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现代诗二首
1课时
第一单元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说一说:这两幅图上是什么动物?
1.认识“巢、苇”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场景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情境诵读
1.注意字词读音;
2.注意断句和节奏。
欣赏情境课文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jǐn
wěi
cháo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诵读正音
多音字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
花牛歌
徐志摩
mián
bà
luó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诵读正音
zhàn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秋晚的江上:秋江傍晚的景色。
秋:表示季节
江上:表示地点
晚:表示时间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秋晚的江上
解读诗题
花牛歌
花牛歌:描绘或歌颂花牛的歌。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自主探究
1.默读“阅读提示”,勾画出诗中描绘的景物。
2.和同学交流第一首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3.指名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探究任务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突出鸟的疲倦,劳累的状态。
成果展示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要飞回家的,疲倦的。
拟人
夕阳
傍晚,太阳沉沉落下,柔和的阳光洒满天空,红红的,美极了。
斜阳的余晖照在飞鸟的脊背和双翼上,好像是鸟儿要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成果展示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夸张修辞,归鸟动作利落,斜阳向西落下。
拟人
成果展示
随着飞鸟的双翅一翻,夕阳好像是从鸟的翅膀上掉下来一样。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色的了。
成果展示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关键词
修辞
想象画面
成果展示
阅读《花牛歌》,想象画面:
1.自读,勾画出诗中的景物,边读边想象画面。
2.分享读后感受: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花牛?
3.将以上任务填入自学单,小组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合作探究
探究任务
小节
景物
想象到的画面
第一小节
?
?
第二小节
?
?
第三小节
?
?
第四小节
?
?
我觉得这是一头
的花牛。。
抓关键词句,填写自学单。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探究任务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对自的热爱
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花牛坐
自由自在
花牛眠
花牛走
无拘无束
花牛梦
动
动
静
静
动静交替
探究活动
小节
景物
想象到的画面
第一小节
?
?
第二小节
?
?
第三小节
?
?
第四小节
?
?
?
我觉得这是一头
的花牛。
花牛、草地、剪秋罗
花牛、草地、白云、天空
花牛、草地
花牛、草地、太阳、西山
花牛坐
花牛眠
花牛走
花牛梦
悠闲、自在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成果展示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情景跟读
1.读好字词读音;
2.读出断句和节奏。
欣赏情境课文
秋晚的江上
归鸟
斜阳
芦苇
头白
红颜
现代诗二首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想象画面
花牛歌
花牛坐
花牛眠
花牛走
花牛梦
美景
悠闲、自得
关键词、修辞、动静交替
动
动
静
静
拟人
拟人
夸张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夕阳落山,还有哪些事物会被染红呢?请你模仿诗歌最后一句写一写。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憨厚的大地,
也披上了一身红纱衣。
活泼的溪水,
也羞红了清澈的容颜。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淘气的花牛在草地里还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模仿诗歌写一写。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舞,
太阳映射耀眼的光芒。
花牛在草地里翻滚,
蛐蛐献出了伴唱的歌喉。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积累描写其他季节景色或其他动物的诗歌,和同学分享。
课后作业
再见《现代诗二首》教学方案
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巢、苇”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场景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
【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场景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场景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提问导入:同学们,这两幅图上是什么动物?(出示归鸟、花牛两幅图片)
2.它们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首现代诗的主角。让我们走进现代著名诗人刘大白和徐志摩的诗,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吧!(板书:现代诗二首
秋晚的江上
花牛歌)
3.作者简介。
刘大白,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秋晚的江上》是诗人1923年的作品,在格律上仍有旧诗词的痕迹。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他的诗作字句清新,想象丰富,意境优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设计意图:图片引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简单介绍作者,了解基本的文学常识。
二、整体感知
1.听读任务
(1)学生边听读边圈画本课生字、词。
①巩固容易读错的字音。
cháo
wěi
luó
mián
bà
zhàn
巢
苇
罗
眠
霸
占
点拨:“巢”是翘舌音;“眠”的读音是mián,不能读成mín。
②学习多音字“尽”,“尽”是多音字,此处读jǐn。
(2)把两首诗读正确,读流利,注意断句和节奏。
①学生齐读诗歌,读出节奏美。
②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现代诗歌的音韵美。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互动,读音纠错,巩固字音。部分发音较难的汉字,如带翘舌音的汉字,可结合H5资源给学生正音。情景跟读,掌握读现代诗的方法。
2.解读诗题
(1)读诗题。
引导:从《秋晚的江上》这个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呢?
预设1:“秋”表明季节是秋天。
预设2:“晚”表明此时是晚上。
预设3:“江上”交代了地点是江上。
引导:从《花牛歌》这个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呢?
预设:作者描绘的是一只花牛。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题目的意思。
预设1:《秋晚的江上》可以理解为:秋江傍晚的景色。
预设2:《花牛歌》可以理解为:描绘或歌颂花牛的歌。
过渡:同学们,两位诗人通过优美的文字,带给我们怎样的画面和感受呢?让我们一起细品这两首诗,寻找答案吧!
三、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1)默读“阅读提示”(反复朗读下面两首诗,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勾画出诗中描绘的景物。
(2)和同学交流《秋晚的江上》中写了哪些景物。
(3)指名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2.探究活动
(1)阅读第一小节。
引导:看原文,说说这“鸟儿”是什么样的呢?
预设:要飞回家的,疲倦的。(板书:归鸟)
引导:“驮”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你觉得这句话美在哪里?
预设:突出了鸟的疲倦,劳累的状态。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将鸟在夕阳下飞翔的情景写得富有诗意。(板书:拟人)
引导:“斜阳”是什么?
预设:夕阳。
引导:你们都看过夕阳吧,谁来说说夕阳的样子?
预设:傍晚,太阳沉沉落下,柔和的阳光洒满天空,红红的,美极了。(板书:斜阳)
引导:学生齐读第一小节,说一说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预设:斜阳的余晖照在飞鸟的脊背和双翼上,好像是鸟儿要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
点拨:现在请大家想象一下,在这样美的夕阳映照下,一群有些疲倦的鸟儿飞翔的样子。请大家跟我一起再读第一小节。
(2)阅读第二小节,感受一瞬间的江上美景。
引导:“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想象日落的画面。
预设:夸张修辞,归鸟动作利落,斜阳向西落下。(板书:夸张)
点拨:芦苇平时的样子还记得吗?(出示“白头的芦苇”的图片)想象一下“头白的芦苇”被夕阳染红的样子。(学生观察图片并想象画面)(板书:芦苇:头白—红颜)
引导:从“头白”到“红颜”,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预设:从“头白”到“红颜”,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了一丝情趣,给图画增加了色彩。(板书:拟人)
引导:指名读第二小节,说一说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预设:随着飞鸟的双翅一翻,夕阳好像是从鸟的翅膀上掉下来一样。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色的了。(板书:美景)
(3)再读整首诗,要求边读边想象。
(4)总结学习方法。
点拨:通过抓关键词、修辞,边读边想象画面美。(板书:关键词
修辞)
设计意图:通过关键词进行引导,加深学生对诗歌的感受,丰富他们的想象,读中想象,读中感悟。
(二)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阅读《花牛歌》,想象画面。
(1)自读《花牛歌》,勾画出诗中的景物,边读边想象画面。
(2)分享读后感受: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花牛?
(3)将以上任务填入自学单,小组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小节
景物
想象到的画面
第一小节
第二小节
第三小节
第四小节
我觉得这是一头
的花牛。
2.探究活动
(1)自读《花牛歌》,勾画出诗中的景物,边读边想象画面。
引导1:①第一节中描绘了哪些景物?②你想象到怎样的画面?③从“压扁了一穗剪秋罗”可以看出花牛的什么?
预设:
①花牛、草地、剪秋罗;
②画面:一只花牛卧在草地上,压扁了剪秋罗(花牛坐);
③无拘无束。(板书:花牛坐)
点拨朗读:可重读动词“坐、压扁”感受花牛的无拘无束。
引导2:①第二节中描绘了哪些景物?②你想象到怎样的画面?③白云“霸占”了半个天和白云飘在空中有什么不同?
预设:
①花牛、草地、白云、天空;
②画面:花牛在草地上睡觉(花牛眠);
③“飘”给人的感觉是随风走,而“霸占”给人感觉白云是主动的,主动布满半个天空。
(板书:花牛眠)
点拨朗读:可在“霸占、半个天”处加快语速,感受蓝天白云下的美好。
引导3:①第三节中描绘了哪些景物?②你想象到怎样的画面?③“小尾巴甩得滴溜溜”可以看出花牛的什么?
预设:①花牛、草地;②画面:花牛甩着尾巴走在草地上(花牛走);③自由自在。
(板书:花牛走)
点拨朗读:“滴溜溜”读得要快一点儿。
引导4:①第四节中描绘了哪些景物?②你想象到怎样的画面?③“做梦”和“偷渡”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预设:
①花牛、草地、太阳、西山;
②画面:夕阳西下,花牛在草地上做梦(花牛梦);
③“做梦”和“偷渡”是拟人修辞,花牛在梦里可以见到多东西。“偷渡”指太阳悄悄地落山了。这两处拟人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板书:花牛梦)
点拨朗读:轻轻读出花牛睡觉做梦的那份悠闲。
引导5:花牛坐、花牛眠、花牛走和花牛梦这四幅画中哪些是动景,哪些是静景呢?
预设:花牛坐、花牛走是动景;花牛眠、花牛梦是静景。(板书:动、静、动、静)
(2)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花牛?
预设:无拘无束的、自由自在的、悠闲的……(板书:悠闲、自在)
3.成果展示
小节
景物
想象到的画面
第一小节
花牛、草地、剪秋罗
一只花牛卧在草地上,压扁了剪秋罗。(花牛坐)
第二小节
花牛、草地、白云、天空
花牛在草地上睡觉,白云布满半个天空。(花牛眠)
第三小节
花牛、草地
花牛甩着尾巴在草地上走。(花牛走)
第四小节
花牛、草地、太阳、西山
夕阳西下,花牛在草地上睡觉。(花牛梦)
我觉得这是一头悠闲、自在的花牛。
总结:读着这首诗,通过抓关键词,感受动、静画面交替,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头憨态可掬的花牛。它或坐或走或卧,都悠闲散漫,自由自在。随着它的行动,草地、野花、天空、白云、悄悄挪移的太阳、青翠的山峰,都一一出现在我们面前。
(板书:关键词、动静交替)
4.情境跟读
指导朗读:《秋晚的江上》中“尽管是倦了”可读得低沉轻柔些,表现出疲倦之感;“双翅一翻”语速可读得稍快些,体现归鸟动作的利落;读“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时,声音可稍高一些,语速可稍快一些,表现出诗人见到夕阳映红芦苇的惊奇、喜悦。
《花牛歌》中“压扁了一穗剪秋罗”可读得稍重些、慢些,表现花牛的沉重,以及花牛压扁剪秋罗的些许惋惜;“小尾巴甩得滴溜溜”可读得轻快、俏皮些,表现出花牛的顽皮、悠闲。
设计意图:通过关键词进行引导,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加深学生对诗歌的感受,丰富他们的想象,读中想象,读中感悟。有感情的朗读的过程就是形成鲜明画面的过程。
四、课堂小结
小结:读着这两首诗,通过抓关键词,赏析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感受动、静画面交替,我们仿佛看见倦鸟背驮斜阳,忽又抖落斜阳于江水之中;一头憨态可掬的花牛或坐或走或卧,都悠闲散漫,自由自在。无论是哪一首诗,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那颗敏感的心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待。
过渡:同学们,两位诗人通过优美的文字、独特的意境,带给我们生动的画面和美的感受。仿照两首诗的情境和格式,写一写吧。
五、拓展延伸
1.夕阳落山,还有哪些事物会被染红呢?请你模仿诗歌最后一句写一写。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预设1:
憨厚的大地,
也披上了一身红纱衣。
预设2:
活泼的溪水,
也羞红了清澈的容颜。
2.淘气的花牛在草地里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仿照原文写一写。
预设1:
花牛在草地里舞,
太阳映射耀眼的光芒。
预设2:
花牛在草地里翻滚,
蛐蛐献出了伴唱的歌喉。
六、布置作业
积累描写其他季节景色或其他动物的诗歌,和同学分享。
【板书设计】
现代诗二首
秋晚的江上
花牛歌
归鸟
拟人
花牛坐
动
斜阳
夸张
美景
花牛眠
静
悠闲
芦苇
拟人
花牛走
动
自得
头白
红颜
花牛梦
静
想象画面
关键词、修辞、动静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