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游击队歌》教案 总课时数 1
课型 课型 新授 编订人 审核人 执教时间 (第2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能够对革命历史 ( http: / / www. / LS / " \t "_blank )题材的音乐 ( http: / / k. / yinyue / " \t "_blank )感兴趣,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历史背景。
2、 积极参与歌唱、聆听、创编等音乐活动。
能力目标 1、 感受力度变化的音乐表现作用,体验音乐的情绪美。 2、了解歌曲的单二部曲式结构,体验歌曲的形式美。
情感目标 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和保卫祖国,憎恨、蔑视侵略者的感情演唱《游击队歌》,并能用不同的力度和速度表现歌曲所塑造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学习重点 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背唱《游击队歌》,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学习难点 对弱起节奏“×× | × × ×××”和“××××”音型的掌握及演唱方法。
学习方法 自学引导、情境教学、 自主活动
教学过程一、示标导学阶段(情境导入):师:请学生结合历史课谈谈自己眼中的抗日战争。请欣赏电影片段:《铁道游击队》、《地道战》等抗战影片的片段,了解游击队的作战特点,并语言和形体动作进行表述。教师: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实行三光政策,非常残忍的践踏中国大地。中国人民有着坚强不屈的光荣传统,全国人民众志诚诚,奋起抗战,参加抗战的有正规军队,也有很多的地方武装——抗日游击队等。教师——出示课题:《游击队歌》二、自学解疑阶段:学习《游击队歌》:1、教师范唱《游击队歌》,引导学生 ( http: / / www. / )发现歌曲的节奏特点——弱起节奏。
2、弱起节奏形式及小军鼓号角式的明亮音调。它巧妙地、恰到好处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指导学生掌握好弱起节奏的特点,唱好弱起节奏。
3、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和基本情绪。
4、《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三、探究提升阶段:(四五四小组合作完成)
请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这首歌曲的内容和特点,利用身边的响器制造各种声势,创编一种能够充分表现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演唱方法和表演形式进行表演。四、达标检测阶段:
1、各小组互相合作完成歌曲的结构划分并分别给各小组打分。2、通过练习演唱(独唱、重唱、合唱、对唱)比较四个小班的演唱效果及个人得分。五、课后小结:
师:正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高超的作战策略,将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的土地,深刻刻画了我游击队战士机智、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最后请同学们起立再次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曲 (个性化备课部分):1、聆听合唱《游击队歌》,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片段。
2、感受演唱特点,了解部分演唱形式和表现形式:混声合唱、男声小合唱、表演唱等。
3、用轻快有力的声音背唱《游击队歌》。
4、在演唱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按正确的发声方法,清晰均匀的吐字,用富有弹性和轻快有力的声音表现作品。
归纳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http: / / www. / ),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在本课的开始,安排学生谈自己眼中的抗日战争,观看抗战影片片段,可以引起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注意,激发学生了解历史,了解相关音乐文化的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作业设计
1、课下搜集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下节课继续了解有关抗日战争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