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同步训练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20
小题
,每题
1
分
,共计20分
)
1.
如果游学想去看下图所示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应该去的博物馆是
A.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2.
《白虎通》记载:“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可见,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最早进入这一阶段的原始居民有(?
?
?
?
)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半坡原始居民
④河姆渡原始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
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在粮食培育、牲畜饲养的品种以及住房建筑结构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别
B.自然条件的差别
C.地域和民族性格不同
D.生活时代不同?
4.
某教师在训:授“我们的远占祖先”时介绍: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一带,能直立行走,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请判断此原始人类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5.
他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据说他本姓公孙,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史载他统一华夏部落,征服东夷、九黎族。相传他在位期间,始制衣冠、建宫室、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他是(?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6.
我国科学家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炭屑、小块烧骨。这证明元谋人已经知道(
)
①制造工具
②缝制衣服
③使用火
④人工取火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
下列关于禅让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是原始社会民主性的体现
B.它的推举原则是选贤任能
C.舜和禹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首领的
D.通过禅让制实现的领导权更迭,体现的是个人之间权力的转移
8.
孙中山先生曾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下列传说中与黄帝有关的是(
)
①发明舟车
②建造宫室
③养蚕缫丝
④发明文字
⑤制作音律
⑥首创骨耜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⑥
9.
大型原创动画连续剧《黄帝史诗》自上映以来,全国各地观众反映强烈,剧中提到的黄帝和炎帝被尊称为(
)
A.治水英雄
B.人文始祖
C.兵家鼻祖
D.一代天骄
10.
下列现象属于原始农业出现重要标志的是(
)
①农作物种植
②磨制工具
③家畜饲养
④聚落
⑤城市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1.
下面哪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
A.小麦
B.花生
C.玉米
D.粟?
12.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这是郭沫若为原始农耕时代的哪一居民所写的诗歌?(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13.
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我国最早种植粟的是(
)
A.北京人
B.黄帝
C.黄河流域原始居民
D.长江流域原始居民
14.
在我国古老传说中,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与蚩尤部落进行了一次大战,蚩尤虽“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来帮他作战,结果还是被打败。这次大战发生在(
)
A.元谋
B.涿鹿
C.半坡
D.临汾
15.
中国被称为“丝国”。传说中教人养蚕抽丝的先人是(
)
A.神农
B.共工
C.仓颉
D.嫘祖
16.
原始社会的尧、舜、禹“禅让”制定可以看出,原始社会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原则是什么(
)
A.是否有德才
B.财富有多少
C.家族地位高低
D.能否治理水灾
17.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华大地很早便出现了人类的足迹,请选出下列哪些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相似点(????????)
A.都基本具有人的特征并保留猿类特点
B.都已经吃上熟食使用自然火
C.都能制造粗超的石器用于劳动
D.都能缝制衣物御寒有爱美意识
18.
距今70~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北京人”生活的地方丛林茂密,野兽经常出没,所以北京人(?
?
?
?
)
A.必须凭借单个人的力量顽强地生存
B.必须成千上万人生活在一起,过集体的生活
C.建造了房屋,种植了庄稼,饲养了动物,努力改善生活条件
D.常常几十个人生活在一起,共同劳动并分享劳动成果,过着群居生活
19.
每至清明,陕西黄陵都会隆重举行公祭轩辕黄帝的典礼,海内外炎黄子孙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拜谒礼祭黄帝,宣读祭文。下列选项不应出现在祭文中的是(?
??
)
A.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B.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C.仁为己任,见利思义
D.民族同心同德,华夏声威远扬
20.
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而考古学家在我国多地出土了与这些传说同期的蚕茧、丝织品等遗迹。这表明(?
?
?
?
)
A.传说侧面反映了真实历史
B.考古工作否定了传说故事
C.传说与真实历史没有区别
D.传说与真实历史没有关系
二、
简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6
分
,共计24分
)
21.
看图学史,回答问题。
(1)这是什么样式的房屋?是什么原始居民居住的?
(2)他们生活在什么大河流域?种植什么农作物?
22.
观察如图的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如图的发明跟谁有关?他被人称为________?
(2)继他之后的黄河流域还有哪些优秀的部落首领?
(3)这些部落首领的位置是怎么产生的?
23.
2017年暑假,开封市某中学七年级(2)班的同学去旅游,追寻古人的踪迹,用数码相机拍下了以下三张照片,请你替他完成以下探究任务。
【探究一】
(1)请你按推举的部落联盟首领的先后顺序对以上景点进行排序。分别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三位人物的主要活动。
【探究二】
(2)当时实行的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与图中三位人物有关,这种制度叫什么?这种制度对当今社会有无借鉴意义?请简要说明。
【探究三】
(3)尧舜、禹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用事实说明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对待史实与传说的关系。
?
24.
下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阅读该诗句: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请回答:
(1)根据诗歌的内容,请你猜测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
(2)你能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陶文物代表吗?
(3)诗中的“农耕既普及”反映了我国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出现了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该原始居民主要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4)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时,认为其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三、
材料分析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6分
)
25.(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史记?五帝本纪》
请回答:
(1)梁启超关于华夏族形成的说法是否正确?
(2)简要列举华夏族形成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3)材料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存在于哪一时期?
(4)上述材料中的“尧”和“舜”的共同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C
2.C
3.B
4.B
5.A
6.C
7.D
8.A
9.B
10.A
11.D
12.D
13.C
14.B
15.D
16.A
17.C
18.D
19.C
20.A
二、
简答题
21.
半地穴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干栏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
黄河流域,粟;长江流域,水稻。
22.
人文初祖
尧、舜、禹。
“禅让”。
23.
C、A、B.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禅让制。当今社会要坚持高度民主,任何人不能搞特权,这样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远古传说是指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历史事实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远古传说存在虚构的成分,但也蕴含着某些历史线索。)
24.
半坡人的生活。
人面鱼纹彩陶盆。
半坡人开始定居生活;粟。
没有发现文字。
三、
材料分析题
25.
正确。
炎帝和黄帝战蚩尤;尧舜禹的“禅让”。
原始社会时期。
都有高尚的品质,受到百姓的爱戴。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