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上册同步课时作业12.3
物质的比热容
1.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相同的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这是因为( )
A.水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B.油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C.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在相同的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较多
2.铜的比热容是铅的3倍.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若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2,则它们吸热之比为( )
A.2∶3 B.3∶2 C.6∶1 D.1∶6
3.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水 煤油 冰 铝 铜
比热容/()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4.如图为海风形成的示意图.海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与海洋相比,陆地的( )
A.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B.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C.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D.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5.如图所示,电加热器置于塑料杯里,实验过程中不停地轻轻搅拌水,每隔30s记录温度一次,结果记录在下表中,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及水的质量均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s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270
温度/℃ 22 26 30 33 37 40 43 46 48 50
A.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计算水的比热容最好利用后三次的数据
B.为了减少热量散失应用铁杯代替塑料杯
C.实验过程中,因为有热量散失,计算出水的比热容会偏小
D.在最初的120 s内,水温上升的速度是0. 125 ℃/s
6.炎炎夏日,烈日下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很清凉,榜晚落日后,沙子凉了,海水却依然暖暖的,这主要是因为海水和沙子具有不同的( )
A.密度 B.内能 C.热量 D.比热容
7.我国北方冬天取暖用的“暖气”,通常用水作为输运能量的介质,这是因为水的( )
A.密度大 B.密度小
C.比热容大 D.比热容小
8.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内的酒精质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9.一杯热水放一段时间后,水的温度会降低,但其比热容________(填“变”或“不变”),喝掉一部分后,其质量减小,但________仍不变.
10.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0.5kg、温度为70℃的水放出J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了_____℃[J/(kg?℃)].
11.如图甲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的示意图.图乙是记录牛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中表示热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是_____;,(填写Ⅰ或Ⅱ)图中A点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若水的质量为1.5kg,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
12.为了比较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吸热情况,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下表中的数据。
质量/g 温度升高10℃所需时间/s 温度升高20℃所需时间/s 温度升高30℃所需时间/s
液体甲 30 96 202 323
液体乙 30 64 133 212
(1)该实验中,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液体甲和液体乙,并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这其中运用了常用的物理科学方法,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该实验中利用了“转化思想”,即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液体甲和液体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液体乙的比热容小于液体甲的比热容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用相同的燃气灶加热,相同时间内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 量相同,C、D错误;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相同时间内 吸收的热量相同,水的比热容大于食用油的比热容,根据知,油的温度升高得快些,A错误、B正确.故选B.
2.答案:B
解析: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若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2,它们吸热之比为3∶2.
3.答案:C
解析:A.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冰和煤油的比热容是相同的,故错误;
B.比热容是物质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状态改变,比热容也发生改变,故错误;
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根据吸热公式知,铝比铜的比热容大,铝吸收的热量多,故正确;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根据公式知,煤油比水的比热容小,因此煤油升高的温度更多,故错误。
4.答案:A
解析: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白天在太阳照射下 海岸和海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海水温度上升慢,陆地温度上升较 快,热空气上升,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夜晚,陆地和海水 放出相同的热量海水温度下降较慢,海面气温较高,空气上升,风 就从陆地吹向海上,形成陆风.故本题选A.
5.答案:D
解析:实验中为减小误差,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应多选几组数进行计算,故A错误;塑料杯比铁杯的热损失少,故B错误;根据公式可知实验过程中,因为有热量散失,温度的变化变小,计算出水的比热容会偏大,故C错误;在最初的120s内,水温上升的速度,故 D 正确。
6.答案:D
解析: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水的温度变化比沙小,因此,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海水比沙滩的温度低,放出相同热量时,海水比沙滩的温度高,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C
解析: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比较, 每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置多,取暖效果好,所以暖气装置中通常用水作为介质来供热。故选C。
8.答案:B
解析:为保证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应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所以A、C、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应尽量使酒精灯的火焰大小一样,但不一定要求酒精灯内的酒精质量相同,所以B不正确,B符合题意。
9.答案:不变;比热容
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同种物质只有在状态发生变化时,比热容才会变化,与物质的温度和质量无关,故水温降低时水的比热容不变;水的质量减小时,比热容也不变.
10.答案:20
解析:的变形式解答.
质量为0.5kg、温度为70℃的水放出4.2×104J的热量,则水温降低:
.
11.答案:I;牛奶和水混合温度 ;J
解析: 因为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所以牛奶的温度下降,所以“I”是表示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中A点的物理意义是牛奶和水混合温度,混合温度是18℃;
水吸收的热量:。
12.答案:(1)控制变量法; (2)吸热的多少; (3)小于
解析:(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液体甲和液体乙,并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则两种物质在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这种实验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加热时间越长,则表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所以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液体甲和液体乙吸热的多少。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液体甲和液体乙,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甲的加热时间长,即甲吸热多,甲的比热容大,乙的比热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