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祖国

文档属性

名称 歌唱祖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2-05-03 18:5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歌唱祖国》教案 总课时数 1
课型 课型 新授 编订人 审核人 执教时间 (第1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是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学习重点 学唱歌曲且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方法
学习难点 弱起节奏的演唱,一字多音缺乏感染力,正确地掌握歌曲的速度及呼吸方法
学习方法 自学引导、情境教学、 自主活动 、视唱法、赏听法、讨论法、歌唱法
教学过程一、示标导学阶段(情境导入):1、(播放《歌唱祖国》)配合国庆典礼的录象,让学生感受我国繁荣富强、人民团结、蒸蒸日上的新面貌,激发学生爱国之情。2、作者简介:王莘, 1918出生,江苏无锡人。青年时期再上海参加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938年到延安鲁艺跟冼星海、吕骥、向隅等学习音乐,毕业后在华北联大文艺部音乐系任教。解放后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主要作品有歌曲《边区儿童团》、《战斗生产》、《愉快的劳动》、《歌唱祖国》、《祖国颂歌》、等歌剧《义和团》、《煤店新工人》等。3、歌曲简介:《歌唱祖国》王莘作词作曲,作于1950年9月。歌曲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面貌,记录了刚刚解放的中国人民雄壮前进的步伐。歌词凝练集中,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旋律气势豪迈而充满深情,连贯统一有富于变化,在继承聂耳、冼星海革命群众歌曲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新时代的新风格歌曲有长度相等的主、副歌组成,主歌每段歌词不同,表现了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副歌歌词不变,是歌曲主题集中的体现,两者再节奏、结构、音调诸方面形成强烈的对比,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又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祖国颂歌。几十年来,这首歌传遍了祖国大地,已成为独立自由的新中国的象征。
二、自学解疑阶段:学习《歌唱祖国》:1、咱们班有会唱这首歌曲的吗?并且找几位同学分别演唱。完整欣赏歌曲,找出几位同学演唱中存在的问题。
2、歌曲学习。老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学生小声跟唱歌曲 ,学生随琴完整演唱歌曲。3、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板书),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指导学生将附点音符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向下一拍靠拢是很必要的。
4、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常唱的软弱无力、缺乏感染力。如:“祖国” “家乡” “人民”
5、 歌曲中学生的节奏掌握如:“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三段都存在演唱第一个字时的八分休止符,每个字对准那一个音符一定要看清、听清、唱清。三、探究提升阶段:(四五四小组合作完成)1、要正确掌握歌曲的速度,复习演唱,并练习歌曲中存在的容易出错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节奏,为学习歌曲做铺垫。进入情境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但同学们根据原来的欣赏自己学习后避免不了存在很多问题,请同学们虚心欣赏跟随老师认真学习。认真纠正和练习容易唱错的地方附点节奏的掌握休止符节奏的掌握速度的掌握)2、听音乐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处理歌曲的感情第一乐段同时也是第三乐段:雄壮有力,而且平稳流畅,主题思想:歌唱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热情奔放、乐观自豪第二乐段: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因而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四、达标检测阶段:
1、各小组互相合作完成歌曲的结构划分并分别给各小组打分。2、通过练习演唱(独唱、重唱、合唱、对唱)比较四个小班的演唱效果及个人得分。五、小结:请学生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做最后补充 (个性化备课部分):
1、分组比赛,看那一组唱的既有感情又准确,看哪一组能较多地、正确的指出其他组的优缺点
2、给学生找出缺点以后并且在练习过程中多注意
3、音乐知识:(1)、二段体:A+B (2)、三段体:A+B+A或A+B+C例:《歌唱祖国》A+B+A
归纳反思
《歌唱祖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他们都有一定的印象,因此,学这首歌的困难相对少一些。也正因为他们有印象,也容易产生消极的倾向。觉得没什么可学的;或凭印象唱歌,难免唱错而不知错。加上先入为主的影响,改正起来不容易。所以,在课堂上我利用播放录音、分组比赛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愉快的状态下克服那些消极因素,但“英雄的人民。”的节奏有的同学还是把握不准。需多加注意和练习!
作业设计
学生讨论歌曲,并分析其情绪并结合到歌曲当中歌曲情绪的处理演唱巩固练习学习音乐知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