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同步精练(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同步精练(word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7-13 13:1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同步精练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地理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将长沙市的经纬度位置记笔记,西西粗心大意,将某地误记为(28°,112°E),按照他的记法,符合条件的地点有几处?
A.
2处
B.
3处
C.
4处
D.
0处
一游客在旅行日记中写到:我到达过世界上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我右手位于东半球,左手位于西半球,面向北半球,背靠南半球.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图中的()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读下图--经纬网图,B点的地理坐标是()。
A.
(0°,180°)
B.
(5°N,0°E)
C.
(0°,0°)
D.
(5°S,0°E)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纬度向北增大的是南纬
B.
0°经线以东的180°属于东经
C.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
D.
当经度向东增加时,其经度所在的范围是东经范围
下列地点中,其位置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

B.

C.

D.

下列图中阴影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的是()
A.
B.
C.
D.
读经纬网图,对图中各点叙述正确的是()
A.
乙的经纬度为(40°N,60°E)
B.
甲的时间比乙的时间早
C.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只有丁点
D.
位于西半球的只有甲点
如图为某学生利用铁丝和乒乓球制作地球仪模型的过程。关于乒乓球上画的线条②,说法正确的是()
A.
表示本初子午线
B.
表示最长的纬线
C.
是一条直线
D.
指示南北方向
《熊出没》主要讲述了森林保护者熊兄弟与破坏森林、采伐原木的光头强之间的一幕幕搞笑对决的故事。以下是七年级学生受《熊出没》的启发,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自编的故事情境。据此完成下题。
熊二从赤道某地出发,沿赤道一直向东去追光头强,结果又回到了原出发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熊二沿着经线追光头强
B.
熊二沿着纬线追光头强
C.
说明地球有可能是一个球体
D.
熊二行进的距离大约是4万千米
亚洲的最东端和最南端分别位于哪个半球(  )
①东半球????②西半球???③南半球???④北半球.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下列各点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A.
(30°N,30°W)
B.
(50°S,10°W)
C.
(40°S,155°E)
D.
(50°N,15°W)
大明在赤道上向西走了110千米,按逆时针沿正方向走完一个正方形后,所在点在出发点的
A.
东北方
B.
西南方
C.
西方
D.
东方
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周长为5.1万千米
B.
纬度为90°
C.
指示南北方向
D.
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关于图中四个小朋友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小兰所在的地方气候终年寒冷
B.
小红所在的地方属于高纬度地区
C.
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
D.
小明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利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跟踪车辆行驶情况时,发现在电脑显示屏上有如所示图像:一辆车正在甲处位置则甲处的经纬度为()
A.
西经20°,北纬20°
B.
东经20°,北纬20°
C.
西经20°,南纬20°
D.
东经20°,南纬20°
有关图中阴影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处实地面积相等
B.
丙、丁两处图幅相等
C.
甲、丙两处同处东半球
D.
乙、丁两处同处北温带
图中的P点位置同时符合南半球、东半球两个条件的是()?
A.
B.
C.
D.
如图所示,有关B地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西半球、南半球
B.
西半球、北半球
C.
东半球、南半球
D.
东半球、北半球
读下面的A,B,C,D四幅经纬网图,哪幅图中的M点位置同时符合①西半球②南半球③低纬度三个条件?()
A.
B.
C.
D.
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同时符合东半球、北半球、北温带、中纬度等条件的点是()。
A.

B.

C.

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A点的经纬度:
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中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__点。
(3)从东西半球看,A点位于___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B点位于_______半球。
(4)从五带看,A点处在__________带,B点处在__________带。
(5)A、B、C三点中,位于中纬度的有__________,有太阳光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__。
(6)A、B两点所在纬线,长度较长的是_________点所在纬线。
读地球仪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地球的真实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仪上,A、G分别代表的是____。D指示的线叫作__线,在地图上指示___方向。
(3)图中纬线B、C、E、F的名称分别是
B
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F
____________
(4)国际上习惯用_______和_____?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图中A点的经度是_____

B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北极点的度数是____________,北极圈的度数是___________,极圈以内有____________现象。
(2)图中B点在A点的________方向,某点C(0°,0°)在A点的_______方向,某点D(90°E,60°N)在A点的_______方向。
(4)在图中右侧方框中写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本初子午线。
(5)在图中左侧方框中写出五带的名称,有太阳直射的是____带。
(6)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________,
A、B、C、D点在东半球的有_____________,属于热带有_________,属于低纬度的有____________。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如图为地球仪示意图
(1)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A-B的轴转动,这根轴代表______,AB两点中,A点对着北极星方向,是地球上的最北点,称为______,B点是地球上的最南点,称为______。
(2)①圈是与A、B距离相等的大圆圈,称为______,所有与它平行的圆圈称为纬线。在地球仪上纬线指示______方向。②纬线的纬度为23.5°S,是一条特殊纬线,称为______线。
(3)③线连接AB两点并垂直于纬线,称为______,也叫子午线,在地球仪上指示______方向。
(4)甲点的经纬度是______。
(5)此时演示地球自转,图中地球仪转动的方向是______(选择填空)。
(6)如果图示当日太阳直射在②纬线,当日为“两分两至日”中的______日,该日前后一段时间,北半球处于______季。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读题干可知,将某地误记为(28°,112°E),按照他的记法,符合条件的地点有(28°N,112°E)和(28°S,112°E)两处,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答案】B
【解析】略
3.【答案】A
【解析】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若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度数相差10°,相邻两条纬线的度数也相差10°,可知B点的地理坐标是(0°,180°),A正确。
4.【答案】A
【解析】A.纬度向北增大的是北纬,A错,符合题意;
B.0°经线以东的180°属于东经,B对;不符合题意;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C对,不符合题意;
D.当经度向东增加时,其经度所在的范围是东经范围,D对;不符合题意。?选A。
5.【答案】D
【解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是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是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据此判断,A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B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C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D是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故选D。
6.【答案】A
【解析】略
7.【答案】D
【解析】图中乙点的经纬度为(60°N,40°E);甲地位于乙地的西方,所以甲的时间比乙的时间晚;丙、丁两地都位于北极圈(66.5°N)以内,因此都有极昼极夜现象;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从图中可以看出,位于西半球的只有甲点。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线条②为赤道(0°纬线),是最大的纬线圈,指示东西方向;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故选B。
9.【答案】A
【解析】解:熊二从赤道某地出发,沿赤道一直向东去追光头强,结果又回到了原出发点,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大约是4万千米,故选项A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解: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其最东端位于西半球,最南端位于南半球。依据题意。
故选:B。
11.【答案】A
【解析】略
12.【答案】D
【解析】略
13.【答案】D
【解析】A.周长为4万千米,故A错误。?
?
?
?
?
?
?
?
?
?
?
?
?
?
?
?
?
?
?
?
B.纬度为0°,故B错误。
C.指示东西方向,故C错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故D正确。?故选D。
14.【答案】C
【解析】略
15.【答案】A
【解析】
?读图,该图纬度数从下向上增大为北纬,经度数从右向左增大为西经,故甲处地理坐标为西经20°,北纬20°
,故选A。
16.【答案】B
【解析】纬度越低,纬线越长,图中四地所跨经纬度相同,纬度越低,面积越大,所以甲地实际面积比乙地大,丙丁所跨经纬度相同,图幅相等,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所以甲地位于西半球,丙地位于东半球,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所以丁地位于热带。
???故选B。
17.【答案】A
【解析】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为界,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为东半球,西经20°以西、东经160°以东为西半球。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A中P的经纬度为(20°S,130°E),属于南半球和东半球;B中P的经纬度为(10°S,100°W),属于南半球和西半球;C中P的经纬度为(20°N,15°W),属于北半球和东半球;D中P的经纬度为(20°N,110°E),属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故选A。
18.【答案】C
【解析】由图中经纬度的变化可知,图中B点经纬度为(80°E,20°S),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所以B地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C对,ABD错。
故选C。
19.【答案】A
【解析】略
20.【答案】B
【解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甲位于西半球,丁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乙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北温带、中纬度,丙位于低纬度。??故选B。
21.【答案】(1)140°E,20°N
(2)B
(3)东
?北
(4)热
?北温
(5)B、C??
A
(6)A
22.【答案】(1)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或椭球体)
(2)南、北极点(或南极点、北极点)
??
经 ?
南北?
?
(3)南回归线 赤道 北回归线 北极圈 
(4)20°W
?
160°E?
23.【答案】(1)60°E?
?
23.5°S?
?
90°N?
?
66.5°N?
?
极昼极夜
(2)西南?
?
正西?
?
东北
(3)如图
(4)如上图?
?

(5)20°W?
?160°E?
?
ACD?
?
ABC?
?
ABC
24.【答案】(1)地轴;北极;南极;(2)赤道;东西;南回归;(3)经线;南北;(4)30°N,60°E;(5)A;(6)冬至;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