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6 三角形的分类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6 三角形的分类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10 20:1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根据三角形角、边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
2、经历动手操作、分析思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以及探究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
数学思想渗透:分类、集合  
教学准备: 
准备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纸各一张。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感受分类。   
师(板书“分类”):听说过“分类”吗?我们教室的全体人员可以怎么分类?  
师:我把教室里的所有人分成“学生、老师和小孩”三类,行不行?  
师:看来,“分类”在生活中到处会用到。老师这里也有几个分类的例子,不知道是不是分得正确呢?   
1.全班学生可分为胖的和戴眼镜的。   
2.交通工具可分为飞机、轮船和火车。   
3.我们家三个人,有喜欢看文艺节目的,有喜欢看体育节目的,还有喜欢看篮球比赛的。  
(逐题出示,通过讨论,师生共同得出正确的分类需要三个要素:同一标准、无遗漏、不重复)  
师:分类就是要根据一个标准让一些事物,按照一定特征集合起来,每一个事物都进入一个集合,既不能有例外,也不能重复。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图案,看看这个图案像什么?好看吗?你们知道这个帆船图都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课件出示由三角形拼成的一艘船的图案,上方写上教师的问题: 看看这个图案像什么?都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能说说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板书:角 边)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揭题: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刚才这些三角形,是不是完全相同呢?那么你们能对这些三角形进行分类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分类》。(板书课题)  
师:如果我们要给三角形分分类,你打算怎么分呢?(师黑板上随意贴出学生将要研究分类的学具袋中的三角形)  
学生回答。  
生1:按照角的大小分类。  
生2:按照边的长度分类。  
生3:按照颜色分类。  
生4:按大小分类……  
师:大家说得都有道理,这节课我们主要从三角形的角和边两个方面进行分类。  
(二)按角分。  
1、师:我们先来研究按角分类。就以你手中的9个小三角形为研究对象,同桌为一组进行活动。(课件出示学生要研究的9个小三角形图案,下方写上活动的要求: A、先观察三角形中角的特征,再分一分。B、分完后想一想,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    
2、同桌活动,老师巡视指导。  
3、交流学习。  
①分成两类的情况:   
将这些三角形分成两类,一类是有直角的,另一类是没有直角的。(让学生将黑板上的9个三角形每一类放在一起,指出其中的直角,遇到有疑问的角,师生一同用工具检验)   
师:你这样的分法,是以什么为标准呢? (以是否有直角为标准)   
师:这样分类,符合分类的三个要求吗?(引导学生对照分类的三个要求,发现标准统一、无遗漏、不重复,大家认同这个分法)   
师:的确,按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可分有直角的三角形和没直角的三角形两类。  
②分成三类的情况:  
师:有没有和刚才的分法不一样的?   
生答:按角分成三类。   
师:你能详细介绍吗?   
生答:第一类三角形中都有一个角是直角,第二类三角形中都有一个角是钝角,第三类三角形中的角全部都是锐角。(学生说时,教师请学生将这三类三角形有序地摆放在黑板上)   
师:大家仔细观察分的这三类三角形,每一类有什么特征?继续研究一下,再次观察角的特征,同桌说说有什么发现?  
生交流可得出:第一类中有一个角是直角,另外两个角是锐角;第二类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钝角,另两个角是锐角;第三类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   
师:同学们的发现太精彩了,请看大屏幕:   
按角分:①有一个角是直角,另两个角是锐角   
   ②有一个角是钝角,另两个角是锐角   
  ③三个角都是锐角  
师小结:在数学上三角形通常按角都这样分类的。我们把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同时,教师将分类摆放的三类三角形圈起来,分成三部分,即用集合图表示)  
(师在说的同时课件出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4、练习。  
①找一找:  
师:现实中,三角形的个数远远不止这7个,你能不能找到一个三角形,既不是直角三角形,又不是锐角三角形,也不是钝角三角形?  
学生动手画。(运用反证法,让学生找不到一个三角形既不是直角三角形,又不是锐角三角形,也不是钝角三角形,从而巩固了三角形按角分的确只有这三类。)   
②猜一猜:  
你能从露在外面的这个角猜出信封里装的是什么三角形吗?   
a.师将一个三角形藏在信封里,只露出一个直角,请学生猜。  
(学生说是直角三角形)   
师:另外两个角呢?  
生:都是锐角。  
师:另两个角还没看见,你们怎么就知道另两个角是锐角呢?另两个角不可能是直角或钝角吗?  
生思考回答,再次理解直角三角形的特征。  
b.露出钝角,同上过程。  
c.露出锐角。   
(只露出一个锐角,情况就比较复杂了,不能确定到底是哪一种三角形,学生猜测完后老师就出示三种情况的三个三角形,明确一个角是锐角的不能判断,而锐角三角形必须是三个角都是锐角的道理。)   
(三)按边分:  
1、师:如果按边分,怎么分? 同桌快速地研究手中学具袋2中的5小三角形。(课件出示学生要研究的5个小三角形图案)
生1:我是从边的长短来考虑的。(师请生在展示台上展示并介绍)  
生2:我分了两类,一类是只有两条边相等,另一类是三条边都相等。(师请学生边说边指出两条边相等的和三条边相等的)    
2、师:数学上,把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   
①认识等腰三角形
师:我们来进一步认识等腰三角形,请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出示一个等腰三角形)
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它的腰,另一条边叫做它的底;两条腰之间的夹角叫做它的顶角,腰与底之间的夹角叫做它的底角。
同学们看,等腰三角形有几个底角?
生:等腰三角形有两个底角。
师:这两个底角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动手研究研究。
生:我通过测量底角的度数,发现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
师:有没有不一样的方法?
生:我将等腰三角形对折,发现两个底角重合,所以也发现两个底角相等。
②认识等边三角形,了解它的特点
师:刚才同学们找出的4号、5号、6号三角形,它们三条边都相等我们把这样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谁能完整地说说等边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生: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都相等。
师:你能从一些三角形中分辨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吗?完成第二题。
(学生指,教师将这些三角形在黑板上分开,板书出各自的名字)    
4、(课件介绍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  
师:除了三条边都相等,等边三角形还有什么特征?(它的三个角也相等)   
(教师再请学生说明理由,学生继续采用对折的办法,同时用推理法证明三个角都是相等的)   
师: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什么角呢?(学生认识到等边三角形必定是锐角三角形)  
师:你能从一些三角形中分辨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吗?完成第二题。
5、认识等腰和等边三角形的区别与联系
师:等腰和等边三角形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同桌讨论。
(学生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明确:都有相等的边;而且是至少有两条边相等。  
得出: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课件出示: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师小结:三角形按边分,我们今天研究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它们只是三角形家族中的一部分,请看黑板。(老师在黑板上完成三角形中包括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又中包括等边三角形的集合)
三、课堂练习:(课件出示以下习题,在学生的回答中依次出示答案)  
(一)填空
1、(???????? )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 )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 )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2、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   )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   )三角形。
(二)判断下面说法正确吗
1、一个三角形里有一个锐角,必定是锐角三角形。(?? )
2、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
3、一个三角形里至少有两个锐角。(?? )
4、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边三角形。(??? )
(三)折纸游戏
你能用长方形纸折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吗?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共同研究了三角形的分类。谁再来说说怎样对三角形分类?
师:其实,只要找到了分类标准,我们可以对生活中很多事物进行分类。同学们可以在课后尝试尝试
。   
五、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分 按边分  
                              

  
说明:猜信封活动的设计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情趣,激发学习的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在猜的过程中深化了对这三类三角形特征的理解,达到正确分类之目的。猜想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通过验证对比,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从模糊走向清晰。
按边分类,重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借助媒体演示,从等腰三角形中寻找特殊,认识等边三角形,教师的演示渗透了集合的思想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关系,让同学们“异中求同,同中求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