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浮 力 总 复 习
考 点 梳 理
浮 力
定义
产生的原因: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F浮>G物;上浮;ρ液>ρ物
F浮F浮=G物;悬浮;ρ液=ρ物
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的液体重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称量法:F浮=G-F视
平衡法:F浮=G物(悬浮或漂浮)
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原理法:F浮=ρ液gV排
方向:竖直向上
漂浮:F浮=G物;
浮力的利用:轮船 潜艇 气球 飞艇
浮力的概念
物体的浮沉条件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的计算方法
例一、(1999年山西中考题)
将系于绳端质量相等的铁桶和铁球同时浸入水中静止在图示位置,绳子对它们的拉力F1和F2关系是:
A. F1>F2 B. F1F1
F2
F浮
F1
G1
F2
F浮
G2
F1+F1浮=G1
F2+F2浮=G2
例二、(四川中考题)
把质量为6kg,体积为5×10-3m3物块放入水中后,关于物块在最终位置处所受的合力下列判断正确地是:(取g=10N/kg)
(A) 大小为50N,方向竖直向上
(B) 大小为10N,方向竖直向下
(C) 大小为0
(D) 无法判断
例三、(云南中考题)
密度为ρ1的实心物体A悬浮在密度为ρ2的液体里,若把一块同种材料的实心物块粘在物体A上,则:
(A)物体A下沉 ρ1>ρ2
(B)物体A漂浮 ρ1>ρ2
(C)物体A仍悬浮 ρ1=ρ2
(D) 不能确定
例四、
一物体放入盛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10g酒精,那么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
(A) 等于10g
(B) 大于10g
(C) 小于10g
(D) 不小于10g
分析:
(1)物体漂浮或悬浮在酒精中则一定漂亮浮在水中,此时排开10g水。
(2)若在酒精中沉入底部,则在水中有两种情况:
①漂浮则排开水大于10g
②沉底或悬浮溢出水大于10g
例五、(长沙中考题)
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小球A和B,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为ρA:ρB=1:2,现将A和B放入盛有足够多水的容器中,当A、B两球静止时,水对A、B两球的浮力之比是FA:FB=8:5
则ρA=________ ρB=_________
分析:
MA=MB
VA:VB=2:1
ρA:ρB=1:2
∵FA:FB=8:5
GA=GB
∴不可能同时漂浮或同时悬浮,也不可能同时沉底。
那只能一个漂浮,一个沉底,由ρA:ρB=1:2可知:A漂浮,B沉底。
那么
FA=GA=ρAgVA
FB=ρ水gvB
例六、某物体重0.5N,把它的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0.3N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是:
(A) 一定为0.3N
(B) 可能为0.3N
(C) 一定为0.5N
(D) 可能为0.4N
(1)(2分)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铜球分别沉入容器的底部,当铜球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铜球的压力大小关系是:
F甲>F乙>F丙 则液体的密度相比较
(A) 甲的最小 (B) 乙的最小
(C) 丙的最小 (D) 一样大
2002年山西中考题
乙
甲
丙
(2)(2分)将铁、铜、铅制成的三个实心金属球用线栓好分别挂在三只完全相同的弹簧秤下,将三个金属球沉入水中,但不碰容器底,此时三只弹簧秤的示数相同。现将三个金属球提出水面以后静止,则(ρ铁<ρ铜ρ铅)
(A) 挂着铁球的弹簧秤示数最小
(B) 挂着铜球的弹簧秤示数最小
(C) F浮挂着铅球的弹簧秤示数最小
(D) 三个弹簧秤的示数相同
F浮
F
G
分析:
∵ F浮+F=G
∴ F=G-F浮
∴有G铁-F铁=G铜-F铜=G铅-F铅
即:ρ铁gV铁-ρ水gV铁=ρ铜gV铜-ρ水gV铜=ρ铅gV铅-ρ水gV铅
整理得 (ρ铁-ρ水)V铁=(ρ铜-ρ水)V铜=(ρ铅-ρ水)V铅
∵ρ铁<ρ铜ρ铅
∴V铁∴浸没在水中时,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提出水面后弹簧秤的读数最大,而铅球则最小。
(3)(8分)体积为1.0×10-3米3的正方体木块,投入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中,静止后露出水面的高度为5×10-2米,容器的底面积为0.04米2.(g取10N/kg)
求:
①木块受到的浮力
②木块的重力
③投入木块后,容器底增加的压强
④若将此木块投入某液体中,露出液面高度为4厘米,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解:⑴木块的边长 a=
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V排=a2(a-h)=0.01米2×(0.01米-0.05米)=5×10-4米3
F浮=ρ水gv排=1.0×103千克/米3×10牛/千克×5×10-4米3=5牛
⑵木块漂浮 G=F浮=5牛
⑶水面上升的高度 =
增加的压强 p=ρ水gh2=1.0×103千克/米3×10牛/千克×1.25×10-2米=125帕
⑷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
V/排=a2(a-h3)=0.01米2×(0.1米-0.04米)=6×10-4米3
木块漂浮F/浮=G ρ液gv/排=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