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惊愕交响曲》教案 总课时数 1
课型 新授课 编订人 审核人 执教时间 第12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讲解,使学生初步了解音乐知识变奏曲式、室内乐,对音乐家舒伯特的了解,并能够熟悉《鳟鱼五重奏》的主题旋律,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特点。
能力目标 结合欣赏音乐作品,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音乐知识,并试着运用有关知识,创作简单的变奏旋律。
情感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对西方古典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有兴趣愿意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
学习重点 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去获得对变奏曲式和变奏方法的了解,对乐曲中所塑造的音乐形象的认知、对乐曲中所表达的情感的体验。
学习难点 音乐中各音乐要素的变化及由此带来的情绪变化。
学习方法 自学引导、情境教学、跟唱体验法、视听结合法、自主活动
教学过程教材分析:《鳟鱼五重奏》变奏曲是一首有故事情节、形象鲜明的艺术歌曲,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把握音乐中各音乐要素的变化及由此带来的情绪变化,在欣赏乐曲之前,让学生用竖笛试奏,并演唱,使他们熟悉音乐的主题,这样对歌曲中所塑造的形象有所了解。一、示标导学:变奏曲式:由代表基本乐思的音乐主题及若干次变奏所构成的曲式。变奏中最初的呈现并作为以后变奏所依据的原型部分,成为变奏的主题。图式:A+A1+A2+A3+A4室内乐:又称为重奏音乐,最初指在贵族宫廷中由少数人演奏,供少数人欣赏的音乐。近代的室内乐,指每个声部都由一件乐器演奏的小型合奏曲。古典主义时期是室内乐的黄金时代,古典主义大师们逐渐完善了室内乐的各种体裁形式并赋予了新的活力,浪漫乐派的音乐家又进一步发展和充实了室内乐的形式和内容。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欧洲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年仅31就在贫困中离开人世。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9部交响曲,22首钢琴奏鸣曲。同学们,我们周围的音乐色彩和风格以流行音乐风格为主,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欧洲古典时期,来感受古典时期音乐所给我们带来的快乐。结合大屏幕,初听《鳟鱼五重奏》二、自学解疑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它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被虚诈和邪恶所害,借对小鳟鱼不幸的同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追迫者的憎恨,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教师分析,全曲共分为五个乐章,在这部作品里舒伯特运用了器乐的各种特点和多种变奏手法,将歌曲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和描述。主题,轻快活泼,由以小提琴为主的弦乐器奏出,表现了小鳟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形象,弦乐器和谐的伴奏正是祥和的体现。而后是变奏,曲终,主题在小提琴及其他各声部上重新出现,钢琴又奏起了鳟鱼的固定音型,音乐又恢复到开始的那种欢快、清澈、透明的音乐形象,预示着苦难终将过去,欢乐必将到来。充分利用示范演唱,让学生用竖笛吹奏《鳟鱼》的主题,吹奏的时候,注意高低八度的准确,不要混淆高低八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倾听音乐,关注音乐中各音乐要素的变化及由此带来的情绪变化。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去获得对变奏曲和变奏方法的了解、对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的认知、对乐曲所表达的情感的体验。三、探究提升艺术实践,让学生根据音乐来创作编排音乐短剧,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同时也为学生提供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其动手,动脑的兴趣。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歌曲的艺术处理。各小组展示,教师评出优秀小组,达到鼓励其创作的目的。四、达标检测1、分组演唱乐曲主旋律并说出乐曲的作者五、小结请学生总结本课所学主要内容,教师做做最后补充。 二次备课1.分析与演奏四个变奏及尾声:让学生分析作品情绪、演奏乐器及选择现有的乐器进行演奏。(1)变奏一:再次请学生欣赏片段,听一听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我们可以使用哪种乐器来演奏?作品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海顿为什么用这样的情绪演奏作品?(2)变奏二:转调为同主音的小调。请同学欣赏片段。(3)变奏三:①十六分音符用什么乐器演奏?②欣赏片段,两个声部分别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我们可以使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用了什么创作手法?(4)变奏四:①乐队强奏,弦乐以快速的六连音衬托。欣赏这部分内容,使用什么乐器演奏?②欣赏后半部分,使用了什么乐器?我们用什么乐器演奏,作品是如何变奏的?最后的强奏如何处理?(5)尾声:作者如何处理情绪?为什么?我们怎样演奏?通过演奏作品,请学生说说什么是变奏曲式?请学生再欣赏两首变奏曲式的作品片段,进一步体会变奏曲式。(《小星星变奏曲》、《少女的祈祷》)l.学生分析作品情绪、演奏乐器及选择现有的乐器进行演奏。2.变奏一:完全保持了主题结构,小提琴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衬托。主题可以用竖笛演奏,人数可以减半,(反复时换另一半),可用弦乐奏十六分音符,可选择小题琴或二胡。学生分析作品的情绪,“惊愕”之后的愉悦。3.变奏二:弹钢琴的同学为我们演奏a部分。(b部分略)4.变奏三:十六分音符可以用竖笛演奏。由双簧管和小提琴奏出两个声部的旋律。可以使用长笛和小提琴演奏。这部分运用了复调的创作手法。所有乐器一起强奏,钢琴演奏六连音衬托。学生全体演奏。作品用弦乐演奏,可以用二胡和小提琴。加入了许多变化节奏,丰富作品。部分学生演奏,其他学生聆听。强奏时所有竖笛加入,一起演奏。5.尾声:情绪有些压抑,暗淡。因为“惊愕”过后一切都不会改变。竖笛演奏人数减半,弱收。全体学生完整演奏作品。(学生总结变奏曲式。)变奏曲式:先奏出一个自成段落的主题,然后以一系列的主题变形,使主题通过多次不同的变奏而得到多方面的发挥。少则三五次,多则数十次。
归纳反思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合理。通过学生分析作品,并通过选择身边熟悉的乐器亲自演奏作品,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变奏曲式,使枯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作业设计
课后学习演唱这首歌曲及主旋律,搜集交响曲题材的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