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略与反抗

文档属性

名称 侵略与反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03 10:3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考前咬牙 考后放歌
距离中考仅有55天……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9
1949
1840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
新中国成立
五四运动
社会性质
线索一:西方列强不断发动侵华战争,导致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侵略史、屈辱史)
线索二:中国人民不断抗争,各阶级、各阶层为寻求救国图强道路不断探索的历史。
(抗争史、探索史)
中国近代史的线索
线索三:近代工业、科技、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产生并缓慢发展的历史。
(发展史)
八上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2012年历史中考第一轮复习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4.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5.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课 标 导 航
(《世纪金榜》P29—30)
本单元在中考中出题的频率很高,考查的形式涉及到选择、材料、问答等多种形式。从内容上看,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是考查的重点。
2012年中考,我们同样应该特别关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影响以及从中得出的认识。
考 情 分 析
请从时间、侵略国、根本原因、抗争事例、结果及签订条约等角度回顾历次侵华战争基本内容。
基 础 梳 理
一、图说西方列强之侵略
这幅图片和哪次战争有关系?
—— 鸦片战争
一、图说西方列强之侵略
这幅图片反映的历史史实是什么?
基 础 梳 理
这幅图片和哪次战争有关?
——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这幅图片是哪场战争的形势图?
这幅图片和哪次战争有关?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侵略战争名称及起止时间 侵略国家 根本原因 结果
鸦片战争
英国
1840-1842
打开中 国市场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1、[2011 ·滨州]“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2、[2011· 南平]《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到,“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 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其中“全仗”是指(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直 击 中 考
●考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八上P5 识记理解应用
侵略战争名称及起止时间 侵略国家 根本原因
结果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国
1840-1842
1856-1860
打开中 国市场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英法
俄美
进一步打开中 国市场
中国战败,签订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占领中国东北、西北领土最多的是哪个国家?共占去多少面积的土地?
俄国 150多万平方公里
3、(2011·常德)我国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下图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近代中国大门开始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B
4、 [2011·广西柳州] 2011年5月7日至15日,“圆明园国宝全国巡展”在柳州展出,柳州市民目睹了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中的四件(见下图)。这四件饱经沧桑的国宝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中被迫离开故土的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B
直 击 中 考
●考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八上P7 识记
侵略战争名称及起止时间 侵略国家 根本原因
结果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英国
甲午中日战争
打开中
国市场
1840-1842
1856-1860
英法
俄美
进一步打开中 国市场
中国战败,签订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大陆政策”
(称霸世界)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马关条约》
1894-1895
5、 [2011年黄石]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 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他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1894年 B.1895年 C.1896年 D.1897年
6、 [2011年常德]全国人大十届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有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与哪一条约有关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B
C
●考点:《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八上P17 识记理解应用
直 击 中 考
侵略战争名称及起止时间 侵略国家 根本原因
结果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英国
甲午中日战争
打开中 国市场
1840-1842
1856-1860
1900-1901
英法
俄美
进一步打开中 国市场
中国战败,签订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马关条约》
1894-1895
八国
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各国谋取更多在华利益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大陆政策”(称霸世界)
7、[2011·清远]下列组合中,因果关系错误的一组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C. 甲午中日战争——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
8、[2011·东营]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
虎门销烟 圆明园遗迹 侵略者坐在清朝 日军在旅顺的暴行
皇帝的宝座上
A B C D
C
●考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
八上P20 识记
直 击 中 考
二、图说中国人民之反抗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边疆危机出现后
甲午中日战争中
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
基 础 梳 理
林则徐虎门销烟(P2)
时间:
地点:
意义:
1839年6月
广东虎门海滩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说,鸦片走私为害甚巨,“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二、图说中国人民之反抗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边疆危机出现后
甲午中日战争中
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
太平军抗击洋枪 队
基 础 梳 理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成果:
1862年,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击毙“洋枪队”首领________。
时 间:
1851—1864
领导人:
洪秀全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发动___________,
1853年,太平军占领________,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概 况:
太平天国运动(P9)
金田起义
南京
华尔
二、图说中国人民之反抗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边疆危机出现后
甲午中日战争中
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左宗棠收复新疆
基 础 梳 理
左宗棠收复新疆(P12—14)
(1)1876年左宗棠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策略,击败阿古柏侵略军。
(2)1878年,除_________外,新疆重回祖国怀抱。
(3)1881年,中国收回伊犁。
(4)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_________。
过程: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边疆危机,英俄两国支持阿古柏侵略新疆,俄国占领伊犁。
背景:
维护了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粉碎了英俄侵占新疆的阴谋;
有利于新疆的开发。
意义:
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伊犁
行省
二、图说中国人民之反抗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边疆危机出现后
甲午中日战争中
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左宗棠收复新疆
邓世昌等英勇抗击日军
基 础 梳 理
甲午中日海战(P16)
邓世昌
9、[2011年鸡西中考]“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岳飞 D.关天培
B
二、图说中国人民之反抗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边疆危机出现后
甲午中日战争中
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左宗棠收复新疆
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
邓世昌等英勇抗击日军
基 础 梳 理
性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口号:“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P20)
名称



容 割地
赔款
通商




影响
割香港岛给英国
2100万银元
五口通商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白银2亿两
增设4个通商口岸
白银4.5亿两
议定关税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①禁止中国人民反帝
②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准中国人居住。
三、历次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基础梳理
《南京条约》1842年(P4)
《马关条约》1895年(P17)
《辛丑条约》1901年 (P21-22)
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
半殖民地化程度
完全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1840—1842)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完全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分析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归 纳 概 括
《辛丑条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
根据要求说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赔款最多的条约:
关税权沦丧的条约:
最能体现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特点的条约: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条约:
在中国开设使馆界的条约:
割台湾岛的条约:
《马关条约》
割地最多的条约:
割香港岛的条约:
《南京条约》
《瑷珲条约》
拆毁大沽炮台的条约:
《辛丑条约》
侵略战争名称及起止时间 侵略国家 根本
原因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南京
条约》
英国
甲午中日战争
打开中 国市场
1840-1842
1856-1860
1894-1895
1900-1901
英法
俄美
进一步打开中 国市场

称霸世界
《马关
条约》
八国
《辛丑
条约》
抗争史实
(前)林则徐虎门销烟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邓世昌
黄海激战
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
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影响
开始沦为
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
条约
镇压义和团运动,各国谋取更多在华利益
进一步加深
解开图片背后的历史真相
能 力 提 升
鸦片战争开始,近代史开端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1840
1860
1894
1900
①美国:1861—1865年 南北战争
②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③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甲午年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世界
中国
1842
《南京条约》签订
1884
新疆设立行省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在西方列强发动的历次侵华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请从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分析之。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中 国 世界(英国)
政 治
经 济
军 事
外 交
综 合
封建主义,政治腐败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落后的自然经济
完成了工业革命
商品经济发达
装备陈旧,国防废弛
船坚炮利、装备优良
封建制度危机四伏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殖民扩张
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根本原因:社会制度——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不能与英国等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对抗。
闭关自守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坚持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启示:
能力提升
. 材料分析题
材料1:英国的社会变革(以下图片)
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改变世界的蒸汽机
材料2:
清朝统治者的观点:“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3:马克思描述过这样一个国家: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1/3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的隔绝于世并因此而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特殊的决斗中被打跨。
(1)材料一17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英国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哪两次重大革命?
(2)根据材料二中内容请推断19世纪中期中国统治者实行的是怎样的对外政策?
(3)材料三中的“大帝国”是在哪几场“决斗”中被一步一步打跨的?(请按时间先后顺序列举四场)
(4)马克思的话给我们什么启示?
实战演练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闭关锁国政策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工业革命
闭关自守必然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只有改革开放才能不断进步。
单 元 小 结
学 习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