和谈,讨论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主统一战线。
1945年,重庆谈判,讨论避免内战,和平建国
1949年北平谈判,讨论迅速结束内战实现和平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南京谈判改组军队和抗日
你知道吗?国共
两党历史上经历了
几次谈判?
渡江战役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在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后,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立即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于是,我第三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指挥下,发起了规模巨大的渡江作战。
  
二、渡江战役
1、时间:
1949年4月
江阴
湖口
解放战争胜利
南京
江阴
湖口
解放战争胜利
南京
蒋家王朝覆灭
二、渡江战役
1、时间:
1949年4月
2、结果:
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人 130万人
武器装备 接受100万日军的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 基本上是步枪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
共产党为什么在三年内就能以弱胜强?
A. 力量对比
B. 士气民心
C. 政权性质
D. 将帅素质
E. 历史趋势
可以随着战争进程发生剧烈变化
解放军打仗勇敢,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国民党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内压迫和镇压人民,对外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是旧社会三座大山的总代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国民党指挥失当,毛泽东懂军事
国民党发动内战,违背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也违背了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意愿,不得人心,必然走向失败。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要求,顺应了抗战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所进行的事业是正义的、进步的,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然取得最后的胜利。
战役名称 发起时间 共计歼敌人数 历史意义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1948年9—11月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歼灭和改编敌人150多万人。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三大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