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非洲

文档属性

名称 走进非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2-05-03 18:5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走进非洲》教案 总课时数 1
课型 课型 新授 编订人 审核人 执教时间 第6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能熟练地演唱乐曲主旋律《寻找朋友》,并能准确表现乐曲的音乐风格。
能力目标 通过欣赏舞蹈和学做舞蹈动作,能辨认、识别非洲音乐和舞蹈,并能了解非洲音乐节奏特点与舞蹈的密切关系。
情感目标 通过对非洲鼓语以及非洲舞蹈文化的探索和学习,让学生了解非洲音乐与社会生活、劳动的联系。体验非洲丰富多样而独具特性的音乐文化,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学习重点 感受非洲音乐的特点。
学习难点 能够尝试用鼓声表现各种情绪,并尝试复合节奏的即兴表演。
学习方法 视听结合法、讲解法、讨论法、谈话法、创编表现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学生简单介绍非洲自学情况,教师即时补充。
师:从地理上来讲非洲大陆主要分为两大区域:以撒哈拉沙漠为界分为北非和南非。北非的音乐深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几乎可以说完全阿拉伯化了。所以我们这节课所讲的非洲音乐指的是———黑非洲,也就是仍保存着自己传统风格的非洲本土的各种黑人音乐。
1.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非洲人民独特的生活习性和劳动方式。在茂密的森林里,你可能会听到这样的鼓声———( 师敲击一段节奏) 设问:你猜猜会是什么用途 ?
2.师:是啊,过去当奴隶贩子捕捉黑人时,非洲人就通过鼓语通知人们迅速逃离,使奴隶贩子一无所获。所以鼓的功能和用途在非洲是多种多样,除用于音乐外,还能够传递语言和信息,即非洲独具特色的“会说话的鼓”(出示课件)。那么人们怎么通过鼓声传递信息呢?(观看一段视频)
总结:通过改变鼓的音色、节奏、力度、速度等来传递各种信息。二、自学解疑阶段1、猜一猜:聆听一段鼓的语言,请学生展开想象,猜一猜“会说话的鼓”说了些什么?(观看求雨,驱邪等视频)
2、师:鼓在非洲其实就是说话,它是一种表情丰富的语言,鼓声中复杂多变的节奏能表达人的各种情感,时而使人悲愤,时而引人开怀大笑。
3、试一试:用鼓来敲击表现当考试成绩宣布之后你的心情。
4、欣赏一段击鼓视频。
A.请学生找出中间印象最深的节奏型。
B.跟随录像一起击鼓。教师敲击主要节奏型,学生通过模仿录像中周围的鼓手随意的敲击,初步体验非洲音乐中复合节奏的特点。5、教师敲击基本节奏,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和老师一起即兴节奏表演。6、欣赏破铜烂铁乐队的《厨房节奏》表演,再次体验复合节奏的特点。
7、感受《寻找朋友》,乐曲旋律的特点?多次重复的地方?并尝试哼唱这部分主旋律。三、探究提升阶段1.了解非洲黑人舞蹈的特点(节奏强烈,强调人体的每个部位,如头、颈、肩、胸、腰、胯和四肢的表现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黑人舞蹈不仅为宗教信仰和各种仪式以及劳动需要而产生和存在,也是非洲黑人用身体动作和节奏表达思想情感和生命体验的最重要方式。3.观看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录像,了解这种舞蹈表演场景和社会功能。(1)启发学生根据舞蹈进行想象:该舞蹈是表现黑人劳动、休闲娱乐、求雨、丰收、还是表现黑人狩猎的情景?(2)介绍黑人舞蹈的形式,初步了解黑人舞蹈服饰、面具、化妆和舞蹈音乐的特点。4、指导学生总结归纳该舞蹈动作的特点。 四、达标检测阶段:请学生分别就非洲的音乐进行表现和表演,教师对各组的情况分别给予不同的分值五、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感受了非洲黑人歌曲的特色,了解了非洲音乐节奏特点与舞蹈的密切关系,体验了非洲丰富多样而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让我们热爱世界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念。 个性化设计:
1.引导学生学跳黑人舞蹈。2.用老师准备的用品化妆、做面具,扮演非洲黑人。(将学生分为两个大组)3.随着丰多姆佛罗姆舞蹈音乐表演狩猎的舞蹈场面。4.分组表演,一部分学生演唱歌曲《当太阳降落》,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5、聆听当代流行歌手演唱的摇滚风格的歌曲,引导学生注意传统演唱方式与摇滚演唱方式在节奏上的变化和差异。6、非洲黑人舞蹈对美国和其他西方世界的音乐舞蹈产生了很大影响。它特有的节奏是现代西方大多数流行音乐舞蹈的来源,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音乐舞蹈的动作和节奏中,可明显看到非洲黑人舞蹈的影响。
归纳反思
创编表演环节不够踊跃,可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作业设计
掌握本课知识点 搜集了解更多非洲音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