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语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03 19:3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2012.4
注: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行伍(háng) 数罟(gǔ) 洿池(kuā) 万乘之势(shèng)
B.跬步(guǐ) 针砭(biān) 经传(zhuàn) 度长絜大(duó)
C.骐骥(qí) 句读(dòu) 劲弩(nú) 婆娑起舞(shā)
D.执拗(ào) 郯子(tán) 相称(chèn) 比权量力(liàng)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网友们看来,姚明退役之后,林书豪的影响力在短期内的爆发,很有可能让他成为新一代的华裔球员翘楚。
B.象棋人机大战凸显了计算机思维与人类思维的差别,观战的内行觉得计算机的走法其实也很普通,但我这个象棋方面的半瓶醋却对个中奥妙困惑不已。
C.福尔摩斯在办案时十分细心,能够管窥蠡测,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他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但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D.这和尚疯疯癫癫说了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B.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浙江和上海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C. 上海财经大学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耐用品购买预期指数为86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达24点。
D.央行负责人表示,可以通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而提高贷款利率的方法来缓解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而带来的升值负担。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名著重拍应有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担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未来的发展就会像逐浪的浮萍,难以找到自己的根系。某些名著重拍对民族文化的肆意放逐,实际上反映了创作者艺术良心的普遍缺失,缺乏担当意识的名著重拍其艺术生命一般不会走得很远。
①用当代文化去激活民族优秀文化
②不应是肆意的精神放逐
③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放弃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坚守
④故名著重拍既要守望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
⑤名著重拍本应该是用民族优秀文化去烛照当代文化
⑥更要拥抱当代文化的新境界与新天地
A.⑤①②④⑥③ B.②④⑥⑤①③
C.②⑤①④⑥③ D.⑤①②③④⑥
二、古诗文阅读 (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一) 与曹操论盛孝章书
(汉)孔融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永年矣!
《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称叹。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难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因表不悉。
(二)师说
韩愈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本文有删节)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海内知识,零落殆尽 知识:有才华的人
B.而身不免于幽絷 幽絷:囚禁
C.或能讥评孝章 讥:讥讽
D.欲公崇笃斯义也 笃:尊崇,推崇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其人困于孙氏 B.①隗虽小才,而逢大遇
②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①天下谈士,依以扬声 D.①因表不悉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
7.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3分)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8.下列对两个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一)孔融与盛孝章友善,忧其不能免祸,于是给曹操写信,希望曹操象历史上一些能够重用贤才的人物一样,对盛孝章加以援引。
B.选文(一)文章引用历史上重用贤才的故事,是为了阐明交友之道和得贤之重要。
C.选文(二)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猜测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选文(二)这一段批判不重视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而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线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又能正之正之之术实须得贤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3分)
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共7分)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
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韩愈《师说》)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不违农时, 。 ,鱼鳖不可胜食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雄飞雌从绕林间。 ,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共16分。
亲 亲 麦 子
张佐香  
①麦子是一枝灿烂而实在的花朵,开在万里田畴之上,开在农民心坎上。
②麦子的颗粒很美,有土壤般朴素柔和的质地和本色。一粒麦子是美丽的,一颗麦子是美丽的,一地麦子还是美丽的。麦子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美丽的。麦子原本是一粒种子,浸润了阳光、空气、水分,结出黄灿灿的麦粒,丰富了我们的血液和躯体。麦子用它的物质颗粒和精神内核书写着人类的历史。
③当秋阳拂照四野,耕耘完的田畴袒露出丰腴的肌肤,随着父亲手臂的挥动和铿锵的步伐,麦粒穿过深秋的空气落入土地。田野上空一阵又一阵金色的雨在秋阳里一闪一闪。父亲脸上荡漾着微笑的涟漪,把麦粒交给生命的家园。种子要想不丢失自己,就必须走回它生命的家园,走向疏松湿润的土壤,吸收大地的微温和芬芳。在秋雨的润泽下,绿色的剑刺破黑暗的泥土指向天空。嫩嫩的绿芽儿探出头来,它们挨挨挤挤地住在一起,以盛大的形式展开,以集体的力量显示其生存的意义。
④麦子从容地迈过冬天的门槛,第一个用绿色的手与春天紧握。清纯的麦苗相依相扶、牵牵连连,一直铺向遥远的远方。瞬间,万野绿遍,大地尽染。麦子在一望无际的田畴尽情地拓展绿色的海洋。大地融进了蓝天,蓝天陷进了绿海。此时的乡亲们忙着在麦海里除草施肥。麦子在人类的呵护下,展示着拔节吐穗、开花灌浆的生命过程。麦子和人类在和谐中相互期待、相互拥有。
⑤麦子把生命之花开在头部,最完美地接受阳光雨露。麦子终于完成了对生命的雕塑,不动声色地吐露出饱满的穗子。麦穗就是国徽上的那穗。麦穗是绝妙的艺术品。数十粒麦子团结起来,井然有序地排列成一个柱体。麦粒大头向下,小头尖尖向上,汗滴一般,而麦芒如剑直指蓝天。风来了,麦浪一波又一波,似乎整个大地都跳起了舞。父亲去看麦子的长势,怜惜地扯下几根麦穗搓着,然后眯起眼,吹起麦芒,将一手心鲜嫩的麦粒倒进嘴里。我去嗅麦子清香的味道,像掬起一捧水那样,用双手捧着几个麦穗,将脸贴在它们的上面,我手捧着它们表达我的亲近。在我心里,麦子就是我永远的亲人。
⑥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镰刀闪着星月一般俏丽的锋芒。母亲一手抡开镰刀,一手揽麦入怀。镰刀贴着地皮,挥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瞬间,麦子便倒进母亲温暖的怀里。顺手,母亲抽出一绺作要子,就势将麦子翻转过来,捆好。麦捆从腋间滑落下来,躺在田垄上。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农民为麦子备好行囊,走进炊烟袅袅的村庄。麦子收后的田野静静的。母亲细心地寻找麦子,唯恐遗漏一粒,像在寻找土里的珍珠。融入了阳光、雨露、汗水的麦粒,是大地之树结出的鲜亮的果子,是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哺育着人类。麦子是芸芸众生生命的基本元素,锻造着我们的灵魂。
⑦麦子从容地走完真善美的一生,生根,长叶,开花,结果,奉献……麦子,普通而神圣的麦子,朴素而雅致的麦子,养育我们血脉和精神的麦子,弥漫着文化意蕴,流淌进海子纯洁的诗篇。面对你,我俯首膜拜,诚谢敬仰!
(选自《诗意的栖居》)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3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从麦子的播种、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收割等方面表现麦子的真善美。
B.父亲播种与观麦的细节,父亲脸上荡漾着的笑容和扯麦穗时怜惜的动作,流露出父亲对麦子的怜爱之情。
C.文中运用一系列的神态描写记叙母亲割麦和找麦子的场景,表现出麦子在农人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价值。
D.“我”视麦子为自己永远的亲人,对麦子有无比喜爱的情感。
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本文生动详细地记述了麦子生根、长叶、开花、结果的一生,用词优美,情深意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本文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手法以及拟人、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使作品条理清楚,又显得很有文采。
C.本文安排文章的结构颇有匠心,如写父亲播种、母亲收割时各有侧重,行文富有变化。
D.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我”的父亲种麦子很有经验,例如在第⑤段,他吃下鲜嫩的麦子就能判断麦子的长势。
E.本文作者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他在文中运用冷静客观、准确细致的语言,表达了对麦子的情感。
14.作者在第②段说:“麦子用它的物质颗粒和精神内核书写着人类的历史。”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意?(4分)
联系全文,探究作者主张“亲亲麦子”的理由。(4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珍惜湖泊的生命
陶世龙
①湖泊,是大地面孔上最动人的眼睛。它们有的像清晨的露水一样在草原上闪着光亮,有的像蓝色的美玉隐藏在白云缭绕的山谷里,有的又像珍珠散布在广袤的平原中。
②但是,湖泊和地球的历史比较起来,它的寿命是很短的。自最远古的地质时代以来,许多湖泊无声无息地在大地上出现,又一个接着一个地渐渐变浅,渐渐缩小,渐渐消亡。例如,古代华北平原上的几百个湖泊,从元代以后都逐渐淤塞成了平地,到现在只剩下了白洋淀和几个较小的湖泊。杭州西湖可谓大名鼎鼎,但它从诞生到现在,只不过才2000多年。可就在这短短的一瞬间,竟有三次与消亡擦肩而过。一次是唐代的时候,已经被泥沙淤塞得快要变成平地了,幸好当时挖掘了湖泥,它的生命才被挽救了下来。另两次是五代和北宋的时候,都由于及时挖泥和保护,它才没有在周围美丽的山峰和园林中消失。
③在湿润的地区,湖泊消亡的致命原因是河流带来的泥沙堆积和湖内植物生长茂密。大大小小的水流,从奔腾的溪谷流到平静的湖内,因为水面放宽,流速减小,水流搬运泥沙的能力大大削弱,有些泥沙就在河流进湖的地方迅速堆积下来,形成三角洲,并且逐渐扩大。另一些细小的黏土颗粒,随着水流漂流到湖中心后,也渐渐沉淀到湖底。这样,随着泥沙的堆积,湖泊就越来越浅了。根据计算,这种泥沙沉积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著名的瑞士日内瓦湖四周的河流每年带到湖里的泥沙有420万立方米,这样多的泥沙,只需要再经过21000年,就能够把这容积有8.9亿立方米的美丽湖泊完全填满。在湖水逐渐变浅的同时,水边生长的芦苇,漂浮在水面的睡莲和眼子菜,以及完全淹没在水底的各式各样的水藻,也一层层地向湖心迅速地推进。过不了多久,湖泊就会变得又小又浅,几乎长满了植物,那就变成了沼泽,湖泊的生命就结束了。另外,如果湖泊的来水输入因河流改道等原因而减少,湖泊的消亡也会加速。
④在干燥的地区,湖泊的消亡原因原则上同湿润地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这里,湖泊消亡得更迅速。许多巨大的湖泊常常因为气候变迁,来水(主要是河流来水)减少,去水(主要是蒸发耗水)增加,“收支”不平衡而慢慢消亡。对于含盐较多的湖泊来说,盐类沉积会加快湖泊变浅变小的进程,直到最后水分完全干涸,只剩下一片布满盐斑的洼地。例如,1957年,在张家口北面的内蒙古高原上,许多小湖泊就是由于雨水稀少而干涸消亡的;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湖,在古代原是一个很大的湖泊,目前已基本上变成盐滩了。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毫无节制地从湖泊及其源头采水,有的地区盲目围垦,有的地区向湖泊大量倾倒垃圾,这都直接影响了湖泊的生存。工业、生活废水排放的增多和大规模淡水养殖场的污染,破坏了湖泊和湿地的生态系统,加快了其消亡的进程。
⑤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就是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写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彭蠡——鄱阳湖,近来湖泊面积发生灾难性锐减:目前湖泊面积为50平方公里,而建国初期曾达4 350平方公里。据统计,过去50年里,中国有近千个自然湖泊消亡,平均每年20个。这已引起了专家的恐慌。
⑥也许将来有一天,我们打开《中国地图》,上面将不再有湖泊。那么,现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选自《中国科普博览》,有改动)
16.文章第①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导致湖泊消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别有哪些?请简要概括。(5分)
18.文章结尾使用疑问句有什么好处?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9. 请以介绍“杜鹃”的特性为重点内容,将下面一段话改写成说明性文字。(不超过45字)(6分)
在草长莺飞,春雨淅沥的时节,人们的耳畔便多了这样一种清脆悠扬的歌声。这歌声从春天持续到仲夏,从清晨飘荡到深夜,这就是杜鹃的啼叫。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杜鹃也因一遇春种来临就会适时地催人“布谷”,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布谷鸟”。陆游有诗云:“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然而杜鹃自己不筑巢,到了生殖季节,杜鹃妈妈会在产卵前用心寻找其它小鸟的巢穴。选定目标后,便产卵在别人的巢中,让它们帮忙孵化,小杜鹃孵化出来之后,每每将那些小鸟的雏儿挤出巢外,自己独霸着母鸟的哺育。因此,也有不少人对它颇有微词。
20.下面是一则体育新闻,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这则新闻的标题作简要评析。(6分)
临行密密缝 “易”恐迟迟归
新泽西网队昨天宣布,在球队内部的3对3训练中,易建联的上嘴唇被队友误伤,预计需要缝50针。也就是说他将至少再缺席一个星期的比赛。易建联原本今日就要从右膝扭伤中复出,现在只能被迫推迟,真是“临行密密缝,‘易’恐迟迟归”啊!
六、作文(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立定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②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汕头市金山中学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科
参考答案 2012.4
1 2 3 4 5 6 7 8 12 13
C C A C A A D B C AC
注:13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答案】C【A项洿池(wū) B项跬步(guǐ) C项劲弩(nǔ) 婆娑起舞(suō)
D项执拗(niù)】
2.【答案】C【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这里可用明察秋毫。 A项“翘楚”,比喻杰出人士。 B项“半瓶醋”,比喻稍有一点知识而知识并不丰富,略有一点本领而本领并不高强的人。 D项“不经之谈”, 没有根据,不合情理的言论。】
3.【答案】A【B项 “浙江和上海的部分地区”有歧义; C项“与去年同期相比”和“同比”是一个意思;D项搭配不当,应为“缓解压力”】
4.【答案】C【③句放最后,构成假设关系, 排除D项; “应有”与“不应”相对,故②句放前,排除A项;④⑥分别与⑤①照应,④前的“故”,可断定“④⑥”放“⑤①”后,排除B项。】
5.【答案】A【“知识”为 “相识知交,朋友”。】
6.【答案】A【A项两个“于”都是介词,表被动。B项前一个“虽”是连词,表转折,虽然;后一个“虽”也是连词,表让步,即使。C项前一个“以”是连词,表目的;后一个“以”是介词,因为。D项前一个“因”介词,凭借;后一个是动词,沿袭。】
7.【答案】D【例句是宾语前置句,A是判断句,B是定语后置句,C是被动句,D是宾语前置句。】
8.【答案】B【文章引用历史上重用贤才的故事,目的是从交友之道和得贤之重要来打动对方。】
9.(1)断句(4分)
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之术,实须得贤。(每错两处扣1分)
(2)翻译(6分)
①您如果能赶快派遣一个使者,再带上一封短信,就可以把孝章招来,而交友之道也可以发扬光大了。
(驰1分,致1分,句意1分)
②现在的一般人,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众人1分,耻1分,句意1分。)
10.(7分)(1)(3分)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1分)(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2分)
(2)(4分)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手法1分,景物描写2分,情怀1分)
11. (6分)(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4)但见悲鸟号古木,又闻子规啼夜月。
12.(3分)【答案】C(C项中“神态描写”是错误的,应为“动作描写”。)
13.(5分)【答案】AC(B项,主要手法不是叙议结合,而是描写;文中没有运用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D项,该项说法于文无据。E项,本文的语言不是“冷静客观”的,而是充满热情的。)
14.(4分)【答案】
①麦子以它充足的物质营养哺育着人类,使人类的历史得以延续;②麦子美丽的生命过程、真善美的精神实质也一直启迪着人类,滋养着人类的精神世界。
(答对一点得2分)
15.(4分)【答案】
①麦子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美丽的,是真善美的一生。
②人类种植麦子,麦子供给我们营养,麦子和人类在和谐中相互期待、相互拥有,这种关系是美丽的。
③收种麦子的劳动过程是美丽的,播种麦子就是播种希望,收获麦子是对自己辛劳的奖赏,收种麦子的过程是人类美德闪光的过程。
④养育我们血脉和精神的麦子,弥漫着文化意蕴。(答对一点得1分,对四点即可得4分)
16.(4分)【答案】
使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作用: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湖泊的美丽,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可读性,启发读者珍惜保护湖泊。(手法2分,作用2分)
17.(5分)【答案】
造成原因:泥沙堆积,植物生长,河流改道(有一部分是人为的),气候变迁使“收支”失衡,盐类沉积。人为原因:过度采水,盲目围垦,倾倒垃圾、废水,淡水养殖。(自然原因3分,人为原因2分)
18.(6分)【答案】
启发人们反省,有警示作用,使人们探索保护湖泊的方法。(疑问句的作用2分)体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怀,对自然受到破坏的忧患意识,呼吁社会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严谨求实的科学探索精神。(作者的思想情怀4分)
19.(6分)【答案】杜鹃,又名布谷鸟,(1分)在春夏时节常昼夜不停啼叫,(1分)它不筑巢、不孵卵,(2分)也不哺育自己的幼鸟(2分)。
20.(6分)【答案】
(1)标题准确地揭示了新闻的主要内容(1分):易建联复出之前(1分)嘴唇被误伤(1分)。(2)运用谐音的手法(1分),化用孟郊诗歌《游子吟》的诗句(1分),使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1分)。
21.审题参考:这个故事让人明白:欲无必有,欲有必无。那么,要心中有真善美,必远离假恶丑。这必须经过选择、鉴别和心灵的“巷战”,才会让一个退出,另一个占据。提示“无”与“有”是两个抽象的概念,材料中要“无草”,则要“有庄稼”,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稼喻真善美,此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化抽象为具体,联系实际。
【参考译文】  
如果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岁的年龄。您是刚满,而我却已经超过两岁了。国内的相识知交,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会稽的盛孝章还活着。他受到东吴孙氏政权的困辱,妻子儿女都已死去,只留下他孤单无助的一个人,处境非常危险,心情十分痛苦。假使忧愁可以损害人的健康,孝章恐怕不能长寿了。   
《春秋传》里说:“诸侯之间有相互并吞的,齐桓公没有加以救援,自己感到是一种羞耻。”盛孝章确实是当今男子中的豪杰,天下一些善于言谈议论的人,常要依靠他来宣扬自己的名声,而他本人却不能避免被囚禁,生命朝不保夕,那么孔子就不应该谈论朋友好坏的问题,也无怪朱穆所以要写他的《绝交论》了。您如果能赶快派遣一个使者,再带上一封短信,就可以把孝章招来,而交友之道也可以发扬光大了。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说前辈的坏话,或许有人会对孝章加以讥讽评论。总的说来孝章是一个盛名天下、为天下人所称赏赞美的人。燕君购买骏马的尸骨,不是要它在道路上奔驰,而是通过它来招致千里马。我想您正在拯救和恢复汉朝王室,使将要覆灭的政权重新安定下来。天下要安定,关键在于得到贤才。珠玉不生脚,却能够到人的身边来,就是因为有人喜欢它们,贤士们生了脚却不来,是君王不求贤的缘故。燕昭王筑了黄金台来尊崇郭隗,郭隗虽然是一个才能不高的人,但却得到厚待,终竟能传播明主的诚心,所以乐毅从魏国前去,剧辛从赵国前去,邹衍从齐国前去。假如当初郭隗处于困苦危急之中,昭王不去帮助他,正像落水将要淹死的时候不去援救他,那么其他贤士也都将远走高飞,没有肯到北方燕国来的人了。上面所说的一些事情,本来就是您所熟悉的,而我还是要再说一下,无非是想提请您对交友之道加以重视罢了。实在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意思。
同课章节目录